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5465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2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docx

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1

第1课时秒的认识2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5

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7

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9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1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1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3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5

第4课时估算18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20

第三单元测量22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22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24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26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29

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32

第6课时解决问题35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计划38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39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42

第3课时练习课45

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47

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49

第6课时练习课51

第7课时解决问题52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

(一)54

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二)55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57

第1课时倍的认识58

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60

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63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65

第1课时口算乘法66

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68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70

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72

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74

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76

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78

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80

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82

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84

第11课时解决问题

(1)86

第12课时解决问题88

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91

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93

第15课时数字编码95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97

第1课时四边形97

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100

第3课时周长103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05

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108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11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111

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113

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114

第4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115

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16

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17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119

第1课时集合120

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124

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126

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128

第3课时复习测量131

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133

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135

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138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估计意思,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五、具体措施: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六、教学安排:

4课时

1、秒的认识、秒和分之间的关系、体验时间的长短-------------1课时

2、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1课时

3、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1课时

4、时、分、秒的巩固练习---------------------------------1课时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课题: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内容,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

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

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

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

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

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

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

(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

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

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

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

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

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

?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

?

)。

跑步比赛

师:

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

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

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

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

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教学课题:

时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教学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3、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2时=()分

(1)教师:

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

(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

(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课题: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

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2、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2、小结

3、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

现在是几时几分?

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课题: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3--1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板书课题)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

?

4时=()分?

?

9分○9秒?

?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

?

400分○4时?

?

10分○1时

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

05开始,到2:

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的第10、11题。

四、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

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48+2049-2056+328-9

24+935-2046-798-9078+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

72317529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

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

互相交流算法。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

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

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

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

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

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

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23+28=32+46=

53+36=37+54=15+65=18+26=41+56=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19+41=56+28=83+12=75+11=75+21=

67+21=72+15=45+24=58+42=57+17=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35-2=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元,普通快客票价:

65元,动车票价:

54元)

提问: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

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

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

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

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

列式65-48.

师:

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再算()○()=()

生:

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

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

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

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85-5=67+9=72-6=

20+40+3000=900-700+80=300+20+60=

80-60+200=100+400+50=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480520790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270450840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1)问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

380+550

(3)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

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

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

算法3:

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80

+5150

93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

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

5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