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2487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模板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加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前面已学加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65页例2,做一做1-2,66页练习十五4、5、6、7、8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算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探索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

3、通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4、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表示数位的盒子

【教学过程】

侯课时间:

计算小游戏:

“对对碰”(旨在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师:

昨天老师布置的“生活中找数学”的作业是——在生活中找两个数相加的例子,用算式的形式表示出来,你找到了吗?

先和你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3)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说算法)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说算法)

3、师:

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两个数相加的知识,一定能够解决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班里联欢会邀请到了30位家长来参加,张老师一共准备了这些瓶矿泉水,每人1瓶,够吗?

生猜测:

够或是不够。

师:

要解决“够,不够”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是用哪三步走?

突出方法的指导(列算式、比大小、下结论)

(2)师:

怎样列式?

24+9=(板书)

2、操作体验,探索方法。

(1)实际操作,建立表象。

师:

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请同学们尝试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看谁原意充当今天的“小老师”,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讲清楚这道题是怎么算的!

如果你想好了,可以先尝试着给你的同桌讲讲看。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

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①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

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

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

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3、多种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利用课演示操作过程;

(2)想——让学生闭眼睛想一想上述操作过程;

(3)说——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

(4)填——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填一填计算要点。

(5)思——图中的2捆小棒怎么变成3捆的?

为什么要打捆?

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种算法的理解。

4、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1)结合板书上的口算过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两种算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结合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

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总结:

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当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后,需要向十位进一。

6、寻找方法之间的联系。

师:

解决这个新知识,我们都用到了哪些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呢?

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1、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算一算,仍然是借助实物进行算法的巩固。

2、填一填,说一说

没有直观小棒的帮助,通过数的分解组成来填一填算法,巩固算理。

3、填出方框里的数

45+8=□336+5=□

16+24=□0

68+9=□736+2=□87+31=□8

区分进位和不进位的方法。

4、生活中的数学:

“爱心学具店”购物,四样新学具:

转笔刀15元,学具盒9元,油画棒28元,三角尺4元,自己试着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5、互测

每个同学写出三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式,考考自己的同桌,然后进行批改。

四、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2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算法,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思维过程。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在合作交流中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进位加法“满10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周末,小明、小亮、小玲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正一起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

(课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小明有9张画片,小亮有24张画片,小玲有5张画片,小红有6张画片)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玲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提问:

小朋友能列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9+6,24+5,24+6,24+9

3.我们班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在这些算式中,哪几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得多少?

用的是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画片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因此,通过看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引入清新自然,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重温了旧知,为接下来进位加算法的探索作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迁移类推,尝试学习。

(1)24+6等于多少,你想怎样算?

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小朋友可用小棒去摆一摆,想好的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方法:

你怎么知道等于30呢?

你是怎样想的?

(3)谁愿意上来用小棒摆给大家看看。

(投影展示学生摆小棒计算的过程)

提问:

原来几捆?

怎么多出来1捆?

(请台上小朋友带着下面的小朋友将6和4合起来的10根小棒扎成一捆)

追问:

你们先算的几加几?

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

(4)让我们跟着课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

先要把24分成20和4,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师板书24+6分解式。

(5)提问:

24十位上是2,为什么24+6的得数十位上是3?

这多出来的1个十是怎么来的?

(课红色突出表示出2和3)

要求学生将书上例1算式填写完整,并提醒学生: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

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6)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

请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的分解式,同桌两人快速的互相说说24+6的计算方法。

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又在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

本环节设计始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及自学能力。

2.自主操作,合作学习。

(1)你能先估一估24+9的得数是几十多?

你是怎样估算的?

(2)24+9又等于多少,请拿出作业纸,在作业纸上的小棒图先圈一圈,再同桌间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交流汇报:

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教师有选择性的挑选出代表性的作业纸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一边用课演示一边板书:

24+9=33

24+9=33

20463

1330

(4)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

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算法优化)

(5)对比总结:

观察比较24+5、24+6、24+9这三道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梳理归纳:

24+5、24+6、24+9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而24+5的得数还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24+6、24+9的得数却是三十和三十几,十位上多了1个十,这多的1个十是哪里来的?

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揭示本节课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再通过反馈结合圈法说说不同的算法,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分层练习,巩固应用。

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

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吧!

1.我会填。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8+2、26+7。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

结合分解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我会比。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7+3=、7+43=、7+83=。

(2)观察比较:

仔细观察这一组三题,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都是先算3+7=10。

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

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

(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3.我会解决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盒子里原来有37张画片,又放进3张,现在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列式,交流:

为什么用加法?

37+3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

练习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

本环节练习的量并不是很多,但注重层次性,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应用,由浅入深。

练习内容注意了综合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2)想一想:

35+□=3○,□里可以填哪些一位数?

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可以填哪些一位数?

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4页。

本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情况,它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和10以内的加法。

教材创设了学生写字的情境,根据两位同学的写字情况,自然引出两个数学问题,一个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一道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借助小棒教具的动手操作,直观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通过比较的方法,更加强调了计算的本质,这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多位数、乃至小数、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运算技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口算方法。

3.通过2道例题的对比,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联系,并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

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

(六)配套资源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小棒等。

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旧知

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0+20=60+30=30+50=

20+7=40+5=30+8=

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在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互动新授

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

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

你能读一读吗?

师:

从两位同学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

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个;小红写了20个字。

师: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

小林要写多少个字?

生2: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

2.探究算法。

(1)探究25+2=□的计算方法

我们先来解决小林写了多少个字的问题。

师:

你想怎样解决呢?

生列式:

25+

2  师:

怎样计算25+2=□的问题呢?

想必有的同学已经算出了结果,不要着急,请同学们利用小棒来摆一摆,边摆边想你是怎么算的。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生:

先把单根的合起来,5+2=7,再把整捆的和单根的合起来,20+7=27。

师:

为什么先把单个的合在一起?

能直接合吗?

课演示,理解算理

师:

看课演示,想操作过程,并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

谁能结合小棒的操作来说一说25+2应该怎么计算?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熟悉的练字这个情景,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选取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经历口算过程,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有条理。

(2)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

师:

刚才我们研究了25+2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先把个位上的5和2合起来,再把个位和十位合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解决小林和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的问题。

谁会列式?

生:

25+20

师:

该怎样计算呢?

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可借助小棒来说明你计算的方法,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算法,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

2捆加2捆是4捆,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5根就是45根。

师:

谁来说一说25+20的计算方法?

师:

谁有问题要问吗?

(3)比较“25+2”和“25+20”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

“25+2”和“25+20”它们的计算方法是怎样呢?

结果又是多少呢?

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不同点: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相同点:

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即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一加几个一。

【设计意图:

从写字的情景出发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教材在编写上也采用了左右对比的编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图和表示口算过程的算是对照,使学生“理清算明”。

最后在通过比较计算时的不同,再一次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3)巩固练习

①看图列算式。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

怎么解决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问题?

怎么计算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两位数加一位数

②小青蛙过河

师:

小青蛙要过到河的对岸去找小鸭子玩,你能帮帮它吗?

一定要认真计算哟。

③填一填。

师:

通过计算这两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④解决问题

师:

快来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吧。

(三)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学生个别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