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6780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声音溶解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

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

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

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

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

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

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

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

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

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

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

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

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

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

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

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

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

后天呢?

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

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

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

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里的第四课时,是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天气和对天气认识的感知,并知道天气预报是通过卫星云图来传播的,以及生物预告天气的本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天气把现代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也更好的关注人们的生活.

学生分析:

本学年段的学生已接触科学学习有一年了,对科学学习的方式基本的方法已经掌握的较好,学习科学的兴趣教浓,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能做简要的回答,但对天气没有正真的去了解,去关心过.而且在语言的表达上稍欠缺一点.

教学设计:

天气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仔细的去研究过其中的奥密,而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感知,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收集到各种信息.教材分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不同的天气.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感知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第二部分:

生物预告天气.让学生了解很多生物比我们人类更早的了解天气的变化;第三部分:

预测未来的天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第四部分: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内容:

这部分是让学生了解现在除了天气预报的播报以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补充内容,让人们感受天气是以人们为中心的;

教材处理:

按教参要求,本课分了四个部分要求一课时完成.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用一课时完成是难度很大的,我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将本课做了修改,将本课该为了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前三个内容,将看卫星云图做为第一课时的拓展,因为看卫星云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道教大,大人们看这图都有点吃力,何况是四年级的学生,所以让学生把这个做为课外作业带回去,让他们去查找资料,这样对下节可看卫星云图分析卫星云图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2)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了解预测未来天气的途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                   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

教学实录:

(片段)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

放一段播报天气预报的音乐

师: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

经常在那听过?

生:

学生仔细听

师:

谁来说说?

生:

这是天气预报的声音

生:

这是播报天气预报的声音

师:

说的真不错

生:

这是每天7:

30播报的天气预报的声音

师:

这位同学说的真完整

师:

看来大家都特别的关心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关心天气>这课

 板书<我们关心天气>

二认识不同的天气,了解不同天气的标志

师:

老师这儿收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的图片,请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天气?

出示课件:

不同的天气

生:

观察图片,小组议论

师:

谁先来说说?

生:

我认为第2副图是多云,因为云把蓝天遮了一大半

师:

说的很好.那用什么图片来表示呢?

生:

用    这个图标表示(学生上台粘贴土标……以后依次)

师:

你真会观察,其他同学继续

生:

第1幅图是晴天,蓝蓝的天空,晴空万里,还有蜘鸟在叫,晴天用    太阳表示

师:

说的真好,还用上了形容词

生:

第4副图是雨,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

第5副图是雷阵雨,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

第3副图是阴天,因为云把天空都挡住了,阴天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

观察的真仔细,你在说

生:

第7副图是雪,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

第6副图是风,风把柳树吹的左右摆动,风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

第9副图是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很厉害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生活的灾难,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

如果遇到沙尘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呢?

生:

出门做好防护措施

生:

我在一本书书上看过,应该在有沙多的地方种上树,树的根可以保护沙不被风吹走.

师:

说的真好,看来这位同学很爱看课外书籍

师:

这第8幅图,是什么天气呢?

谁来告诉大家

生:

这副图是雾,有雾的时候我们看不了很远,雾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

看来大家都观察的非常仔细,也对天气是非常的了解

师:

在这么多的天气里,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呢?

为什么?

生:

我最喜欢的是下雪天,有雪是我们可以出去打雪仗,雪天还可以杀死害虫

生:

我喜欢晴天,晴天让人的心情很好,还可以出门去旅游

生:

我也喜欢晴天,晴天我们了、就可以出去玩

师:

那要是一年四季多是晴天那行吗?

生:

不行,那样会使田里的粮食没水喝

师:

说的真好

师:

看来天气是根据大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要特别的关心天气

出示课件:

北京的城市天气预报,全国大部分的城市天气预报

师:

同学们,这儿是2001年9月22日的天气预报,从中你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生:

我知道,是北京9月23日天气

师:

为什么是9月23日的天气呢?

生:

因为9月22日播报的是9月23日的天气

师:

你真会观察,看来你是天天在看天气预报了

生:

是的

师:

还有呢?

生:

左边这副是告诉我们全国大部分的天气变化

师:

有谁能在补充一下?

生:

通过图标的变化,能大概知道全国大部分的天气变化

师: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

教学反思: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方式。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科学的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早教学我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的认真品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教学来更好的了解科学的学习.

一、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主要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的,全部同学都能通过网络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小组讨论是也能配合的很好,并都能积极主动的发言。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在教学目标上都能较好的达到,学生也能都通过科学和网络的结合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严禁性,通过学习这节课,让学生能更加的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更让同学们有心的去观察生物的变化,但是对每个学社的思维发展训练还不到位。

三、产生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自己也有许多的想法和体会,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科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

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

 1-2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

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

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

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

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

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

提问学生:

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

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

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教学反思:

1-3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

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

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

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

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

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

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你们觉得风是什么?

能听到,看到风吗?

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

简单练习。

小结:

风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