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5 搭石课时测评卷课内外阅读.docx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5 搭石课时测评卷课内外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5 搭石课时测评卷课内外阅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课时测评卷课内外阅读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课时测评卷课内外阅读
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活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
“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
”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行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她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
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
“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
“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
“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
1.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人物交流,却均以失败告终,请你概括下不同人物的反应。
3.本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像第⑤⑥两段中加点的词,请你对它们加以赏析。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1.写出了大爷外表的平易近人,与下文对“我”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反映出现在社会人际交往的冷漠。
2.小伙子:
上网聊天;美女:
独自听音乐;大爷:
扭过身子不理我;中年人:
掐灭烟回车厢。
3.“犹豫”写出了中年人对“我”的不信任,内心不是很愿意借“我”打火机,剩下一大截,说明烟还没有吸完,中年人只是不想搭理“我”而熄灭了烟,这样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旨。
4.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回味与思考的空间。
2.
算计
陈志江
①夏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呢,中午时天色就变了,小镇的上空阴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
吴老头蹲在巷口,身边的纸箱上面还放着一把雨伞,纸箱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
雨伞35元。
他抬头望望天,精瘦的脸上露出喜色。
②“唉,这伞是新的吗?
”一个男青年在小摊前停下了脚步,手里抓起雨伞问道,吴老头抬头瞅了他一眼,只见这男青年穿戴时尚,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黄灿灿的光晃的他眼睛都眯缝起来。
③“当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装还是完好的,洋货,好用。
”吴老头用手点了点雨伞包装上的那两行洋文,夸道,这雨伞特好卖,一箱子只剩下这一把了。
④“骗鬼呢,随便印上两个洋文就冒充洋货。
”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说“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
这几个汉语拼音我还认得出来,三十五太贵了,顶多给你二十,卖不?
”
⑤“不卖”老吴头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
⑥“二十五”男青年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皱了皱。
⑦“三十五,少一分也不卖。
”老吴头气定神闲地说:
“反正只剩下这一把了,我不愁卖不出去。
”
⑧“好,三十五就三十五。
”男青年咬了咬牙。
恨恨道:
“你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伞也卖得那么贵。
”
⑨“大叔,这雨伞四十卖给我吧。
”忽然一阵香风袭来,摊子前多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
一上来就抬高了价钱,声音妩媚的说:
“快下雨了,不要淋湿了我这身高档的连衣裙,香港买回来的呢。
”
⑩“行,你给四十元把雨伞拿走吧。
”财神爷从天而降,吴老头不由得喜形于色,少妇也爽快,从香肩上取一下小垮包,拉开拉链就要付钱。
.“慢”男青年一声大喝,制止了他们的交易,愤愤地说:
“这雨伞是我先看上的,做事总要讲究先来后到吧,懂不懂规矩?
”少妇不屑地撇了撇嘴“哟,你这小伙子就是不讲理,买东西都是价高者得,这规矩你又懂不?
”
.“哼,你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很了不起吗?
本来大爷是最看不惯就是拿钱砸我!
好吧。
我出五十,这雨伞我要定了。
”男青年寸步不让。
.“七十!
”少妇白了他一眼说:
“好男不跟女斗,给点风度好不好?
”
.“一百!
奶奶的,我出一百!
”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铁了心要争到底。
他从身上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神气地说:
“大爷我有的是钱。
”吴老头急不可耐的从男青年手上抢过钞票,一把揣进口袋高兴地说:
“哈哈,你们俩也不用争啦,这事情我可以做主,这雨伞毕竟是小伙子先谈价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
.“有毛病!
”男青年的顽固似乎也让少妇偃旗息鼓啦。
狠狠的瞪了男青年一眼,扭着屁股走了。
男青年抓起雨伞,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气,也急匆匆的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吴老头掏出一根烟点上,脸上带着狡黜的笑,从纸箱里再掏出一把雨伞放在箱面上。
少妇一阵风似的从巷口闪出来,笑嘻嘻的问:
“爹,女儿这招是不是管用?
”
.“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点子多。
”吴老头笑吟吟地说,伷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少妇,喜滋滋的吩咐道:
“去打一斤酒买半只烧鸭,我今晚要喝上两盅。
”
.少妇接过钱,摸了摸手感不对,又举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脸色都变了,“爹,你怎么不仔细看看,这张是假钱!
”
.两人追到巷口,可是哪里还有男青年的影子,狂风呼啸着,宛如嘲弄的笑声。
(选自《小说选刊》2007年第1期)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气定神闲:
风姿绰约:
偃旗息鼓:
2.小说第①处画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品读文中画波浪线的②③两句,揣摩句中吴老头“露出喜色”和“喜形于色”两处的“喜”的原因是否相同。
4.文中男青年买完伞后。
“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5.小说中的吴老头父女本想算计买伞男青年,结果反被男青年所骗,充满讽刺意味,你认为作者想借这篇小说表达什么?
1、气定神闲:
心情平和,丝毫不着急。
风姿绰约:
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
偃旗息鼓:
比喻事情终止或气势减弱。
2、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突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方男青年急于买伞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3.不相同,②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天要下雨,自己将要迎来买伞的生意而高兴;③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女儿假扮顾客高价居买伞,自己和女儿先前设计好的“算计”即将得逞内心非常得意。
4.“急匆匆”说明男青年用假钞居买伞后急于脱身,”另一个方向“说明他特意避开了少妇,很有心计。
这为下文吴老头发现钱是假的作了铺垫。
5.表达对社会假丑恶的批判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
3.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
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
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
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
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
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饰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
“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
“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
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
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一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让你感受到
。
3.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文中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5.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许多美好的语句来赞美母亲,你能仿照作者的文字表达一下你对母亲的感谢和爱吗?
1.①母亲深夜敲盆赶鼠;②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2.比喻(对偶)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
3.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5.略
4.
把笑脸带回家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
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
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来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
“你爸爸下岗了。
”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
我气愤地说:
“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
”母亲哭得更凶了,说:
“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
”我说:
“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
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
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笑嘻嘻的。
母亲问他怎么样。
他笑着说:
“差不多了。
”母亲说:
“天天都说差不多了,行就行,不行就重找。
”父亲道:
“人家要研究研究嘛。
”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
“研究好了,明天就上班。
”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
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
父亲笑了笑说:
“这孩子!
”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两个月下来,工程完了,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个自行车早出晚归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
我指着父亲的背影对母亲说:
“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乎的。
”母亲叹道:
“你爸爸是个好人,可惜他太无能了,连找工作都这么认真负责,还能下岗,难道真的是人背不能怪社会?
”
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
“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
”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
我们小区里回荡着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
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块老式手表,手表的链子断了,我觉得有点熟悉。
放学路上,我看见父亲车骑得很慢,低着头找东西,这一次父亲从我面前经过却没有看见我。
中午父亲没有回家吃饭,下午上学时我又看见父亲在路上寻找。
晚上父亲笑嘻嘻地进门,母亲问:
“中午怎么没有回家吃饭啊?
”父亲说:
“有一批货等着送。
”我看了父亲一眼,对他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同情。
后来才知道,那块表是母亲送给父亲的唯一礼物。
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
我从没有看父亲哭过,看见父亲悲伤的样子,慌忙往家里跑。
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经不在了。
晚上父亲进门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母亲问:
“伤着哪没有?
”父亲说:
“什么伤着哪没有?
”母亲说:
“别装了!
”父亲忙笑嘻嘻地说:
“没事,没事!
处理好了,吃饭。
”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
母亲说:
“孩子,你爸爸虽然没本事,可他心好,要尊敬你爸爸。
”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我和爸爸不讲话已经成了习惯,要改变很难,好多次想和他说话,就是张不开口,父亲倒不在乎我理不理他,他每天都在外面奔波。
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
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夜里困了,我就想起父亲进门时那张笑嘻嘻的脸。
离开家上大学的那一天,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的”或有专车送到火车站,我和母亲则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
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
当时我真想让我的同学看到我坐在父亲的三轮车上,我要骄傲地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把我送上火车,放好行李。
火车要开了,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大声喊道:
“爸爸!
”除了大声地哭,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父亲笑嘻嘻地说:
“这孩子,哭什么!
”
1.看到父亲的笑脸,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请用文中的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骄傲
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并谈一谈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
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
父亲笑了笑说:
“这孩子!
”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3.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笑,哪一次令你最感动?
为什么?
4.请仔细品味文章画线处句子,想想“父亲”抹泪的原因。
5.读完本文后,你肯定也感触颇多,请你简要写下来。
1.气愤难堪同情可敬
2.“破衣服”“蓬头垢面”“泥浆”表现父亲的工作性质和艰苦程度;“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与第一天形成鲜明对比,父亲换好衣服再回来,完全是在乎“我”的感受。
这段话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
3.示例:
三轮车翻了,父亲哭了,但是回家又是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
不管有多伤心,不管有多大压力,父亲都默默地一个人扛着,不让家人知道、担忧。
4.父亲的三轮车翻了,电冰箱摔坏了,本来挣得不多的报酬泡汤了,父亲的内心非常委屈、自责,不由得簌簌地掉下泪来。
(意对即可)
5.略(结合文章,言之有理即可)
5.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真走运啊!
”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
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
“真走运啊!
”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
”她问,“真的有?
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
”我说。
“是啊!
是啊!
”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
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
“搬迁了。
”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
”“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
“谁?
”“女店主啊,你不知道?
”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
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
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给下列加点字标出正确的读音。
苍劲______昭示______随即______绾头发______
惊诧______歉疚______得体______怂恿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
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
“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
“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3.文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线句子。
(1)“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这句话是人物描写中的_______描写,形象地写出了。
(2)“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通过_______描写,表达(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何会感到“歉疚与失落”。
6.你如何理解文题“一个走运的人”?
7.读完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1.jìngzhāojíwǎnchàqiàndésǒngyǒng
2.第二件事:
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
第三件事:
“我”到店里买发卡,女店主嘱托“我”带黄山风景照给她。
3.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热爱美、勤劳、懂得感恩的人。
(结合具体内容略)
4.
(1)神态“我”听说女店主居然是一个下肢瘫痪者时感到非常意外、吃惊
(2)景物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
5.作者为没有注意到女店主是个不能行走的人,还怂恿她去爬黄山而感到歉疚;又因为或许今生也很难再相见而感到失落。
6.①文中女店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作者用它贯穿全文。
②虽然女店主并不走运,但是她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此为标题是对她的赞美。
7.略
6.
父亲是一条鱼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
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
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
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
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干水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
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它们拥着父亲在行进。
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③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
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
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
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
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沐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
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
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
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
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过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
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
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
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过生日,那么炫耀!
那么得意!
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