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528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docx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大学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1、通常控制主试者效应的方法是:

(B)

A.等组匹配法

B.实验过程标准化

C.平衡误差法

D.消除法

2、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求绝对阈限(C)

A.ABBA控制法

B.主观判断法

C.直线内插法

D.等组匹配法

3、测量被试在强磁场中活动时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的技术是(B)

A.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PET)

B.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

C.事件相关电位(ERP)

D.高分辨率脑磁图(MEG)

4、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忽略另一个耳朵的信息,该实验是:

(A)

A.追随耳实验

B.错觉性结合实验

C.双耳分听

D.注意分配实验

5、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属于(B)

A.维度等级量表

B.面部表情量表

C.生理指标测量

D.形容词核对表

6、“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此话出自(D)

A.《记忆》

B.《心理物理学纲要》

C.《动机与人格》

D.《心理学概论》

7、提高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的相似性,可以提高(D)

A.结构效度

B.内部效度

C.构想效度

D.外部效度

8、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C)

A.单眼线索

B.视轴辐合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9、具有加工信息和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C)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10、在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A)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聚合交叉设计

11、实验中除实验条件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称之为(A)

A无关变量

B控制变量

C因变量

D自变量

12、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是:

(B)

A绝对阈限

B常误

C主观相等点

D不肯定间距

13、复合钟实验中提到的“先入现象”就是由于被试的主观期待产生的(D)

A时间误差

B动作误差

C疲劳误差

D期望误差

14、认为两种语言彼此联系,可以相互转译,贮存在一个语义记忆系统中的理论是(D)

A单独存贮说

B双通道存贮说

C单通道存贮说

D共同存贮说

15、在词汇通达研究中,认为人们要把输入的视觉信息转化成语音,然后语音激活词义的理论是(B)

A直通假设

B语音中介假设

C双通路假设

D模板说

16、ABBA是用(A)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

A抵消平衡法

B统计控制法

C随机化法

D匹配法

17、下列不属于实验报告中引言部分的内容是C

A提出问题

B说明背景

C被试

D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

18、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B)心理过程的研究.

A有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潜意识

19、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C)分辨能力的指标

A距离

B强度

C时间

D明度

20、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B)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

21、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A)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完全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

22、如在一个试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B)

A简单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复杂反应时

23、开窗实验以Hockey等人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那么被试的反应应该为(C)

AT

BW

CY

DS

24、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

(D)

A语义记忆

B短时记忆

C情节记忆

D感觉记忆

25、下列几种学习类型中,最高水平的是(D)

A原理学习

B概念学习

C系列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二、多选题

1、心理学实验涉及的因变量种类很多,其中客观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E)

A.反应速度

B.反应速度差异

C.反应正确性

D.反应标准

E.反应难度

2、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可以用来测量以下哪些大脑活动(ABE)

A.葡萄糖代谢

B.耗氧量

C.心跳

D.皮肤电

E.血流量

3、注意的研究方法有:

(ABCD)

A.提示范式

B.搜索范式

C.过滤范式

D.双任务范式

E.整体-局部范式

4、语法分析的策略有以下哪些(AB)

A.迟闭合策略

B.最小附着策略

C.即时策略

D.已知/新策略

E.语境交互策略

5、情绪情感的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ABC)

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

C.外部表现

D.认知体验

E.感受过程

6、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在于(ABE)

A.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

B.比较经济

C.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

D.可以用实验法代替描述性研究方法

E.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7、准实验设计的优点有(ABC)

A.弥补了严格意义上实验研究的不足

B.使研究者能够在道德范围内关注感兴趣的问题

C.使研究者在能力限制范围内关注感兴趣的问题

D.准实验设计的效力非常好

E.准实验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8、在做反应时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是(ABC)

A.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

B.安插侦察实验

C.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

D.控制被试

E.控制环境

9、间接知觉可通过(ACDE)来研究的.

A.不可能图形

B.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C.知觉恒常性

D.两可图形

E.错觉图

10、保持量的测量方法包括(ABC)

A.再认法

B.回忆法

C.再学法

D.内省法

E.联想法

11、统计控制法是对额外变量控制方法的一种,包括了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BCE)

A元分析

B协方差分析

C剔除极端数据

D分组统计

E分别加权

12、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有(AD)

A分段法

B等级排列法

C对偶比较法

D数量估计法

E差别阈限法

13、下列关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CE)

A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和放大器来探测电位

B通过记录脑内血氧含量来反应大脑活动

C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

D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E价格较其他设备低

14、以下关于注意早期选择理论正确的是:

(ABDE)

A由布罗德本特首先提出

B采用双耳分听实验进行

C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中期阶段

D按照“全或无”方式进行

E是一种单通道模型

15、对情绪的主观体验的测量方法有(ABC)

A形容词核对表

B维量等级量表

C分化情绪量表

D圆形量表

E三位模式图

16、为了消除组间设计的缺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

A匹配设计

B随机分配被试

C完全平衡的方法

D拉丁方的方法

EABBA设计

17、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B)

A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零结果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E实验环境

18、应用减法反应时进行证实的实验有(AD)

A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B字母转换实验

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E内隐联想测验

19、时间知觉是(BD)

A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和时间的连续性或顺序性的反映

C对事物位移和位移速度的之举

D具有相对性

E具有绝对性

20、在挑选被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BC)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对于有损伤性的实验尽量使用非人类被试

E性别一定要平衡

21、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AC)

A所需被试数量巨大

B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

C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

D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

E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

22、撰写实验报告时,在方法部分一般要包括(ACD)

A被试

B结果

C程序

D仪器

E讨论

23、加因素法假设:

如果两个因素没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ACE)

A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

B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

C是独立

D可以不相加的

E是可加的

24、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ABCD)

A程序记忆系统

B知觉表征记忆系统

C语义记忆系统

D初级记忆系统

E内隐记忆系统

25、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C)

A实验室研究

B现场实验

C情景模拟

D现场调查

E问卷法

三、判断题(根据你的判断,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的划“×”。

1、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主动变量(错)

2、规范的指导语要求主试对被试尽可能详尽的说明实验的要求(错)

3、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不适感、被感染、疾病和痛苦(对)

4、恒定刺激法是要求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错)

5、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主要有四种误差:

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对)

6、事件相关电位测量的是神经细胞间的动作电位大小(错)

7、衰减模型提出了由个性倾向或刺激特点等影响的“阈限”概念(对)

8、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头脑中解释词义的过程是语音的理解(错)

9、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包括愉快维、紧张维、冲动维和确信维(对)

10、思维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概念,或者说是命题或符号系统(对)

11、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实验心理学的历史(对)

12、多自变量实验具有效率高、实验控制好等优点(对)

13、ABBA设计在理论上能有效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对)

14、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无关(错)

15、反应时间,它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反应的时间”或“反应持续的时间”(错)

16、1969年,斯滕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法技术,提出了加法技术,又称为附加因素法(对)

17、直接知觉论者认为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是结合在一起的(错)

18、视锥细胞的暗适应大约要20分钟完成(错)

19、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对)

20、思维的表现形式很单一,主要是指概念和推理。

(错)

21、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的定义叫做操作定义(对)

22、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对)

23、对于不符合实验假设的数据或者极端数据,实验者有权剔除(错)

24、感觉阈上的量化是由心理物理量表来完成的(对)

25、根据信号检测论原理,噪音分布和信号分布的离散程度略有不同,由此可以得出被试的判断标准(错)

26、计算机实验的严重缺陷是,剥夺了主试观察被试的机会(对)

27、脑磁图对于神经兴奋源的定位比较直接和准确(对)

28、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多伊奇等首先提出的(对)

29、习得性失助是通过对狗的脱逃性控制完成的(对)

30、詹尼斯以外科手术病人为被试做的实验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错)

31、费希纳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一次成为系统的学科(错)

32、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很难分辨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导致还是自变量的变化导致(对)

33、平衡的拉丁方设计只适用于自变量是两个水平的实验(错)

34、双盲实验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对)

35、大脑加工信息的时间占了反应时的绝大部分时间(对)

36、开窗技术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像打开窗户一样明显地看出每一加工阶段(对)

37、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对)

38、对于记忆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错)

39、部分报告法的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错)

40、现今已有定论认为动物拥有思维(错)

41、科学方法具有两个重要标志,经验观察和自我校正(对)

42、使用被试间设计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错)

43、如果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都适用于某一实验时,则首选被试间设计(错)

44、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超出产生该结果的实验条件之外它仍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

45、反应时本身就是心理变量(错)

46、序列反应时(serialreactiontime,SRT)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对)

47、间接知觉论认为刺激本身是完整的,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错)

48、巴特利特非常支持并且同意艾宾浩斯的研究(错)

49、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两个系统(对)

50、问题行为图可以使研究者直观地看出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对)

四、简答题

1、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有各自的特点,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

答:

极限法的特点:

刺激交替按“渐增”或“渐减”两个方向变化,探求阈限所在位置平均差误法特点:

被试调节比较刺激,直到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

恒定刺激法特点:

只有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地带的5-7个刺激,而且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1)从感觉阈限上比较:

根据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极限法求得的阈限值教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因被试知道刺激呈现的次序,他可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别需要集中的地方,从而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但却容易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对于有一定后作用的刺激,不宜采用。

(2)从被试者方面比较:

平均误差法的实验程序对被试来说比较自然,让被试主动调整比较刺激,引起被试兴趣,因此,这方面平均误差法较优。

(3)误差方面比较:

极限法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小,平均误差法只得到近似值。

(4)从效率上比较:

恒定刺激答将每个记下数据均用上,效率较高。

2、简述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speed-accuracytradeoff,SAT)。

答:

SAT现象是指在反应时实验中,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

如,有时牺牲准确率换取反应速度,而有时牺牲反应速度换取准确率。

这种现象得到了多种研究的证实。

如锡奥斯(Theios,1975)对刺激呈现概率与反应时关系的研究。

实验任务:

说出呈现在屏幕上的某个数字。

自变量为数字出现的概率,变化范围为02.、0.3…直到0.8,共有7个水平。

因变量为反应时和错误率。

实验结论:

(1)初步结论,反应时与出现概率无关。

(2)结合错误率,上述结论有问题。

P111。

如帕切拉的研究表明,为了使错误率降低到2%,0.2概率的条件下的反应时增加100毫秒。

上述研究证明反应时和正确率之间是存在内在关系的。

只有把反应时与正确率两种因变量结合起来考虑,反应时才具有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价值。

3、简述艾宾浩斯研究遗忘曲线实验的内容。

答: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制了两个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艾宾浩斯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音节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

(2)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学习速度的增加(3)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4)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

它证明学习后开始遗忘的很快,约一天后遗忘速度放慢,间隔越长,遗忘越慢。

(5)重复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影响,睡眠对记忆保持的影响,等等。

4、实验中主试和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验产生哪些干扰?

答:

在心理学实验中主试和(人类)被试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试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

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5、什么是等感受性曲线?

简要说明其基本特征。

答:

又称ROC曲线。

等感受性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将具有不同分辨能力的被试的实验结果画在一起,便可得到一组d’不同的ROC曲线。

图中连接(0,0)和(⒈0,⒈0)的45°对角线是代表被试的辨别力等于0的一条线,也可以说是击中率等于虚报率的一条线。

ROC曲线离这条线愈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愈强。

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或被试的感受性很高时,信号容易被觉察,因此ROC曲线向左边弯得更高;当信号较弱或被试的感受性较低时,ROC曲线就向45对角线靠拢。

换句话说,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和被试的感受性共同决定的,而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

6、简述加工层次记忆理论主要内容及其研究途径。

答:

“加工层次”的理论认为,记忆是认知系统对刺激物进行各种不同水平分析加工的产物。

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加工层次”理论的另一重要论点是,记忆依赖于提取(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

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随着加工层次由感觉,声音到语义逐步加深,再认比例不断升高。

加工层次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对材料的记忆依赖于他对材料的加工深度即学习方式,凡是在意义的水平上加工,通过导致良好的记忆。

提取与加工一致,就容易导致原来加工事件的“复活”,导致良好的回忆效果。

雅各必实验结果表明,再认成绩随实验条件从“无上下关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觉辨认却表现出明确的相反的结果。

这证明,记忆既依赖加工过程的性质,又依赖提取(测验)过程的性质。

实验结果清楚地证明了,提取测验与加工性质一致,记忆成绩较好。

7、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有哪些?

答: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主要有:

(1)回忆法(再现法或复现法),是指当原来的识记材料不在面前时,要求被试者再现出原来识记材料的方法,包括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和自由回忆法;

(2)再认法,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是把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旧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新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3)节省法(再学法),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4)重建法(重构法),要求被试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5)部分报告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6)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7)分散注意法,在记忆的保持阶段。

为防止被试者利用刺激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转移开来。

五、论述题

1、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情况,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

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

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

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

整个实验由记录员主持。

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

“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

”并对主试说:

“你听到‘站住’即停下。

”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

写出这个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

答、测试时空间的大小,有两个水平10米×10米和20米×20米。

因变量为被试喊停时主试和被试间的距离,即被试在某一方向上个人空间圈的大小。

题目中明显进行控制的额外变量是主试、被试、记录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本类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还有被试的性别、年龄、情境因素以及民族文化和伦理背景文化等。

2、“电脑总有一天会取代人脑”,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答、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观点是一种强人工智能的观点,即要求电脑和人脑在两方面做到匹配:

(1)硬件匹配,人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模拟的思维具有同样的硬件基础,人脑和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一样,都是“全或无”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的,神经冲动的发放要么就是产生动作电位,要么就是不产生动作电位,决不可能产生一半强度的动作电位,而计算机电流的状态也只有“通”和“不通”两种;

(2)软件匹配,人的思维程序和计算机模拟思维程序一样,人的思维具有规则性,可以转换成某种计算机语言,比如:

循环、条件和顺序结果的综合,而计算机程序也正是具有高逻辑性的计算机语言的堆砌。

只有符合硬件匹配和软件匹配两个要求,计算机思维模拟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电脑才能真正代替人脑。

而事实上,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随机性,有时并不是按照某一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人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模拟思维过程有时无法进行软件拟合。

电脑无法真正取代人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

塞尔(1980)中文房间假想实验显示虽然电脑表现得好像能进行各种思维,解决各种问题,但是实质上则只是根据一套事先设定好的原则进行类似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他们反应的标准是当前刺激与预先存储的某个刺激的匹配程度,而不是真正根据语义或是某一思维策略进行反应。

计算机程序中,唯一遵循的原则是计算机语言的合法性,而不是更高级的意义标准,计算机根本不懂问题所描述的内涵。

而真正的人类思维过程是智慧的凝聚,反应标准应是高级的意义成分,或是有目的的思维策略,思维的基础是对整个问题内涵与外延的整体把握。

计算机思维模拟的反应标准和人思维的反应标准大相径庭。

从这层意义上说,计算机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使得电脑无法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无法重复人类的思维过程。

(2)加工方式上的局限性:

通常,计算机程序具有线性结构,往往要求执行完一条命令之后,再执行下一条命令,同时执行两条命令则会发生错误。

这种对

信息的线性处理方式和人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太一致。

虽然信息加工的观点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信息加工是系列的或是串行的,但仍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线性加工提出了质疑。

艾森克(1984)指出:

如里坚持线性加工,那么只能有刺激驱动的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而不会有概念驱动的加工,即受到过去经验与知识影响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但实际上,人类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受着经验的影响,比如:

上述的启发式策略就是根据经验来确定问题解决方向的实例。

并且,现在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既包含概念驱动的过程,也包含经验驱动的过程,这两种加工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或部分重叠的,比如:

在解方程式时,我们既需要根据各步所得的数据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也需要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两种加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