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104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腾州党代会报告.docx

腾州党代会报告

 

科学发展务实创新

为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新滕州

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滕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2月2日)

王忠林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滕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

2003年3月市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圆满完成了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目标,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6年,我市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31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2%;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是2002年的3.2倍,年均增长33.7%;2003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5亿元,年均增长46.3%;连续六年跻身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进入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县。

西岗、级索、龙泉、北辛等4个镇街进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行列。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3年以来,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78亿元,年均增长33.2%;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项目479个,完成投资266.3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92个,完成投资183亿元;投资37.7亿元的新源热电、投资8.2亿元的盈泰食品、投资6.2亿元的盛隆煤焦化、投资4亿元的金州玻璃、投资4亿元的腾达不锈钢制品、投资2.2亿元的东大煤矿、投资2.1亿元的锦丘煤矿等项目竣工投产。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滕州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规模迅速膨胀,入区企业达到210个,总投资143亿元,154个企业建成投产。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9家,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到35.2万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中国马铃薯之乡”,肉鸡生产被列入“全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5家,比2002年增加156家,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利税62亿元、利润35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2倍、8.7倍、10.1倍;我市被列入全省煤化工基地核心区,被评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7亿元,实缴税金11亿元,民营企业总数4595家,个体工商户总数3.97万户,分别是2002年的6.2倍、8.8倍、4.7倍、6.6倍。

服务业日益繁荣。

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现代流通企业达到328家,其中大型超市5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建成标准化“农家店”448家、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2家;旅游业发展迅速,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暨经贸洽谈会”,滨湖湿地成为全省首家获得批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三个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企业改革稳步推进,59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破产终结、改制重组;农村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行政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投融资、金融、财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

外经外贸成效突出。

2006年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172家,比2002年增加94家;进出口总额1.39亿美元,是2002年的7.2倍。

——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共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76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60万平方米;新兴路商业步行街、善国苑小区、政务中心等城市重点工程相继竣工,“两河”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累计完成城市开发面积3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4.3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9.6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的框架逐步拉开。

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9亿元,开发面积468万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市)”。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3年以来,共建设改造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164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和客车,80%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8.3%,发展农村沼气6690户;民政、老龄、残疾人事业等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6元,年均分别增长14.1%、1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6亿元,年均增长15.1%。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巩固和发展;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效。

“文明滕州”建设深入开展,建成文明生态村178个,被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城市”。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新闻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信息化工作荣获“全国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成效突出。

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建设不断加强。

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信访、社会矛盾调处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党章活动收到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健全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形成,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优化、活力增强,镇街党委圆满完成换届任务;农村、企业、社区和新经济组织等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三级联创”活动和“三百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扎实推进,效能监察和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回首过去的工作历程,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之所以能在经历宏观环境新变化、经受复杂局面新考验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绩,归功于省委、枣庄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158万滕州人民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全社会的支持配合。

在此,我代表中共滕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所有为滕州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十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探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改革中寻求新突破,在开放中创造新局面。

——必须坚持精诚团结,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凝心聚力抓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综合实力不够强,人均占有仍然偏低,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偏低,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够高;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城市建设档次还不够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够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跨越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将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

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更显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清洁增长、节约增长、高效增长的要求更为紧迫;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生产能力已可满足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民生问题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更高;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包括政治诉求不断提高。

针对这些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滕州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努力破解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难题,迎接城市间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更趋成熟,国民经济向着更加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家和省在鼓励自主创新、培植壮大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都使我市区位、交通、资源和生产要素成本等综合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在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等方面更具竞争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已经进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时期。

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这一中心,紧扣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条主线,推进由人口大市向经济强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三个转变,狠抓招商引资、社会安全稳定、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四个关键,突出工业经济、服务业、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城市化五个重点,努力实现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群众收入明显增加,财政收入明显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六大目标,全力奔小康,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新滕州。

今后五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力争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力争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治更加进步,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力争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在山东省经济强县的位次明显前移。

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新滕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

我们谋求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加快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推进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以逢一必争、逢旗必夺的志气,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豪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锐气,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朝气,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努力走出一条实现滕州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要立足科学发展,好中求快,优中求进,推动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开放度。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扩大开放是加快产业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要更好地“走出去”,更多地“引进来”,在经济大循环中聚合优质要素,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

要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按照“大动作、新招数、重实效”的要求,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要明确主攻方向,盯紧长三角、珠三角、青烟威及韩国、香港、欧美等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降低招商成本,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做深做透以商引商、以资引资、以外引外的文章,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效应;转变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结合起来,与培植骨干企业和发展产业基地结合起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煤化工、机械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各类公用基础设施;严把引进项目的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强化安评环评,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促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努力提升开发区发展层次。

要进一步强化开发区的招商载体作用,加快规划建设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机械制造工业园、韩国工业园、食品工业园,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

要举全市之力抓好开发区建设,继续推动各级各部门引进项目入区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担保公司的作用,破解资金制约难题,促进开发区企业快速膨胀;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使开发区成为全市新型工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高速区。

同时,积极推进鲁南高科技化工、鲁宏建材、田陈煤电等企业工业园建设,培植板块经济。

强力推进外经外贸。

积极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家进出口政策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总量。

鼓励支持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培植壮大骨干出口企业,扩大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工艺品等行业的产品出口。

坚持走科技兴贸、以质取胜的路子,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出口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承揽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努力提高外经外贸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推进新型工业化。

要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观念,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起点、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装备,实现结构性升级换代。

重点培植发展能源、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建材、轻纺等六大支柱产业,打造能源、煤化工、机械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基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发展煤电热联产,提高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加快建设鲁南能源基地;立足煤炭转化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型煤化工基地;制定机械制造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企业配套联合、协作发展,尽快建成集研发、铸造、齿轮加工、热处理、物流“五大中心”为一体的全国中小机床加工基地。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制造业,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改造提升卷烟、纺织、酿酒等轻纺产业;扩大玻璃制品生产能力,整合改造水泥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建筑业。

继续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加大对优质企业、优势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资扩股,培育做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旗舰企业,到2011年,力争培育利税过10亿元企业3-5家,过1亿元企业4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努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争创名牌产品。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公共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技术项目孵化等创新服务平台。

健全科技投入和创新引导机制,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奖贡献突出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不断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项目是加快发展的支撑和载体。

要牢固树立“快发展要有大项目,大发展要有好项目”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每年都续建一批、新上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力推进凤凰大化肥、盛源苯加氢、烟厂改造、拓博氨基膜塑料、凯莱盖泽硅钙砖、祥源制衣等在建项目,力争尽早投产达效;抓紧做好规划、选址、环评等准备工作,确保拓博昊源二期、巨型子午线轮胎、威达加工中心及数控机床等项目如期开工;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瞄准高新技术产业、新型服务业、公用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华电国际滕州发电厂2×60万千瓦机组、瑞达化工技改扩容、庄里水库等项目尽快立项开工,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计划。

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帮包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奖惩,形成强有力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

繁荣发展服务业。

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编制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设立发展引导资金,健全考核体系,把服务业进一步调优、搞活、做大,提高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就业富民的带动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到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

巩固提高大型商业网点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社区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辐射广、带动力强的大型超市、现代物流企业;加大城区市场整合、规范、改造力度,优化市场布局,重点扶持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嘉誉商贸城、翔宇(中国)儿童用品批发城发展壮大,加快荆西商贸城、装饰大世界等市场的改造升级,逐步形成以104国道为轴心、两翼齐飞的市场群体;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标准化“农家店”,高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构建新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加速发展旅游业。

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做精滨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加大莲青山、灵泉山、滕国故城、汉画像石馆、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等景点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观光度假游、红色旅游,规范培育旅游市场,努力构建大旅游格局。

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举办好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暨经洽会等节会活动。

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继续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数字滕州”;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休闲娱乐、会展等新兴服务业。

培植壮大民营经济。

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激活各类创业主体,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引导民营企业主二次创业,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促进广大农民致富创业,激励广大干部走出机关干事创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创业者队伍,力争2至3年内,全市每10名劳动力就有1人当老板。

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规费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在人才培养、产业指导、维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放开创业领域,降低创业门槛。

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每年培训百名民营企业家、千名企业经营管理者、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百企膨胀工程,培植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引导民营企业搞好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全面提档升级。

力争到2011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1万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万户。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

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农民钱袋子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协调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要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中西部优质粮油、北部精细蔬菜、东部名优林果三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植壮大粮油、蔬菜、畜牧、林果、花卉等优势产业。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扩大蔬菜集约化种植规模,重点培育做大马铃薯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肉鸡、肉兔等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积极发展优质果品生产,加强花卉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龙头企业成群、中介组织成网、生产基地配套、联结关系紧密的生产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实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举,规范运作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水平和带动能力。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快农业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南四湖湖东堤治理等重点工程,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区小流域、沿湖涝洼地治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沃土工程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推荐、劳动保障等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的农村创业带头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增加农民资本性、工资性收入,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要大力培植、开辟财源,每个镇街至少引进、培育一个过亿元大项目,增强生财、聚财和理财能力,不断提高镇街财政实力。

要因村制宜,通过服务创收、资源开发利用、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实业强村等途径,努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提高镇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城镇特色,提高规模水平,形成“功能分区明确、中心辐射增强、资源配置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稳妥地推进村庄整合改造,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努力消除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继续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确保到2011年全市30%以上的适宜农户用上沼气,促进农村生活环境和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投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严格落实对农业和农民的各种补贴政策;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约经营。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