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642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篇二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恐龙的资料,能够从书本、报刊、电脑等中查找,做好记录。

  2.教师可制作课件。

  二、课堂学习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引入“恐龙”这个话题。

  2.导读《被压扁的沙子》

  ①出示导读话题:

  文章提出的两种观点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证明其中的一种看法是准确的?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②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探究,形成结论。

  指名回答上述话题,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结论,多媒体展示:

  观点:

“撞击说”和“火山说”。

  说明方式:

提出两种看法,证明其中一种看法是准确的。

  说明依据:

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性质。

  结论: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③教师小结:

文章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

  3.自读《恐龙无处不在》

  ①教师实行学法指导:

  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眼光阅读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思路,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②学生学法实践:

  用上述学法自学课文《恐龙无处不在》;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三、语言实践活动

  1.活动话题:

我眼中的恐龙活动要求:

依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知道的恐龙及相关的话题。

  2.活动话题:

我来到了恐龙时代活动要求:

合理想象,体现你的创意。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评价。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水平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

  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实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实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有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有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很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很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很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实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所以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能够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以前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说明)

  在实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能够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不过,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相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

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实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篇四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的谜案。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

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合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个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个以前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能够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个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实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个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绝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当前存有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但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但能够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能够存有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由此推断撞击是能够产生斯石英的。

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使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

首先是举例子。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但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个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

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使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实行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  第三是打比方。

短文还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世界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水准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因为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世界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能够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水平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实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

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

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

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实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

”“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个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实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个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

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个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很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

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有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世界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使用大量的数据实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个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水平。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实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相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相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实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相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有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有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很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很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很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实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所以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能够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以前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说明)  在实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能够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不过,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

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有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

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

这不但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能够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相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

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实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

(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