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docx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部分生字,理解三顾茅庐、恭恭敬敬等生字词。
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两个多音字。
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刘备求才若渴、虔诚的心情。
初步感知诸葛亮有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
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深切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图片,说说你喜欢《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
为什么喜欢他?
(相机板书刘备、诸葛亮,读准字音诸葛,复姓。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之间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顾”是什么意思?
(提供选择:
①转过头看;②拜访;③注意,照看。
)我们除了通过来了理解“顾”的意思,还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第一自然段中有个词就表示“顾”的意思,哪个词?
茅庐指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吗?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特点。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怎样呢?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主要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2、检查词语字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生字词:
恭恭敬敬半晌工夫时辰
茅塞顿开策略辅助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景色宜人
(1)指名读词语,提醒字音。
(2)指名读语段,读通顺。
①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3)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提示回答)
三、略读“两顾茅庐”,初步感知“诚心诚意”。
1、刘备为什么要去三次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两次都没有见到,决定第三次去,从中可以体会到刘备的态度怎样?
出示:
诚心诚意,理解,指导读。
3、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4、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细读“三顾茅庐”,深入体会“诚心诚意”。
两次都没有见着,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这一部分课文写得很具体,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3自然段,:
1、自学要求:
划出刘备诚心诚意打动诸葛亮的关键词或句子。
2、交流感受。
重点语段a:
张飞嚷道: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它捆来了!
”
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业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
(1)刘备生谁的气?
(张飞)生张飞什么气?
(嚷着要捆诸葛亮。
)
(2)读一读张飞的话,从中你能感受到张飞是个怎样的人?
从那些词中感受到的?
(3)刘备还说——“这次你就不要去了”,想一想,他们桃园三结义,感情多深哪,为了请诸葛亮,刘备还不带兄弟去了,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对比读他们俩截然不同的态度。
3、小结: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上路前,刘备说的话,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诚心诚意。
继续交流,第三自然段通过写刘备的什么,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他的诚呢?
重点语段b: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
(1)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刘备的诚意?
怎么体会出来的?
①还有半里多路,为什么下马步行?
(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
)多细心,想得多周到呀?
②轻轻敲门,很有礼貌。
③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在门口休息、轻轻走进去。
④理解“恭恭敬敬”,指名表演,指导读这个词。
⑤站在、等候,怎样等候?
(恭恭敬敬、站)此时诸葛亮是睡着的,这一站一睡,衬托出什么?
⑥半晌,理解,一个时辰是多久。
说明等的时间长。
补充资料:
刘备当时是一方首领,统帅着千军,而且,当时刘备已经47岁了,诸葛亮那时才27岁。
(2)抓住描写刘备动作的词语,指导朗读。
3、小结:
这一段话主要写了来到隆中后,刘备的耐心等候诸葛亮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尊敬,一心想要邀请诸葛亮出山。
五、补充简点,转化角色体会“诚心诚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直等到诸葛亮醒来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
1、从“快步”中你能感觉到刘备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2、想象:
刘备见到诸葛亮会怎么说,怎么做?
句式: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连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上路前,刘备责备张飞,来到隆中后,刘备耐心等候诸葛亮这部分内容,学习了课文抓住刘备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他的诚心诚意。
见面后,他们谈了些什么,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表现在哪儿呢,人们为什么称诸葛亮是“卧龙先生”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
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根据提示练习背诵部分内容。
3、课后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进一步了解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的。
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写得简略,第三次拜访作者对刘备的言行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刻画,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也是__的一个亮点。
【设计理念】
1、感悟体验与学习语言相结合。
抓住文中有关语言、行动描写的词句,揭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体验,评价人物,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世界里,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艺术解读,体会语言运用的'规律和作者的思维结构。
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
2、朗读与探究相结合。
围绕"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
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着,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斥责”“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大有作为。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2、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了《三国》吗?
你知道刘备是什么人吗?
(相机示刘备图片,介绍刘备资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关于刘备的故事---(示课题)《三顾茅庐》。
课题中“顾”是什么意思?
“茅庐”呢?
谁能来解题?
(提示说清人物、地点、事件)
二、初读课文
1、汉室皇叔刘备为什么要一请、二请、三请这个一介草民诸葛亮?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将读不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是什么原因?
书上是怎么说的?
哪一小节告诉我们?
(指名读第一小节)
三、聚焦刘备
1、请你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思考: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预设交流:
a:
“我冒着风雪,就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
天气这么冷,还去——说明诚心诚意。
(还有那些写天气的词?
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还有天寒地冻)
b:
“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
”
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师导:
是呀!
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那可是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
(教师作恭恭敬敬地等候地样子,持续5秒钟)
师导:
我想,刘备的人是傻傻地站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
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c: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
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d:
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
a、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b、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c、刘备和张飞的关系,能说的具体一些吗?
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
d、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兄弟。
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在第二小节)
我和你一起来读读好吗?
(老师读张飞的话,学生读刘备的话。
)
e、配上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对话。
e、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a、又等了一个时辰和快步,表现处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渴求,也可以说明他很诚心诚意。
b、刘备为请诸葛亮怒斥张飞,冒着风雪寒冷,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赶紧见面……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
c、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走上了为了国家统一大业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三、探究张飞
1、同学们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
(张飞的无理)
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并出示:
a、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是什么性格?
b、课文不是在写刘备吗?
作者为什么要来写张飞,能不能不写他?
(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
2、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
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四、拓展延伸
1、讨论问题二: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第四节)
出示句子: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a、“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b、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c、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d、指名读。
2、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就答应了。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著作?
你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的故事?
2、板书课题,指导写好“顾”、“茅”,齐读课题。
二、质疑导读,理解词意。
1、自由读文,文与题对照,思考用一句话解释课题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思考:
这段课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呢?
3、默读第二节课文,思考:
这段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刘备、张飞、关羽三者之间关系的?
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
4、张飞是以怎样的态度邀请诸葛亮的呢?
这一节中,作者把张飞与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对比着来写,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1)指名读第三节中描写卧龙山岗景色的部分,体会第一句话的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通过偏旁,引导学生理解“蜿蜒起伏”词意;通过文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秀丽宜人”意思。
(2)学习第三节后面部分课文,其他同学画出描写刘备邀请诸葛亮时“诚心诚意”的词句。
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刘备是个怎样的人(重点抓住“恭恭敬敬”一词)?
6、学生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手法的运用。
7、齐读最后一节,引导体会“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
三、赏读回归整体。
1、自由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虔诚态度。
2、总结延伸:
《三顾茅庐》的故事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多少风流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
从而归纳到“尊重人才”这一主题上,最后老师做简短发言:
同学们,要想赢得尊重,从现在起让我们首先努力做一个人才吧!
四、作业布置:
1、把本课生字认真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
2、练习感情读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有改动。
课后请把原著找来读一读,比较课文与原著的异同,体会原著的语言风格以及编者用意。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三个重点词语。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
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
学习思路: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读诗句:
回忆《三国演义》中的有名人物性格。
重点谈论刘、张、关、诸葛四人。
引出《三顾茅庐》直接学习生字、词语。
仰慕大贤谒见
老师把它们故事的经过编在一组句子中,谁能读一读?
《求贤》
卧龙冈未见大贤,风雪中轻扣柴门。
步行久等识先生,三顾茅庐成大业。
二、整体感知文本,一读课文。
同学们,大家已经初读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那么,刘备“三顾茅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
诚)
理解课题:
刘备三次去草屋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大业。
三、推敲张、刘对话,个性感悟人物形象。
1、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
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
(学生读课文)
2、向重点推敲对话靠拢。
(1)抓对话品读(幻灯2)
a、品读刘备、张飞第一次对话
重点品悟:
胡说、大贤及反问句。
b、自由对读后三次对话
同桌对读——推选同学读(听出了什么)
c、集体引读四次对话
一顾茅庐,三人失望而回,没几日,刘备又要去卧龙岗,张飞说——(学生读)刘备斥责他——(学生读)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道——(学生读)刘备说——(学生读)二顾茅庐,三人又怏怏而归。
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欲三顾茅庐,张飞不耐烦地说——(学生读)刘备大声斥责说——(学生读)张飞想了想,知趣地说——(学生读)刘备说——(学生读)
d、创新对读
张飞经过刘备这番教导,也就知趣的随着刘、关二人第三次来到隆中,久等不见孔明,张飞的牛脾气又发了,他气急败坏地对关羽说——(学生齐读张飞的话)而此刻,刘备又会说些什么呢?
书中无文字,图中无声音,你能想像到刘备会说些什么?
同桌说——全班交流
(2)抓行动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抓住什么来感受刘备的一片诚心的?
那么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刘备的诚意呢?
全班交流(幻灯3)
四、总结升华(幻灯4)
1、给课文中的每个生字组词,摘抄三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2、找到课文中的问句,意思不变前提下,能改成陈述句的都把它改过来。
3、根据例子写词。
例:
伟大的事业叫(大业),隆重的典礼叫(大典),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利叫(),事情发展的总趋势叫(),很有钱的人叫(),很用名的明星叫(),主要的内容叫(),很胖的人叫()
4、把故事讲给3—5年级的同学听,并且把这个故事缩写成200百字的短文,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写一首诗。
板书:
三顾茅庐
刘备→仰慕→诸葛亮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落实目标1—4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落实目标5—7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解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听写复习生字词
过渡:
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
下面请大家读课题。
1、学生读题,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你能把课题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2、请学生根据短文和拼音听写生字。
刘备两次请zhūɡě
(1)亮出山辅助自己,都没有见着。
第三次时,张飞要把诸葛亮捆来,刘备怪他不尊重人才。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这里山冈蜿蜒起伏,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yí
(2)人。
诸葛亮正在草tánɡ(3)午睡,刘备ɡōnɡɡōnɡ(4)敬敬地站立等了半shǎng(5)。
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醒。
刘备听了他的策略后,茅塞顿开。
后来,诸葛亮出山,刘备经常和他tǎo(6)论天下大事。
这就是三ɡùmáo(7)庐的故事。
3、大屏幕出示答案,订正并自由朗读。
第二板块:
欣赏美景,感受“才华”
过渡:
我们知道: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于是他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隆中去拜见诸葛亮,可这里却先插入一段隆中的景色描写,你觉得是否合适?
找出来,读一读,体味一下。
1、欣赏美景,出示图文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读这段话,里面写了哪几种景物?
(松林、溪流、竹林)
(2)积累词语
怎样的松林?
(疏疏朗朗)读好这个词组(疏疏朗朗的松林)
是啊,稀疏而又清晰的松林,上面或许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在跳来跳去呢!
怎样的竹林?
(青翠欲滴)读好这个词组(青翠欲滴的竹林)
那颜色绿得都快要流出来了!
怎样的小溪?
(清澈见底)(潺潺流动)
读好这个词组。
(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动的溪流)
我猜想,那里面的溪水一定非常甘甜!
(3)这里的景色秀丽宜人,谁来读好这句话?
过渡:
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卧龙冈,这是一条怎样的山冈?
2、感受“才华”
a、出示图文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1)读这句话
(2)什么叫做“蜿蜒起伏”?
看图做手势理解。
(3)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因为什么?
(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要说明隐居在这里的诸葛亮就像一条卧龙一样等待着施展才华的时刻到来。
)
(5)引出二顾茅庐时诸葛均吟诵的诗歌,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的才华和等待时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垄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这就是此处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与写法。
你觉得这部分的景色描写需要吗?
(需要,太需要了!
)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段美丽而神奇的隆中景色。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过渡:
诸葛亮果真是个有人才的人吗?
(板书:
人才)(是)是的,他不仅才华横溢、雄才大略,还在等待时机,你看,就在那个茅草屋里,刘备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
b、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什么叫“茅塞顿开”?
(本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明白过来。
)
过渡:
后来,刘备对他们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说——
c、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是比喻句)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要是这样写就具体了,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形象具体的说明。
)
(3)读好这三个比喻句。
第三板块、分析“言行”,感受“尊重”
过渡:
刘备是怎样请到诸葛亮的呢?
请同桌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前二次没见着诸葛亮,第三次去请的时候,张飞说些什么?
刘备说些什么?
分别是怎么说的?
(一)语言
1、同桌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
张飞嚷道: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
(1)什么叫“嚷”?
谁来读一读张飞的话?
过渡:
刘备听了怎么说?
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
(2)点出“生气”。
刘备怎样“生气”地说?
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
(3)只要抓住了张飞和刘备说话时样子的词就能把这两句话读好,
(4)从这次人物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刘备的诚意;对人才的尊重。
)让我们分角色再读读这两个人物的语言。
过渡:
刘备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二)行动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2、交流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恭敬敬地站、等候、快步走进
3、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1)为什么离诸葛亮住处半里多路就要“下马步行”?
诸葛亮又看不见?
(怕惊着诸葛亮)
(2)“轻轻敲门”说明了什么?
(怕惊扰诸葛亮)
(3)童子说诸葛先生正在睡觉,刘备“轻轻地走进去”,说明了什么?
(怕吵醒诸葛亮)
(4)“恭恭敬敬地等候”又说明了什么?
(对诸葛亮有礼貌)
这一等等了多久?
(5)当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