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2546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

八下科学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扫描

§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

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

3.读图:

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

(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

(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8水分子电解模型图:

(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

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有的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

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和,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E、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1-3原子结构的模型

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

英国道尔顿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英国汤姆森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碰撞实验

丹麦波尔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

现代科学家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2.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电性)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由构成)

(带电荷)中子(中子电)

相关说明:

(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4)阅读P10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不同的原子中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3.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

;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

;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

4.原子核内相同,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5.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

6.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形成带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形成带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最终构成电的氯化钠。

可见氯化钠是由

和构成的。

7.硫酸铜是由和构成的。

用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构成物质的粒子连起来:

原子铜

硫酸铜

离子干冰

金刚石

分子氧气

§1-4组成物质的元素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指的总称。

说明:

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也可讲。

2.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

金属元素

元素固态的非金属

非金属元素液态的非金属

气体元素常见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1铁;②钠;③硫;④碘;⑤溴;⑥汞;⑦氧;⑧氢;⑨氩;⑩氦。

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

混合物

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①氯化钠溶液;②铁;③液氧;④水;⑤氯酸钾;⑥臭氧;⑦二氧化碳;⑧石灰水。

3.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①硅;②氧;③铝;④铁;⑤钙;

4.人体中所含元素比例最高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1-5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C可代表的化学意义有:

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微观上表示个碳原子。

而2C仅表示。

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3.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4.熟记1-20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物质的化学式是由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

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氦气氖气氩气(单原子分子)臭氧氧气氮气氯气氟气

碘(双原子分子)铝铜铁金刚石碳磷(习惯如此)

3.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化合物中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书写;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

(1)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用符号填写)(背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口诀)

+1价:

、、、;原子团

-1价:

、、、;原子团、

+2价:

、、、;

-2价:

、S(显负价时);原子团、、

+3价:

、Fe(显高价时);

-3价:

原子团有。

(一定要背出!

(2)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

(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

O

Cl

NO3

CO3

Na

Mg

Al

NH4

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

①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②金属元素常显价;

③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价,如H2S;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⑤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价;FeCl3中铁显价。

5.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上:

①N2;②NO;③NO2;④N2O5;⑤HNO3;⑥NH4NO3

6.NaHSO4中S的化合价是,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7.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可读图P23图1-32)

①宏观上可代表这种物质;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组成;

③微观上可代表分子;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

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CO2只代表,只有这层微观意义。

练习:

10CO2中的氧原子个数与N2O5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8.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钠离子,碳酸根离子;

9.3SO42-表示,它共带个单位负电荷。

10.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氧元素②两个氧原子③氧气④两个氧气分子

⑤氧离子⑥两个氧离子。

§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

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

2.阅读P28页表,可知质子的相对质量为,中子的相对质量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数+数。

3.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4.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表示。

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SO2=;②Ca(OH)2=;③3H2O=;④KClO3=。

5.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

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

mH:

mO=;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

练习:

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2-1空气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参见书本P35页图2-3)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

(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画图理解)

(3)此实验说明:

●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变浑浊,速度缓慢。

说明空气中含有,含量较少。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但不会更旺盛,说明空气中含,但相对纯氧含量较少。

把一滴水滴在无水硫酸铜粉末上,无水硫酸铜的颜色变蓝。

把一些碎冰放进一个干燥的烧杯里,用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

过一会儿,在表面皿里加一些无水硫酸铜,发现无水硫酸铜颜色变蓝,说明空气中含有。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量的、,以及其它杂质。

2.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

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

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

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

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供给生呼吸;

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

§2-2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与硫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写出化学方程式)

加热分解氯酸钾: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在②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7.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常用的方法制取。

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

如试管口为何略向下斜?

为何要放棉花?

实验结束时为何先移导管?

等等)

9.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的反应。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则可能发生;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失,则可能引起。

10.下列有关缓慢氧化,燃烧和自燃说法正确的是:

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最终会引发自燃。

11.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要有参与,二是温度要达到。

●实验:

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1取一只铁制啤酒瓶盖固定在一水槽中,盖中装一小粒白磷,立即用钟罩罩住,发现白磷没有变化。

2用一根弯曲的玻璃导管从钟罩下部伸入罩内,通入氧气,发现白磷仍旧没有变化。

3小心地向水槽中加60-80℃左右的热水,发现白磷燃烧。

(要有助燃剂;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

12.由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或即可。

●自制灭火器的原理(补充)(写出化学方程式)

1盐酸+硫酸钠(纯碱)→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2硫酸+碳酸钠→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13.有一瓶气体是无色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后,本条剧烈地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空气D稀有气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气很活泼,可以能和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氧气能燃烧,故和很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所有的物质着火后可以用水来灭火;④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因为肯定有氧气参与;

⑤灭火的原理是消灭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铜在氧气中燃烧:

;②铝在氧气中燃烧:

③水通电分解:

;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⑤CH4在空气中燃烧得到CO2和H2O:

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就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从反应本质上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2.书本P48图2-35和图2-36的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生成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任一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和都没有改变,原子的也没有变化,只是原子变成新的分子,这在宏观上的反映是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

4.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一要以为依据,二要遵守定律。

5.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以2Cu+O22CuO来说明)

①表明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②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③表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

④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对任一反应质量比是不变的)

解:

6.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例: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3.2克氧气,

问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参照步骤: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题意代入已知物,设未知量

③计算所求物和已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根据质量比列方程:

⑤写出简明答案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并注明和牢记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碳、硫、磷、铁的燃烧:

C+O2

CO2S+O2

SO24P+5O2

2P2O53Fe+2O2

Fe3O4

实验室制氧:

2KMnO4

K2MnO4+MnO2+O2↑2KClO3

2KCl+3O2↑2H2O2

2H2O+O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检验:

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

C6H12O6+6O2

6CO2+6H2OCO2+H2O

C6H12O6+O2

水的电解:

2H2O

2H2↑+O2↑

§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人通过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2.读图P53页图2-41呼吸系统:

可知由、、和构成了呼吸道,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在部。

3.吸气和呼气是依靠和的活动产生的。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强

气流流向

吸气

呼气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在中进行的,通过作用实现的

通过气体交换暗红的血变成鲜红的。

(见图2-43最右幅)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和植物一样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C在呼吸过程中生物获得能量;D生物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2-5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下,利用和这些(无机物或有机物),来制造(有机物或无机物),同时释放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2.将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生产原料是;生产工厂是;生产动力是,得到的产品是:

ACO2BH2OCO2D叶绿体E有机物F阳光

3.光合作用很复杂,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物合成了复杂的

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能转变成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4.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见书(P57图2-47):

(1)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使淀粉变。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尽可能消耗分解掉叶片中的(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B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

C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D光合作用直接提供给植物以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6.CO2的性质:

(1)CO2的物理性质有:

常温下色味态;密度比空气,故可采用收集;(不易或易或微)溶于水,故不宜用法收集。

(2)CO2的化学性质有:

①它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

②与水反生反应(写出方程式):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变,但这种生成物不稳定,加热又会发生分解反应(写方程式);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生反应(写方程式):

,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气体的存在。

7.实验室中常用和来制取CO2;实验装置要求在反应时长颈漏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

下列有关CO2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BCO2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利用CO2不支持燃烧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灭火;D固体CO2又叫做干冰。

8.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能溶液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成C和气体A。

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据此推断出A、B、C的化学式:

ABC。

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过程;B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晚上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D活的植物体有时进行光合作用,有时进行呼吸作用。

§2-6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

1.阅读书本P64页图2-59图A和B:

实验发现钟罩内先熄灭的是罩内的蜡烛;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2.下列事例属于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的是:

A煤的燃烧;B人类呼吸;C植物呼吸;D微物分解动植物残体;E植物光合作用

3.臭氧的化学式是。

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能生成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臭氧是一种色的带有味的气体,它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或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是能和

过强的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4.目前南极上空出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破坏臭氧的主要是由这类物质引起的,其最常见的一种代表物质是。

5.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A可燃物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植物呼吸作用;D微生物分解残体;E植物的蒸腾作用

6.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

作用。

大气中的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效应。

7.下列措施对控制正加剧的温室效应可行的是:

A禁止排放CO2气体;B大力开发新型燃料,比如氢能源;

C多多植树造林;D适当控制工业企业的CO2排放量。

§2-7空气污染与保护

1.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约为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

2.PH值酸性降水我们称之为酸雨。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和这些物质过多。

酸雨中有害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指和。

地球之肺——。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

()A、SO2;B、CO;C、NO2;D、O3E、CO2;F、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状况等级的是:

A重度污染;B中度污染;C轻度污染;D及格;E良;F优

§3-1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和。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和。

2.书本P77页图3-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和。

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

A空气;B水;C有机物;D矿物质颗粒;E无机物;F腐殖质

5.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岩石风化;B水流碎石;C冷热聚变破石;

D水结冰能裂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