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2587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docx

yang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docx2

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

一:

心理学的概念:

:

1:

心理学是运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得心理加工过程以及行为过程

2:

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研究人得心理。

包括个体心理,不同的文化背景,整个人类社会。

3:

心理学也包括对动物的研究。

二: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个体心理(认识,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一:

心理学探索什么

心理过程

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和环境

二: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1因果研究

2相关研究

3个案研究

三: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医学心理学

第三节如何研究心理学

四:

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心理测验法

3实验法

4个案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

现在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

亚里士多德他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2:

唯理论:

著名代表是17世纪打过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尔

3:

经验主义:

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

(主要观点是:

白板说)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1:

1879年,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一)构造主义

代表:

冯特,铁钦纳。

观点:

主张研究认得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得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研究方法:

内省法(局限:

简单化,研究方法过于狭隘)

(二)机能主义

代表: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观点: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元素的集合,而看成意识流,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研究方法:

内省法

(三)行为主义

代表:

华生

观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研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法(局限:

主张过于极端,部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了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观点:

反对吧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研究方法:

内省法和实验法。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

弗洛伊德

观点:

注重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研究方法:

他的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所以方法是临床经验。

(局限:

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这是错误的)

三: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一:

神经系统的起源

1: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

2:

从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开始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二: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1:

蚯蚓是环节动物,每一个体节中央有一个神经节,每一个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2: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代表,胸部和腹部各有一盒神经节,并成一个神经索。

三:

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1:

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神经组织的区别

1:

无脊椎动物的链状,节状神经系统位于动物的腹侧,而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的背侧。

2: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实心的,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第二节神经元

1: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机构和机能的单位,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一: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2:

树突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形状如同树的分支,负责接受刺激。

轴突一般较长,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3:

神经元的分类

单极细胞内导神经元

按突起的数目双极细胞按功能分外导神经元

多极细胞中间神经元

(二)胶质细胞的作用

1: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帮助修复脑细胞

2:

在神经元的周围形成绝缘层,使得神经冲动以快速传递

3: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

二:

神经冲动的传递

(一)什么是神经冲动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精神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较活跃的状态。

神经元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叫电传导

神经传导的方式

神经细胞之间的传导叫化学传导

突触前成分兴奋性突触

突触的结构突触间隙突触兴奋分类

突触后成分抑制性突触

四:

神经回路

1:

神经元与神经:

元通过突触建立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和加工的神经回路。

2: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第三节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一: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脊神经,②脑神经,③植物性神经

脊神经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二: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

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

  ①脊髓

  脊髓的主要作用是:

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②脑干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

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

  ③间脑

  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有两个鸡蛋形的神经核团,叫丘脑。

它的正下方有一个更小的组织,叫下丘,它们共同组成间脑。

丘脑是个中继站,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④小脑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

小脑损伤会出现痉挛、运动失调,丧失简单的运动能力。

  ⑤边缘系统

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

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

沟裂间有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其中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区域。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和机能

A:

初级感觉区: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

它们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其中,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

B:

初级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C:

言语区:

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

D:

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定位说

  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说。

二:

.整体说

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通过实验提出整体说。

三:

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根据脑损伤的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以下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A: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B: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C: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感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器官对身体内外信息产生的神经冲动过程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的作用感觉保证了集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一切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

近刺激和远刺激

20世纪初,卡夫卡把刺激分为近刺激和远刺激。

远刺激:

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近刺激:

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三:

感觉编码

19世纪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

四: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第二节视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

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

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二:

视觉的基本机制

(一)眼球

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外层:

巩膜,角膜,其中角膜具有屈光作用

眼球壁中层:

由虹膜,睫状肌,脉络膜,虹膜在角膜后面,晶体前面,中由瞳孔。

内层:

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

(二)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

A: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

其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第二层含有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含有神经节细胞。

B:

在网膜的中央窝,只有椎体没有棒体。

这是网膜对光最敏感的区域。

C:

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主要分布在网膜的中央窝附近,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三:

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理论

A:

三色说

B:

对立过程理论

(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暗适应:

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人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第三节听觉

一:

听觉刺激

人能接受16HZ——20000HZ的振动频率。

二:

听觉的胜利机制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在基底膜实现能量的转换。

三:

听觉的基本现象

(三)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A:

频率理论:

由罗#菲尔在1886年提出。

B:

共鸣理论:

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C:

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VonKekesy)提出。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知觉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的过程包括:

觉察,分辨,确认。

二: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1)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宫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人。

(2)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后面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第二节知觉的特征

一: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A: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着性有关。

B: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相互依赖。

C: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带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叫“知觉定势”。

二:

知觉的整体性和部分的关系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的。

提高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B:

直接的整体性对我们有何意义

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忽略部分跟细节。

 

三: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A: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B:

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C:

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四:

知觉的恒常性

一:

什么事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的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这就是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A:

形状恒常性B:

大小的恒常性C:

明度的恒常性D:

颜色的恒常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距离,熟悉性。

邻近物的对比,体态)

空间知觉包括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方向定位(视觉方向定位,听觉方向定位,)

图像的组成原则:

A:

邻近性B:

相似性C:

对称性D:

良好连续E:

共同命运 F:

简单性

肌肉线索的组成:

A:

调节  B:

 幅合 

大难线索的组成:

A:

对象重叠 B:

线条透视C:

空气透视D:

相对高度E:

纹理梯度 F:

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 

第四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

时间知觉 

(一)什么叫时间知觉

概念: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等时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的形式包括:

①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④对时间的预测。

(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A: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B:

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C:

借助计时工具,如日晷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A:

感觉觉通道的性质。

B: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

人的态度和兴趣。

二:

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和似动

概念: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真正运动的知觉:

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

似动: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第五节    错觉

一:

什么叫错觉

概念: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

意义: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研究错觉还有实践的意义。

从消极方面说,它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也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

二:

错觉的种类

 常见的错觉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其中大小错觉和形状、方向错觉有时统称为几何图形错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

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我们队自己的自我觉知和对客观现实的觉知。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①意识是一种觉知

  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

什么是无意识

 概念: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

睡眠与梦

(一)睡眠

 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

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

动物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睡眠及阶段:

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在做梦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

(二)梦的三种观点

A:

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

B:

生理学观点:

霍布森(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C:

认知观点:

福克斯(梦担任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

一:

注意的基本概念

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功能

A:

注意的指向性,B:

注意的集中性,C:

注意的调控功能

二: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①不随意注意

概念:

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A: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都可能引起不随意注意。

B:

人本身的状态:

不随意注意还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意义:

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

它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②随意注意

概念: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A: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B:

对兴趣的依从性  C: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D: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E:

对人格的依从性

③随意后注意

概念: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一)选择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一种注意。

(二)持续性注意: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三)分配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一: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A:

过滤器理论(英国心理学家罗德本特提出)

  B:

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提出)

  C:

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等人提出)

  D:

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