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955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8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ocx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557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

第一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含义和内容

一、含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二、内容:

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主要的、己经成型的概念、体系、逻辑和理论,而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形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甚至其内涵都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第二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的演进

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中,人口经济学是较早起步、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备的分支之一。

人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经济关系,阐明人口经济运动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经济学领域,在传统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内,人口经济研究始终将人口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人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被当作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在主流经济学中人口经济学长期处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某种社会性的危机或人类发展的重要关头,人口学取得的进展往往流传后世。

这种戏剧性的效果证明了人口经济学在人类命运前途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一、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自身发展前景关注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

1、人口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时代。

在马尔萨斯之前,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长受到鼓励,可以将这一阶段看作是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时代。

2、人口悲观主义时期(18世纪末)。

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变,以及人们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人口增长的合理性受到怀疑。

由马尔萨斯(1766-183<>4)开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口自身的增长以及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给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现代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在马尔萨斯所处的年代,英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排挤了工人、小生产者,使大批工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陷于贫困、破产境地,大批失业人口流落街头,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马尔萨斯把这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归因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正常比例被打破,是所谓“人口法则”在发挥作用,并认为在“自然条件”下食物产量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过剩是“绝对过剩”。

因此对人口增长和人类前景持悲观态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人口发展经历了若干重要的变化。

<>40年代未50年代初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新一轮对人口增长前景持悲观态度的理论思潮;而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使人们能更加理性地分析自身的繁衍行为;战后日益加强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趋势,则为人口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的来看,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是人类对自身发展高度关注的时期>.也是人口经济学走向成熟的阶段。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

环境改变明显提高了人类福利。

但这些变化明显地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

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人类将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关注从单纯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扩展到人地关系、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利用、环境问题等。

20世纪在人类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浪潮,每次浪潮分别集中于不同的主题:

第一波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供应)能否维持经济增长,以及食物增长能否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这些问题和马尔萨斯的关注点是相似的。

第二波出现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增加了另一个焦点,即环境对现代技术副产品的吸收能力>.如大气和水体污染,石棉、杀虫剂、放射性废弃物、生活垃圾等。

激发第二波的原因,部分可以归结于工业化国家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的提高,既增加了对产生有害副产品的商品的需求,又激发了对环境质量的需求。

第三波,发生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又增加了新的焦点。

全球性变化问题:

包括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减少等。

第二波和第三波的问题涉及到公共商品——空气、水、大气,这些都有被过度消耗的倾向。

1997年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会议就指出,第三波的问题尤难解决,因为其涉及到国家之间平等使用公共商品的问题。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动植物物种绝灭、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的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而可能导致的生物性病理变化,都可能构成若干年后环境问题第四次浪潮的内容。

事实上,从马尔萨斯开始,人口经济学就开始关注人口-资源关系,特别是人口与土地、粮食等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各国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发展中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全球弥漫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震撼了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环境污染和治理成为热点问题。

在1972年问世的颇有争议的《增长的极限》中,通过运用多种宏观模型模拟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的过程,预测人口高速增长将带来灾难性后果,给不顾生态环境代价而沉溺于经济增长的传统理念敲响了警钟,使长期支配人类的单纯的经济增长现受到怀疑与批判,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

总体上看,这些理论大多对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条件下人类的发展前景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最典型的是一些更为悲观的理论则鼓吹“零增长”,从理论的悲观色彩上,他们和马尔萨斯是一致的。

尽管这些悲观的理论和预测大多失败了,但是他们在警醒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无疑是胜利者。

出于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经济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们从不同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广泛开展了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资源经济学,严格地说,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以及资源配置决策的收入分配效果。

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方面的政策问题。

例如,土地、森林、水资源、大气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资源经济学力图分析这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它着重研究各种选择方案、政策和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成本以及这些效益和成本对各方面的影响范围,包括地理方面、经济部门之间、社会经济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动态趋势。

资源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包括贴现、价格、成本以及个人偏好等,在其基本分析中,个人偏好是价值的主要指标。

环境经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兴起。

它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有争议的是,环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应足够拓展,以将全部生态问题都纳入自身研究范围之内。

在环境经济学之前相当长的时期中,绝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对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在他们看来,自然资源的供给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无需专门研究,而作为废弃物排放场所并具备自我净化能力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无需纳入研究稀缺性的经济学领域中。

与纯粹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观点有所不同,环境经济学并不主张零污染,而是希望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协调。

环境经济学通过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等途径来评价环境变化的经济价值,探讨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最后设计经济机制来减缓乃至消除环境的恶化。

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

生态经济学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改善的发展关系这个意义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形态的生态经济模式:

原始生态经济模式;

传统生态经济模式;

现实生态经济模式。

这三种具体形态在本质上都属于消长互损型的生态经济模式,它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社会需要一种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模式。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与经济间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揭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与经济由不协调走向协调发展的规律,寻求人类经济活动及其行为在不危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途径,这就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根本之点。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我国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出发,对传统经济学发展观进行了较全面的重新阐述,其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经济两重理论。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统一,这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既要引起社会经济变化,又要引起自然生态变化,这两方面变化导致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经济运动的两重性。

所以,人类历史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统一。

2>.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一体,因而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

3>.生态经济全面需求理论。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需求是多要素统一的需求综合体系,其中最基本的有三方面:

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三是生态需求。

现代人的全面需求是以生态需求为显著特征的。

<>4>.生态经济生产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是生态经济有机系统再生产,它不仅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还包括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再生产。

现代生产力愈发达,四种再生产愈融合成为生态经济再生产。

5>.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类劳动不仅创造商品价值,而且创造生态价值,使现代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生态经济价值就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

这样,社会产品既包括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品,又包括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社会财富既包括经济财富,又包括生态财富。

6>.生态经济循环理论。

循环运动是生态经济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殖是生态经济循环运动的具体形态,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四大基本功能。

因动。

经济发展并不只是经济的循环所带来的,而是从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当中得到的。

所以,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7>.生态经济战略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它实质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四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战略。

因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发展战略。

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传统发展观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其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

在传统经济体系中,衡量社会总福利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但事实上,这种衡量标准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其计算中却没有一个补偿资源消耗的项目,因此可以说它只是一种衡量生产量的尺度,根本不能反映生产和消费中的经济性以及经济福利的净变化状况。

而且,由于它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所以它也不能反映那些不通过市场的商品和服务的变动情况。

更重要的是,自然资源和环境舒适度的价值不能在市场上反映出来。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就在于:

它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维持自然生态财富(即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裁力即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违背了经济不断增加和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法则。

传统发展观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代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它相对立的可持续发展现便应运而生。

布朗在他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通过阐述“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的观点,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作了理论和定义上的准备。

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世界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采取的战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明确提出了三个观点:

一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二是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三是必须为下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可持续发展观深化与完善时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殿堂走向实践的洪流,是人类历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的开始。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提出人类社会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现。

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怎样更持续、有效发展的问题。

综合传统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的种种消极后果,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这一新发展的言中之意,就是要求人类调整传统的发展方式,具体说,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控制人口的增长并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或途径。

实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既需要发达国家逐步改变其生产和消费方式,而且也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

第二讲人口增长与人口经济思想

第一节世界人口动态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在人类发展历程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增加都是十分缓慢的,年均自然增长率大多在0>.1%以下。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我们对历史人口的了解远非详实。

有关研究根据一定资源条件下土地的承裁量和人口分布状况对历史人口进行了测估,Deevey(1960)估计到公元元年,全球人口约达到3亿,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05%。

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大约需要1<>400年世界人口才能翻番。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增长过程是波动向前的,各种灾难,包括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周期性地消减了世界上局部地区的人口。

人类只是到了18世纪,其数量才开始比较稳步地增长。

从1750年左右一直到20世纪初的相当一段时间,世界人口约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这一时期的加速增长主要发生在现在的发达国家中,当时,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工业化进程。

从19世纪以来开始加速的人口增长势头特别引人注目。

从20世纪初开始,人口加速增长的势头更为明显,到1950年前后,年均增长率已从每年0>.5%提高到1%,此后更达到年均2%的惊人速度。

世界人口倍增所需的时间缩短到35年左右,而且这些增长已经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人类在实现财富高速积累的同时,人口数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

到1820年左右,世界人口达到10亿;

在1930年,地球上的居民达到了20亿;

在1976年达到<>40亿,

在20世纪的最后时刻,世界人口突破60亿大关;

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达到65亿。

现在全世界每秒钟出生<>4>.1人,死亡1>.8人。

将农业时代到现今的人口发展轨迹反映在趋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

大约从1750年(工业时代开始)起,开始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发展轨迹正在迅速指向一个无穷的顶端。

它似乎展示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内在平衡机制已经被打破,世界人口增长进入失衡状态。

二>.人口增长的阶段

将人类增长过程用对数坐标加以展示,可以看出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三个明显的阶段:

曲线第一次上升时,人口增长较为缓慢,一直到狩猎采集时代所能养育的极限为止;

历史进入农牧时代,人类的第二次大增长开始,然后逐步稳定下来;

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又引发了第三次大增长,它从大得多的基数开始,虽然跨越的时间要短很多,但发展的趋势仍有可能导向新的平衡。

人口增长方式的变化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一致性,并非一种简单的巧合,它与新的生产方式给人类发展提供的空间密切相关。

第二节古典人口经济理论

一>.现代人口经济学的萌芽

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的农奴制经济占支配地位,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土地关系是基本的经济关系,因而那时的人口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遂渐取得支配地位。

这时的基本经济关系已从土地关系发展到资本关系,财富形态也由以土地等不动产为主向着以资本为主发展。

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人口与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与资本的关系。

1>.威康·配第的人口经济学说

威廉·配第(1680-173<>4)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著有《税赋论》、《政治算术》、《爱尔兰政治剖析》等书,其中多处论及人口经济问题。

他最先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阐明人口与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

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观点。

配第认为,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在他看来,人口和土地构成了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人力与自然力之间的关系。

人们的劳动作用于土地,人力与自然力的结合创造了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配第认为人多则财富也多。

他认为,人口减少或人民的技能及勤劳程度衰退,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个人都是有害无益的。

而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则是有利的,如果人口众多,纳税人也多,就可以增加货币和税赋,增强国力。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配第认为,国家要想增加财富和收入,一方面要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口和非生产支出,通过征税办法,使财产从土地占有者手里转移到资本家手里。

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凡是从事生产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口则为生产人口;而不从事生产活动,只是消费财富的人口为非生产人口。

为了使国家增加财富和收入,他分析了总人口中究竟哪一部分人口对生产财富最为有利,主张增加生产人口,减少非生产人口。

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劳动者人数、增加生产人口,应该强迫那些无业游民和贫民从事生产劳动。

为了增加生产人口,他认为有必要计算一个国家适宜于从事生产劳动或技艺工作的人有多少,还必须了解全部人口中有多少人因年幼体弱或没有能力而不适宜于从事劳动,以及有多少人因财富、职位或地位关系,或因其所负的责任及所担任的职务关系而不从事劳动。

这样才能找到扩大劳动者人数的潜力之所在。

配第不但重视人口数量,主张增加生产人口,而且十分重视一个国家人口的价值。

他认为>.一个国家人口的价值不在于其人口的自然数量,而在于人口的社会数量。

他所讲的社会数量是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量,实际上是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所以,配第是从人口的社会数量来估价人口的价值。

总之,配第是从增加财富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人口的自然数量与社会数量,认为为了增加财富,既要增加生产人口,又要增加人口的社会数量,即提高人口的技艺水平和创造能力,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魁奈的人口经济学说

弗朗西斯·魁奈(169<>4-177<>4)(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魁奈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把人口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加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人口经济学说。

他在为法国狄德罗等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农夫》和《论谷物》的同时,也著述了著名的经济学论文——《人口论》。

在《人口论》中>.他分析了法国的人口经济问题,探讨了人口增长同财富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口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主张采取稳定农村人口和鼓励农村人口增长的政策。

魁奈的人口经济学说是他的富农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3>.亚当·斯密的人口经济思想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斯密及其《国富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斯密在阐述经济理论时把人口作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阐明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的人口经济学说。

斯密最先分析了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的关系。

他继承了配第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的观点,主张人口增殖。

同时他也赞成财富增长先于人口增长的观点,认为财富增长会提高劳动报酬,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使人口增长。

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手段是社会分工;二是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这两种途径都和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创造财富方面,他把总人口划分为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同他们推动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人口增加,从而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增加,进而国家财富增加。

斯密主要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分析人口经济关系。

认为人口增殖取决于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对劳动的需求。

“如果劳动需求继续增加,劳动报酬必然鼓励劳动者结婚和增殖,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人口,来供给不断增加的劳动需要”。

在人口与财富之间,还有若干中间环节,包括社会分工、生产、交换、分配、需求、消费等。

斯密特别强调社会分工对国民财富的重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而分工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分工的前提。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分工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斯密在分析人口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消费者或总人口与消费(包括生存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资料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个国家人口消费水平的高低,依存于这一关系。

他主张消费采取节俭的态度,以便为经济发展多积累资本。

一旦劳动报酬过分鼓励人口增殖,劳动供给过多就会使劳动报酬下降,限制人口增殖;“因此,像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必然支配其他商品的生产一样,对人口的需求也必然支配人口的生产。

生产过于迟缓,则加以促进;生产过于迅速,则加以抑制”。

从经济自由的原则看,经济的发展会通过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供求关系,自发地调节人口生产。

在人口与财富之间,还有若干中间环节,包括社会分工、生产、交换、分配、需求、消费等。

斯密特别强调社会分工对国民财富的重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而分工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分工的前提,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谈不上社会分工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分工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人们可以通过交换获得更多的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消费品;斯密在分析人口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消费者或总人口与消费(包括生存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资料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消费性财富同总人口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一个国家人口消费水平的高低,依存于这一关系。

他主张消费采取节俭的态度,以便为经济发展多积累资本。

消费是人口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发展生产要增加资本,要增加资本就有必要增加人口,让更多劳动者生产更多的财富。

斯密在分析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时,把人类和自然界的动物作类比,认为生活资料不足是限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这其中包含了人口增长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思想。

 

斯密还分析了贫困与富裕对人口生产的影响差别。

奢侈的妇女追求享乐,从而会削弱生育力。

而贫困在没有达到引起饥僵和瘟疫的极限之前,贫困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要比富裕的、奢侈的育龄妇女高很多。

贫困似乎有利于生育,但不利于抚养子女,因为生活艰难造成婴儿死亡率上升,子女的成活率下降。

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的增长。

 

<>4>.大卫·李嘉图的人口经济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想阐明经济发展中土地产品如何在生产诸因素之间进行分配,他把人口作为经济变量变动的一个内生变量,分析人口与经济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