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322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docx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1310讲稿pptconvertor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一、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P250

它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变态心理的内容:

变态心理是如何发生的,其自身有哪些种类,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等。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关系:

P249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据1993年17地区精神障碍流调结果)。

为什么变态心理学不能称之为病理心理学?

P249

如果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看待,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人身上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

因为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将它们暂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按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来说,不能称之为“疾病”。

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心理学家们仍然采用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是精神病学的差异:

P250

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

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等

精神病学:

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等。

 

二、变态心理学简史P250

1、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以此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他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人大脑所造成的。

在这种推论中,已经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

在公元5世纪到17世纪,即欧洲的中世纪期间,那时的欧洲人导演了一场人类思想的悲剧,宗教以残忍的手段扼杀了古代自然哲学的天才思想,希波克里特关于心理异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见解,彻底被镇压,极端的神秘主义占据了绝对优势。

2、欧洲的中世纪,在经历了一场卑劣的造神运动和摧残人性的黑暗时代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成长,一场解放人性的运动,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欧洲爆发了。

很快,文艺复兴的曙光照遍了整个欧洲j自然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P251

3、在17世纪以前,由于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的重任,所以它远比变态心理学活跃,甚至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之中,才能获得发展。

4、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对于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5、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

6、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

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这种强有力的形势,经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急剧扩大,一直延续至今。

三、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P251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这两个基本命题。

用弗洛伊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1)、“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感、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2)、“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弗洛伊德又推演出以下的判断:

P251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

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有时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P252

依据上述假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以下缘由造成的: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因此,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者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者性心理发展“固著”。

这种“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

(2)、由于我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那时,我们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我们就可以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

但是,意识不到的痛苦,并不是冲突和痛苦彻底消失,他们只是隐藏起来,躲藏到潜意识之中而已。

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比如,以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以口误或失误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等等。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

P252

他的历史功绩不在心理学方面,而是在哲学方面;他的理论所影响和波及的领域,更主要地是在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方面。

在哲学领域,他以自己的理论,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用“力比多”这一人类自身的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

他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不是上帝启示的结果,而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

他以自己的理论判断和演绎,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从天上移到地上,从上帝手中夺来,还给人类自己,将人类从上帝的王国中解放出来。

人们把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一部分,称之为“弗洛伊德主义”。

正因为如此,他的学说所遭遇的打压,当时主要不是来自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是来自宗教

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的批评:

P253

首先在方法论方面。

弗洛伊德建立自己学说的时候,心理学恰恰处在摆脱哲学式的心理学并开始成为独立的实证学科。

这时,心理学绝对重视的是实验研究,而逻辑演绎式地分析心理现象的理论,不被视为真正的心理学。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在很长时期内,心理学史中见不到弗洛伊德名字的缘由。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脑科学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异常心理的脑机制方面。

特别是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借助不争的事实,对弗洛伊德关于临床症状解释提出质疑。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P253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当然,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即不是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从总体上来说,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试验,并由此判断出高级神经系统(即大脑两半球皮质)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曾经有如下说法:

P254

“如果想像大脑组织在构造关系上或机能关系上不具有障碍而会有精神紊乱,这是不可能的。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他说: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

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

这两个条件,也正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

他说,生活事件使我们极为兴奋,但我们同时又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于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便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我们的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

同样的刺激,“对神经系统较强的人来说,并不引起这类疾病后果”。

神经衰弱与癔病这两类疾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意志过程的薄弱,而后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巴甫洛夫依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大脑两半球神经活动特征的一系列概念,如兴奋、抑制、兴奋和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等。

他始终使用这些概念来解释人的心理异常。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P254

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按这种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不是巴甫洛夫,而是桑代克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

桑代克:

著名的动物实验——“饿猫逃出迷笼实验”。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

 

(三)、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P255

首先提出“潜能”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潜能”不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之后,便断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比如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是个体的自由、独立性,所以他们有选择生存方式与道路的自由。

可是,人们又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存,所以,他们有义务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为此,他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总是与“自由选择”同在。

这两者的对立会跟随人的一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便将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叫做‘‘存在焦虑’’或叫做人的“基本焦虑”。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质:

严格地说,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目前仍然是一种哲学理念。

或者说,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只不过是坚定的存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延伸,究其根源,它应是欧洲15世纪反宗教的“怀疑论”哲学的副本。

存在一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P255

人自身以外的事物是无足轻重的,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而“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因为“怀疑论”者宣称,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为了欢享真正的自由,我们就必须努力打破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的锁链。

从学术继承角度来看,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核心内容,基本上是来自400多年以前的“怀疑论”。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

P255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然是一种哲学理念,它就不需要采用任何科学手段去证明任何东西。

它只要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的特性,再进一步从这种特性推论开来,就能解释一切,便可构成一种“学说”。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P257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的区分:

P257

1、常识性的区分

2、非标准化的区分

3、标准化的区分

4、心理学的区分

1、常识性的区分P257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年提出P258

第一种,就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例如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第二种,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标准不同,所以,在某一文化下是异常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下却属于正常的行为,这一观点被称之为“文化相对论”,

第三种,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任何对社会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人身的,或是对政治的、经济的破坏,如果有明确的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找不出任何犯罪动机,那就被认为是行为异常。

第四,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第五种,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根据个体的言语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或非言语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只要个体有着和以前不一样的表现,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就确认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3、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年提出P259

第一,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第二,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

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第三,内省经验标准。

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如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

其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第四,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4、心理学的区分郭念锋(1986、1995)认为

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依据:

(一)、主观世界与客现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自知力”:

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

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现实检验能力”:

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其实,这一点也包含在上述标准之中。

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观念,必须以认知与客观现实一致性为前提。

P260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精神活动三部分: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

P260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学变态心理学:

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是指确诊为神经症以上的精神障碍,含人格变态)

精神病患者可以心理学咨询吗?

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它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

其具体条件如下:

1、必须是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2、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P261

常见异常心理心理的状态

一、认知障碍

二、情感障碍

三、意志行为障碍

P261

一、认知障碍

1、感知障碍

2、思维障碍

3、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4、自知力障碍

P261

一、认知障碍

1、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二)、知觉障碍

(三)、感知综合障碍

P261

 

一、认知障碍

1、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A、感觉过敏: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B、感觉减退: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

C、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P261

(二)、知觉障碍

A、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

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B、幻觉:

无对象性的知觉。

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

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P261

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

(1)、幻听:

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

临床上言语性幻听比非言语性幻听更为常见,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

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

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

(2)、幻视:

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

如见到闪光,火花等。

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

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3)、幻嗅:

患者嗅到的异味感。

如尸臭、轮胎烧焦后的气味等。

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

(4)、幻味:

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

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

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内脏性幻觉:

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P262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可分为:

真性幻觉(通过感觉器官):

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感觉到的):

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

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P262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可分为:

心因性幻觉:

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

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功能性幻觉:

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

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

例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

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他的声音。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是特殊形式的幻觉。

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P262

(三)、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

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

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

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P262

 

2、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而言。

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

患者自诉脑子反应灵敏(‘‘脑子转得快’’)。

这一症状严重时,患者谈话的内容中夹杂着很多音韵的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

即患者按某些词汇的音韵相同或某句子在意义上相近的联想而转换主题。

患者的谈话内容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变化所吸引而转换谈话的主题(随境转移)。

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P263

(2)、思维迟缓:

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上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

患者自诉:

‘‘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

这一症状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是一篇作文或一篇简短的发言稿,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写不出来,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患者因此而苦恼。

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P263

(3)、思维贫乏:

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非常简单。

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要点之一。

患者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被询问时则回答:

“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患者对上述精神症状漠然处之,并不以为是精神病态表现。

多见于(单纯)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P264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

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

例如,某技校学生,笔试时监考老师已发现有一道问答题,其所答内容与所问问题毫无关系,曾前后两次提醒这位学生要好好审题。

学生对答题内容仍不做任何修改,还说:

“我已经看过了,这道题就这样回答。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P264

 

(5)、破裂性思维: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P264

 

(6)、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虽然破裂性思维时的语词杂拌在临床现象学方面很难与思维不连贯时的语词杂拌进行区分,但两者在临床上的严格区分却是非常重要的。

区别两者的要点在于后者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

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P264

 

(7)、思维中断: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

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有的患者在回答医生对上述现象的提问时说:

“当时我心里明白,但脑子里一片空白。

”患者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P264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

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

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灵感或思想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