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8)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3.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河南大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下列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由水果、蔬菜提供的是( )
A.维生素B.油脂C.淀粉D.蛋白质
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A.
B.
C.
D.
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 )
A.
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B.
物质与性质的连线
C.
物质与用途的连线D.
物质与分类的连线
6.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
A.硝酸、硝酸铁B.硫酸、氯化铁C.盐酸、氯化铁D.盐酸、硫酸铁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电解水
B.
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C.
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11.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
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
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12.12.8g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3.2g,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为( )
A.3:
2B.2:
1C.3:
1D.1:
1
二、填空题
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14.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______(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
16.两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
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
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______.
17.回顾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碱溶液的溶解度越大,碱性越强.
(1)从微观上说明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______.
(2)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pH降低,可采取什么方法?
______
(3)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pH升高,可采取什么方法?
______.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
E______;F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D______;
C→A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
20.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做成螺旋状目的是什么?
21.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______剂.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
(3)如图,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
(写出一组即可)
2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
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_____.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C中的药品为______.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图1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23.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Cu(NO3)2和A1(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Zn和Fe,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呈浅绿色.
(1)写出一个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向过滤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过滤得到的固体有什么?
(3)某学生说,溶液中浅绿色会掩盖可能含有的少量Cu(NO3)2显示的蓝色,请你设计食盐方案检验Cu(NO3)2是否存在.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pH>7
CaCl2
实验反思: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
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4)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若用160kg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kg铝土矿,最终得到1004kgNaAlO2溶液.
计算①该铝土矿中A12O3的质量分数.
②加入的NaOH溶液中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浓氨水挥发出了氨气,氨气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过滤以及吸附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
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故选项正确;
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氮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D、PM2.5是固体颗粒,属于污染物,因此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河南大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下列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由水果、蔬菜提供的是( )
A.维生素B.油脂C.淀粉D.蛋白质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淀粉,故选项错误.
D、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 )
A.
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B.
物质与性质的连线
C.
物质与用途的连线D.
物质与分类的连线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属于属于置换反应;
木炭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
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刻画玻璃,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臭味,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制作电极;
碳属于单质,大理石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解答】解:
A、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B、木炭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可以刻画玻璃,活性炭具有除去臭味,石墨可以做电极.故选项正确;
D、碳属于单质,大理石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6.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解:
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结论正确;
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结论正确;
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结论不正确;
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结论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不但要会做实验,更要学会观察,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题意: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由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
A、化合反应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变,如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这类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中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变,如有单质的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这类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之一是化合价不变,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不含碳元素,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
A、由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故选项正确.
B、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但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
A.硝酸、硝酸铁B.硫酸、氯化铁C.盐酸、氯化铁D.盐酸、硫酸铁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没产生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再产生沉淀,说明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都与氢氧化钡反应,且一种反应无现象,另一种反应产生沉淀,产生的沉淀能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因此原物质中不含有硫酸和硫酸铁.
【解答】解:
从图象可以看出,刚开始没有沉淀出现,然后逐个分析选项.
A、硝酸和氢氧化钡生成硝酸钡和水;硝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硝酸钡和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可以被硝酸溶解,因此刚开始没有沉淀,故符合条件.
B、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钡,故不符合条件.
C、盐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钡,氢氧化铁可以被盐酸溶解,因此符合条件.
D、盐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硫酸钡不会被盐酸溶解,因此开始就有沉淀,故不符合条件.
故选AC.
【点评】学会分析图象并从中得到一些信息的方法,注意:
氢氧化铁(沉淀)可以被盐酸溶解,也就是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溶液.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电解水
B.
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C.
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考点】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
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锌粒反应完硫酸锌的质量不变;
C、考虑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二者反应;
D、根据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分析.
【解答】解:
A、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而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8:
1,故错误;
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硫酸锌的质量不变,图中不符合,故错误;
C、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二者反应,沉淀从零开始,故错误;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11.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
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
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分析先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根据题中数据结合各选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8.7g,故B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7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21.6g;D的质量增加了3.2g,故D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3.2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应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21.6g﹣8.7g﹣3.2g=9.7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因此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A的质量为9.7g,则待测的值为9.7g+19.7g=29.4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B和物质D质量增加的比为(17.4g﹣8.7g):
(3.6g﹣0.4g)=87:
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A增加的质量是9.7g,C减小的质量是21.6g,因为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
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
2;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12.8g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3.2g,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为( )
A.3:
2B.2:
1C.3:
1D.1:
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设Fe2O3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12.8g﹣x,根据Fe2O3和CuO与CO反应的方程式,由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铁和铜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可知,铁和铜质量等于12.8g﹣3.2g=9.6g,求出x,最后在求出Fe2O3和CuO的质量比.
【解答】解:
设12.8g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12.8g﹣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x
CuO+CO
Cu+CO2
8064
12.8g﹣x
+
=9.6g
解得:
x=6.4g
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是6.4g:
(12.8g﹣6.4g)=1:
1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根据题意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的相关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格式进行计算解答.
二、填空题
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元素 .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解答】解: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