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777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docx

俄罗斯教学设计doc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掌握俄罗斯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哲学观;

2、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2、俄罗斯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

俄罗斯地理位置、范围对其自然环境影响。

教学方法

教法:

情景导入法,互动探究法,图表分析法、实验分析法、总结陈述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俄罗斯自然环境:

先以图片、视频导入,再由俄罗斯在世界位置引入本课正题。

通过创设层层递进问题情境,以地图为媒介,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这样几幅图片,看你能否认说出它名称;(教师展示图片—俄罗斯方块、俄罗斯红场、伏尔加河上纤夫、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再请大家听一听这是什么语言歌曲?

(播放歌曲—星星)今天,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俄罗斯,去欣赏那里自然风光。

【活动】读图思考后回答以下问题:

1、亚洲和欧洲分界线?

2、俄罗斯位于世界哪个位置?

3、俄罗斯领土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哪一个更多?

4、俄罗斯地跨两洲,它到底是哪个大洲国家呢?

(承转)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俄罗斯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篇:

俄罗斯面积有1709.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也是唯

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国家。

一、地理位置

【活动】读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俄罗斯经纬度范围是?

其具有怎样经纬度位置特征?

2、俄罗斯海陆位置又如何?

3、按照一定顺序指出俄罗斯邻国。

由于上述几个问题都能在图中找到答案,教师只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学生都能自行解决,目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空间地理概念。

(承转)辽阔国土,为复杂地形、多样气候形成和河流发育创造了条件。

二、地形特征

【活动】展示”俄罗斯地形综合填图”(课件展示):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把图中俄罗斯主要平原、山脉、河流名称拖至相应位置。

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俄罗斯主要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2、亚洲部分地形区和河流之间存在怎样关系?

3、俄罗斯地形主要特点是?

教师:

引导学生填表,并总结回答问题。

【小结】由于面积广,俄罗斯地形类型多样:

平原、高原、山地与河流相间分布,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是平原地形,东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地势较为平坦。

即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形以平原为主。

(过渡):

一提起俄罗斯我们会马上想什么样自然景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三、气候特征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俄罗斯气候类型有哪些?

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2、俄罗斯气候形成与温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存在怎样关系?

(承转)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俄罗斯有些地方温度却低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俄罗斯奥伊米亚康到底有多冷。

【拓展延伸】北半球冷极——奥伊米亚康

播放视频资料:

”奥伊米亚康”寒冷实验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比较)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原因是什么?

(过渡)俄罗斯除了很冷天气还有丰富自然资源,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一个知识点。

四、丰富自然资源

【资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俄罗斯自然资源数量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试着分析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

(3)俄罗斯森林面积广大,其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是什么?

这类森林主

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课程总结

带领学生以引导、提问形式回顾本节课内容。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授课时间

2004年12月9日

课题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要求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探求知识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关键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过程。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课型

讲授课

授课时数

1课时

累计课时数

4课时

教 学 进 程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下面来做一个简单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

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

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

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两种方式是什么?

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

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

举例说明。

学生答:

固态、液态、气态学生答: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

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答: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

蒸发和沸腾它们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

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学生答:

能;如:

衣柜中卫生球变小冰冻衣服干了;冬天雪人变小了;雪花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答案。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2、观察瓶中碘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变化。

4、棉线上析出碘像什么?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

(2)(3)

(2)什么是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什么叫凝华?

它吸热还是放热?

6、课前同学们收集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

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碘粒,在靠近碘粒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学生观察:

瓶底有紫色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碘。

学生观察:

瓶中紫色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答:

像雪(人造雪)学生答:

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答: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答:

吸热学生答: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回答说明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能力。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三、教学小结(7分钟)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7、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一些资料和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人工降雨第二种方法是什么?

涉及哪些学过知识?

(3)人工降雨第三种方法是什么?

又涉及哪些学过知识?

8、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网络图或循环图。

调查家中冰箱种类。

书P43第3题学生活动学生1:

书P43

(一)根据收集资料补充具体时间和地点等。

学生回答:

升华吸热液化放热学生2:

书P43

(二)根据收集资料补充具体时间和地点等。

学生3:

书P43(三)根据收集资料补充具体时间和地点等。

学生回答:

(1)食物保鲜

(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1、活动:

(1)过程

(2)观察到现象(3)结论2、升华和凝华定义3、升华和凝华吸、放热情况4、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用说明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

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同学不太清楚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喜悦。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梳理知识能力。

板书设计

四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过程。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教学后记

1、通过课前预习和对以往所学知识梳理,提高了同学们总结归纳本领,同时巩固了所学重点知识,对本节内容扎实掌握打下了坚实基础。

   2、通过课前对人工降雨有关资料收集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体会物理奥妙和实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拓展学生知识面。

   3、通过人造“雪”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力,归纳总结物理知识能力,同时学会合作和交流。

   4、通过交流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交流过程,气氛热烈而友好,一些问题甚至老师也不能马上完整给予详解。

   5、通过对日常现象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服务欲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分布地区。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和“世界语言分布”图,获取相关知识能力。

通过看各种图片了解宗教建筑,并记住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建筑物。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种族观,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世界人种”,教材开门见山,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特征,地球上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黄种和黑种。

然后,介绍了白种、黄种和黑种特征和分布,简洁清楚。

一方面,对知识是一种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在图中查找,获取相关知识。

另外,教材还强调,世界上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特征不同来认识,没有优劣之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种族观。

通过“读一读”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影响。

开阔学生视野,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认识更加深刻,是培养唯物史观良好时机。

关于“世界语言”,教材一开始,首先介绍了世界使用语言一般情况。

然后,着重介绍了:

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它们应用地区,并配了六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和文字差异,以及文化差别。

“世界语言分布”使我们更能直观了解6种语言主要分布,锻炼学生读图获取有用知识能力。

“世界宗教”部分,教材用宗教建筑物引出,但没有介绍宗教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做了简单概括。

把人分为两类:

信教称为教徒,不信教称为无神论者。

简单介绍了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地名多,但容易理解。

如果一味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

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多元文化和异域差异。

世界人种:

1.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

从体质外部特征上看,他们有什么差别?

你能描述他们外部特征吗?

你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儿吗?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经过讨论,师生互相补充后,教师按三大人种皮肤、毛发、面部特征、分布地区列出表格,让学生读图填写。

2.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影响。

3.查阅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世界语言:

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也可以由老师学一两句外语,学生讲几段会外语。

可将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代表6种主要语言,每组先在“世界语言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使用人数和地区。

世界宗教:

用宗教建筑物图片引出宗教,用图片简单介绍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对于宗教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简单概括。

对于教堂、清真寺、寺庙可从它们建筑艺术、时代背景上介绍,点明了他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区;世界主要6种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

【教学手段】幻灯片:

“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语言分布图”

录音机:

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

图片: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教堂、清真寺、寺庙

白种人黄种人

黑种人教堂

清真寺佛教寺庙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提问:

从体质外部特征上,他们有什么差别?

你能描述他们外部特征吗?

描述外部特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皮肤、毛发、面部特征)他们主要分布在哪儿?

(板书)第三节 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人种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

做读图填表: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学生活动)世界上有不同人种,他们外貌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类在很长时期内,相当隔离地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缘故。

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影响。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白种人)

2.除亚洲外,还有哪几洲黄种人较多?

(北美洲北部、南美洲)

3.印度南部分布着哪两个人种?

(白种人和黑种人)

4.我国有没有白种人分布地方?

是什么民族?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过渡)不同种族分布在不同地方。

长期生活,形成了他们独特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他们特有语言。

他们存在,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就听一听他们语言,谁知道这是那种外语?

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让同学们猜或让学生模仿。

(板书)二、世界语言世界

1、2000多种语言

2、使用人数最多是汉语

3、使用最广是英语

(学生活动)分6小组,每组先在“世界语言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使用人数和地区。

(展示)教堂、清真寺、寺庙图片。

提问:

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名称吗?

这些建筑物是干什么用?

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学生看图介绍:

基督教建筑物——教堂

伊斯兰教建筑物——清真寺

佛教建筑物——寺庙

(板书)三、世界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总结)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古代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创造了宗教并一直流传至今。

宗教建筑物也是人类文化结晶,它们风格体现着各地文化传统和自然特点,构成了世界多元和丰富。

       本节所介绍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特征重要内容。

在日益国际化今天,了解各国一些文化生活、语言、宗教,对更好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往来是非常必要。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子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州

黄种人

淡黄或棕黑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东部

黑种人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非洲、大洋州美国境内

二、世界语言

1、世界有2000多种语言

2、使用人数最多是汉语

3、使用最广是英语

三、世界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其分布。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教材知识点较多,但不需挖掘太深。

从内容上,跨面很广,但平铺直叙,很容易枯燥。

随着全球化迈进,信息渠道和经贸往来增加,一方面,学生很需要更多了解我们之外其他人种、文化、语言,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这些知识渠道增多,学生对这些知识是不陌生。

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唱主角。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要求,本节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

通过人种图片、宗教建筑物图片、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录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由他们自己把散落知识穿起来,完成旧知识转换为新知识过程。

第二个环节:

利用“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语言分布图”,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分布地区。

培养学生通过读图,获取相关知识能力。

第三个环节:

利用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影响,拓展学生知识面,并使学生树立正确唯物史观,并对种族歧视、种族偏见有一个正确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

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区

教学难点:

环境对世界人种影响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频繁。

因此,了解世界上人种、语言和宗教等方面知识,是每一个合格公民应有一般常识。

(讲述)世界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展示)分别展示三个主要人种图片,了解这三个人种特征。

(讨论)阅读教材中关于“环境对人种形成影响”部分内容,结合展示图片,讨论三大人种在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等方面各有什么特征。

并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

(提问)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各分布在什么地区?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填写表格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子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黑种人

黑色

【1】 【2】 下一页

第二节东南亚

蚶江中学薛道通

一、课时:

第1课时(共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比较。

4、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

5、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6、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能力。

7、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2、 热带气候比较及对农业生产影响

四、教具:

东南亚政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日本知识

1、 在日本地图上指出四大岛

2、 说出日本特点

(1)      多火山、地震。

――为什么?

(提问学生)

(2)      发达经济――为什么?

(提问学生)

(3)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提问学生)

(4)      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3、 引入新课:

日本工业现在很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用日本电器,特别是松下电视,它主要来自哪里?

――马来西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

(二)  十字路口位置

1、 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位置和图7.18东南亚地形

(1)      完成P28活动1

(2)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      分析它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

(4)      引入马六甲海峡位置,完成活动2

2、 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情况了解

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每组叫一位同学读出自己收集资料。

(三)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从与我国南方有很多相似,引入农业生产。

(1)      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说明原因。

(2)      是世界重要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说出有哪些农作物与其分布。

(3)      总结出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最大产地。

(4)      分析产生原因―――湿热气候,引入热带气候

(5)      完成P30活动1,2(教师逐步指导)

(6)      课件演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天气过程。

(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