二年级语文教案下下.docx
《二年级语文教案下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案下下.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教案下下
10、葡萄沟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点:
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教学难点:
1.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出示中国地图:
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
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的请教一下别人,多读几遍。
3.指名领读。
同位互教互读。
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
(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
(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
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
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如:
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
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⑴.自读
⑵.指名读
⑶.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
3、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重点强调一个。
引起学生的争议:
一个、一个个的不同。
⑴、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
重读“茂密”“一个个”
⑵、师情景描述:
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
“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
“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同位互读。
4、过渡语:
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⑴、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
⑵、指名读
⑶、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
自由说。
⑷、看多媒体课件:
(五光十色的葡萄)
⑸说说你现在的感觉,体会“五光十色”的意思。
(6)听了你们说的那么好,老师真想读一读。
师范读。
⑺说一说你听出什么来了?
通过学生的评价,渗透读的方法。
如重读“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把表示颜色的词读得一个高,一个低,等。
(8)生自读。
(9)指名读。
(10)评价后,同位互读再互评。
5.过渡语:
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
那里的老乡愿意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说
(2)歌词里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赶快端起书来,让我们夸一夸维吾尔族的老乡吧!
(齐读:
要是这时候……吃个够。
)
6.引导背诵
(1)师范背,生闭眼想象。
(2)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老师背得快又好的窍门:
边背边想象画面。
(3)生自由练背。
(4)指名背。
(5)会背的一起背。
7、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语:
昨天去串门,见邻居家的小姑娘在吃葡萄干,我问:
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
她想了想说:
“是太阳晒成的。
”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先不要急着回答,大声读读课文第三段吧。
⑴.生自读
⑵.指名说
⑶.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⑷.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味道。
⑸.齐读: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拓展练习
1.填空。
书上的课后题。
2.选做题
(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3)画一画五光十色的葡萄,办个图画展。
(4)写一写本课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积累。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全文
1.生自由练习。
2.小组内试着背一背
3.指名背诵。
(允许有差异,有的背全文,有的背一段。
)
(二)、指导写字
1.大家看,这是本课要求书写的12个字。
谁能读读?
2.每位小朋友读读。
3.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些要写的字中有什么规律?
(前6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后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4.嗬,真厉害。
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谁能说说写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上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左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的瘦长一些。
5.上下结构的字中,你认为有长得相像的吗?
密和蜜相像。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蜜蜂是昆虫,所以蜜下面是个虫字底,茂密,一般是山上的树木很密,所以下面是个山字底……)
6.师范写密和蜜,边写边提示:
注意,中间的卧钩不要写成了竖弯钩。
请大家写写这两个字。
展示一生写的字,评价写的怎么样?
7.请大家再看看,写其他的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和同位商量商量。
8.请大家把剩下的几个字各写两遍。
(三)、检查作业
1.检查填空题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分组展示选择做的作业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本组“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
2、能通过本组“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够听懂别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教学重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故事会、查字典擂台。
四、教学难点:
1、能够通过观察并运用特点帮助记字。
2、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3、培养学生有自我展示的能力。
五、教学类型:
复习课
六、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及生字卡片
七、课时安排:
4课时
八、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点:
1、每个字都是由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的。
2、组合的方式不同:
第排是上下组合;第二排是左右组合;第三排是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形成“品”字结构。
(1)学生自己读题中的汉字。
(2)根据汉字旁边“学习伙伴”的提示观察字型,试着找出每组字的特点并相互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构字特点记忆字形的。
(如:
许多树木在一起形成树林,比树林还要大的是森林,所以二“木”成“林”,三“木”成“森”)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9个要求认识的字,再通过读词、组词记住生字。
这时候再出示左边的字与右边的字对应起来分析字义、记住字形。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用词语说话。
(三)读读背背
1、自读书中4句谚语。
2、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学听,试着说说为什么喜欢。
3、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背下来。
4、同学之间相互背一背、听一听。
“口语交际”
(一)出示案例,引出话题。
看(或听老师讲)一段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位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路,正焦急地站在路口。
学生自由谈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况,或看到有什么人需要别人的帮助。
(二)相互交流,畅谈个人经历。
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曾经帮助什么人做过什么。
每组推荐出做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他的事迹。
(三)创设多个情境,练习对话。
情境一:
一个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
当你十分忙,别人又急需要你的帮助时,你该怎么办?
“展示台”
(一)故事会。
1、将课桌围成一圈,创设故事会氛围。
2、根据左边图标的提示,学生先讲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
3、根据右边图标的提示,引导学生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二)查字典擂台。
1、课前鼓励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认识汉字。
2、出示含有“标”“触”二字的一些不知道读音或知道读音但不知道字意的生字。
用课文上的两个小图标激发学生比一比的欲望。
3、显示自由选择生字查字典,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准,在全班交流。
4、进一步拓展,学生相互交流自己通过查字典学会的一些生字。
(三)引导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和学习成果。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11、难忘的泼水节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l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难忘”?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
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
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①师:
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
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
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要求写的生字。
2、指名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3、指名读生字。
二、复习
1、用开火车形式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同桌互相说说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
2、介绍记字方法。
3、用生字组词,并理解字义。
4、写字。
①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重点进行范写指导。
③学生书写老师巡回辅导。
四、课外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3、老师补充。
如彝族“火把节”、基诺族“”、哈伲族“嘎汤帕节”,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我会填”。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六、本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12、北京亮起来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幕”等15个生字,会写“束”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小组合作、讨论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曾走近过北京,还记得那一课吗?
(指名说)
2、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
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
(出示挂图)看:
夜晚的北京多美呀!
板书课题:
12、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词。
3、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4、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段抽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一读,想想读后了解到哪些。
2、根据学生的学习选择,引导读懂课文。
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体会和理解以下词句:
①夜幕降临;②灯的海洋、光的世界;③华灯高照;④像(感受动态美)银河从天而降;⑤金碧辉煌;⑥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感受立体美);⑦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体会灯的种类多,感受静态美);⑧焕然一新:
⑨古老的故宫变
得年轻了(体会北京的变化)。
3、再次品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l、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悟到夜晚的北京实在是美!
老师也喜欢夜晚的北京,还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小朋友你想听一听吗?
2、你能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吗?
3、自由练习背诵。
4、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生字用红色突出),学生认读词语。
2、你能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吗?
二、学习生字,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多生字词都会认了,那大家能把这些生字娃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吗?
1、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情况。
①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哪个生字的。
②提出自己不会记的字,小组内互动识字。
3、练习书写。
①读读要写的字。
②仔细观察字形,注意偏旁,部件的占格位置。
③提醒哪些字容易写错。
老师随机指导并范写。
如:
辉:
左边“光”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夺:
上边的撇捺要甩开,盖住下边的“寸”字。
宫:
上边是“+”,下边两个“口”的大小不一。
(上小下大)
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好的。
三、拓展活动
1、我们把生字娃娃都记住了,上节课学的课文还记得吗?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大家听?
2、看到北京变美、变新了,您想说什么?
3、谈谈家乡的变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阅读“我知道”。
1、同桌互读互听“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分组阅读“我知道”的内容。
五、本课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认识9个字。
2、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3、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欣赏我国优美古诗词。
4、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日积月累”对学生综合训练引导积累词语。
2、通过“我会读’’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口语交际’’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生字卡、中国地图、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划分: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l、出示54页我的发现中的词。
2、让学生自读探究。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两个词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司意思不一样。
5、学生交流发现。
6、学习汇报。
7、评价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出示反义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②自读质疑。
③勾画出这八组反义词中不认识的字。
④分组合作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认记生字。
⑤拓展积累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
2、我会填
①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先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②自己完成练习
③指名回答
最后总结本题是词语搭配,形式:
形容词十名词。
2、我会读
①指导看图。
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②简单介绍诗歌大意。
③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意。
④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
⑤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
⑥鼓励背诵。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l、激趣导入
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有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家乡,赞美家乡。
2、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找找自己的家乡的位置。
3、创设情境,引导交际
如果有人要到你家乡旅游,请您当导游为他们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向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情旅游胜地、特产和近年来的变化。
4、分组进行交际
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和几个游客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团”表演排练情景剧。
5、分小组表演短剧
6、指名学生评评说说,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
二、拓展练习
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第四课时
一、宽带网
1、自读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①借助拼音,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②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第二段文字讲的又是什么。
2、合作学习
分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思考
①我国有多少民族?
②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的特点吗?
③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④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4、实践体验
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
5、欣赏《爱我中华》歌曲,边听音乐边动手做。
二、本课小结:
13、动手做做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凡事都要能自己去思考,能动手的要亲自去感受—下,不要迷信权威的结论。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物体放入水中,改变水的体积等自然知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玻璃缸、鱼、水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质疑激趣、实验等。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
动手做了吗?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就有不同的做法。
那么,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
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我们来看一看13课,到底是谁在动手做做看,请翻开l3课。
2、听录音,大家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标出课文自然段。
3、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本页下面的生字。
4、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有几段?
写了一件什么事?
(点2-3名)
“有7段”。
写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于是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误的。
当再次问科学家朗志万时,科学家告诉她:
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是对的。
伊琳娜明白了这话的含义。
三、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
)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样?
表观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
表现在“如口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
”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
3、分组思考讨论:
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
“这是因为鱼身上有鳞。
”)
四、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
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妈妈说:
“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
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是水明明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
是不是哄我们小朋友呢?
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要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五、指导阅读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l、默读课文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
您本来就知道放进一条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
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们。
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伊琳娜听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
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六、小结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动手实践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懂得自然知识,使抽象道理具体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上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很好,不知几位生字朋友是否还认识。
2、好,下面来进行开火车的游戏,请同学们坐好,注意了:
火车要开了。
3、老师出示卡片请2—3组学生识字。
4、表现真棒!
看来这些生字与大家已成了好朋友了,谁再将课文朗诵一遍?
(指名)
5、分组读。
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看61页生字。
你最会识记哪一个?
先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识记方法。
换一换,加一加。
3、(让学生一一说过)今天的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请看“朗”字,左边不要写成“良”,下面是一点。
学生书写“朗”。
三、组词交流,书写练习
1、请同学们为今天的9个生字各组2个词,不会的请查字典。
2、谁能把自己组的词读一读?
(老师相机纠正不正确的词)
3、用组词说一句话。
4、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的9个生字布宇格里认真书写。
5、老师巡视辅导,发现错误,相机纠正。
四、本课小结:
识字以学生为主体,把多种识字方法运用到认记生字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得轻松又深刻。
五、作业布置: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概地复述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观察生活,细心思考。
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凡事多想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