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1468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docx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1)声音的心理特性

音调:

又叫音高,是对声音频率属性反映的心理量

在低频,随音强增加音调变低;而在高频,随音强增加音调变高

音高的单位被命名为美(Mel),响度级40方,频率1000Hz的纯音音高被定为1000美。

响度:

由声波强度(振幅)所决定的心理量,反映了刺激的强烈程度

响度的单位是宋(Song),一个宋被定义为声级40分贝的1000Hz纯音的响度。

等响曲线:

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单位Phon,方)连成的曲线。

在该曲线圈上,横坐标为各纯音的频率,纵坐标为达到各响度水平所需的声压级(分贝),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响度水平。

下方虚线是听觉的绝对阈限,最上方的响度曲线为情感阈限,即再加强声压会造成疼痛以致被试无法接受。

等响曲线反映出响度听觉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越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

②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

③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2)声音的掩蔽

听觉掩蔽:

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的显现

①频率掩蔽: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完全同时呈现效果往往不好,频率掩蔽的具体特点为:

a.频率比较接近的纯音比频率相差较大的纯音有更大的掩蔽效果

b.高频对低频掩蔽的效果大于低频对高频的掩蔽

c.掩蔽声音的强度越大,掩蔽效应越好

②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对纯音信号的掩蔽是由于噪声中在频率上接近该信号的成分造成的

③非同时性掩蔽:

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的掩蔽现象

掩蔽声作用在前,被掩蔽声在后叫前掩蔽;反之叫后掩蔽。

④中枢掩蔽:

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而产生的互相掩蔽效应

(3)听觉疲劳与适应

听疲劳:

达到一定强度的声波,连续作用听觉器官后,引起对另外频率的声波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劳指标,称为暂时阈移,其核声音强度,刺激时间都有关。

听适应:

声音的响度在刺激作用最初几分钟内有所下降,随后比较稳定在一个水平

适应与疲劳最大的区别在于适应是一个平衡过程,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听适应的研究方法是响度平衡法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①水平面上的声源定位主要用双耳间的时间差、强度差和周相差

②在垂直平面定位的主要线索是耳郭引起的频谱线索

③强度混响频谱线索判断距离

④人对声源方位判断的准确性与声源位置和频率有关

⑤视觉对定位有影响

(2)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实验5音笼实验Pierce&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

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容易混淆

结论:

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自变量:

声源与被试的相对方位;因变量:

被试判别的正确率

听觉方向定位的规律:

①来自身体两侧的声音方位容易分辨

②来自头部中切面上声音容易混淆

③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做一个圆锥,在圆锥面上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3.语音知觉实验

(1)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语音的成分:

元音、辅音、特殊语音、声调(元音是最强的语音)

语音的组成要素:

音调、音强、音色、音长

语图仪:

是能将复合音或语音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频率—强度—时间间的变化的仪器,它能将听觉特征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使用语图放音机等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进行研究表明:

①发音部位不同的辅音,如p、t、k的语音知觉是依赖它们发噪声的频率位置和后面元音的F2(第

二共振峰)过度的频率这两个声学线索;

②发音方式不同的辅音,如b、d、g等的语音知觉是依赖F1(第一共振峰)的特点这个声学线索

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当一个语音的声学参量沿着其整个范围变动时,不达到一定数值,听者的反应就都在一个范畴内

反应由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这一点称为音位界,类似心理物理学中的差别阈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1)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

暗适应:

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五分钟内基本完成,瞳孔放大,棒体细胞的适应过程要持续近60分钟,感受性大幅提高。

明适应:

在光量中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一般在一分钟内完成,瞳孔缩小,椎体细胞的感受性变化相对不大。

自变量:

视标颜色;因变量:

被试口头报告出来的感受性

(2)视敏度的测定

视敏度:

分辨空间两点或两线的能力

眼睛所能分辨出的两点之间距离越小,也就是说视角越小,视敏度越好。

我国目前规定:

视力为视角的倒数,其中视角为在五米远观看标准细节所称的角度V=1/α

视敏度的实验研究方法

①最小视点法:

测定观察者所能觉察的最小点子

②最小可分法:

a.解象:

对一个视觉形状组成部分之间距离的辨别能力

b.定位:

判断两条竖线的位置是否连续

c.认知:

包括解象和定位能力,要求被试读出所看到的字符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由于视觉的正后相,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

如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

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

闪光融合频率:

时间上的视敏度,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与稳定之间时的频率。

融合后产生的感觉连续光的亮度等于正相和负相的亮度诚意所占比例后相加。

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①相的强度——光线越强,融合越困难

②相的差异——相越接近,融合越容易

③刺激面积——刺激面积小,容易融合

④网膜部位——眼睛周缘部位比中心区域更容易察觉闪烁

闪光融合频率的测量:

可以在混色圆盘上开一个孔,圆盘后设一个不动的光源,变化圆盘的转动频率,直到融合

也可以用已制成的闪光融合频率计测量。

2.颜色视觉

视觉感受一种颜色取决于三个特性,即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三者总效果的结果。

亮度:

彩色和非彩色所共有的属性,它是指作用于物体的光线的反射系数,同光能的强度密切有关

色调:

由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中哪种波长占优势

饱和度:

色调的表现程度,即物体所发射出来的光线中规定其色调的主要波长占多少优势

颜色混合涉及两大法则,一是满足色光混合的加色法,二是符合颜色混合的减色法。

加色法:

也称色光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并集,本质上是不同光波的混合

减色法:

也称颜料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交集,本质上是反射材料的混合

视网膜中央凹能分辨出各种颜色,由中央凹向外周部分过度,对颜色的分辨能力减弱,人眼感觉到的颜色的饱和度逐渐降低,直到色觉消失。

浦肯野现象:

黄绿色的物体在白天显得最亮,而在黄昏时,蓝绿色显得较亮,红色不明显。

这种现象只有当光照射视网膜边缘部分时才会出现。

(1)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颜色对比:

两种不同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的相邻区域,或者相继作用于视网膜的同一区域时,颜色视觉所发生的变化

前者是同时对比现象,后者是继时对比现象。

颜色适应:

在长时间或高强度颜色刺激作用下,造成对该颜色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受到刺激的神经末梢产生疲劳,而刺激颜色的补色就被主要的感知到了。

颜色混合定律

颜色混合在这里指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遵守以下相加混合三定律,其均可被混色轮颜色混合实验证明

①补色律:

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能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牛顿色圈上直径相对的两色称之为补色。

②居间律:

混合色圈上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其色彩取决于两者的比例。

中间色饱和度一般较低,且与两色之间在色圈上的距离成反比而与两色的原来饱和度成正比。

根据居间律的原理,我们只要确定出三种基本的颜色,逐一将其进行混合,即可得出光谱上的各种颜色。

③代替律:

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其光谱成分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A=B,C=D则A+C=B+D)。

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尽管二者的光谱成分不同。

(2)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麦考勒效应:

受测验图形条纹方向决定颜色互补效应,即一种随方向而改变的颜色后效

对其的解释能够为视觉系统具有特殊通路的理论提供证据。

自变量:

条纹的方向;因变量:

被试报告其所看见的图案及颜色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前,认知心理学中对于知觉过程的解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直接知觉的观点,以Gibson(搞视崖实验那个)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实验支持:

视崖实验

间接知觉的观点,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即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它包括两个阶段:

首先,认知主体提供对刺激的描述,然后主动推断出该刺激是由那种客体产生的。

实验支持:

不可能图形、主观轮廓、三维图形知觉实验、有关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等

知觉组织:

感觉映像是如何在知觉层面被组织从而形成和产生知觉的,其大量问题集中于图形和

背景的关系

知觉组织的理论解释,归纳出很多法则,下列尤为重要:

①接近法则:

视野中,空间位置相近的信息容易合成一组,构成轮廓

接近不限于空间视觉方面,也可以在时间和听觉等方面。

②相似法则:

在形状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以及在亮度和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倾向于合成一组构成一个图形

③好图形的法则:

形成一个好图形(完形)的刺激将具有组合的倾向

好图形一般是各种可能的组合中最有意义的图形,其构成因素有四:

连续、对称、闭合、共同命运

④经验定势:

依个人主观条件而改变的因素,即非刺激性因素

可逆图形能很好得证明经验定势的存在。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知觉的恒常性:

对物理刺激变化而保持稳定的知觉现象

(1)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

知觉不单纯是客观世界的映象,而且还包含着人对客观感觉信息的解释和推理,因此人的过去经验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作为知觉的特性,正说明了过去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布伦斯维克提出了一个测量恒常性程度的公式,即布伦斯维克比率:

BR=(R–S)/(A–S)

BR:

布伦斯维克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R:

被试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亦即被试对大小判断的结果

S:

根据视角计算的物体映象大小

A:

物体的实际大小

自变量:

图形的倾斜角度;三种指导语;因变量:

布氏比率

(2)大小恒常性实验

埃默特(Emmert)发现,知觉到的后象的大小与眼睛和后象所投射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后来这条规律称之为埃默特定律:

a:

实际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

A:

物体的大小

D:

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大小恒常性:

当观察物体的距离改变时,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保持恒定的现

自变量:

刺激物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不同的观察条件;因变量:

大小恒常性的变化

(3)形状恒常性实验

形状恒常性:

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象不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

观察者对测验物体的判断形状大多在物体的真实形状与倾斜形状之间。

判断的条件越少,判断形状与真实形状的差异越大,但即使在正常的视觉条件下,观察者也很少表现出完全的恒常性。

自变量:

倾斜角度;被试年龄;因变量:

形状恒常性的变化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1)空间知觉实验

空间知觉:

三维知觉,人眼能够在只有高和宽的二维空间视象的基础上看出深度,这依赖于线索

线索:

人在空间知觉中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所依赖的许多客观条件和机体内部条件

判断距离起作用的条件主要有三类,即生理调节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①生理调节线索:

纯生理上的调节线索,包括睫状肌对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辐合

②单眼线索:

刺激物所具的许多特征的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

这些线索一般是空间视觉的物理条件,由于人的经验作用加工而产生。

单眼线索具体有:

a.遮挡:

一个物体遮挡住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

b.线条透视:

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大远小,体现在线条方面就是平行线在远端的汇聚趋势

c.运动视差:

当物体运动时,距离观察者距离越远,看起来运动速度越慢

当观察者运动时,注视点以外的物体运动方向与观察者相同,而注视点以内的物体相同

d.纹理梯度:

随着距离增加,组成结构表面的纹理密度越大

e.高度:

高水平面上的物体看起来较远

f.颜色分布:

蓝——远、红——近

g.插入:

即一个物体部分的隐藏或遮挡另一个物体。

(两张扑克牌,剪掉前一张的一角)

(其余线索请参见普心知觉一章,或2011年高教版大纲解析P153)

③双眼线索:

主要指双眼视差,由于人类双眼之间六厘米左右的间距,近处物体在双眼视网膜像会有差异,从而形成立体效果

潘弄融合:

在给定的视野单象区周围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刺激依然能在双眼网膜上形成单象

双眼竞争:

投射到两只眼睛的视像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两个视像中有一个占优势,而优势在双眼之间来回转换

有时差异较大的视像也能产生暂时的融合。

双眼竞争可应用到对不同图像微小差异的分辨上。

中央眼:

人对外界的观察大多得到物体单一的像,如同是应一只眼睛看到的,双眼好像一只主观上假想的单一器官

实验12双眼视差实验Julesz,1964

用计算机制成一对随机点子图。

两张图中除了右图中央一小块比左图的中央一小块略向左移动一些外,其余相同。

将两张图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被试,看是否产生深度知觉。

结果:

当把两张图中任何一张呈现给被试时,或把两张图呈现给被试的一只眼睛看,被试均不产生深度知觉。

但是若把它们放在实体镜上分别单独地同时呈现给被试的两只眼睛看时,被试产生了深度知觉。

图中央的一小块突出地浮现在周围的点子背景之上

结论:

在完全缺乏但眼线索的情况下,双眼视差依然能产生深度知觉

自变量:

单眼看or双眼看;因变量:

是否产生深度知觉

(2)运动知觉实验

运动知觉:

物体在空间的移动都有一定的速度,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反映到我们的视网膜上,使我们产生它们运动的感觉

真动知觉是指我们所见到的物体确实在移动,而且其速度达到知觉阈限。

有时错觉会使我们觉得静止的物体在运动:

①诱导运动:

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好像在运动(云遮月)

②似动现象:

也叫β运动,当把两个有一定空间间隔的静止目标先后连续呈现时,若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恰当,便可以看到目标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运动。

③自主运动:

漆黑的房间内注视一个观点一定时间,其好像自己会动了

④运动后效:

由于前面知觉到的运动在运动刺激停止之后仍然存在,使人觉得静止的物体仍在运动(瀑布错觉)

4.知觉与觉察实验

(1)无觉察知觉的测定

无意识知觉:

未进入意识层面的信息仍然可以进行知觉上的加工

自变量:

墨水颜色与字词意思一致or不一致;因变量:

反应时

将Stroop效应改为启动形式,就是Stroop启动实验。

(有关启动效应的具体知识请参见(五)记忆实验(七)注意实验)

自变量:

色块与启动词间的时间间隔;色块颜色与启动词意义一致or不一致;

因变量:

反应时

以往对Stroop效应的研究表明,单词与墨水一直的频率能导致被试做出判断的速度和倾向,即产生频率效应影响实验的有效性。

通过对Stroop启动实验进行了改进,通过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

实验15实验性分离的Stroop启动实验Chessman&Mericle,1986

同样是斯楚普启动实验,但设置两个因素的自变量,即能否被觉察以及一致频率。

观察交互作用。

结果:

结论:

频率效应依赖于启动词是否被觉察

自变量:

色块与启动词间的时间间隔超过主观阈限or低于主观阈限;

色块颜色与启动词意义一致or不一致的频率;

因变量:

反应时

研究无觉察知觉的另一个实验范式是错误再认:

针对无意识知觉,有人提出了双阈限论:

在主观阈限之下还有一个客观阈限,只有低于客观阈限的刺激才能够完全不能被知觉。

一般测量主观阈限的方法为言语报告,而客观阈限则为迫选测验

(2)盲视实验

韦斯克兰茨(1986)报告了一例盲视病人D.B.。

D.B.十四岁时,大约每六周发生一次剧烈头痛,头痛时,伴随出现的是其左侧视野一块椭圆形的暂时失明。

到他二十岁时,他头痛的次数增加,并且在某一次头痛发作后,那块椭圆形的局部区域彻底失明了。

X光片显示:

他大脑右侧视皮层顶端的血管增大。

之后,手术切除了D.B.脑部的这部分视皮层和膨大的血管。

当即D.B.的头痛停止,然而,他的左侧视野却失明了。

通过动态视野程序发现D.B.在每只眼睛视野的左半部都有一个盲点。

然而,奇怪的是D.B.的左视野好像并非真地失明。

观察发现D.B.能够清晰定位处在他的盲视野区内的物体。

比如,尽管看不见,但他能够正确地握住别人伸出的手,而且,他能够猜出他看不见的条状物作水平还是垂直运动。

不过,D.B.说在他看不见左视野中的任何东西,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以上任务,完全是因为猜测。

进而,韦斯克兰茨对D.B.的这种无觉察情况下准确判断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

由于D.B.看不见在盲视野中的物体,实验要求他对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作迫选法猜测。

另一些实验要求他猜测线条的方向。

结果发现D.B.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视觉活动表现得一样好。

但是D.B.仍不能辨别在盲区出现的物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都声称看不见测试中要求他做出选择判断的目标,他还是认为他在这些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要归功于猜测或是运气。

在不存在觉察的情况下,D.B.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D.B.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知觉,这就是无觉察知觉存在的证据。

现有的研究揭示大脑中存在两种视觉系统:

用于辨认客体的系统(What通路)与侧重觉察和运动的系统(Where通路)。

显然,DB受损伤的是前者。

(四)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1)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提出。

实验中,无条件刺激物会引发无条件反射,而在条件刺激相继或同时伴随无条件刺激一定次数后,当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也同样引发了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反应,即形成了条件反射。

自变量:

可以是条件刺激的种类、数量、强度、相似性、持续的时间、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是当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的出现与否、出现的次数比例或出现的强度大小等

因变量:

无条件反射的各种生理指标

控制变量:

除作为条件刺激意外的其他环境变量因素,以及实验对象的机体因素等

(2)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桑代克首先提出工具性条件反射。

它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物”只在动物先作出一个适当的反应后才呈现。

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则主要指在斯金纳箱中进行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

自变量:

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不同操作的地点和方式、动物得到奖励之前各种声音、颜色、明暗、形状等刺激的变化、奖励的差异(强度、种类等)

因变量:

穿越迷津的速度或错误的次数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自变量:

强化的间隔程序、刺激的种类等

因变量:

动物的反应按键的速度或正确率

(3)反馈学习实验

生物反馈是学习控制、调节自己身体机能(如心跳、血压等内脏活动和脑活动)的一种方法。

米勒用奖赏的方法使被排除了任何随肌反应的动物的心率和肠收缩发成了预期的变化:

心率快时受奖赏,快心率就增加,慢心率就减少,而肠活动不变。

而当肠收缩奖赏时,肠收缩活动就增加,当肠舒张受奖赏时,肠收缩就减少,这时心率的快慢维持不变。

实验结果说明没有任何随意肌为中介,内脏活动也能形成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

同样,人也可以通过反馈学会控制内脏反应、皮肤电反应、脑电变化等。

(4)程序教学实验

程序教学实验的基本程序是把所要教给学生的一些信息以一系列框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每个框面都包含一个新的项目,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就是先有了一个反应),学生写完答案后,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以供学生核对(奖惩),然后再提出一个新框面,如此循环,学生就一步一步往前学,逐渐进入学习更为困难的材料,学生每走一步都可得到即时强化。

自变量:

不同的问题形式所构成的新项目、学习情境、正确答案的出现形式、时间间隔、被试的不同情况等

因变量:

学习成果

(5)行为塑造及行为矫正实验

1.逐步强化法:

以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为最终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对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划分不同的阶段,安排强化的程序,即只要是最终目标方向上所要求的动作或行为一出现,就给予强化,直至最终目标的动作或行为出现

2.消退:

即通过反复地不给予强化来减少反应的强度。

消退与强化并用更有效

3.系统脱敏:

假设恐惧情绪是由经典条件反射造成的,引起害怕的刺激便可看作条件刺激,它们过去曾与引起害怕的无条件刺激结合过,即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害怕经验是一种条件恐怖。

因此,可以通过多次只呈现条件刺激,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引起害怕的条件)来清楚这种恐惧。

2.认知性学习实验

(1)顿悟实验

经典实验有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黑猩猩用短棍够取长棍,再用长棍够取食物的实验,以及黑猩猩用垒木箱的办法摘取天花板处的香蕉实验。

这类实验说明黑猩猩能够解决某些复杂问题是靠领悟了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的内在关系,产生了顿悟。

自变量:

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

因变量:

问题的解决与否,或解决问题的正确率、错误率等

(2)认知地图实验

经典实验有托尔曼对白鼠走复杂迷宫的研究。

1.位置学习实验

选甲乙两组白鼠,甲组从不同的两个出发点经历相同的转弯序列到达食物点,事物点的位置是不同的;乙组从不同的两个出发点经历不同的转弯序列,到达一个相同位置的食物点。

结果发现,乙组白鼠的学习速度比甲组快,说明白鼠的学习主要是认识达到目标的符号及其意义,即获得位置的认知地图,而不是一套特殊的(向左或向右)动作反应。

2.迂回实验

实验所用的迷宫有三条通向食物的途径,途径1最短,途径2次之,途径3最长。

实验时先让白鼠熟悉三条通向食物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白鼠选择较短的途径通向食物,当途径1被堵塞时,白鼠就在途径2与3中选择较短的途径2,而当途径2也被堵塞,白鼠就只好走途径3。

可见其学习不是对平时训练的途径顺序的习惯行为,而是对迷宫的空间关系进行学习。

3.潜伏学习实验

有三组白鼠走迷宫,第一组白鼠到达迷宫终点后给予食物奖励,为奖励组;第二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不给奖励,称无奖励组;第三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前十天不给奖励,第十一天开始给奖励,称中途奖励组。

结果发现,第三组白鼠在第十二天后到达迷宫终点的错误次数少于奖励组,更少于不奖励组。

托尔曼认为,中途奖励组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同样进行了学习,并形成了迷宫认知地图,于是后来给予食物强化后,该认知地图使这一组的成绩赶了上来。

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于强化而获得动作反应的范型,而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3)人类的迷宫学习实验

人类的迷宫学习是人类动作学习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研究只利用动觉与触觉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空间定向。

研究设计是要求被试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学会从起点进入迷宫,通过许多岔路口,顺利地找到出口。

在每个岔路口都设置了一个盲巷,进入盲巷,就计一次错误。

从起点到终点连续三次不进入盲巷,就算学会。

根据学习中被试进入盲巷的次数,就可以分析被试掌握迷宫各部位的空间关系顺序,被试的个体差异、学习策略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