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0795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docx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

 

人机工程学的车内座椅设计

 

题目: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内座椅设计

班级:

09铁道车辆2班

姓名:

屈难平

学号:

20097831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驾驶室座椅设计

摘要

以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座椅设计中座高、座宽、座深、座面倾角、靠背高度靠背倾角等座椅静态参数的选取原则,以某轻卡座椅为例,用Pro/E建立座椅的模型,导入Man-neQuinPRO10。

2中进行人机分析,并结合实例对座椅的各静态参数进行选取。

关 键 词:

人机工程学;轻卡座椅;舒适坐姿;建模分析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工程技术如何与人体尺寸、生理及心理特征相适应。

轻卡驾驶室座椅的设计中,主要研究如何使座椅符合人体尺寸的需求,给驾驶员带来舒适感,降低驾驶疲劳度,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大大防止驾驶员由于不正确的驾驶姿势而导致的脊椎变形,以及由此引发腰痛、腰肌劳损等职业病。

1.舒适坐姿的生理特征

图1所示为人体在各种不同姿势下腰椎的弯曲形状。

曲线B表示人体松弛侧卧时,脊柱呈自然弯曲状态;曲线C是最接近人体脊柱自然弯曲状态的坐姿;曲线F是当人体的躯干与大腿的夹角呈90°时的情形,此时脊柱严重变形,椎间盘上的压力不能正常分布。

因此,欲使坐姿能形成接近正常的脊柱自然弯曲形态,躯干与大腿之间必须有大约135°的夹角,并且座椅的设计应使坐者的腰部有适当的支撑,以使腰曲呈弧形自然弯曲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人坐着时,大腿和上身的质量必须由座椅来支承。

人体结构在骨盆下面有2块圆骨,称为坐骨结节,如图2所示。

这2块小面积能够支持大部分上身的质量。

覆盖在它们外面的皮肤能获得丰富的动脉血液供应,就像脚底一样。

而在臀部的边缘部分,血液循环则大不一样,这部分静脉较多(包含较少的氧)。

当人坐着的时候,覆盖着坐骨结节的皮肤能够更好地经受持久的压力。

因此,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在坐骨结节处最大,由此向外压力逐渐减小,直至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下部,此处压力为最小。

座垫的柔软程度要适当,坐骨部分的座垫应当是支承性的,它要承受加在座位上的大约60%的质量,而其余部分则应当比它更柔软些,以便能够把质量分布在更大的面积上。

座椅靠背上的压力分布中,肩胛骨和腰椎骨2个部位应最高,此即靠背设计中所谓的“两点支承”准则。

在靠背的两点支承中,上支承点为肩胛骨提供凭靠,称为肩靠,其位置处于第5-6节胸椎的高度;下支承点为腰曲部分提供凭靠,称为腰靠,其位置处于第4-5节腰椎的高度。

图1 人体在各种不同状态下腰椎的弯曲形状图2 股骨正常位置

腿的主动脉紧靠着大腿下表面和膝盖的后面,在这个部位上,任何持续的压力都会给人造成极端的不舒适和肿胀感觉,需要借助于适当减短座深、把座垫前缘修圆和采用较软的泡沫塑料座垫等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同时,还要使座面离地板的高度足够低,以便使脚能踩着地板,让人的这个重要部位感觉不到有任何压力。

坐骨下面的座面应当是近似水平的。

图2表示带有股骨的骨盆部位的前视图,从图中可看出股骨在股节中从连接骨盆的球孔向外伸去。

用平坦的座面,股骨的这一部分在坐骨平面之上,因此不承受过分的压迫。

但是,如果座面是斗形的(图3),则弯曲的座面会使股骨趋于向上转动(箭头所示)而受载,造成髋部肌肉承受反常的压迫,从而引起不舒适感。

故需注意避免采用斗形座面。

应当注意斗形的座面不论从什么观点看,都是不适用的,因为它不能适应人体大小的整个系列,它还把身体质量平均地分配在整个臀部,而不是让较多的质量集中在坐骨结节部位。

图3 斗形座位将股骨推向上方

  使股骨处于受载状态,舒适的坐姿,应保证腰曲弧处于正常自然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从上体通向大腿的血管不受压迫,保持血液正常循环。

因此,最舒适的坐姿是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使上体略向后倾斜,体腿夹角保持在90°-115°。

小腿向前伸,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面之间也有合适的夹角,如图4示,10°<θ1<20°;15°<θ2<35°;80°<θ3<90°;90°<θ4<115°;100°<θ5<120°;85°<θ6<95°。

针对具体情况,在舒适范围内选取合适的角度。

图4 舒适坐姿的关节角度

2 轻卡座椅静态参数的选取

  1)座高。

座高指地面至座面上坐骨支承处的高度。

座椅高度应该使驾驶员大腿接近水平,小腿自然放置。

如果座面过高,就会导致小腿悬空,使大腿肌肉受椅面前缘压迫,腿部血液循环受阻,小腿麻木肿胀;座面过低会增加背部肌肉负荷。

所以座高的设计先要考虑较小身材的操作者。

2)座宽。

座宽应满足臀部就坐所需的尺度,使人能自如地调整坐姿,座宽取值时应适当大于臀宽。

通常以大身材女性的臀宽尺寸上限为设计依据,以满足能容纳身材粗壮者的需要。

由于驾驶室空间的限制,座宽尺寸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变速操纵杆、停车制动杆等的尺寸和操作。

3)座深。

座深是指椅面的前后距离。

正确的设计应使臀部、腰部都得到支持,座面前缘与小腿间应留有适当的距离,保证小腿可自由活动。

座深不宜太大,防止矮小身材的人坐上之后,座面前缘压迫膝窝处的压力敏感部位,迫使人前移,背部得不到靠背支持,产生极度不适。

如果要得到靠背的支持,则必须改变腰部正常曲线,也会产生不舒适。

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座深应按较小百分位的群体设计。

这样,身材矮小的人能够坐着舒适,身体高大的人也只要小腿能得到稳定的支持,就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压力疲劳。

4)座面倾角。

座面倾角是座面与水平面夹角。

座面后倾可以起到2个作用:

一是由于人体重力作用,使坐者躯干后移,使背部抵靠靠背,以获得支持,从而使背肌得到放松,降低背部静压;二是防止坐者从座面前缘滑出座面,这对在常处于颠簸环境中的驾驶员尤为重要。

但如果座面过分后倾,在进行驾驶操作时,脊椎因身体前屈而会被拉直,破坏正常的腰椎曲线,形成一种费力的姿势,同时还会压迫腹部,长期驾驶会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因此倾角不能太大,一般为4°-8°。

5)靠背的高度。

靠背的功用是保持脊柱具有一种轻松的姿势。

由于每个人的脊柱长度不同,身材也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脊柱曲度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靠背高度与其形状之间出现了复杂的关系。

靠背按其高度不同可分为低靠背、中靠背、高靠背及全靠背4类。

低靠背为一点支承,只支承腰部;中靠背也是一点支承,支承在胸椎;高靠背为两点支承,靠背下部支承于腰椎、上部支承于肩脚骨上;全靠背为三点支承,除支承于腰椎及肩胛骨之外还设有头枕。

靠背的尺寸主要与腰部、肩部、头部的高度(决定靠背高)和宽度(决定靠背宽)有关,确定高度时还应计入座椅的有效厚度。

6)靠背倾角。

靠背倾角指坐面与靠背的夹角。

从保持正常自然形态的脊柱、增加舒适感角度看,靠背倾角取115°左右较为合适。

3 座椅Pro/E建模实例分析

  用Pro/E建立座椅的模型,然后导入ManneQuinPRO10.2中进行人机分析。

ManneQuinPRO10.2的主要功能是:

能为产品作人性化设计和评估提供3D的人体模型,可以对此人体模型作多种姿势变换,进行全方位的模拟验证。

在进行分析之前,了解坐姿的人体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坐姿人体尺寸包括11项,如图5所示,表1列出了我国成年人的人体坐姿尺寸。

图5 坐姿人体尺寸

表1 坐姿人体尺寸

 下面结合实例对座椅的各静态参数进行分析:

1)座高。

为了满足大身材驾驶员的需求,应该取P99男性的人体尺寸进行计算研究。

前面已经提过,驾驶员操纵脚踏板时,小腿与大腿间的舒适夹角应为110°-120°,以120°为优,如图6所示。

根据图5、表2可知AB代表坐深,P99男性的坐深AB为510mm;BC为小腿加足高加上鞋高修正量30mm,取P99男性的尺寸得出BC=463+30=493mm。

根据公式:

AC2=AB2+BC2-2AB·BCcos120°,即AC2=5102+4932-2×510×493×cos120°=754579,求得AC≈869mm。

实例中的轻卡驾驶室中DC为840mm。

根据勾股定理:

AD2=AC2-CD2,即AD2=8692-8402=45361。

求得AD≈214mm就是舒适的座椅高度。

实例的座椅的高度为200mm,与214mm的相差不大。

用Pro/E建立如图7所示的座椅三维模型,然后导入ManneQuin-

PRO10。

2中,采用P99男性的人体3D模型进行分析,可得知当人坐在高度为214mm座椅上时,大腿与小腿夹角是120°,所以本例的轻卡座椅的高度是合理的。

  2)座宽。

根据P99的女性坐姿臀宽400mm,再加上着装功能修正量13mm,座椅的座宽应为413mm较佳。

本例轻卡驾驶座椅的座宽尺寸为510mm,大于413mm。

建模分析如图8所示,座椅宽度大于P99的女性坐姿臀宽,因此,该轻卡的坐

宽是较为合理的,能满足更大部分人群的使用。

3)座深。

根据P5的女性人体坐深401mm,再加上着装修正量,座深应为415mm左右。

本例轻卡座椅的座深为460mm,建模分析如图9,看到小身材尺寸的女性的膝窝处的压力敏感部位受到座面前缘的压迫,所以建议缩小座深,改为415mm左右。

图6 小腿与大腿夹角

图7 座椅高度分析验证

图8 座宽分析验证

  4)座面倾角。

由图9可知,该轻卡的座面倾角为5°。

汽车驾驶座椅座面倾角一般为7°-12°,为了避免驾驶员因颠簸而滑出座椅,建议将座面倾角改为15°左右。

图9 座深、座面倾角分析验证

  5)靠背高度。

本例的座椅是三点支承的全靠背座椅。

查询GB/T14774─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可知,腰靠距座面的高度取165-210mm,腰靠圆弧半径取为400-700mm,推荐值为550mm。

如图10所示,本例座椅的腰靠高度在170

mm左右,其表面为接近于平面的大圆弧。

靠背高度为848mm,表面弧度的设计与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脊椎弯曲吻合度较大,因此其设计是较为合理的。

6)靠背倾角。

本例的座椅靠背倾角调节范围是:

向后8°,向前7°。

如图10所示,靠背倾角为100°,向前调节后可达到93°,向后调节可达到107°,即本例的座椅靠背倾角范围是93°-107°。

查询GB/T14774─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可知,靠背倾角取95°~115°。

所以靠背倾角的度数也在合理的参数范围之内。

图10 座面倾角、靠背高度分析验证

参考文献

[1] 丁玉兰。

人因工程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毛恩荣,张红,宋正河。

车辆人机工程学[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 赖维铁。

管理工效学[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 陆剑雄,张福昌,申利民。

坐姿与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探讨[J]。

人类工效学,2005,11(4):

44-49。

[5] 史慧丽。

轿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研究与设计[D]。

济南:

山东大学,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