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443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doc

皮带运输机检修与质量标准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准备

3.1.1掌握皮带运输机运行状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切断电源,关闭进料口,清除皮带上物料,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

3.2.1拆卸联轴器,检查联轴器对中。

3.2.2拆卸检查减速机。

3.2.3拆卸检查皮带清理器。

3.2.4拆卸检查张紧装置,松开或断开皮带。

3.2.5拆卸检查传动滚筒和末端滚筒。

3.2.6拆卸检查全部托辊和挡辊。

3.2.7检查修理桁架。

3.2.8检查修理下料斗。

3.3检修质量标准

3.3.1桁架

3.3.1.1金属桁架裂纹焊补牢固。

3.3.1.2桁架变形应矫正平直,保证皮带平直线运动。

3.3.1.3桁架防腐涂漆均匀、美观。

3.3.2皮带

3.3.2.1皮带磨损不得超过其厚度的50%,皮带应无严重撕裂现象。

3.3.2.2小型皮带接头应根据皮带尺寸选用皮带卡子,装配应使其与皮带中心线垂直。

3.3.2.3大、中型皮带采用螺栓、盖板对口接合时,连接螺栓必须牢固,突出部分要去除,盖板应与皮带接触严密。

3.3.2.4大、中型皮带采用阶梯搭接时,其搭接长度约为皮带宽度的1.5倍,割开角度为20度,每阶梯间距为200mm,搭接处硫化或固化处理牢固。

3.3.2.5大、中型皮带采用分层角接时,其搭接角度可取300°~450°,搭接线应分层交叉,搭接处硫化或固化处理牢固。

3.3.3滚筒与托辊

3.3.3.1金属滚筒和托辊表面应无裂纹、凹坑等严重缺陷。

3.3.3.2金属滚筒和托辊径向厚度磨损不得超过60%,橡胶或塑料滚筒、托辊径向厚度磨损不得超过50%。

3.3.3.3滚筒的圆度公差值为直径的l%。

3.3.3.4滚筒与托辊安装时,其轴线与机体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

小型皮带1.Omm

大、中型皮带1.5mm。

3.3.3.5滚筒与托辊安装后必须转动灵活。

3.3.4轴

3.3.4.1轴表面应无损伤及裂纹。

3.3.4.2轴颈表面粗造度为Ra1.6。

3.3.4.3轴的直线公差值为0.015mm/100mm。

3.3.5轴承

3.3.5.1滚动轴承

a.轴承应无锈蚀、麻点和裂纹等缺陷。

b.轴承游隙应符合标准。

c.轴承与轴的配合为H7/k6或H7/m6,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为J7/h6或H7/h6。

d.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如间隙超过标准可镶套或更换轴承座。

3.3.5.2滑动轴承

a.轴承合金表面应无气孔、夹渣、划痕、剥落和裂纹等缺陷,粗糙度为Ra1.6。

b.轴承间隙见表2。

c.轴承与轴接触角为60°~90°,接触点不少于2点/cm2。

3.3.6三角皮带轮

3.3.6.1皮带轮工作表面应光滑,粗糙度为Ra3.2。

3.3.6.2皮带轮与轴的同轴度要好,一般要求皮带轮安装后,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O.0005D,端面圆跳动公差值为O.001D(D为皮带轮直径)。

3.3.6.3两皮带轮的中间平面轴向偏移量应不大于0.005a(a为两皮带轮中心距)。

3.3.6.4两皮带轮轴线平行度公差值为0.10mm/100mm。

3.3.6.5皮带轮与轴配合为H7/k6或H7/js6。

3.3.6.6皮带张紧力调整适度。

3.3.6.7三角皮带应无撕裂和严重磨损。

3.3.6.8三角皮带轮槽,新三角皮带的内圆表面不得接近或接触轮槽内径表面。

3.3.7链轮

3.3.7.1两链轮轴线应平行,两链轮的中间平面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两链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其轴向偏移量不大于1mm,中心距大于500mm时,其轴向偏移量不大于2mm。

3.3.7.2安装后链轮的径向与端面圆跳动值见表3。

3.3.7.3链轮齿厚磨损不得超过30%。

3.3.7.4链条磨损其节距增大不得超过5%。

3.3.7.5链轮与轴配合为H7/k6或H7/js6。

3.3.8齿轮(开式齿轮)

3.3.8.1齿面接触沿齿宽方向为40%以上,沿齿高方向为30%以上。

3.3.8.2齿轮啮合时,齿顶间隙为0.20~0.30m(m为齿轮模数)。

3.3.8.3齿面磨损应不超过齿厚的25%。

3.3.8.4齿轮齿面应光洁,无裂纹、剥落等缺陷。

3.3.8.5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k6或H7/m6。

3.3.9联轴器

3.3.9.1拆卸联轴器须用专用工具,避免损伤,两半联轴器的外圆表面及端面要光洁。

3.3.9.2联轴器对中找正值见表4。

3.3.9.3弹性圈柱销联轴器的两半联轴器端面间隙值见表5。

3.3.10皮带清理器

3.3.10.1调整清理刮板,使其紧紧地接触皮带表面,压力不得过大。

3.3.10.2清理刮板的橡皮磨损,当其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为5~10mm时,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

3.3.11下料斗

3.3.11.1橡胶挡板损坏或老化时应予以局部或全部更换。

3.3.11.2焊缝出现裂纹要进行焊补牢固,料斗变形进行校形复原。

3.3.12减速机

减速机检修见SHS01028—2004《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4试车与验收

4.1试车前准备

4.1.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4.1.2各防护罩应齐全、牢固、皮带上无物料。

4.1.3按设备润滑规定对轴承、齿轮、链轮及减速机注润滑油(脂)。

4.1.4手动盘车,皮带不跑偏,滚筒和托辊转动正常,各部无卡涩现象。

4.1.5点动电动机,确认旋转方向正确。

4.2试车

4.2.1按操作规程起动电机,进行空负荷试车。

4.2.2检查传动系统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

4.2.3皮带不跑偏,紧度适宜,接头良好。

4.2.4桁架无摇晃现象。

4.2.5轴承温度应符合:

滚动轴承不大于70℃,滑动轴承不大于65℃。

4.2.6空负荷试车1h后,如设备运行正常,进行负荷试车。

4.2.7负荷试车中,设备运行平稳,各项技术指标应在规定范围内。

4.2.8做好试车记录。

4.3验收

4.3.1设备连续运行24h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4.3.2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4.3.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5维护与故障处理

5.1日常维护

5.1.1定时巡检并做好记录。

5.1.2严禁皮带运输机带负荷启动,启动前需检查、清除皮带上的物料。

5.1.3检查传动系统,及时给减速机、轴承等润滑部位注油。

5.1.4检查轴承振动及温度情况。

5.1.5检查皮带是否出现跑偏、打滑和接头松动等现象,必要时要进行调整和修理。

5.1.6检查滚筒及托辊转动是否灵活。

5.1.7检查桁架及各连接部部位是否损坏或松动。

5.2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