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9365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docx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

“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

[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

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

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理解记忆)

过去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

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水平

比较稳定,一

发达

保持较低水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些国家的人口

俄罗斯、德国、

国家

增长缓慢

数量还会逐渐

日本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减少

人口增长很

人口增长开始

发展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快,世界新增

趋于缓慢,很

印度、巴基斯

中国

水平较高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人口中,发展

多国家实施人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中国家占到

口控制措施

死亡率下降

80%以上

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

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三低”模式

出生率

高(一般>3%)

低(一般<%)

死亡率

高(一般>3%)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低(一般<1%)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不断增长

分布

热带原始森

较落后的发

亚、非、拉等洲的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

林等地区的

展中国家或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

落后民族

地区

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政策、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福利、自然环境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口诀:

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低,青少年比重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延长。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

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1.洲人到美洲、非洲

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

二战

本主义发展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发地区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

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

2.以集团性、大批移民

4、中国古代人口

线开辟

为主

迁移的原因:

自给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自足的农业经济

二战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

的脆弱、频繁的战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

西亚打工

争、以及自然灾害

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5、中国新中国成

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

20世纪80

年1.计划经济体制

有计划、有组织

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代中期前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地进行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

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

自发迁移,流量

1.内地到沿海

增大,流向发生

2.山区到平原

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了很大变化

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6、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

有利影响: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开发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有利影响:

流入大量优秀人才和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人口对

环境的压力增加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记忆]

(1)自然环境因素:

最主要的是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人们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总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9、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10、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

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

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

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

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

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

资源(成正比)——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决定开发数量、人口生活

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决定消费数量、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区外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们

受教育程度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

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记忆]

 

(所能容纳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6、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的原因:

(见《非常学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商业区的形成:

(课本18页)

 

工业区的形成:

(课本20页)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中高级住宅区的分布特点:

 

低级住宅区的特点: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它们的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理解)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以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

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以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

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

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

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

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交通的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理解)

市中心地租最高,交通干线两侧比远离地区地租高,交通干线与外围公路交汇处形成地租次高峰。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北京市)

(5)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6)行政因素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表现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

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

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

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联系广大城市,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

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广。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5、城市等级体系理论[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

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7、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土地的城市化

2

、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记忆]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

;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期阶段:

一快一慢(城市化速度快,城

市化水平变化大)

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不利影响:

影响的表现: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见课本)

初期阶段:

两低(城市化水平低,

危害

来源

城市化速度低)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

大气污染

后期阶段:

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

[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

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

城市化水平高)

逆城市化

(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

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

污染

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活动

 

8、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

(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2)建立生态城市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记忆]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

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

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

[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记忆]

位置:

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

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记忆]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

优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

[记忆]

分布:

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

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

好暖喜湿)

2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3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

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口诀: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4

、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记忆]

分布: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

作物:

小麦、玉米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5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

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

地广人稀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生产规模

机械化程度

科技水平

商品率

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

[记忆]

分布: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

牛、羊

2

、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

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

(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

(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

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

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五种农业地域对比表

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分布

生产特点

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

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

(季风水田农业)

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技水平低。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