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0237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人诚信的故事.docx

古人诚信的故事

古人诚信的故事

古人诚信的故事20个

古人诚信的故事

(一):

晏殊信誉树立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

他本来能够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

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以往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

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但晏殊并没有所以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理解皇帝的复试时,把情景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

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

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相比较我们有的同学为了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就徇x舞弊,抄袭夹带偷看等舞弊,我们要感到汗颜。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

之后皇帝了解到这个情景,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

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

晏殊却说:

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

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

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古人诚信的故事

(二):

蔡璘坚还亡友财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的人。

他重视诺言和职责,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

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

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貌,不肯理解,说道:

哎呀!

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

并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璘笑着说:

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

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古人诚信的故事(三):

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古人诚信的故事(四):

韩信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齐,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十分厌恶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一天给他饭吃。

应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

我长大了必须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

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之后韩信成为着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以往给他帮忙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我的宫殿里,像对待自我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古人诚信的故事(五):

曾参杀猪的故事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据记载,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他的后裔。

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

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孩子听了,十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样当真呢。

曾参说:

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貌,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今日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日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忙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没过多久,曾参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参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当像曾参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我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我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由此可见古代的圣贤们是多么重视诚信的教育啊!

古人诚信的故事(六):

华盛顿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

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十分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

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我的错误。

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

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古人诚信的故事(七):

郭沫若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可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能够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齐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明白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悲痛。

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古人诚信的故事(八):

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

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

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之后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

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由Www.QunZou.Com整理]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仅有坐以待毙。

古人诚信的故事(九):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齐,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十分厌恶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一天给他饭吃。

应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

我长大了必须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

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之后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以往给他帮忙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我的宫殿里,像对待自我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

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

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

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

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

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

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

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

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

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

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

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

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

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

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

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一):

退避三舍

此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为什么晋楚两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呢?

这其中有个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

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我为夫人,还要立自我的儿子做太子。

但献公原先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

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忙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

楚王问重耳说:

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

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完美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

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

之后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并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二):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是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为官清廉,信义为先,一心为百姓谋福祉。

做并州太守时,他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有功于民,所以百姓一向感念他的恩义,敬仰他的为人。

郭汲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都夹道欢迎。

一次,郭汲到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景,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

还没有进城,就看到有几百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

郭汲问道:

孩子们为什么自我远来?

孩子们回答说:

听说使君来到,十分高兴,所以前来欢迎。

郭汲闻言赶忙下马,辞让致谢,在众多小孩的簇拥之下进了县城。

郭汲在美稷县衙,详细阅读了近年所积案卷,又查访民情,慰问贫苦,所至之处,百姓欢欣,多有馈赠礼物者,他却一律不收。

事办完了,准备要到下一县考察。

刚到城门口,没想到众孩童骑着竹马又来相送,一向送到了城郊外,并且问他:

使君哪一天回到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

郭汲叫别驾从事计算了日程后,告诉了孩子们。

由于郭汲在下一个县巡视的十分顺利,比原定日期提早一天回到。

他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就在野外的亭中露宿了一夜,直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郭汲以太守之尊,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更何况对于重大的事情呢!

正是这份言而有信的品德,所以而使他最终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

光武帝称赞他的德行说信之至矣。

后世更以郭汲待期做为重约守信之典范。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三):

曾子杀彘

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

孩子的妈妈说:

你回去吧,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曾参的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参便立刻要捉猪准备杀掉它,他的妻子制止他,说:

我只可是是和孩子说着玩的。

曾参说:

和小孩怎样能够这样随便开玩笑呢,小孩子不懂事,他们跟着父母学,聆听父母的教诲。

此刻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学着骗人呀!

做母亲的骗儿子,儿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

说完,曾参就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四):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

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

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最终没有跑走,最终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叫做桥下之盟。

2从前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于是给候选者每人一棵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

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相互争奇斗艳,仅有一个小孩捧着那棵种子悲痛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

可是,恰恰是他被选中了。

原先,之前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国王用此来试验他的继任者的品质。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五):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之后,许多日本人到那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

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午时那个少年还没回来。

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

原先,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回到时摔坏了3瓶。

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之后,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六):

杨瞻诚信无私

明朝名臣杨博的父亲杨瞻做过商人,以往在淮扬地方经商,当时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一千金的钱寄放在杨家,请杨瞻暂时代为保管。

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竟然一去不回,杨瞻不知如何才好,便将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头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去寻找,之后找到了盐商家,不料那盐商已经去世了,家中仅有一个儿子。

杨瞻得知消息后,便邀请那商人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

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此刻就交由你带回去吧!

那商人的儿子感到十分惊奇,不敢收取。

杨瞻说:

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

于是说出原由,那商人的儿子十分感动,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

之后杨瞻生了儿子杨博,中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中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杨瞻受人之托,自始至终忠人之事,虽然托寄人发生变故,不来取回,可是杨瞻不为钱财所动,不但一介不苟贪,并且千里迢迢,寻访其人,并将财物交还遗孤,具有能够托孤寄命的人格操守。

在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奠定和传播过程中,上天要推崇和期望人们具有的就是这样的品格,因而上天对于能到达其要求的人,必然要给予肯定和奖励,所以杨瞻能够得到贤德的子孙,并世代贵显。

足证天报厚德,丝毫不爽的道理。

所以当我们跳出具体的事情去看问题,才能明白上天的旨意。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修养道德最基本的资料,古语云: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仅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而诚信一旦缺失,就失去立身之本,并且还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

反觀時下,它將五千年神傳文化破壞殆盡,推崇的是不講誠信,不講道德,致使如今全社會道德淪喪,人人為近敵,這必為天理所不容。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七):

孟子说: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所以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要求自我,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也说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明白他怎样能够立身处世。

诚实守信是古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八):

宋濂谨守诚信

宋濂是明初的文学家,官居学士,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提出做文章的风格要与道德内涵一致。

他自幼守信好学,一生勤学不辍。

他自我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

我小的时候十分好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

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借来看,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一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为诚实守信,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时值隆冬腊月,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有火来取暖?

宋濂手指冻的都无法屈伸,仍然坚持连夜抄书。

抄完了书,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决不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

应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一心努力学习,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到了二十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

但由于没有教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他就步行一百多里路,去找自我同乡中有成就的前辈请教。

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前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天下起鹅毛大雪。

当宋濂准备上路时,他的母亲惊讶地说:

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

再说,教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

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教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他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一个人走在深山之中。

当他到达教师家里时,四肢都冻僵了不能动弹,很长时间以后才有了知觉,教师赞叹地说:

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正是因为宋濂能坚守承诺,甘愿忍受穷苦,把艰苦的生活当作一种磨炼,一种对意志品质的考验,以苦为乐,他才能成就事业。

他说道:

心中有足以使自我高兴的事,读书明理是最神圣的事情,所幸自我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

这就是古人所追求和崇尚的君子的品德。

古人诚信的故事(十九):

欧阳修治学严谨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官至副宰相,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资料,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

异常重视道德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他的诗词和文章在当时就被称为极品,受到文人学士的广泛赞誉,这源于他的治学严谨,做文章务求精益求精。

他每写文章,草稿出来后,即贴在室内墙壁上,反复推敲修改,有的文章甚至改得不留原稿一字,直到称心如意为止。

例如他写完《醉翁亭记》后,诚心向人征求意见,他读给一位樵夫听,当读到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时,樵夫说:

您文章的字好象多了点。

我打柴上山,站在南天门,放眼一望,四周都是山顿时,欧阳修明白了,于是提笔将前边一串文字划掉,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就是人们今日看到的《醉翁亭记》言简意赅的开头,只这一句便总括了滁州胜状,也总领了全文气势。

欧阳修不仅仅严谨治学,也严谨做人、做事。

他待人真诚坦荡,始终注重提携奖掖后俊,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等人皆出于他的提拔,使北宋文坛出现了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

欧阳修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当时欧阳修比宋祁的官位高,所以,御史决定《新唐书》只署欧阳修一人的姓名。

但欧阳修却说:

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

宋祁明白后很受感动,说:

此事从所未闻也!

欧阳修晚年时,仍常将自我平生所写的文章,清理出来进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复推敲,甚是认真,有时忙的废寝忘食。

他的夫人问她:

你已年迈退休,难道还怕先生责难生气吗?

又何必费心去一一修改呢?

欧阳修却认真地说:

我既然发现了错误的地方,那当然要去修正。

要不就会误导后人啊!

古人诚信的故事(二十):

李勉诚实无欺

李勉是唐代中期的名臣。

李勉年少时很贫困,一次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

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忽然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李勉对他竭力照顾,他在临死前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

我家住在江西南昌,想不到在那里得病将死。

请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就都送给您。

李勉答应为他料理后事,后事办好后却把剩余的银子放在其墓穴中一齐埋下。

隔了几年,李勉担任开封县尉。

那死去的书生的兄弟来寻找这个书生,一路找到了商丘,打听出李勉以往为书生主持过丧事,就特地来拜访他。

李勉陪同那个书生的兄弟前往商丘墓地祭奠,并当场挖出了剩余的银子全部交给了他。

之后在唐德宗时,李勉任吏部尚书,他更是不畏权贵,遇事敢言。

唐德宗当时十分宠幸奸臣卢杞。

卢杞时任澧州刺史,遭到给事中袁高的弹劾,认为卢杞奸邪败政,贬官尚不足以抵塞罪责,然而唐德宗却不予罢免。

一天,唐德宗对李勉说:

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怎样不明白!

卿知其状乎?

李勉回答:

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

这是一句极佳的对答,流传天下,人们都佩服他的正直敢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