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园博园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docx
《智慧旅游园博园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旅游园博园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旅游园博园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
智慧旅游园博园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
第1章软件支撑平台设计方案
1.1软件支撑平台背景和依据
目前,智慧旅游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已经非常普及,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深入应用,需求越来越清晰化,信息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要求更加旺盛,智慧旅游内网网络建设和应用软件的推广和深层次应用受到重视各级机关的普遍重视。
主要满足各级应用、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
智慧旅游平台是以园区管理、运营管理、旅客等为服务对象,具有事务处理、辅助决策、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等系统的基础平台。
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是开展软件建设和推进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平台建设后可将业务和信息服务统一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主要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
为信息传输、系统管理、资源管理等各种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实现各级应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
最终构筑统一的基础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
建设必需的安全保障体系。
1.2软件支撑平台内容
智慧旅游应用软件支撑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基础运行平台,支持业务开发的公共平台;
(2)内部门户:
应用集成和内容集成;
(3)通用平台:
通用管理系统;
(4)统一工作流管理平台:
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为各子系统等提供服务;
(5)数据集成平台:
建立一个可覆盖全业务的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同步,数据交换。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6)用户统一身份认证(CA中心):
建立一个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系统,来解决身份真实性认证及数据安全传输问题。
基于CA认证的解决方案,即采用基于证书控件/网关模式的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1.3软件支撑平台目标
以智慧旅游网络和安全体系为基础,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数据库结构,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简单易用的一体化平台。
在管理平台中除体现应用、信息等功能以外,还将通过相关的事务管理以及及时消息、在线考试等辅助功能实现互动管理。
同时还将实现机关内部事务管理平台,对人事信息、资金资产等机关事务进行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网络化、透明化、公开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水平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手段,为促进管理效率提升和流程再造提供手段和支撑,更加降低事务性消耗和行政管理的成本。
1.4软件支撑平台总体设计
1.1.1设计思路
采用符合J2EE规范的基于多层框架结构的平台化策略,广泛使用组件技术,以智慧旅游专网和内网等为依托,以国家智慧旅游规范和数据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实现日常应用系统有机整合集成为目标,以浏览器为操作界面,全面建立先进、安全、可靠、灵活、方便扩展、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的智慧旅游支撑平台。
1.1.2支撑平台体系框架设计
应用软件支撑平台作为整个智慧旅游项目的基石,因此总体方案应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能够与其它业务系统方便融合,要保证逻辑上业务上的信息共享、流程整合,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系统建设。
为了满足系统可扩展性、安全性、系统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经济性,系统在总体方案设计时,将系统划分为:
基础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用户接入服务四层;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将系统可划分为安全层、管理层、用户层三个层次。
系统采用基于SOA的中间件技术搭建应用支持平台。
从系统部署逻辑角度可分五层结构。
1)网络层:
主要包括对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交互标准和通讯协议的管理。
2)支撑层:
由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
3)信息资源层:
划分为数据交换域和信息共享域。
负责
4)应用层:
主要包括工作流管理平台构成。
5)展现层:
包括内网信息门户、应用门户、内容管理、即时消息通讯等。
整个应用支撑平台的核心就是数据交换支持域、信息共享域、应用支撑域的建设。
1.1.3应用支撑域
应用支撑域以工作流管理系统为核心,为应用提供流程管理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内外部系统管理功能。
使用工作流技术搭建的应用支撑平台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工作流管理的许多概念源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实践,伴随着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上升,信息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都为有效的客服这些困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手段。
工作流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并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这样流程有人工的,也有自动的,这样的流程的处理都是在计算机应用程序和工具的协助下进行的。
在工作流平台中还包括了内部的即时消息平台,用来实现内部用户之间的即时消息通讯、文件传送以及任务提醒等功能。
1.1.4信息共享域
信息共享域以服务总线技术为核心,目的是将应用支撑域中所需要的应用资源以接口封装的形式提供统一的访问与存储标准供外部应用使用。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构建了许许多多的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这些“烟囱式”彼此孤立、难以通信的应用系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同享,业务无法集成,这些都成为了制约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及时采用一种适当的应用集成方案使遗留应用系统得到有效的治理,随着应用的规模不断上升,这种弊端会越来越得以暴露。
采用微内核、插件化的架构模式整合企业遗留IT资产,并提供了“渐进式”的系统应用整合方案,是应用集成的最佳模式。
1.1.5数据交换域
数据交换域以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为基础构建了可覆盖全业务的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域中以SynchroDataService与SynchroMQ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系统业务数据向信息资源数据中心迁移的过程,并完成了数据同步、数据回转、数据合并等一系列操作。
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流程设计界面,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设计数据流转方向。
基于ETL的数据交换平台屏蔽了各种数据库之间的差异性,它是构建数据中心应用的标准途径。
基于MQ的消息中间件是一个健壮、高性能、极具扩展性并具有工业标准的消息传输系统,为整个应用软件支撑平台的底层数据传输通道,提供了路由、容错、互联等企业级功能,有效的保证了核心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
1.1.6软件支撑平台特点
系统从整体设计上体现了“七个统一”。
◆统一用户
◆统一认证
◆统一接口
◆统一资源
◆统一接入
◆统一应用
◆统一管理
1.5标准B级机房设计方案
1.2
1.2.1实施分析
机房工程建设,由机房装修、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系统、UPS系统、空调与新风、消防系统、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8个系统工程组成。
1.1
1.2
1.2.1
1.2.1.1机房装修工程内容
◆内部结构和平面布局设计;
◆门窗工程等;
◆墙面工程;
◆吊顶工程;
◆地面工程;
1.2.1.2电气工程内容
◆强电线缆桥架工程;
◆机房动力配电系统电源线缆敷设;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电源线缆敷设;
◆各用电设备及电源插座安装;
◆配电柜的制作及安装等。
1.2.1.3UPS系统工程内容
◆机房UPS电源配电系统线缆敷设;
◆UPS电源及电池安装;
◆UPS配电柜的制作及安装等。
1.2.1.4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内容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集线缆敷设;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集设备安装;
◆视频监控系统线缆敷设;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
◆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主机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
1.2.1.5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工程内容
◆精密空调风管敷设;
◆新风机风管敷设;
◆新风机安装;
◆精密空调机安装;
◆系统调试等。
1.2.1.6消防系统工程内容
◆烟感及温感探头线缆敷设;
◆烟感及温感探头安装;
◆控制柜安装;
◆气溶胶灭火柜安装;
◆消防系统调试等。
1.2.1.7等电位接地工程内容
◆接地系统安装;
◆机房等电位均压环安装;
◆防雷器安装;
◆机房内所有金属导体与等电位均压环连接等。
1.2.2机房建设总体设计思路
1.2.2
1.2.2.1设计指导思想
合理分布工作空间及各类设备安装场所,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以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为依据。
根据甲方提出的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系统实际操作运行等情况进行设计,力求在设计、选材中做到整体布局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
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优质机房专用装修材料,主体装修材料宜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形、变色、易清洁、防火性好,且高度耐用的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
室内控制设备、电器设备、布线系统的选材我们注重其可靠性,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以确保系统投入运行后故障率为最低。
机房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应考虑到今后增加设备所需的空间、空调及电力,够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
1.2.2.2设计原则
先进性
机房系统实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机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可靠性
采用质地优良的材料、性能优越的设备及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别是在意外情况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在系统设备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安全可靠。
标准性
机房系统要按照相关网络技术标准,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实用性
机房系统要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高速数据通信,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内的应用。
扩充性
机房系统需要发展时,可以有充分的余地进行扩展。
本系统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布局、系统电网容量、网络设备端口等方面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进一步开发以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1.2.2.3设计依据
根据甲方对机房相关技术要求
机房楼层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2011)
国家标准《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15)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0016-2014)
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其它相关规范
1.2.2.4实施目标
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机房建设按国家B级机房实施。
环境目标
✧开机:
温度23±1℃,变化率<5℃/h,不得结露
✧湿度45%--55%
✧停机:
温度5℃--35℃,变化率<5℃/h,不得结露
✧湿度40%--70%
✧尘净度:
粒度<0.5μm
个数<18000粒/dm3
✧噪音:
5点测试平均值<70dB
供配电目标
✧电压380V/220V
✧电压变动范围220V±5%
照明目标
✧地面0.8m处>220Lx,禁止使用电感整流器
✧主要工作区和基本工作区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250LX
✧其他工作区的平均照度为200-250LX
✧应急事故照明:
照度应为30LX.
防雷系统目标
✧采用多极防雷器保护
✧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联合接地工作地电阻<1Ω
结构装修目标
✧吊顶:
◆吊筋单点悬挂>100kg
◆铝合金微孔吸音板600×600×0.7
✧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
◆集中负荷(Conc.Load)4450N
◆均布负荷(UnformlLord)23000(N/m2)
◆桁梁挠度(Deflection)<2mm
◆永久变形<0.25mm
◆抗静电绝缘值(Resistance)1×105/1×109Ω
◆规格(Size)600×600×35mm
✧天棚以上地板以下:
刷三遍防尘防火漆、铺设恒温防火棉
✧其它用材必须做到:
阻燃、绝缘、不起尘、抗静电、易清洗、无眩光。
1.2.3机房装饰装修工程设计
1.2.3
1.2.3.1门窗封堵工程
将机房无用门窗用防火水泥封堵,使机房处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密闭空间。
1.2.3.2墙面工程
在墙面预留新风系统和精密空调进出管道孔。
为了减少室外灰尘进入,保障室内空气洁净度和减少空调冷量损失,计算机房装修要求尽量封蔽,室内全部采用人工采光,所以本机房内四周围墙壁全部涂刷防尘漆,铺设保温材料和彩钢板。
工序示意图如下:
1.2.3.3机房净空
机房高度约为6000mm,要求装修完成后地板面到天花净空高度2500mm,天花安装高度在离顶3200mm处,为让机房温度达到B级机房恒温标准,我们特在离天花高度500mm处做一保温层来确保机房达到恒温效果,并能提高精密空调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用电量。
如下示意图:
1.2.3.4天花吊顶工程
机房棚顶装修多采用吊顶方式。
在安装天花之前,铺设保温层及刷环氧聚氨脂三遍(防尘漆)。
机房内吊顶主要作用是:
在吊顶以上到保温层500mm的空间做为弱电系统线缆敷设通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走线、新风主机,防止灰尘下落等等。
根据机房建设要求,本方案采用600×600×0.7方形铝合金微孔吸音板。
1.2.3.5地面工程
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房地板一般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道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很方便。
本方案采用无边框抗静电活动地板,尺寸规格为600*600*35mm,安装高度为300mm。
防静电活动地板特点:
集中载荷:
≥500KG;
均布载荷:
≥25000N;
极限载荷:
≥15000N;
不易变形;
防静电;
所有支架均由优质钢材制成;
保证地台结构稳固、耐火。
地板的收边处理:
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
地板安装后,用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
机房出入口做收边花岗石踏步处理,用不锈钢收边。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
地板以下防尘保温处理:
此外地面需要进行防尘保温隔热处理。
较简单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先将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做平整处理,因为现在的情况是毛墙毛地。
要对此做水泥底层,一般情况是做2-3层的底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大颗粒尘沙,然后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防火漆三遍。
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达到不起尘,然后在地面上敷设保温材料,从而使机房达到恒温效果。
1.2.4机房电气工程设计
1.2.4
1.2.4.1机房配电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机房内放置的均是网络核心设备,全年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作,存储着大量的重要数据,因此需要一个安全、稳定、节能、可靠的电力系统支持网络系统运行。
在本方案中,机房按一类供电方式设计施工,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
针对本工程机房电气系统的具体条件和需求,我公司根据用户要求将配电系统分为生产UPS供电系统、机房辅助供电系统。
UPS供电系统,为主机房、操作间提供电源。
机房辅助供电系统为精密空调、新风及排风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等提供电源。
机房根据功能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配电系统具体需求如下:
机房内主要有UPS电源布线、一般照明电源布线、应急照明电源布线、市电电源插座布线、精密空调、新风机等设备进出电源线布线等。
1.2.4.2机房配电系统设计
供电方式选择
本机房电源总进线采用38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电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即电压波动小于±10%,频率波动标准小于±1%。
为使整个机房电源配电减少相互干扰,本方案设计将采用市电供电和长延时UPS不间断电源组成的组合式供电方式。
电分路主要按:
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方便来分。
第一、计算机设备每一路的最大负载不超过6KW,太大了引起不易发现的隐患;
第二、不同地方的设备不允许同一路控制开关,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照明控制线路,原则上不采用同一路控制线路的灯具在一起,最好是分开,提高照明的均匀度和利用效率。
本市电(普通用电)负责机房内UPS主机、维修插座、照明用电、精密空调、新风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供电。
机房内计算机专用插座及所有需要不间断电源供电的相关设备的供电由UPS设备提供。
机房总进线电源设计
机房设置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本工程电源为380/220V,三相五线制,TN-S系统,机房电源进线由轻轨站总配电室专线引入。
机房设市电配电柜一台和UPS输出配电柜一台。
电源线缆规格选配: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维修电源插座各UPS回路线缆规格采用BVR2.5mm2*3;
精密空调各市电回路线缆规格采用BVR6mm2*3;
新风机市电回路线缆规格采用BVR4mm2*3;
服务器机柜市电回路线缆规格采用BVR6mm2*3;
其它市电回路线缆规格采用BVR2.5mm2*3。
所有三相电源线缆颜色采用红、黄、绿——火线、蓝——零线、黄绿双色——地线。
所有单相电源线缆颜色采用红——火线、蓝——零线、黄绿双色——地线。
机房配电柜设计
为了满足设备用要求及便于电源使用的日常管理,我们还将在机房内安装配电柜对配电系统进行管理。
⏹配电系统管理设计要点
✧容量满足现在及发展需求;
✧选用自动的空气开关;
✧配电柜的供电回路数,足够设备的使用并考虑到设备的扩充;
✧配电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动,并设有紧急跳闸按钮或开关,当机房出现严重事故或火警时,能立刻切断计算机系统的电源;
⏹配电柜设计
在机房电源间内安装一台落地式配电柜,配电柜主要管理市电输入输出,一台UPS电源输入,两台精密空调电源输入,一台新风主机和照明设备。
市电配电柜配置:
市电输入:
三相1×250A空气开关
市电输出:
三相2×32A(精密空调)空气开关
三相1×100A(UPS)空气开关
三相2×16A(备用)空气开关
单相1×16A(新风机)空气开关
单相7×16A空气开关
配电柜内为重要负载建立了单独的接地,使接地环流和共模杂讯减至最低。
柜内每一开关都有顺序的识别符号,每一条输入输出电缆在其末端都有电路号码、插座型式及识别电路的标贴。
所有负载均有备自独立的配电电路,所以一旦某一路发生短路等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负载正常工作。
电源线缆的敷设方法
配电系统电源回路实际安装时,我们尽量不使用暗管、暗线并考虑到装修布局的特点,合理设计电源线缆路由:
(1)机房内所有UPS强电系统管道:
主干采用200×100×2.0mm金属镀锌桥架、KGB20金属管、KGB20金属软管、KGB20金属接头。
金属镀锌桥架安装于静电地板下。
机房强电走线示意图如下:
电源线缆布线标识管理
(1)电(光)缆标识符:
每一条电(光)缆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如201室的局域网X号数据点电缆标识符为201D1X。
此标识符标在每条电(光)缆的标签上。
(2)电(光)缆标签:
每一条电(光)缆的两端均须做上标签。
为了正确管理,在有的电(光)缆中间也要做上标签。
(3)信息插座标识符:
按不同的系统,每一个信息插座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与水平电缆的标识符一一对应,此标识符标在每个信息插座的标签上。
(4)中间位置标识符:
中间位置如坚井内各系统的线缆和管槽、走道吊顶内各系统的线缆和管槽,按不同的系统以及端接到不同的楼层都有相应的标识符。
不同系统端接到不同的楼层的线缆分别用尼龙扎带绑扎并用标签做上相应的标识符。
(5)管理设备标识符:
每个管理部件如机柜、各类配线架的都有不同的标识符标在相应的管理部件的标签上。
(6)标识符的编制:
在进行施工深化设计时,按ANSI/TIA/EIA-606(CAST528)《商业楼宇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编制标识符,报甲方审核后制作标签。
1.2.4.3UPS电源系统实施
UPS在市电供应正常时由市电充电并储存电能,当市电异常时由它的逆变器输出恒压的不间断电流继续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使用户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计算机关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从而避免了由于市电异常造成的用户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和数据丢失,保护用户计算机不受市电电源的干扰。
在许多防间断和丢失的系统中,UPS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机房内重要设备供电,如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UPS电源后备时间需满足2小时。
1.2.5机房防雷接地工程设计
一种是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直击雷威力巨大,雷电压可达几万伏至几百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
通常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等来防直击雷。
另一种是感应雷,是指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带电云层迅速消失,而地面上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因电磁感应而产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
1.2.5
1.2.5.1雷电干扰的入侵路径
常见的雷电干扰的入侵途径及原因,有如下四种(见图示):
✧当建筑物本身受雷电直击时,和建筑物连接的金属导体包括建筑物钢筋与地极之间产生瞬时电位差,构成摧毁电子设备之冲击过电压。
并且经下引线流过的大量电流,亦产生磁场冲击波。
✧当远端的导线因雷电而产生感应电压会由远端经导线传导过来。
✧当云层间放电时,强大的电磁冲击会在邻近的地上金属导线感应出冲击电压,并且磁场冲击会漫延到地上的建筑物。
✧另外,内部操作过电压,如变压器的空载,电机的启动,开关的开启等,也能引起强大的脉冲冲击电流通过线缆引入,破坏电子设备。
所以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二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均压、屏蔽、分流、接地、限压保护(包括安装先进的防雷产品、过电压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2.5.2防雷设计依据
ØQX/T331-2016《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ØDB32/T1198-2008《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Ø现场勘测情况
1.2.5.3实施原则
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防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方案。
Ø系统防雷采用综合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力求全面综合保护。
1.2.5.4配电系统防护实施
新机房总电源防雷(第II级)
在新机房的总配电柜电源输入处安装一套AM1-80/4型电源浪涌保护器,当发生强度很大的雷击时,使产生于供电线路(相线、零线)上的感应雷电流,在进入总配电房之前就迅速地泄放入地,此类防雷产品高可靠性、大通流量和长寿命,可承受雷雨季节多次高强度、高能量浪涌过电压的冲击,稳定可靠的发挥迅速大通流量泄流的作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