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8626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25 930盖板涵方案汇编.docx

K25930盖板涵方案汇编

K25+930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桩号K25+930部位为单孔2m*2m箱涵,与路基中线夹角Ф=0°,为一正交涵。

洞口形式为M7.5浆砌石锥坡,分项工程编号为,我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及在测量此处沟底高程后,箱涵出水口高程按设计高程m比较妥当,夹角仍为0°,根据现场具体水流及两侧水塘情况,拟采用以下做法:

涵洞为单孔2m*2m的箱涵,夹角不变,涵洞按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进、出水口高程定在m,中间部位高程定在m,预拱度为%。

二、编制依据

2.1、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设计图纸;

2.2、业主下发的有关涵洞施工的文件;

2.3、本项目部上报的加密导线点及高程点;

2.4、我公司有关质量、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有关文件规定;

2.5、现场具体地理条件。

三、主要工作量

盖板涵分项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基挖方

挖土方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2

涵身

20#砼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7.5#浆砌片石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3

盖板

30#砼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3

洞口

C15砼墙身砼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C15砼墙基砼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洞口铺砌及隔水墙7.5#浆砌片石

m3

工程量以监理核定为准

四、总体安排

4.1、进度安排

根据施工安排的总体原则和目的,综合部颁规范和业主特定要求,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和业主利益,结合现场考察的当地施工环境,本着保持老路畅通的原则,并结合春节和梅雨季节影响因素,现对工期安排如下:

土方开挖:

2007年月日——2007年月日。

基础施工:

2007年月日——2007年月日。

墙身、墙基施工:

2007年月日——2008年月日。

盖板预制、安装:

2007年月日——2008年月日。

洞口铺砌及隔水墙:

2007年月日——2007年月日。

土方回填:

2007年月日——2007年月日。

锥坡施工:

2007年月日——2007年月日。

4.2、人员、机械设备安排

管理人员花名册

序号

职务

姓名

1

负责人

2

施工员

3

质检员

4

安全员

5

测量员

6

计划统计

7

8

9

10

11

12

13

主要进场机械设备

机械名称

规格

能力

数量

状况

备注

计划

实际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五、具体施工方案

5.1、现场布置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配备一台ZC350搅拌机,砼集中搅拌,施工用水从附近塘堰,沟渠、河道中抽取,经净化后使用。

施工用电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采取就近搭接供电系统电路,并自备柴油发电机组防止因突发停电而又不能中途停止施工。

材料及机械的平面布置只能在左半幅内,右半幅为运土车行驶车道。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如下:

施工现场平面图

 

K+

 

水沟

便

K25+930

砼搅拌系统

砂料场

仓库

石料场

钢筋加工车间

模板制作车间

 

架空线路

K+

 

线

5.2、材料需求计划

涵洞材料需求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产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碎石

0.5~4cm连续级配

m3

2

江砂

中砂

m3

3

水泥

32.5级

T

4

模板

m2

5

钢筋

T

6

钢板

0.5mm×1m×2m

7

涵管及配套用材

设计图纸及变更要求

8

配电箱

三相五线

9

电缆

三相20mm2、6mm2

m

10

铁钉

75mm、100mm

KG

11

铁丝

10#

KG

12

涵管

2m×Ф1.0m

13

涵管

1m×Ф1.0m

5.3、工程施工总进度

该涵洞计划2007年月日开工,计划2007年月日完成该部位盖板涵的施工。

遇雨水天(包括雨后排水)顺延。

5.4、关键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围堰修筑——施工排水——施工清淤

——预置换50cm砂砾垫层——浇筑基础砼——变形缝安装——浇筑涵身底板砼——浇筑涵身——浇筑翼墙——浆砌石锥坡——隔水墙、洞口铺砌——台背回填

5.4.1、施工准备工作

5.4.1.1、施工队伍的选用及进场。

涵洞也是本工程的关键项目之一,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及施工进度,所以选用过硬的队伍是关键,我们在本次涵洞的施工中选用长期在道路上施工,有一定经验的队伍。

5.4.1.2、施工机械的准备

现场已有挖机、推土机及排水设备,又由于圆管涵现浇砼量比较少,选用1台ZC350型搅拌机完全满足要求,现已进场并安装就位。

5.4.1.3、施工用电

由于开工时已架设施工专用线,用电与当地协商,就近搭用施工用电。

并准备一台柴油发动机,以备停电。

5.4.1.4、其他:

由于此处距离水沟甚近,沟水清澈,可以利用作为砼拌和之用;临时道路可利用已施工的土方填筑路基;项目部已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了技术交底,并带到到现场察看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碎石、中砂、水泥、钢筋等材料均已进场,各种砼的配合比试配合格并已批复。

5.4.2、测量放样

5.4.2.1、涵洞轴线的确定

用全站仪以I060为测站点,后视I061,放出涵管与路基交点K25+930。

涵管轴线与路基中线交点放出以后。

再计算距中桩距离分别为m、m。

Z2、Z3点的坐标(详见施工放样报验单)。

然后用全站仪放出这两点,钉上木桩,并在木桩上钉上小钉,然后复测,保证在夹角误差在20″范围,然后根据Z2、Z3点在易于保存的地方用经纬仪分别确定Z1、Z4点,并钉上中心圆钉。

如图示:

 

m

涵洞轴线定位桩a涵洞轴线定位桩

Z1Z2涵洞轴线Z3Z4

Nm

5.4.2.2、淤泥清除边线的确定

根据本标段设计图纸第五篇《桥梁、涵洞》关于箱涵的施工说明,按图《钢筋砼箱涵布置图》施工。

交点、中线、轴线定出以后,进一步按图纸放出开挖边线,方法如下:

用30m钢卷尺自交点沿轴线分别量出上、下游的涵长得出涵洞口的位置,用小木桩标出,并钉上钉子。

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按每侧加1.0米河床铺砌宽度,定出轴线方向基坑长度。

再以轴线为基准线在上、下游分别向两边测量1.5米定出基坑开挖宽度。

并在四周钉上小木桩控制,如图示:

此处箱涵填筑高程在米左右,坑底高程在米左右,基坑的位置定出以后,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的塌方、雨水浸泡等安全因素,按1:

3放坡计算放坡宽度,即上下游每侧再加上m。

洒上灰线。

开挖边线如下(本图未包括放坡后宽度):

A1A2

路基中线

C1基坑开挖线D1

涵洞轴线958

D2

C2

B115871587B2

单位:

cm。

5.4.3、基坑开挖

灰线洒好后,开挖采取挖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

先用挖机反挖,将废弃土方甩到右侧修筑围堰,多余的废弃土用车运出。

因为沟底淤泥层厚、宽度宽,只有用挖机挖至满足承载力要求,淤泥用车运走,开挖时利用附近的水准点I061(高程为米)控制其清淤深度,并利用预钉的木桩检查其开挖范围,防止挖偏,确保基坑开挖满足设计要求。

挖土深度应控制在坑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左右,并用人工开挖平整,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再按图纸要求进行基底碎石回填。

5.4.4、钢筋混凝土箱涵基础、涵身施工

5.4.4.1、回填砂砾垫层

回填前应先检查一遍涵洞长度、涵底标高的正确性,应注意核对涵洞纵横轴线的地形断面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注意锥坡、翼墙、一字墙和涵洞墙身顶部和上下游构造物的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图纸的要求。

回填采取分层回填法,材料运至现场,堆放在基坑附近,用挖机结合人工回填、整平、逐层夯实,每层应控制在20cm左右,达到设计图纸要求。

在铺筑最上一层砂砾垫层时,应注意在涵洞中部按0.5%的涵口至涵中长度预设拱度,表面要平整、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4.4.2、制作安装模板

砂石垫层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通过轴线控制桩再进行精确放线,并用墨斗弹出管基的轴线和边线,可开始进行基础模板的制作安装,由于模板量少,决定采用木模。

基础砼浇筑结束后,强度达到50%后便可进行涵身钢筋及模板的制作工作。

木模现场加工制作,采用多层胶合板,其表面平整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背面按每50cm~60cm间距设一加强木楞。

上部要高出板宽,底部每隔1.2米设一撑筋,上部每隔0.6米钉上木条固定好两侧模板,侧面的固定用一根长方木撑在坑壁,模板的侧面上下各固定一根长方木,然后每隔0.6米上、下各设一固定撑,立模前必须将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部位涂刷脱模剂,由于此次箱涵孔径较大,在安装外模时,侧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穿心螺栓进行控制,示意图如下:

 

侧模

楞木

1背楞上部固定木条

钢筋内撑

固定杆

坑壁撑木侧模

方木

1

撑壁方木

600600碎石垫层

1-1断面图

平面图

模板的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详见TJT041-2000。

5.4.4.3、钢筋制作安装:

①钢筋型号:

直径不大于10mm的钢筋必须符合《钢筋砼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79)的规定,直径大于10mm的钢筋采用未经冷拉的Ⅱ级圆钢,必须符合《低碳钢热扎圆盘条》(GB701)。

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经过复试。

②钢筋的堆放:

钢筋必需按型号、规格、等级、牌号、分别堆放并设立识别标志,底部用红砖垫高,铺上防潮布,准备了雨布雨天加以遮盖。

③钢筋的制作安装:

钢筋按图纸要求购买马钢钢材,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绣清除,制作时Ⅰ级钢末端应作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

同一断面的绑扎钢筋接头在受拉区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不超过50%。

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安装时加保护层垫块并绑扎在钢筋的外围,按0.6m间距设置。

采用焊接的钢筋宜采用双面焊接,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不便采用双面焊接的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长度为5d。

所使用的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其性能必须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④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型式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⑤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处。

其质量检查和允许偏差详见TJT041-2000。

钢筋制作安装就绪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5.4.4.4、箱涵砼的施工

①水泥采用指挥部确定的、项目部送检的巢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有合格证明及复试报告,存放应防潮,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袋。

现水泥复试报告已出,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详见报告)

②细集料采用江砂,细度模数2.7。

详细情况见本项目部细集料试验报告。

③粗集料采用连续级配的坚硬的5~40mm碎石,进场时分堆堆放,配料时用磅秤按配比级配计量配料,详细情况见本项目部细集料试验报告。

④施工用水用附近塘水,完全满足要求。

本工程施工正好避免冻季施工,无须添加外加剂。

⑤涵身基混凝土的配比为C15,翼墙混凝土的配比为C15,涵身混凝土的配比为C20,并已上报并进行了试配,详见配合比批复。

⑥砼的拌制及浇筑:

砼拌制配料时要配备经过校核的磅秤进行称量。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测定,雨天增加测定次数,以调整骨料及水的用量。

第一盘砼应适当多加一点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如下:

材料类别

允许偏差(%)

现场拌制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

水泥、混合材料

±2

±1

粗细骨料

±3

±2

水、外加剂

±2

±1

具体施工步骤:

(1)墨斗精确弹出箱涵的控制轴线,在根据轴线精确弹出内外边线,并用仪器符合。

(2)钢筋、模板分两次制作,涵身中部设沉降缝一道,并预设橡胶止水带,贯穿整个涵身,沉降缝控制在2cm,外部用三毡二油敷设紧密。

(3)箱涵采用就地浇筑,涵身分两层浇筑,第一层浇筑涵底内壁以上30cm,第二层一次性浇筑完成,两次浇筑的接缝保持粗糙和干净。

(4)涵身两端浇筑砼时,将翼墙钢筋预留,以备浇筑翼墙(或同时浇筑)。

(5)两端翼墙施工后,方可进行锥坡及洞口铺砌工作。

涵身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再浇筑以上部分,施工缝凿毛以保证新老砼的结合。

采用ZC350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要在90s以上,并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

砼运输用小推车或滑桶运输,运输时间到浇筑地点不超过30分钟。

若发现有离析、泌水现象,要在现场设置的临时搅拌场地进行二次搅拌。

砼浇筑时,落差不能超过2m,超过2m应设置串筒、溜槽下落。

浇筑时按每层不超过30cm厚度有序分层浇筑,同一仓内的砼应水平上升。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有序振捣,插入下层砼50~100mm,与侧模保持5~10cm的间距。

砼按设定方案连续浇筑,振捣砼停止下沉,不在冒出气泡。

二次浇筑时对前一次浇筑的砼面进行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在砼浇筑前铺一层厚为1~2cm的1:

2水泥砂浆。

砼浇筑完后应用草掀及时覆盖,并保持其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14天。

每一工作班不同标号的砼要制作试块一组作为强度评定标准。

涵基砼的浇筑及养护均需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要求。

5.4.4.5、台背回填

桥涵构筑物台背回填前须先将基坑积水抽排干,清除浮泥,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回填材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灰土等,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

台背填土顺路线长度方向,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3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

回填采用分层铺填,填土层厚不宜大于15cm,填石层厚不大于20cm,压实度96%。

在台背与路基连接处,须将路基挖成1:

2的台阶式,台阶宽度不小于2m,确保搭接严密。

对于台背离结构物50cm以内的机械碾压不能到位的局部部位,采用手扶式小型碾压机压实。

每层碾压密实后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上一层的填筑。

施工过程中要挂牌、划线施工。

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查1点,每点都应合格。

5.4.4.6、盖板涵附属工程的施工:

台背回填压实至设计标高后,再进行洞口施工。

先进行涵洞口翼墙、端墙砼的支模,砼浇筑和河床的铺砌。

翼墙砼标号为C15。

在铺填的碎石上以涵洞下口为基准,反挖碎石垫层,挖出涵洞翼墙的基础基坑,开挖边线尺寸平面示意图(实际开挖时考虑放坡及支模工作面,每侧工作面按30cm考虑):

两端翼墙为钢筋砼,均采用整体浇筑,立模时三面墙身内侧用方木支撑或联系,外部用钢筋或钢管打插入地下,再设支撑固定在模板上。

砼浇筑同前,浇筑时要保持仓内砼均匀上升,施工缝要凿毛,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并及时养护和制作试块。

其质量检验及允许偏差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涵洞两侧翼墙浇筑完后,在强度达到70%时候拆模,然后进行锥坡和河床浆砌石的铺砌。

水泥是32.5级巢湖牌,砂是中砂,M7.5的砂浆配比及试配工作已结束,并得到监理办的批复。

宽度不低于洞口,河床铺砌及隔水墙为M7.5浆砌片石,M7.5砂浆勾缝。

砌筑时的要求如下:

①砌筑前必须保证基坑内无积水,所垫的碎石表面平整,并保证低于涵洞下口25cm;河床铺砌时应放样,确定其铺砌范围,坡面或基面夯实整平后方可砌筑

②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③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必须坐浆砌筑;

④隔墙砌体应分层砌筑,均匀上升,上、下错缝不小于80cm,缝隙不大于4cm,不留接槎。

砌缝随砌随刮平。

⑤河床铺砌层采用栽砌法,表面要平顺,不得用小石块塞垫或找平。

铺砌层的砂砾垫层,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不超过5%,垫层与铺砌层配合砌筑,随铺随砌。

砌体的勾缝采用凸缝或平缝,勾缝砂浆用M7.5,勾缝要嵌入砌缝内2cm深,河床砌块应按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⑥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筑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⑦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中途中断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⑧片石护坡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选用较大、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石块相互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缝宽4~7cm。

⑨砌体结束要洒水养护不少于7~14天。

每一工作班不同标号的砂浆要制作试块一组作评定强度标准。

涵洞附属工程结束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待试块试压后,再作评定

六、质量保证体系

6.1、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创建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

6.2、具体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合格分项工程,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

6.3、总则

6.3.1、质量指标以数据考评把关、指导,并实行奖罚制度。

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

6.3.2、整个工程及分项、分部工程按施工规范施工,按《施工监理程序和实施细则》进行检查。

6.3.3、工程质量检查依据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的要求和交通部颁发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做到严格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可靠、系统达标。

6.4、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规划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见后附图

6.5、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控制

6.5.1、项目部建立自检体系,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领导,积极为监理工程师提供和创造便利的条件。

6.5.2、建立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6.5.3、施工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6.5.4、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交底制度;

6.5.5、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6.5.6、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6.5.6.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检科和设备器材科有关人员进行抽样送试验室试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6.5.6.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筋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5.7、计量器具管理;

6.5.7.1、质检科和中心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管理工作。

5.5.7.2、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6.5.7.3、损坏的计量器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6.5.7.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验、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验过的计量器具。

6.5.8、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6.5.8.1、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6.5.8.2、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清退出本工地。

6.5.8.3、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标准的,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6.5.8.4、项目部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业主大检查、监理工程师评价结果等作为依据。

6.6、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6.6.1、施工过程控制

6.6.1.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创优领导小组,主持和组织项目创优活动,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质量检验工程师专职监察,各单项工程和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使创优落实到各人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分兵把关,确保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6.6.1.2、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抓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开工前即组织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生产骨干熟悉设计标准和相关施工规范,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一并制定施工细则和质量措施。

施工中,首先把好技术标准关,做好技术交底;其次抓好测量复核和试验;第三严格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严格各工序质量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一次合格.

6.6.1.3、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验评比奖惩制,施工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比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具体到施工活动中去,使质量控制做到于群结合。

内外结合,贯彻施工全过程。

6.6.1.4、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攻关,解决质量管理的难点,成立QC攻关小组,解决施工技术难关,确保工程创优。

6.6.1.5、坚持“预防为主,检验把关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对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的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按规定及时检验混凝土、稳定土强度,据以指导配合比调整或改进工艺,达到工程内实外美。

6.6.1.6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与分配挂钩,质量不合格的,不能计量,不准验收,发生质量事故,按有关文件以处罚,并将优良工程质量奖奖励给施工中表现好的施工班组和个人。

6.6.2、合格品的控制

6.6.2.1、对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半成品要进行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投入使用,不合格品不转序不交付。

5.6.2.2、在施工中发现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半成品要进行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以满足其使用功能。

6.6.2.3、在施工中若发现质量事故,坚决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6.6.3、纠正和预防措施

6.6.3.1、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地采取纠正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不合格品。

6.6.3.2、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先分析原因,找出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再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责成专人负责执行,专人检查,限期完成。

6.7、质量记录与复核

6.7.1、质量记录是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真实、准确的依据。

因此,质量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