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6586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学复习资料.docx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肥力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农业化学---研究植物营养和肥料的一门科学.

植物营养学:

是研究植物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营养的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科学.

一、土壤部分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土壤是自然界中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土壤是个独立的自然体,具有自己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1.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土壤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的表层。

土壤肥力:

是指土壤在植物生活期间,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2.为什么说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3.如何提高土壤的肥力?

4.土壤的组成

u固相:

有机物、矿物质

u液相:

土壤溶液

u气相:

CO2、O2、N2和其他气体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形

岩石--(风化作用)---母质--(成土作用)--土壤

1.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

它们

之间的风化特点及其结果如何?

岩石的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坚硬巨大的岩石,在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和分解作用,由大块变小块,由小块变成细粒,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地球表面温度变化)

特点:

岩石由大变小,变细粒,但化学成分不变。

化学风化作用:

岩石因化学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

特点:

使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而且使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物质。

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在生物影响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①机械破碎作用②生物化学作用

2.区别岩石、母质、土壤的差异,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岩石。

(岩石是矿物的聚合体.不能用一个分子式表示.)

母质:

岩石经风化作用的产物。

母质的特性:

改变了与水分和空气的关系,产生了对水和空气的通透性,为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

经化学风化等产生微细粘粒,出现了毛管孔隙,产生了毛细管,具蓄水性。

随着透气性、透水性和蓄水性的产生,母质开始具备了肥力因素中的水、气、热条件。

同时由于粘粒的形成,产生了胶体物质,具一定的吸附功能。

母质并不是土壤,因为它缺乏完整的肥力!

岩石:

紧实、通透性差、蓄水能力差,无吸附性、无生物活动

母质:

疏松多孔、通透性强、有一定蓄水性,具有吸附性、很少有生物活动。

土壤:

疏松多孔、通透性较强、有一定蓄水性,具有吸附性、生物活动强。

养分含量高。

3.为什么说大小循环的矛盾统一是土壤形成的基础?

地质大循环:

岩石风化物岩石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植物的养分有被向下淋失的趋势,是一个地质学过程。

生物小循环:

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生物有机体无机养分

特点:

时间短、范围小,植物营养元素有向上富集的趋势,是一个生物学过程。

1相互矛盾:

因为地质大循环是营养元素淋失过程,生物小循环是营养元素集中积累过程。

2.相互关联:

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进行。

没有地质大循环,岩石中的营养元素就不能释放,生物就无法生活;生物小循环就不能进行。

无生物小循环,地质大循环可进行,但释放出的养料得不到累积和集中。

3.相互统一:

两者矛盾统一是土壤的形成、肥力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简述人类生产活动在农业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之。

栽培作物,吸收土壤养分,补给土壤养分,影响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

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创造疏松的耕作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耕作结合施肥,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

合理灌溉排水,调节土壤的空气、温度条件,促进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5.什么叫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是如何形成的?

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的剖面特征如何?

土壤剖面:

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的垂直切面。

自然土壤的剖面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种主要成土因素共同影响之下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形成的。

自然土壤剖面:

覆盖层,淋溶层(腐殖质层,灰化层)淀积层,母质层,基岩层

农业土壤剖面:

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旱地)

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青泥层(水田)

6.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1、母质

(1)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的基本材料;

(2)植物矿质养料的最初来源;

(3)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质地、酸碱性、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通透性等)。

2、气候

气候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是复杂、多方面的。

其中以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为重要。

(1)直接影响风化过程的方向和速度;

(2)影响生物的组合方式;

(3)影响物质的淋溶和淀积;(4)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5)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

3.生物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使母质飞跃成土壤。

1、形成有机物质2、富集元素3、保持水分

4、地形

(1)影响母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

(2)影响水分和热量分布(海拔、坡度、坡向)

5、时间上述四个成土因素综合作用时间的长短。

土壤的形成过程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不断加深。

因素作用

母质土壤的物质基础

气候(热量)土壤的能量来源

生物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化学能

地形制约地表物质和能量再分配

时间作用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第二章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壤矿质物

土壤有机质

土壤生物

(一)砂质类土壤

1、水分透水性好、保水抗旱性性能差;

2、养分养分缺乏、保肥耐肥性能差,施肥后肥

效见效快,但不持久;(发小苗而不发老苗)

3、温度温度变幅大、昼夜温差大;

4、耕性土壤疏松、结持力小、易耕,但耕性差

(二)粘土类土壤

1、水分透水性差、保水抗旱性性能差;

2、养分养分丰富、保肥耐肥性能好,施肥后肥

效见效慢快,但持久;(发老苗而不发小苗)

3、温度温度变幅小、昼夜温差小;

4、耕性土壤结持力大、难耕,适宜耕作的时间短。

(三)壤土类土壤

兼有砂土、黏土的优点,即它既有沙土的良好的通透性、耕性、发小苗等优点,也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且长等优点。

因此,就土壤而言,壤土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一类土壤。

1.什么是土壤质地?

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土壤质地不同时,土壤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

2.土壤质地改良的措施?

1、增施有机肥(表7):

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消除过粘或过砂土壤所产生的不良物理性质。

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用以调整砂粘比例,以达到改良质地、改善耕作,提高肥力的目的。

一般砂粘比例以3:

7或4:

6为好!

3、耕翻法:

“翻淤压砂法”或“翻砂压淤法”,对于砂土层下不深处有粘土层或粘土层下不深处有砂土层,可通过深翻使砂粘掺合,以达到合适的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4、引洪漫淤法:

沿江沿岸的砂质土壤,通过把洪水有控制引入农田,使细泥沉积于砂质土壤中,达到改良质地和增厚土层的目的。

3.什么是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

并阐述影响它们的因素。

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1、有机质的组成和状态

2、土壤环境条件(水分温度PH质地)

4.阐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营养作用

1.1为植物提供营养土壤有机质所含营养元素全面而丰富,其中氮、磷、硫含量较高。

1.2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1.3保蓄养分的作用:

2、改良土壤

2.1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性、通气性、耕性

2.2改善土壤温度2.3提高土壤的缓冲性

3、解毒作用

3.1络合一些有毒的金属离子

3.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

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

1)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归还园林植物的凋落物。

合理轮作换茬,用养结合(种植绿肥)

2)调节土壤有机质转化条件

调节水热条件调节有机质的C:

N调节土壤pH值

5.为什么土壤中的原生矿物种类和数量与岩石不同?

6.什么是2:

1型晶层矿物和1:

1型晶层矿物?

它们的代表各有哪些?

在我国

分布有何规律?

层状铝硅酸盐矿物:

其晶体是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两种基本单元构成。

1:

1型:

1片硅氧片和1片水铝片叠和如高岭石类矿物。

2:

1型:

2片硅氧片之间夹1片水铝片构成。

膨胀型:

蒙脱石类和蛭石类矿物。

非膨胀型:

水云母类矿物。

混合型:

其晶层是混层的。

有规则混层的如2:

1:

1型的绿泥石;无规则混层的,如泥石—水云母。

7.名词解释:

质地、有机质、矿质化、腐殖化、氨化作用、消化作用、反消化作用、

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

凡起源于岩浆,而存在于岩浆岩中的矿物。

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的矿物。

(粘土矿物为主)

土粒:

土壤的矿物以颗粒的形式存在,称为土壤的颗粒,简称土粒。

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腐殖质:

是多种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混合物

土壤有机质:

泛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

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有机胶体物质。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

氨化作用:

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硝化作用:

氨态氮被微生物氧化成亚硝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

同细菌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NO3-或NO2-作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生成N2O和N2的硝酸盐还原过程。

硫化作用:

还原型的无机硫化物被硫化细菌氧化成硫酸的过程

有机质的腐殖化:

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把复杂的有机质转化为简单化合物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复杂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第三章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

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

土壤胶体的类型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阴离子交换作用

1.什么是土壤胶体?

它有何特性?

凡是直径小于100nm的土壤颗粒,均称为土壤胶体。

1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2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3土壤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4土壤胶体的吸附性和交换能力

2.什么永久电荷?

什么是可变电荷?

产生电荷的原因有何不同?

永久电荷:

不受介质PH值影响而产生的电荷称为永久电荷。

同晶置换产生的电荷为永久负电荷

同晶异质代换作用(简称:

同晶置换):

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在形成时,其配位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代换,但矿物的晶格构造不变的现象称为同晶置换。

可变电荷:

胶核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团的解离,这种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的pH而改变,故称可变电荷

来源:

a、黏土矿物晶面上-OH的解离b、含水铁、铝氧化物的解离(Al2O3.3H2O)

c、腐殖质上某些官能团的解离(COOH)d、含水氧化硅的解离

3.说明高岭石类矿物和蒙脱石类矿物在晶层构造和性质上的特点.

高岭石(1:

1型硅酸盐矿物)

由一个硅氧片和一个水铝片,通过共用硅氧顶端的氧原子连接起来的片状晶格构造。

A、晶层内的水铝片和硅氧片很少发生同晶替代,因此无永久性电荷。

但水铝片上的--OH在一定条件下解离出氢离子,使高岭石带负电。

B、晶层与晶层之间形成氢键而结合牢固,水分子及其他离子难以进入层间,并且形成较大的颗粒。

因此其吸湿性、粘结性和可塑性较弱。

富含高岭石的土壤保肥性差,但养分的有效性高。

蒙脱石类(2:

1型层状铝硅酸盐)

由两片硅氧片和一片水铝片结合成的一个晶片(层)单元,再相互叠加而成的。

晶层属2:

1型晶层之间通过氧键连接

晶层间的距离不固定,可伸缩(9.6~21.4埃)

颗粒小,土壤松碎,其塑性、结持性和胀缩性强

保蓄养分能力强,但养分的有效性低

4.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一般比北方土壤弱.对吗?

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南方土壤也会有较高的保肥能力?

南方:

为红、黄壤地带,无机胶体以高岭石和含水氧化铁、氧化铝为主,土壤酸性大,pH值低,阳离子交换量小,一般每千克土只有十几个厘摩尔,广东的砖红壤的交换量只有5.2cmol(+)·kg-1。

北方:

含蒙脱石、水云母较多,土壤反应又多为中性或微碱性,因此,阳离子交换量一般较高。

例如东北的黑土、内蒙的栗钙土的交换量在30~50cmol(+)·kg-1。

5.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与土壤的保肥能力有何关系?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的保持养分数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保肥力高低;交换量大,保存养分的能力大,反之则弱。

.

影响CEC的因素

1、胶体数量(土壤质地)2、胶体类型3.土壤pH值4、土壤有机质含量

6.土壤所吸附的离子分为哪两大类?

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

一类是致酸离子(如H+和Al3+)

一类是盐基离子(如Ca2+、Mg2+、K+、Na+、NH4+等),盐基离子为植物所需的速效养分。

7.为什么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系?

盐基饱和度与土壤pH之间存在相关性

8.请解释为什么“施肥一大片,不如施一线”的原因

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

9.名词解释

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致酸离子阳离子代换量

盐基饱和度离子饱和度陪补离子代换力

离子有效性

比表面积或比面:

单位质量或体积物体的总表面积

永久电荷:

不受介质PH值影响而产生的电荷称为永久电荷。

同晶置换产生的电荷为永久负电荷

可变电荷:

胶核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团的解离,这种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的pH而改变,故称可变电荷。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不同胶粒上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在一定土壤pH值条件下,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

通常以每千克干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

单位:

cmol(+)/kg。

土壤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盐基离子为植物所需的速效养分。

盐基饱和土壤: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如绝大多数(80%以上)为盐基离子。

盐基不饱和土壤:

盐基饱和度在80%以下,H+、Al3+等离子含量较多。

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

胶体上被吸附的某种阳离子的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陪补离子:

对于某一特定的离子来说,其它与其共存的离子都是陪补离子。

(如胶体吸附了H+、Ca2+、Mg2+、K+等离子,对H+来说,Ca2+、Mg2+、K+是它陪补离子)

陪补离子与土壤胶体之间的结合力越大,则越能提高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10.解释为什么硝酸根离子容易从土壤中被淋失,而磷酸根离子容易被固定的原因?

磷酸根离子和某些有机酸根离子易被土壤吸收。

实际上,磷酸根常被某些阳离子如钙、镁、铁、铝所固定,而失去有效性。

而土壤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代换吸收能力最弱,甚至不能吸收。

根据阴离子吸收的特点,在施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磷肥施用时应防止固定,硝酸态氮肥应防止流失。

第四章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国土壤酸碱性概况与土壤酸碱性调节

土壤缓冲性

1.为什么南方的土壤是酸性土?

酸性强的土壤施用石灰中和酸性有哪些作用?

1、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土壤酸碱性有深刻的影响。

---南方多雨,盐基淋失强烈,土壤盐基饱和度低,土壤多呈酸性。

---西北雨量较少,盐基淋失较弱,盐基饱和度较高,土壤多呈碱性。

(一定范围内,盐基饱和度越大,pH值越高)

施用石灰的益处:

1、降低酸度,提高盐基饱和度;2、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3、提高磷酸盐、钼酸盐等的有效性;4、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5、抑制铁、铝、锰的毒性;

过度施用石灰的负面影响:

土壤板结,结构变劣;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磷的有效性也下降。

2.潜性酸和活性酸有何区别和联系?

活性酸:

是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表现的酸度。

决定土壤溶液中H+浓度,常用pH值表示。

潜性酸:

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这些离子只有当它们从胶体上解离或被其它阳离子所交换而转移到溶液中以后才显示酸性。

土壤水解酸度大于交换性酸度。

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先有活性酸,后有潜性酸;

潜性酸大大于活性酸;

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衡中。

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起源,代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代表土壤酸度的容量。

3.土壤酸碱性调节措施?

酸性:

施石灰,使用的石灰材料是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OH)2)

碱性:

施用石膏是通过离子代换作用把土壤中有害的钠离子代换出来,结合灌水使之淋洗。

一般在酸性土壤上宜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等),

碱性土壤则宜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等)。

无论在酸性或碱性土上,多施有机肥者有好处。

4.土壤缓冲性的意义.

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具有抵抗和缓和酸碱度变化的能力。

1缓冲性和适宜的植物生活环境

2缓冲性和酸碱度改良(土壤的缓冲性能愈大,改变酸性土(或碱性土)pH所需要的石灰(或硫磺等)数量越多。

原因:

1.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主)2.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组成的缓冲系统

3.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4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也能对碱起缓冲作用

第五章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通气性的关系

2.了解不同作物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要求不同

3.土壤氧化还原状况调节措施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是易变和多变的。

在农林业生产、城市绿化和自然生态系统管理中,可以有目的地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调节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1排水和灌溉

2施用有机肥和氧化物(见下页)

3其它调节措施。

凡是改善通透性的措施都利于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如质地改良、结构改良、中耕松土、深耕晒垡等。

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但透气性难免受到影响,可以想象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还原作用。

 

第六章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1.容重、比重、孔隙、结构体、耕性、宜耕期等基本概念

土壤孔隙:

土粒或团聚体之间的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

土壤孔性:

包括孔隙所占的容积、空隙大小及其分布。

土壤比重:

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干重,与同体积水重之比,称为土壤的比重。

(土壤比重=土粒密度/水密度)2.65

土壤容重:

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的体积)的烘干重,称为土壤的容重0.9~1.7

土壤孔度:

土壤中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度。

土壤孔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1-容重/比重)*100

土壤结构性:

土壤中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及排列状况。

土壤结构体:

土壤中的土粒,一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砂粒例外),而是相互胶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存在于土壤中。

这种土团就叫土壤结构体,或团聚体。

土壤结持性:

是指在不同含水量时土粒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可移动性。

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之间相吸引粘结的性能。

土壤粘着性:

是指在湿润状态下土壤粘着于其他物体表面的性能。

土壤可塑性:

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保持所改变的形状的性能称为土壤的可塑性。

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的特性称为土壤胀缩性。

宜耕期:

适宜耕作时间的长短即为宜耕期

土壤耕性:

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包括:

(1)耕作的难易程度:

耕作阻力的大小;

(2)耕作质量的好坏:

耕作质量好的表现为耕后土垡松散、容易耙碎、不成坷垃,土壤松紧孔隙状况适中;

(3)适耕期的长短:

适宜耕作时间的长短即为宜耕期。

2.举例说明良好的土壤结构对土壤肥力因素的调节作用。

不同质地,不同植物对土壤结构性的要求是否都相同?

为什么?

团粒结构体通常指土壤中近乎球状的小团聚体,其直径约为0.25-10mm,具有水稳定性,对土壤肥力诸因素具有良好作用,农林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粒径为2-3mm。

1、空气方面:

不同大小的孔隙共存且搭配得当,使水气协调。

2、养分方面:

是很好的养分保存和供应场所,并且能较好地协调快速而持久地供应。

3、水分方面:

既能较好地接受降水,蓄积水份、减少土壤冲刷,又能使土壤水分蒸发慢,从而使水分得到充分利用。

4、热量方面:

水气协调的土壤土温也比较稳定。

3.宜耕期的确定方法.

试犁;看内外的土壤颜色

4.大小孔隙的功能.

1.非活性孔:

结构性越差的土壤,非活性孔隙越多,无效水也越多,通气透水性差,耕作阻力大。

①是土壤孔隙中最细微的部分,保持在此间的水分被土粒强烈吸附,水分移动慢,而根与根毛难以伸入其内,故供水性差;

②同时微生物也难以入侵,孔隙内的腐殖质难分解,难被植物利用.故非活性孔隙又称为无效孔。

2.毛管孔:

①毛管作用强烈,水分易贮存于其中且毛管传导率大,水分易被植物吸收,可保证持续供水.故毛管孔又名贮水孔隙。

②植物的根毛及微生物均可在其中活动,养分的吸收及转化比较快。

3.通气孔(空气孔隙或非毛管孔)

①水分不受毛管力吸持作用,但受重力作用向下排出,成为通气的过道。

②可以大量吸收水分,渗水性好,但供水时间短,停止下雨或灌溉后,让位于空气,成为空气贮存池,故又名空气孔隙。

③孔径为0.3-0.2mm者,为粗孔,排水迅速,根可以进入;0.2-0.02mm者,植物的细根一般不能伸入,但根毛和某些原生动物或真菌可以进入。

 旱作土壤耕层的土壤总孔度为50~56%,通气孔度不低于10%,大小孔隙之比在1:

2~4,较为合适。

 

5.如何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性?

1、合理的土壤耕作(包括耕作时期(一般为60%~80%的田间持水量)、耕作方法(深耕、少耕、中耕、晒垡、冻垡等))

2、合理轮作与间套作:

水旱轮作、禾本科与豆科轮作间作、作物与绿肥作物轮、间、套作等

3、增施有机肥(P73)4、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5、土壤结构改良剂

第七章土壤水分、空气及热量状况

1.土壤水分形态及其特征

1吸湿水:

土粒通过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从空气中吸持气态水分,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水膜,这种水膜称为吸湿水。

特点1、无溶解能力;2、不能自由移动;3、植物不能吸收利用。

最大吸湿量:

吸湿水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土壤吸湿水量就叫做最大吸湿量。

2膜状水(松束缚水):

土粒在吸湿水层上又吸附一层液态水膜,称为膜状水。

1)和液态水相似,但粘滞性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

2)能移动,但移动速度极慢(0.4mm/h)

3)部分可被植物吸收,但很困难。

最大分子持水量:

当膜状水达到最大厚度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3毛管水:

依靠毛管引力而保持在毛管孔隙里的水称为毛管水。

特点(具有自由水的特点)

1、能溶解溶质;2、移动速度快(100~300mm/h);

毛管水分为毛管上升水和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4、土壤重力水:

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

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

2.土水势与土壤水吸力有何异同

土水势:

是指土壤水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主要是降低),称为土水势。

土水势=土壤水的自由能-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