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docx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1)
我们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大国,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中,有一句名言:
何为理想社会?
幼有所教,壮有所用,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也是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想追求,时刻提醒我们要关心民众疾苦,要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0xx年10月8日,为了切实的了解我县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县政府组织“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我们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入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户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家中存在的困难,需要得到的帮助,想要了解的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方针,需要处理、协调的各种矛盾纠纷,有效的解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既宣传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措施,又拉近了我们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户的关系,这样不但有利于国家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也有利于化解群众心中的积怨,协调群众之间的关系。
在深入农户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明星村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各项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缺水干旱,种植的物种单一,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很多青壮年长期出外打工,农村剩余的都是妇女老幼,缺乏劳动力,生活比较艰苦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入户过程中我们实事求是,了解到民众的诉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房屋裂缝漏雨,要求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有个别家庭劳动力少,收入少,希望享受低保政策;有缺资金、缺技术,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贴息贷款政策;有家中有伤残人员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有希望硬化村组道路;有个别低保户希望提高低保补助标准;有规模种养殖户希望政府加大补助资金扶持力度;有个别农户希望解决移动网络覆盖不全的问题。
针对很多家庭在生活条件上还存在的各种困难,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积极的为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宣传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省上“1+17、市上“1+21”精准扶贫政策措施,面对面为群众讲解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大病医疗救助、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政策;耐心详细的解答农户对政策方面提出的各种疑惑和分歧;认真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的观点;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和巨大的责任与农户诚心交流,深入详细的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群众在就学、就医、就业和住房、行路、用水、用电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送温暖、送关怀,帮助农户解决了很多的实际困难,增强了他们脱贫的信心。
我们对群众最期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衣食住行问题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我们为王小霞等3名低保户争取危房改造项目;驻村工作队成员方红刚联系市财政局争取为明星村石门子组修建两个文化广场建;我们协调村上积极联系商贩,推销农户积压的红砂洋芋;细致有效的疏导化解农户心中的不满情绪和邻里纠纷;积极排查化解矛盾,调节个别农户对不能享受低保,不能解决棘手困难,不能申请精准贷款等不满情绪,增强了对政府的信心;我们为村民魏爱孔等群众耐心讲解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必备条件,告诉他有很多比他生活困难,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更需要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存在;针对有些群众在家中孩子就学中的实际困难,积极联系镇民政部门帮助其申请临时救助,申请学生生活困难补助,两后生—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有效的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针对患有大病的困难群众,帮助他们积极申请医疗报销、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使患病群众得到积极救助,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的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和身上的病痛;对于没有申请到精准贷款的群众,详细的解释了政府的精准贷款政策,贷款的申请流程,申请贷款需要准备的资料,让他们明确知道申请贷款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精准贷款会及时的发放到需要的人手里;通过我们与群众之间坦诚、积极的沟通,及时疏导了他们的不满情绪,推动了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我们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将排查出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就地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进行了梳理汇总,并将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有效的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详细宣传惠农政策和扶贫措施,使农户明白自己是否适合享受相应的政策,把具体的扶贫措施落实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身上;明确的了解群众的困难需求,针对群众的具体困难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着重解决多数群众最急迫、最普遍、最关心的问题;积极发现和宣传推广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国家的扶贫政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从小处着眼,把扶贫措施与农户的需求精准对接,有效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这次开展的“大走访、回头看”活动令人感受颇深。
转眼间,活动开展已经有一个多月,回顾这一个多月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在体会到农民群众的淳朴和热情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生活上确实存在的实际困难,使我们感到自己作为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们处于国家扶贫工作的第一线,我们如果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那么我们老百姓如何脱贫致富,我们的政策措施如何落到实处,我们的政府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就会被破坏,会动摇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根基。
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有时会因为群众的不理解,而被指责被嘲讽心里感到很委曲,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扶贫人员真正了解了他们内心的苦,倾听到了他们的实话。
通过我们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及实实在在为群众所办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不理解转变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主动,甚至有农户盛情挽留让在他们家吃饭,这些都表明,只要我们心系群众,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疾苦,贯彻国家政策,是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能够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的。
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我们由衷的替他们感到高兴,看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残因学导致家庭贫困的状况,我们感到十分的难过和内疚,农户希望得到政府帮助的心情比较迫切,这令我们真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
这些都时刻鞭策着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农村的工作中发挥我们的余热。
我们各个联扶干部也将会继续努力,认真干好此项工作,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2)
根据县局“大走访”的民访计划安排,我随纪委书记、督察长刘继田深入铜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单集镇吴桥村等村镇走访。
铜山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环抱徐州市,外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及山东省微山县接壤,是省际结合、城乡结合区域,是全省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加“破”地区,“新”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坐落在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民住宅;“破”是指还有一部分没有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仍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
临行前,我带了300余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精心设想了可能遇到的尴尬局面和难题。
经过十天的走访,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宽容和纯朴,意识到公安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尤其是我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推动了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和驻村民警政策待遇的重大调整。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大走访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今年11月12日,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开展万名督察民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大走访”活动的重大意义。
我们的这次走访第一阶段十天,共走访6个乡镇,19个行政村、16个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25家(户),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265份,掌握的情况也是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苏北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纯朴的苏北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念随口可言,如数家珍,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依赖是有口皆碑的。
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既是警务督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督察民警改进作风、体察民情、促进工作的实际步骤。
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警务督察队伍建设,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任务的完成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走访活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进入校门及至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很少深入农村,更少接触农民。
刚开始走访时有为难情绪,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开口,向群众发调查表时,有个小伙子,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了,说:
“都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就走了。
我感觉很难堪,也很灰心,怎么这样我们是真心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不是搞形式。
刘督察长及时开导启发我,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
第二天,我见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主动上前与老大爷聊起了家常,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的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们身份,说明来意,我们是督察民警,想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这儿的治安情况,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后,老大爷打开了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几个邻居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警务室建设到党的农村政策,从公安机关亲民便民举措到110报警服务态度等。
一个村民听说我们是督察,就主动反映问题,原来,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一直没给处理。
随后我们主动与该派出所联系,找来社区民警,在周围邻居的配合下,当场为两家进行调解处理,两家人均表示满意,还主动互相承认了错误,化解了矛盾,村民们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
有几个群众主动找我们反映家中自行车被盗、警务室有时关门、找不到民警等问题。
临走时还跟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说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我们。
通过大走访,我深深懂得:
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之所以有上访等问题的发生,可能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
三、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次走访,我们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省际村组,先后深入三堡、棠张和安徽交界的部分治安复杂村组。
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
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不属于职责范围无法做到的给予耐心解释,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认真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这几个村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大家对民警的依赖心较强,普遍希望社区民警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在警务室,能常见到民警的身影。
通过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听到了群众的呼声。
一位村民说:
“平时见到警察,不是在马路上拦车罚款,就是来调查取证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好事,通过这次与警察聊天,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真的感到民警马天明又回来了。
”
四、大走访活动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农村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村警务室建设。
大多数群众对警务室持褒扬的态度。
普遍反映社会治安形势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农村的盗抢及其他侵财类案件明显下降,寻衅滋事、流氓滋扰事件也很少发生,见警率明显提高,每天能见到公安人员巡逻,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各项惠民措施更加具体了,但是,也有部分群众反映警务室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民警在警务室的时间太短,办理户籍时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户口慢,影响工期;二是个别群众反映一些因纠纷引起的伤害性案件处理拖拉,矛盾化解不及时,影响生产生活;
三是省际结合部集贸市场流窜作案时有发生;四是反映辖区民警走访群众不经常,群众对驻村民警不熟悉等。
针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孙益龙局长高度重视,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专门召开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警务室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于2011年12月6日,召开全县公开选拔农村中心警务室民警动员大会,在全县选定27个农村中心警务室作为试点,公开选拔驻警务室民警,全面打造人民满意、信息化、规范化的农村中心警务室,县局决定:
凡被选拔上的驻村警务室民警第一年担任所长助理,第二年解决副股级,并根据工作表现逐步适时解决正股级和副科级待遇。
这一政策将全县最优秀的民警选拔到警务室,并建立了警务室民警受理群众报警、投诉,调解纠纷等工作机制,要求警务室民警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盗、防火、防骗宣传,通过警方提示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等,使全县农村警务室建设和规范运行又上了个新台阶。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3)
开展“一推行四公开”以来,在镇上的统一安排下,我村成立了群众工作站,作为群众工作站的一员,我经常与工作站其他成员一起走访我村群众。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走访,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
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
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
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当地的交通问题,大多数群众希望水泥路能修到家门口。
2、普遍反映要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降低灌溉费用。
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
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
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我村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4)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
“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
“反正讲了也是白讲”。
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
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
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
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
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
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
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
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
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
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5)
"贴心解难"大走访,是XX区委、区政府经过详细论证、精心部署,于今年4月开始的一项旨在"与百姓贴心、为百姓解难"的广泛的干群互动活动。
按照"六零"、"四化"要求,全区千余名干部要走访8.2万个住户、300余家企业及27所学校。
本人通过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些情况,形成了粗浅的思考。
基本情况: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经走访企业和群众36045户,收集各类问题2459个,妥善处理1568个,深得群众称赞;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重点项目的积极推进,使辖区百姓的情绪积聚较多,亟待化解;所收集的问题量大而杂,容易使被走访对象误认为流于形式;有些干部的走访还在流于形式,还没有贴心去走。
思考:
一,走访要目的明确,要着眼于"民生、发展"问题。
如果走访只是收集情况,那往往就会迷失方向,最后既不能有效地了解民情,化解情绪,有时还会激化矛盾.所以在走访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目前的走访应该民生、发展问题为主.区政协领导在月塘街道石塘冲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该社区204户居民的一个40多年的心结。
由于历史原因,该社区华湘区域只有一个总水表,水管多处锈坏,居民只能在一个总水龙头提水生活.走访领导据此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并取得了支持.终于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水表,接上了新的水管,他们再也不用为每天喝"锈水"发愁了,无不称好.一个投资15亿元的商业综合开发项目,由于与所在地一个破产工厂的职工始终不能达成协议,从2007年开始,两次开工,又两次被迫停工。
今年"大走访"开始后,所在的茨菇塘街道办事处决心解决这个老问题,他们逐户走访,开了50多次沟通会,又帮助一些困难职工解决租房、就学、就业和就医等生活难题。
心与心的交流,终于较快化解了之前的心结,使上万平方米的旧房拆迁工作终于在8月底开始,项目开工典礼也在和谐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走访要建立机制,要着眼于"便捷、长期"联系。
要想保持同人民。
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呼声,走访群众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能上级布置集中走访时就走访,不布置时就不走访,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
要善于把集中走访与日常走访结合起来,把定期走访与不定期走访结合起来,把走访群众与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
要搞好常态化"大走访"活动,关键是要做到"三贵三忌":
即一贵真情实意,切忌虚情假意。
要切实以公仆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对待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二贵深入扎实,切忌形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