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623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密----------------------------------------------------------封----------------------------------------------------------线---------------------------------------------------

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

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1分)

(1)▲,于我如浮云。

(《论语》)

(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7)▲,▲,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9)▲,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市博物馆开展主题为“三月春风暖·最忆是雷锋”的雷锋月系列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加,趋之若鹜。

B.举行百日誓师大会的那天,天气晴朗,同学们在操场上真有如坐春风之感。

C.不少同学的作文,语言不通,段落不明,文不加点,让人读起来非常吃力。

D.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俞伯牙、钟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圣”。

他的作品有著名的“三吏”:

《潼关吏》《石壕吏》《西安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

C.“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白居易号易安居士;“谥号”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忠。

D.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荷、菊。

4.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老人与海》中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鲨鱼,但在归程中一再遭到其他鱼群的袭击,最后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B.《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喜欢和狗、麻雀、石头说话,和人在一起时就一句话都没有了;说话时喜欢把“这个”说成“介个”;不吃羊肉;害怕人们叫他乳名。

C.《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心胸开阔、意志坚强,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独立、有真爱的爱情,是善良真诚、自尊自爱、坚强理性的女性的代表。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时光荏rǎn(▲),岁月带着我们品尝过聚散离和的感受,体会过高低沉浮的变化,却一刻也不停留。

生命历程中,总有那么一个人陪你看过风景,总有那么一双手给你指明方向,▲,总有那么一段文字使你产生共鸣……人生不能彩排,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个开始,每一个黄昏,都是一个终结,让我们抛却昨日的měng(▲)懂,做一株向日葵,向着和蓄的阳光勇敢前行。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2分)

6.名著阅读简答题。

(7分)

(1)《小王子》中,作者借土耳其科学家论证小行星B612的曲折历程,讽刺了什么现象?

(4分)

(2)请把《西游记》中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被贬下凡的原因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分)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6分)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②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③。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②蚕丛:

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

③君平:

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7.颈联中“笼”字和“绕”字用得十分传神,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

8.体会尾联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bian高兴)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

歌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濡;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繄(yi句首语气词,相当于是)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天子曰不。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而吾亭适成▲

(2)既而弥月不雨▲

(3)狱讼繁兴▲(4)既以名亭▲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3分)

(2)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分)

12.请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三)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13-16题。

(12分)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

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

“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

那汉又跟在背后道:

“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

”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

“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

”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

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

“将来看。

”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

“好刀!

你要卖几钱?

”那汉道:

“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

”林冲道:

“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

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

”那汉道:

“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

”林冲道:

“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

”那汉叹口气道:

“金子做生铁卖了!

罢,罢!

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

”林冲道:

“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

”回身却与智深道:

“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

”智深道:

“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

“你这口刀那里得来?

”那汉道:

“小人祖上留下。

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

”林冲道:

“你祖上是谁?

”那汉道:

“若说时,辱没杀人!

”林冲再也不问。

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

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

“端的好把刀!

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

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

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

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13.林冲的绰号是什么?

他被高俅陷害前的身份是什么?

(2分)

14.高俅为什么要陷害林冲?

联系后文,说说他将林冲抓起来的理由是什么?

(3分)

15.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16.林冲开始对卖刀的“不理会”,为什么最后买了刀?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1分)

做人须“勇改”

凌焕新

1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一文,认为诗歌有弊病,就当勇于改正,“知一重

非,进一重境”。

其实,做人如同作文,人生亦须“勇改”。

②有人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白居易的诗歌脍炙人口,其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气呵成”“一字不改”。

追求完美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正如哲人所言,“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

正因此,一个“改”字十分可贵。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日三省吾“过”,有利于减少谬误,校准人生的航向。

③春秋时的晏子德才无双,被司马迁称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

晏子曾把自己喻为一根弯弯曲曲又有无数疙瘩的木头,想成为有用的器具,就必须用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

此言,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做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脏、乱、差、丑”,或虽看到但不肯“劈、削、刨、锯”,显然难以成就大器、彰显卓越。

④老舍写文章有一个窍门,就是写完之后不断念给人听——“再念、再念、再念”。

也有知名作家介绍写作经验说,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旁观,冷静地修改。

像这样借力于他人的做法,同样不失为人生改过之灵方。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别人帮助审视自我,也许更能把自己看个通透。

打磨钻石用的是另一颗钻石,人生修为一样离不开他人敲打。

当年晏子决意辞退三年不给他挑毛病的幕僚,相比之下,如今有的人对帮自己指出不足的人不谢反恨、恩将仇报,实在糊涂至极。

⑤勇于改正的前提,在于坦承错误。

其实,一些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对自身问题遮遮掩掩,往往源于爱面子。

对此,陈云曾提出过“论事不论脸”的原则。

他告诫犯错误的同志“不充好汉”,怕丢脸就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

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有几人不是因为文过饰非,从而一错再错、小错酿大错,最终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

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更应当讲真理不讲面子,像陈云所说,“在两个人谈话中”“在小组会上”“在大一点的会上”“在千万人面前”,都可以承认错误。

⑥做人应“勇改”,但不能妄改。

袁枚曾说,自己的诗“改好者固多,改坏者定复不少”。

奋进人生路,也面临“改坏”的风险。

做人应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

叶圣陶讲过,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

做人尤其是从政,应当知畏知戒、守身如玉,一言一行都“不肯随便”。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分)

18.第③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9.请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勇改”?

(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16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

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戴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

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

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

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

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

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作用。

(3分)

22.按要求赏析句子:

(6分)

①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从描写的角度)(3分)

②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从修辞的角度)(3分)

23.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

(3分)

24.品读王昌龄的《采莲曲》,并与本文进行比较,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

(4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表达·交流(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应该伴随我们成长,和书一起成长,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丰富的情感;和书一起成长,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和书一起成长,有助于增强奋斗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请以“和书一起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10分)略

2.(2分)D3.(2分)B4.(2分)D

5.(7分)

(1)苒懵(2分)

(2)和-合蓄-煦(2分)

(3)参考示例:

总有一首歌让你流下泪水

6.(7分)

(1)(2分)作者借此揭露社会上“以貌取人”“以权势取人”的无知,(2分)讽刺了某些人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态度,对事物的评价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与狭隘的民族情绪。

(2分)

(2)(3分)猪八戒因蟠桃会醉酒后调戏嫦娥而被贬,沙悟净在蟠桃会上打破琉璃盏因而被贬;白龙马在婚礼上打碎玉帝所赐夜明珠,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6分)

7.“笼”字写山上蜀道树木繁茂的景致1分,“绕”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1分;远景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1分;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给入蜀的友人一种抚慰与鼓舞。

(4分)

8.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表现出深挚的情谊;又不乏对自身的遭受排遣的感慨。

(2分)

(二)(15分)

9.(4分)

(1)刚刚

(2)整、满(3)案件(4)命名

10.(2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1.(6分)

(1)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它们表示不忘记的意思是一致的。

(3分)

(2)假使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

(3分)

12.(3分)既表达作者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1分)又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百姓同忧患、共欢乐的思想感情。

(2分)

附:

文言文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喜事。

古代有了喜事,就用喜事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记。

例如周公得到了嘉禾,就用嘉禾命名他的文章;汉武帝得到了宝鼎,就用元鼎命名他的年号;叔孙得臣战胜了狄人侨如,就用侨如命名他的儿子。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它们表示不忘记的意思是一致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修建官舍。

在厅堂的北面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

这一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这件事,预示为丰收年。

后来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才因此担忧,过了三月份,到了四月初二才下雨。

四月十一日又下雨,老百姓还认为不满足。

四月十四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住。

于是官吏们在厅堂中一起庆贺,商人们在市场上一起歌唱,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欣,忧愁的人因此快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于是我在亭子里举杯劝客饮酒,并且问他们说:

再过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你们会说:

再过五天不下雨就没有麦子了。

再过十天不下雨可以吗?

你们会说:

再过十天不下雨就没有禾苗了。

没有麦子,没有禾苗,年景将要频频发生饥荒,诉讼案件繁多而且盗贼更加猖獗。

那么,我和诸位即使想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难道可能吗?

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旱就赐给他们的雨。

使我和诸位能够在这个亭子上悠闲游乐的原因,都是雨的恩赐啊,难道又能忘记吗?

已经用喜雨命名亭子了,又接着用歌来颂这件事.歌词说:

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冻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使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三天,是谁的力量?

老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种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否认.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归功于太空,太空高远,不可能来命名,我只好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

(三)(12分)

13.(2分)豹子头;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14.(3分)高俅为满足儿子高衙内得到林冲的老婆的愿望,设计陷害林冲。

1分

他陷害林冲的理由:

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

2分

15.(3分)动作、语言描写,描写了林冲买了宝刀后,反复把玩、爱不释手的情状,表现了林冲对宝刀的无比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心理单纯,想法天真,想凭一把宝刀搞好和高俅的关系。

16.(4分)①林冲中了卖刀人所使的激将法,他看了宝刀后又心生喜欢。

②他知道高俅有一把宝刀,想用这把宝刀和高俅慢慢比试,企图以此搞好和高俅的关系;③进一步通过高俅把高衙内管好,解决其对自己妻子的纠缠。

(答对两点即可。

(四)(11分)

17.(1分)做人须“勇改”。

(或“做人如同作文,人生亦需‘勇改’。

”)

18.(3分)举例论证。

举了德才无双的晏子将自己比作木头,需“劈、削、刨、锯”才能成器的例子,有力论证了做人须“勇改”,才能成就大器、彰显卓越的观点。

19.(4分)首先提出本段的论点:

勇于改正的前提,在于坦承错误;其次分析了不能坦承错误的原因是爱面子;然后用陈云的话指出“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并用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从反面加以证明;最后提出共产党人应当讲真理不讲面子,应当敢于承认错误。

20.(3分)

(1)要能看到自身的错误,并勇于改正;

(2)可以借助他人之力,请别人帮忙审视自我;(3)勇于改正的前提,必先坦承错误;(4)做人应“勇改”,但不能妄改,应崇德向善,不可随便。

(答对3点即可。

(五)(16分)

21.(3分)

(1)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种莲人的辛勤劳作;

(2)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3)题目富有诗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2.(6分)

(1)(3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用“背、戴、涉、摘、放”等一系列动词详细描绘采莲人采摘莲蓬的过程,写出了采莲人动作的娴熟及工作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

(2)(3分)①运用对比的手法,用文人赞美莲的诗歌与种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进行比较,既突出种莲人生活的艰辛,又表现他们用劳动创造美景,更有诗意,从而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23.(3分)

(1)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或:

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

(2)采莲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了铺垫;(3)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24.(4分)《采莲曲》展现采莲少女在在河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浑然一体的生动画面,表现了采莲少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本文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生活的艰辛,从而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密----------------------------------------------------------封----------------------------------------------------------线---------------------------------------------------

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答

(二)答题纸

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11分)

(1)

(2)

(3),

(4)(5)

(6)

(7),

(8)(9)

2.(2分)3.(2分)4.(2分)

5.(6分)

(1)(2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