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84206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音乐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钢琴音乐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钢琴音乐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钢琴音乐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钢琴音乐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琴音乐史.docx

《钢琴音乐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音乐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琴音乐史.docx

钢琴音乐史

钢琴音乐史

第一章钢琴乐器的演进

钢琴于1709年由意大利人巴特罗梅欧·克里斯多佛利(1655— 1731)所发明,钢琴跟前辈同类乐器如大键琴、羽翼琴等根本上的区别在于它使用了琴键敲击弦机,因此才能由离弦很远的演奏者运用手指,利用触键弹奏,去左右振动的琴弦的音质与强度。

这样,钢琴就产生了特有的优异性能。

钢琴音乐自产生以来,其独有的特色经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和发展,使这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艺术达到了非常丰富完满的高度和境界。

第一节  17世纪以前的乐器

器乐来源于民间,最早的键盘手稿可以追溯到14世纪,比键盘乐器的出现还要早,键盘乐器在当时有好几种形式,如管风琴、羽管风琴和风琴。

在16世纪的欧洲,风琴演奏在当时是很发达的。

风琴很早就在欧洲城市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完善独立的风琴曲是从16世纪开始。

德国纽仑堡的盲人风琴师包曼(?

一1473),在他的创作中曾用宗教音乐或民歌为素材,写了大量的风琴乐曲,在城市生活中演奏,并迅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所以说,钢琴的发展和风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

巴洛克(Baroque)来自法语,音乐的巴洛克时期大致是1600—1750年,即从蒙泰威尔迪开始,到巴赫、亨德尔为止,当时的古钢琴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键盘乐器:

一种是击弦古钢琴(克拉维科德),另一种是拨弦古钢琴(克拉维辛)。

从音域上来看,它们只有四组音,音量相当小,更谈不上么力度和音色的变化,直到莫扎特时期,四组音增加到五组音十一键。

击弦古钢琴“克拉维科德”,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键盘乐器,它是由多弦乐器加键而成,依靠置于琴键内端的铜块击弦而发音的,琴身不大,形状像一个长匣多用于家庭,它的音量纤细微弱,音色柔和、优美,触键反应敏捷,强弱的力度变化均由手指来控制。

拨弦古钢琴‘克拉维辛”,由置于琴键内端的羽管或皮制拨子拨弦而发音。

这种乐器的音量比克拉维科德的音量大,音质较硬而干,琴上装有音栓和两层键盘,由音栓对音色和力度加以调节。

早期拨弦古钢琴有好几种形式,有三角拨弦古钢琴,翼形的称为翼琴,从发音来看音色较强而单调,一般用于音乐会或在管弦乐队中担任伴奏,当时的乐曲大多都是为“克拉维辛”而创作的。

18世纪中叶,钢琴地位逐渐确立以后,上述两种乐器的作用就日益缩小了。

最早创造出钢琴的独立新风格的是英国古钢琴家威廉·拜尔德(1543—1623)和约翰·布尔(1563-1628)等,他们创作了一系列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乐曲。

在创作体裁中主要是来自民间的歌曲和舞曲,风格大多活泼、明快。

同时他们还成功地创造出一系列织体手法,确立了古钢琴独特的音乐语汇。

第三节  历史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便乘着时代的大潮,迅速向前推进。

1709年:

克里斯多佛利研制成第一架键盘乐器(四组)。

1720年:

克氏又完成一架钢琴的制作(四组半)。

1726年:

克氏又制成一架钢琴。

同一时期德国人昔伯曼也

      制造出两架钢琴。

1747年:

巴赫试奏昔伯曼的钢琴。

1765年:

莫扎特9岁时在伦敦第一次见到钢琴。

1767年:

莫扎特开始用钢琴为歌手伴奏。

1777年:

莫扎特在奥格斯堡试奏斯坦因新制的钢琴。

1781年:

克列门蒂开始用钢琴旅行演奏。

1790年:

英国勃罗特伍德推出五组半的钢琴。

18ho年:

钢琴上的黑白键的颜色有了改变。

1808年:

法国人埃拉尔发明了复震奏装置。

1811年:

立式钢琴在市场出现。

1824年:

李斯特在巴黎用六组琴演奏。

1825年:

铸铁弦框取代了原先的木质弦框。

从此之后,钢琴的制造就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随着它的普及,除皇宫贵族使用外,逐渐进人普通百姓家庭。

虽然钢琴在研制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过一些责备和反对,但是它的发展早已成为现实,任何阻止都无济于事。

为什么钢琴会确立这个特殊地位呢?

这就是钢琴本身的魅力所在。

在众多的西洋乐器中,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无论是表现色彩丰富的和声,还是线条纷繁的复调;无论是表现风卷残云般的音流,还是表现委婉如歌如泣的旋律;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巨著,还是温馨抒情的小品,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均能表现得尽善尽美。

它除了担任独奏外,还可以与其它乐器合奏、重奏,为器乐声乐、舞蹈伴奏。

由此可见,钢琴在音乐领域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其它乐器无法替代。

到来

下部 各个时期部方音乐家及钢琴作品简介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艺术

在近四百年的西方音乐发展史中,钢琴作品浩如烟海,几乎每位作曲家都写过不同形式的钢琴曲,其艺术魁力经久不衰。

当我们回顾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必须从它灿烂的前期说起。

巴洛克时期,风琴、古钢琴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尤其是古钢琴的发明和研制,更为当时的音乐发展锦上添花。

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在巴洛克时期被广泛使用,曾出现过两个鼎盛时期。

(一)第一个鼎盛时期

第一个鼎盛时期的出现,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

当时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乐师,甚至有些外国乐师也纷纷来到英国,为英国的音乐繁荣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其中最著名的有:

以风格质朴自然著称的威廉·拜尔德(1543—1623),以炫技大师盛名的约翰·布尔(l563—1628)和在艺术上完美纯熟的奥尔兰多·吉本斯门(1583—1625)等。

他们以民歌为体裁,深人生活,形成了英国的维吉那琴乐派,创作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并创立了音阶型走句、分解和弦、分解八度,把古钢琴音乐从管风琴音乐和声乐风琴中独立出来。

伊丽莎白女王死后,英国曾一度出现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混乱局面,许多乐师又纷纷出走国外,古钢琴的辉煌一度中断,直到17世纪后半叶,亨利·普赛尔(1659-1695)才又创作了一些艺术精品(为拨弦琴而作),把英国维吉那琴乐派推向高峰。

普赛尔的艺术风格包含了英国民间音乐风格,同时又表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

(二)第二个鼎盛时期

第二个鼎盛时期是法国路易十四(1643—1715)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古钢琴艺术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但主要还是供王室娱乐享用,在法国当时受贵族美学观点支配,崇尚精致优雅,讲究装饰的艺术品味。

因此,古钢琴的一大特点就是装饰音在音乐作品中大量使用,弥补了拨弦古钢琴余音太短、音值不足的缺撼。

当时法国的作曲家有商布尼叶尔(1602一1672)、库泊兰(1626一1661)等。

他们的创作不仅继承了英国古钢琴作曲家的体裁,同时又有发展和创新,布尼叶尔的组曲,对比原则强,就组曲中某一个别的舞曲加以变奏,同时也可以看到装饰音的运用,使古钢琴音乐具有了纤丽细致的风格。

路易·库泊兰的创作有了新的变化,如他把组曲的范围扩大了,常常在组曲之前加上一段自由的前奏曲,从而丰富了组曲的感情内容。

17世纪古钢琴音乐的主要体裁是变奏曲和组曲形式,这种形式由不同国家的四种舞曲组成,最常见的包括来自于德国的阿勒曼德舞曲,来自于法国的库朗特舞曲,来自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和来自英国的吉格舞曲形式。

在法国形成的古钢琴鼎盛时期,也出现了第二代古钢琴家弗朗梭瓦、库泊兰和拉莫,是他们把巴洛克后期的创作推向新的高度,对钢琴音乐艺术初期阶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的创作特征属于洛可可艺术。

  (三)其它欧洲国家的崛起

17世纪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的古钢琴音乐也随之得到发展。

其中意大利的弗莱斯科巴尔第(1583—1643),他在赋格方面很有建树,做出了贡献。

此时还有德国的弗洛见格(1619—1667),他在钢琴组曲前面加上前奏曲,而且在曲子中间加带标题的小曲。

当时古钢琴演奏家在德国大量涌现,有代表南德乐派的波格列蒂(1580一1673)和穆法(1653-1764),他们的演奏风格轻快、敏感,富有欢快明朗的音乐风格。

有代表中德乐派的帕赫贝尔(1653—1706)和库绕(1660一1722),他们的演奏风格质朴、严谨,富有哲理。

有代表北德乐派的布克斯特胡德(1637—1707),他们的演奏风格深沉而富有幻想风格。

他们为古钢琴的体裁都作了新的发展和创造。

到了17世纪末钢琴艺术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几位非常伟大的人物,最著名的是德国的作家约·寨·巴赫、亨德尔,意大利的多·斯卡拉蒂,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人物,在音乐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他们一方面总结继承了前辈的创作经验,一方面表达了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并积累了新经验。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他们创造出一套古钢琴乐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音乐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高度,为世人所惊叹!

(四)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1685—1750)出生于德国著名的音乐世家。

他的家庭曾经出现过52位音家,巴赫姓氏几乎成了音乐家的代名词。

巴赫的音乐启蒙教是他的父亲,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巴赫不仅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还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当地民间音乐。

15岁起巴赫就开始独立生活,进人吕纳堡中学,同时在教堂合唱队担任领唱并以此谋生。

在边求学边谋生的过程中,他对音乐如饥似渴,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先后担任过魏玛宫廷的乐师及一些教会学校、教堂等地的兼职老师。

巴赫的一生创作非常勤奋,范围极广,用瓦格纳的话来说,它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几乎涉及到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

钢琴方面他先后写下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二部、三部各15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以及《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2卷。

巴赫的《创意曲》(1702—1723年作),作为中级水平,是钢琴复调技术训练的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它是用来训练演奏者手指弹奏的独立性和歌唱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作曲者学习对位法的范例,创作手法类似于赋格,速度较为自由,织体上采用复调与主调相交替的写法,是一本学习者必弹的教材。

《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是巴赫在奎登写下的,《法国组曲》共6套组曲,感情自由,织体疏松,旋律优美、生动,仿佛人们在欢歌笑语、歌舞升平之场面。

以演奏乐器来看,《法国组曲》适用于击弦古钢琴。

而《英国组曲》适用于拨弦古钢琴,它的形式较大,织体较密,效果辉煌,气势宏伟,充满活力。

此外巴赫还写了《帕蒂塔》,也称为《德国组曲》。

从作品风格来看,创作本身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

手法上,他减少了复调声部的交叉,应用了透明的二声部织体,增强了主调和声因素,内容丰富多样,从《帕蒂塔》可以看出,在创作上巴赫的风格逐成,并且日趋成熟。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分别写于1702年和1740年,这是巴赫为人类音乐文化宝库增添的巨大财富。

2卷各有24首,按半音阶顺序分别建立在24个大小调上,每套有前奏曲与赋格组合形式。

在巴赫的套曲中,前奏曲的运用往往是起到引子和前言的作用,形式自由流畅,一般演奏起来速度较快,手指功夫要很深,颗粒性、均匀性很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赋格的形式则非常严谨,主要表现快乐的情绪或表现悲观的情绪,往往主题开始就有深刻的表情,演奏中,要从容不迫地把主题、对题、经过句等表现出来。

巴赫建造的“赋格大厦”的材料——主题,不仅形象丰富,而且意味深长,是巴赫个人的内心写照,他将这一体裁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如倒置、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而在富有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了丰富和声的变化,使乐曲达到对比和统一,巴赫的平均律被世人称为“旧约全书”。

巴赫一生勤奋创作,不停地耕耘,还写下了一些其它不朽之作,如《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意大利协奏曲》以及《布兰登堡协奏曲》等等。

这些作品均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为钢琴家所喜爱,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巴赫音乐内涵深刻,丰富广泛。

他不仅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和遗产。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感慨地说:

“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五)亨德尔

乔治·亨德尔(1685—1759),亨德尔在钢琴音乐史上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与巴赫同时代,同被后人称为复调大师,他的创作形象丰富,倾向于造型性,不断追术和探索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其音乐创作用深人浅出的语言表达了当时的新思想。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一个理发师家庭,少年时期从当地著名风琴师、作曲家查克乌学习音乐,幼年时就开始显示良好的天赋。

10岁曾写了一首三重奏奏鸣曲,并擅长演奏管风琴,他的一生中音乐创作成绩主要在英国取得,体裁有歌剧和清唱剧,键盘音乐虽然不是他的主要体裁,但非常丰富,和歌剧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一生周游欧洲,汲取了各国音乐精华,把德国的庄重、意大利的妩媚、英国的朴素、法国的华丽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广博的“世界型”风格。

在创作中他偏重于旋律与和声,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即兴性。

他的钢琴作品有《古钢琴组曲集》,其中包括八套组曲。

他改变了以往的组曲形式,不再使用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一吉格的名称,而只用慢板,快板等对比乐章组成,并把赋格、曲调、帕萨卡里亚等体裁用到组曲中去,使古钢琴的音色效果明亮辉煌,颇有戏剧性。

另外,亨德尔还有两首钢琴作品,《G大调恰空》和另一首非常有名的《快乐的铁匠》,这两首作品,气势宏伟,情绪上的变化和丰富的和声变化恰如其分,直到现在,经常被演奏家在舞台上演奏。

亨德尔的时期,音乐家的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为以后的作曲留下了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是巴赫和亨德尔把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艺术推向了高峰。

与此同时,随着巴赫和亨德尔的离去,巴洛克风格逐渐在消失。

在当时的法国,音乐的走向逐渐开始形成洛可可风格,在音乐艺术史上一般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抛弃。

洛可可风格主要强调装饰性,崇尚优雅精致的柔弱之美,体现贵族阶层的艺术品味,这一时期有作曲家库泊兰(1668一1773)和拉莫(1683一1764)。

库泊兰当时在凡尔塞宫任乐师,他的作品没有什么思想内容和宗教内容,纯粹是愉悦性的,在他的古钢琴作品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贵妇人的“肖像画”和对田园风光、生活风俗的描绘。

拉莫的作品与库泊兰相似,但所不同的是他较多地接触市民阶层,所以他的作品题材要比库泊兰广泛。

在他们的作品中的《莫尼克小姐》、《收割者》、《铃鼓》等大多数都是一些短小有很多装饰音符,有玲珑、虚幻的特点。

(六)斯卡拉蒂

18世纪半叶,由于法国的古钢琴艺术的发展促使了古钢琴艺术在意大利的生长,在意大利出现了一位优秀的古钢琴演奏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一1757)。

他以卓越的演奏而闻名,在他的创作中曾写下了许多单乐章的奏鸣曲,这些作品形象丰富多彩,色调很鲜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由于他的性格自由奔放,不愿受到形式和规则的束缚,所以在他的曲式上大多比较自由,结构上也不那么严谨,在斯氏的有些作品中,技术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色彩上他经常模仿号角的音型、空五度的音程,还有模仿曼陀林的同音反复、酉班牙吉它的音型等,使听众在音响中获取极大的满足。

斯氏扩展丰富了古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常被后人称为“晚期巴洛克三杰”(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之一。

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古钢琴音乐时代的告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古典时期钢琴音乐的

第二节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

18世纪后半叶,西方音乐渐渐转向了古典时期,从钢琴创作和演奏风格上来看,都有明显的变化,逐步形成了明朗、抒情和温馨的特点,并渐渐形成以维也纳为中心的欧洲音乐基地。

优秀的钢琴家如巴赫的两个儿子威·费·巴赫和约·克·巴赫,他们被称为古典奏鸣曲的奠基者。

约·克·巴赫,在从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风格时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重要作品有钢琴奏鸣曲,其中有优秀的《普鲁士奏鸣曲》6首和《沃尔腾奏鸣曲》6首,作品的特点像说话一样,给人们听到的不仅仅是音,而且是可以理解的语言。

而另一位菲·埃·巴赫不仅对古典奏鸣曲的奠定起到较大作用,同时他在钢琴史上摸索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钢琴演奏理论。

他所著的《试论钢琴演奏的正确方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当时钢琴演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创立了钢琴演奏中的指法、装饰音、歌唱性的弹奏以及速度的运用,对于伴奏和即兴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他为后来的海顿。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创作铺平了道路。

根据1800年德国《音乐通报》杂志的记载,虽然当时是钢琴发明的早期,然而学习钢琴的人非常之多,仅维也纳就有钢琴教师三百人以上,可见钢琴这种乐器的地位有多高。

(一)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1732—1809)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位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工,他自幼受到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的熏陶,从孩提时代就显出了出众的才华。

海顿6岁开始在合唱团唱歌,学习乐理和小提琴。

在17岁时由于变声期而离开合唱团,开始了勤奋自学。

1750年他认识了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他虚心向波尔学习作曲。

海顿的钢琴音乐风格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充满活力,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

他一生跨越了巴洛克时期和几乎整个古典时期,所以从风格上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钢琴作品以奏鸣曲为主,共创作了50首奏鸣曲。

前期22首奏鸣曲结构规模都不大,风格上也没有形成,还是以古典钢琴织体为主,手法上一般是表现纤巧和雅致的宫廷风格。

中期的25首奏鸣曲是海顿的转折点,从乐句结构和乐曲规模上都比以往有所扩大,主题的展开很严密,富有建筑感,表现出了热情激昂的情绪。

海顿后来的创作由于受到莫扎特作品中抒情性的影响,使他的创作灵感一度有了新的倾向,注重快板乐章歌唱性的写作,使旋律更加富有美感。

晚期奏鸣曲有5首,是非常成熟的作品,这是海顿离开宫廷后自由创作时期创作的。

这5首作品较之中期作品,有了突破,思想更为深刻,主题之间有了明显的对比,作品中表现了英雄性和戏剧性,有和贝多芬早期奏鸣曲同样的感觉,其中最为突出是两首bE大调奏鸣曲。

除了奏鸣曲外,海顿还写了C大调幻想曲和f小调变奏曲,这两作品艺术价值也很高,同样是精品之作。

总之,海顿的创作手法以光明为主,少有悲剧性,较少地反应强烈矛盾。

这与当时奥地利约瑟夫二世统治下推行的“开明政策”有关,这种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多半是描写朴实的感情和世态风俗。

(二)莫扎特

与海顿同时代的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德尔斯·莫扎特(1756-1791),是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他与海顿的创作在音乐织体、和声、曲式等方面同属一时代,但在音乐风格来看又明显不同,莫扎特音乐让人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他是用音乐来刻画心理的作曲家,从他的音乐语汇中可以体味到纯朴、自然和平易近人的特征,在结构上清晰严谨,在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较深的。

莫扎特出身于奥地利萨尔兹堡,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

3岁习琴;5岁作曲;6岁在欧洲巡回演出;8岁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乐问世;11岁写了第一部歌剧;14岁在米兰指挥欧洲最大的交响乐团演出他创作的歌剧《朋特国之王——米特利达特》;15岁已创作了20部交响乐和6部歌剧;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在罗马,每年复活节前一周,人们都要到教堂唱阿莱格里的作品《上帝怜悯我》,该曲由历代教皇珍藏,严禁传抄,而少年莫扎特仅听了一遍就把这首向不外传的复调大合唱给默了出来。

由于他从小就显露了出众的音乐才华,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在欧洲巡回演出并接触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这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拓了他的艺术的视野,也汲取了欧洲各国音乐的精华,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内容很广泛,20首奏鸣曲,20首协奏曲,也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有6首奏鸣曲(K279-K283),被称为家乡奏鸣曲,内容和风格明快,散发着无忧无虑的少年气息。

6首《曼亥姆奏鸣曲》(K309-K311)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经曼亥姆时写的。

5首《巴黎奏鸣曲》(K310一K333)是莫扎特于1778年在巴黎完成的,此阶段,莫扎特在生活中、情感上都有明显的转折,作品里开始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和情感上的丰富,从而使其作品逐步趋于成熟。

另外一首《幻想曲一奏鸣曲风》(K475、K457),这首在维也纳时期写成的作品,无论从和声、曲式等方面都有他的新见解和独立性。

晚期作品有4首奏鸣曲,1788—1789年完成,这4首作品中,可以看到,莫扎特的晚期对巴赫的复调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从作品中体现出复调因素,从结构布局上来讲也更为紧凑和集中。

莫扎特的协奏曲艺术价值很高,仅次于他的歌剧艺术。

26首协奏曲中,C小调(K491)和d小调(K466)最为著名,另外A大调(K488)也是非常著名的,有“阳光般的温暖”之美名。

每一首作品,都仿佛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每一句、每一小节都有很细腻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地在键盘上表现出来,使人陶醉。

莫扎特用他那生动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的风格,结构形式的严谨,确立了他的地位。

这位誉满全球的音乐神童,英年早逝的伟大作曲家,他的键盘演奏风格开创了维也纳演奏学派的先河。

(三)克列门蒂

在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上,意大利作曲家。

演奏家兼教育家穆齐奥·克列门蒂(1752—1832)是真正创立钢琴演奏风格的音乐家,他享有“钢琴演奏之父”的盛名。

克列门蒂生于罗马,父亲是一名银匠,他的童年时代就显示出聪颖过人,有相当高的作曲才华,1779年出版了《6首奏鸣曲》而引人注目。

在他的作品中采用了当时并不多见的创作手法,如在曲调的双三、双六、八度进行时极有动力性的音型和丰富多变的力度等,在当时羽管风琴十分盛行的情况下,他为发掘钢琴这一乐器的特点,作了大量的实践,创作出一批很有质量的作品。

在1826年出版的《艺术津梁》练习曲集,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钢琴教程,它把技巧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近代钢琴演奏技术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克列门蒂代表了当时英国的演奏风格,他的技术与音乐音响灵敏度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与此同时,克列门蒂一生都在致力于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了著名的钢琴家菲尔德、克拉默,还有莫谢莱斯等等,另外他的风格还直接影响了贝多芬的钢琴创作风格。

克列门蒂为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一1827),在近代钢琴史上被誉为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乐圣),他也是最后一位古典乐派的音乐家,一生中他先后写下了32首钢琴奏鸣曲,5首协奏曲。

如果说巴赫的平均律为“旧约圣经”,那么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被人们称为“新约圣经”,巴赫是站在复调音乐之巅,而贝多芬则是站在主调音乐之峰。

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了海顿和莫扎特。

他的一生都处于欧洲动荡的年代,在法国爆发的大革命对他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他个人经历是不幸的,悲惨的童年,耳聋的折磨,爱情的挫折和家庭的不幸,但是贝多芬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奏鸣曲,也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从1794一1800年,写下了I3首奏鸣曲,作品有49之1,第2之·l、2、3,第10之1、2、3,第13号,第14之1、2、3,第22号,都是早期作品风格。

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及克列门蒂对他的影响,流露出个性风格,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中期作品从1801—1814年创作了14首奏鸣曲,作品第26号,第27之l、2,第28号,第31之l、2、3,第53号,第54号,第57号,第78号,第81a号,第90号。

这一时期作品中,贝多芬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古典奏鸣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如作品第27号的奏鸣曲。

这一时期精选作品有人们非常熟悉的《月光》、《田园》、《暴风雨》、《黎明》、《热情》等奏鸣曲,被人们称为顶峰作品,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内容相当丰富,以致原有的奏鸣曲结构形式已完全包纳不下了。

贝多芬几乎不被传统形式束缚,大胆扩展了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的规模。

晚期的奏鸣曲不多,有5首,作品101号,106号,109号,110号,111号,写于1816—1822年。

这时的贝多芬的耳朵已全部聋了,作品中没有早、中期那样激烈和充满矛盾,但在曲式方面都运用了新的手法如赋格和变奏曲,同时贝多芬愈来愈隐退到自我反省的境地,追求着一种超凡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升华。

他自己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的艺术道路,继承了前辈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吸取当时进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