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主要经济业务分录总结可打印.docx
《最新版主要经济业务分录总结可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主要经济业务分录总结可打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主要经济业务分录总结可打印
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
一、接受投资
借:
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
实收资本
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二、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贷:
实收资本
三、短期借款
(1)取得借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短期借款
(2)计提利息
借:
财务费用
贷:
应付利息
(3)支付利息
借:
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当月利息)
贷:
银行存款
(4)偿还借款
借:
短期借款
贷:
银行存款
四、长期借款
(1)取得借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
长期借款利息
借:
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贷: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还本付息)
应付利息(短期应付利息)
(3)偿还银行借款本息
借:
长期借款——本金
——应计利息
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五、固定资产业务: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
固定资产(不含税价+运杂费+安装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看人选择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购入
借:
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看人选择
贷:
银行存款
2支付安装费
借:
在建工程
贷:
银行存款
3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
固定资产
贷:
在建工程
3、固定资产折旧
①应计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②当月增加,下月提;当月减少,下月停;提前报废,不补提。
4不计提折旧:
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C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
5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A年限平均法:
月折旧额=应计折旧额/使用寿命/12月
B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行驶里程*(应计折旧额/预计行驶里程)
C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2/使用寿命)
最后两年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D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6计提折旧
借:
制造费用(车间)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未使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
贷:
累计折旧
7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A.将处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
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
固定资产
B.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银行存款
C.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
银行存款/原材料
贷:
固定资产清理
D.保险赔偿等的处理
借:
其他应收款
贷:
固定资产清理
E.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固定资产清理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营业外收入
六、材料采购业务
(一)实际成本法下核算原材料
1.采购
借:
在途物资(未入库)/原材料(已入库)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看人选择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
2.未入库的入库
借:
原材料
贷:
在途物资
3.支付货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4.货物已到公司,但是发票未到
三步走:
第一步:
.暂估入库:
目的达到账实相符,按照合同价暂估,月末暂估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第二步:
下个月月初红字冲回金额是红字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第三步:
发票到了,按照发票真实入账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5.预付货款方式
三步走:
第一步:
支付预付款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第二步:
收到货物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看人选择
贷:
预付账款
第三步:
支付剩余欠款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6.领用原料
借:
生产成本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
贷:
原材料领用材料总额
(二)计划成本法下核算原材料
三步走
第一步:
按照实际金额入账
借:
材料采购—A材料 ---实际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看人选择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第二步:
材料验收入库时:
按照计划成本入账
借:
原材料—A材料 ----计划成本 15
贷:
材料采购—A材料 ---实际成本 10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5
借:
原材料—B材料---计划成本 10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5
贷:
材料采购—B材料 ---实际成本15
第三步:
领用材料,调整为实际金额
借: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10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5
贷:
原材料—A材料---计划成本 15
借: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15
贷:
原材料—B材料---计划成本 10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5
七、生产业务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借:
生产成本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销售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
贷:
原材料领用材料总额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月末计提(体现权责发生制)
借:
生产成本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销售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
下个月发放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五险一金及其他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费用的归集(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的就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就分配计入)
例题:
材料费用A、B两种产品分别耗用50万,车间一般耗用50万
借:
生产成本——A产品50
生产成本——B产品50
制造费用50
贷:
原材料150
人工费用A、B两种产品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分别是50万,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万
借:
生产成本——A产品50
生产成本——B产品50
制造费用50
贷:
应付职工薪酬150
车间设备折旧50万,水电费50万
借:
制造费用100
贷:
累计折旧50
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50
2、制造费用分配结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
假设按人工工时分配:
A产品工时1000小时,B产品工时1000小时
借:
生产成本——A产品100
生产成本——B产品100
贷:
制造费用200
3、结转完工产品,A全完工,B全部未完工
借:
库存商品——A产品200
贷:
生产成本——A产品200
“生产成本——B产品”账户余额200为在产品,不作账务处理
八、销售业务
1、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装物、原材料等)
借: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3、预收货款的账务处理
三步走:
第一步:
预收货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第二步:
发货
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第三步:
收到剩余款项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4、税
计提:
权责发生制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其他税种)
管理费用(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贷:
应交税费---应交XX税
缴纳:
借:
应交税费---应交XX税
贷:
银行存款
九、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
1、管理费用:
开办费、管理部门支出、四税一费、业务招待费、研究费用、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车间+管理)
2、销售费用:
广告费、展览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产品保险、不单独计价包装物、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修损失、销售部门支出、委托代销手续费
3、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计入营业外收入
计入营业外支出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捐赠利得
捐赠支出
政府补助
非常损失\罚款支出
(补充:
债务重组的收入)
(补充:
债务重组的损失)
十、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一)结转损益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
本年利润
(二)计提企业所得税:
(本年利润贷方-本年利润借方)*25%
计提: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缴纳:
借: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
银行存款
结转
借:
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用
(三)本年利润在12月末要转入利润分配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计提盈余公积(当年实现净利润中提取),宣告发放股利
借:
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计提股利
贷:
盈余公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10%
--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十一、财产清查
1.第一步:
审批之前的处理——调账,把账存数调为实存数
2.审批之后的处理——根据领导意见作出相应的处理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①第一种情况:
盘盈
第一步:
调账,使账实相符:
借:
库存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二步:
查明原因后,结平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其他应付款(支付或退还他人)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②第二种情况:
盘亏
第一步:
调账,使账实相符: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
库存现金
第二步:
查明原因后,结平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或无法查明的原因造成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 (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净损失)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二)存货的清查
1第一种情况:
盘盈
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第一步:
调账,使账实相符
借:
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第二步:
报经批准后,结平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
管理费用(注意实际操作中红字计入管理费用借方)
②第二种情况:
盘亏
第一步:
调账,使账实相符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
原材料/库存商品
第二步:
报经批准后,结平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
其他应收款 (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或自然损耗等原因造成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净损失)
原材料/库存商品(收回残料)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三) 固定资产的清查
1第一种情况:
盘盈
第一步:
调账,让账实相符:
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
借:
固定资产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步:
报经批准后,要结平以前年度损溢调整科目: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②第二种情况:
盘亏
第一步:
调账,让账实相符: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
固定资产
第二步:
报经批准后,要结平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
其他应收款 (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按盘亏固定资产净值扣除过失人及保险 公司赔偿后的差额)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四)结算往来款项的盘存
1.计提坏账准备(补提)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2.冲回
借:
坏账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3.实际发生坏账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4.发生的坏账收回
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