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9209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x

西北有高楼教案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

大学语文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授课专业和班级

授课内容

《西北有高楼》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西北有高楼》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西北有高楼》的知音难觅主题

教学难点

《西北有高楼》中关于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苦闷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

时间分配(90分钟)

一、引入新课: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价值

二、《古诗十九首》的定名

三、《西北有高楼》的作品分析

四、《西北有高楼》的主题

五、《西北有高楼》的哲理

六、《西北有高楼》的艺术

七、总结:

古诗的学习方法

八、思考题及参考书目

5

10

30

20

10

10

3

2

一、《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价值

二、《古诗十九首》的定名

三、《西北有高楼》的作品分析

四、《西北有高楼》的主题

五、《西北有高楼》的哲理

六、《西北有高楼》的艺术

 

讲授新

拓展内容

诗歌的潜能与多义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授内容

备注

《西北有高楼》

一、引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大量失意文人。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窘、理想与抱负的不得实现,都造成了迁客骚人的千古悲叹。

上至战国时期的屈原,下至清代的郑燮,中国的失意文人面对现实作出了种种的人生选择,或坚持理想、以身殉志,或独善其身,甚至随波逐流。

《渔父》、《西北有高楼》和秦观的《踏莎行》就体现了失意文人的人生选择和苦闷心理。

二、《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个名篇。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

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

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

最早载于《昭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昭明太子萧统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

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

大体创作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时。

其时正值儒学衰微之时,旧有的道德原则失落,主体意识觉醒,新的信仰尚未建立起来。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文治武功、畋猎游乐、宗庙祭祀等文学题材,逐步让位于与文士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和生命感受等。

因而《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

其内容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

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

修齐治平建功立业,本是儒家强调的积极入世之道,而在这里,它染上了文士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悲伤色彩。

他们意识到了物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于是渴望及时建功立业: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回车驾言迈》)甚至露骨地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今日良宴会》)

第二,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

前者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那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世界,并不属于他。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他感到失去了人生的归宿,前途迷惘,有从政理想被亵渎的愤懑。

后诗则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隐含着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

在共同利益的争斗中,一些文士标榜气节、忠义,而当在功名利禄之途上展开竞争时,旧谊便发生了变化。

侥幸者和失意者的沉浮异势,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诗人一度笃信的道德原则,在复杂变态的人际关系中顿显虚妄。

第三,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

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

现实政治的黑暗,世风的浇薄,旧道德原则的崩溃,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和无可奈何的心态。

建功立业传统价值观破灭之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新思索。

《驱车上东门》将个体生命放在永恒的宇宙中对比思考,作者发现了个体生命的弥足珍贵与短暂: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不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从一介草莽到贤哲圣人,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短促有限的,这种认识是唯物的、正确的。

由此诗人又超越旧有价值观念,对人生作出了新的抉择: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也有同调: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代来兹?

”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不够健康,但是它是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的生命冲动,是人的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无外在功利性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有着积极意义。

第四,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除上举八首外,其余的十一首都属此类。

这类诗歌的产生,大体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一些中下层文人为寻求出路,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宦游,长期漂泊在外;一是汉末的黑暗政治和党锢之祸,迫使大量文士亡命江湖。

这些文士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他乡逃避政治迫害,生活坎坷辛苦,心灵孤独屈辱,十分渴望家庭、爱情的慰籍。

于是抒写羁旅相思之苦,便成为最突出的主题。

这些作品中除《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少量是从羁旅男子的角度落笔外,绝大多数则是从女性角度着墨的,情感表达深婉细腻,意蕴丰厚,更具艺术魅力,《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是其中最佳者。

前首诗借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表现了夫妻相爱而受压抑不能团聚的苦闷。

表面上字字都是写天上的情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暗示人间情事。

《行行重行行》亦托为思妇之词,先写“生别离”远隔天涯的不幸,次写路远难会的怅惘,再写相思过度而消瘦的痛苦,最后以勉强的自我宽慰作结。

其中“浮云蔽白日”的猜疑和“努力加餐饭”的宽慰,深婉曲折,十分贴近人物思妇心理。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虽然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饱含着生命意识觉醒之初对人生易逝的感伤,所有的其他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这是一首抒写仕宦失意士子听曲感心的诗。

充分表现了黑暗时代所带给一切被压抑者内心伯乐不在、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悲哀,以及他们不甘於现实的想法。

三、《西北有高楼》的作品分析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

这首诗在艺术上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全诗共十六句,可分作三层。

第一层(1-4)句,着重描写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所居之环境。

中国旧诗有一个传统:

它的文字本身往往就能引起人向某一个方面的联想。

而这首诗的开头第一句“西北有高楼”,就把人引向一种脱离世俗的高寒境界。

因为,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寒冷的,东南是温暖的。

所以在中国的旧诗里,一提到北方或西北,就给人一种高峻、寒冷的感觉。

同时,高楼形象的本身,也往往代表着一种孤高并与世隔绝的环境。

李商隐有—首诗说: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当秋雁开始从北向南飞的时候,叫了一夏天的蝉也就停止了喧哗。

诗人也许是真的听到了雁声,从而内心就产生了一种从喧哗到凄清,从炎热到寒冷的感受,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一种摆脱了世俗喧嚣的境界。

高楼浸在如水的月光之中,不但高寒,而且晶莹皎洁。

“青女”是霜神,“素娥”即嫦娥,都是居住在高寒境界里的人物。

她们不但能够耐得住寒冷、孤独和寂寞,而且越是寒冷、孤独、寂寞,越是能够显示出她们的美丽。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联想,但“西北有高楼”这几个字毕竟还只是一个理性的说明,这是不够的,他还要给你一个更具体的形象,那就是“上与浮云齐”。

 “齐”是平的意思,那西北的高楼和天上的浮云一样高!

这真是一开口就把人的目光引向半天的高处。

这里这种境界,与《青青河畔草》的那种气氛显然不同。

古人写诗的时候,如果是写一个女子,往往先写她出现的背景和气氛,而这些是和人物的品格结合在一起的。

李商隐写一个女孩子说“碧城十二曲栏杆”,你想一想,居住在这样美丽环境之中的女孩子,她的内心应该有多么美丽、委婉!

而现在我们这首诗中还未露面的女子,她所居住的环境不仅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高寒,而且也有“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的美丽。

“疏”,有“通”的意思,是怎样的“通”呢?

就是“刻穿之”。

中国旧式房屋的窗户都是木头的,上边有窗格子。

讲究的木窗,上面的窗格子往往雕刻出弯弯曲曲的花纹。

这花纹当然是刻通的,而且互相交叉,所以叫作“交疏”。

 “绮”是“文缯也”。

古代的丝织品,没有花纹的是素绢,有花纹的就叫文缯。

那么“结绮”是什么意思呢?

李善的注解说是“刻镂以像之”,就是说,那木窗棂上刻出来的花纹就像丝织品上织出来的花纹一样美丽精致。

但也有人认为,这个“结绮”是指用有花纹的丝绸制做窗帏系在窗前。

诗歌可以有多义,这样讲也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 “交疏结绮窗”这五个字给人一种精致、美丽的印象,而这里边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对人物形象品格的暗示。

   “阿阁三重阶”的注解比较复杂,李善引了《尚书中侯》里的一句话“凤凰巢阿阁”,又引了《周书》里的一句话“明堂咸有四阿”。

明堂是一种很高大的建筑,古代各种重大的典礼活动都在明堂中举行,而明堂一般都是有“四阿”的。

郑玄《周礼注》说, “四阿”就是后来的“四柱”。

其实,我们也可以不必做这么详细的考证,总之凡是能够称为“阿阁”的,必然是那种很高大的建筑,而且不会只有一层。

这个 “阿”字,就是极言其高大的意思。

秦始皇曾经盖过一个很高大气派的宫殿就叫作“阿房宫”,那么什么是“三重阶”呢?

中国古代建筑是很讲究的,它不让你笔直地一口气走上去,而是走上一些台阶之后就有一个平台,你可以休息一下再向上走。

而且,古人说到三和九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常常不是确指,而是极言其多。

“阿阁三重阶”,并不一定只有三层,它可以有很多层平台,所以这五个字给人的印象是极其高大雄伟、富丽堂皇。

现在你看,楼中女子还没有出现,她所居住的环境已经渲染出一种背景和气氛了。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其实是误解。

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

“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

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笫二层(5-12)句,具体描写楼中“歌者”弹唱的情形和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感受。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写得非常好。

那悦耳的声音是从“上与浮云齐”的高楼上飘洒下来的,你要知道,越是那种高远渺茫、难以得到的东西,才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追求与向往。

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古人常说:

“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才有“知音”的说法。

“音响一何悲”,说明楼下的听者已经受到“弦歌声”的感染,和楼上的歌者产生了共鸣,在心境上打成了一片。

下边他说: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你要注意,这《古诗十九首》有时候写得实在很妙,像这个地方,就发挥了一种不受拘束的想像。

因为,这首诗里一共写了两个人物:

一个歌者和一个听者。

但是——真的有这个歌者吗?

其实她完全是由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她的孤独寂寞也完全是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

事实上,是由于听者自己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才想像高楼之上的弦歌者也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孤独寂寞的女子。

其实他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了。

这个“杞梁妻”是什么意思?

古代有一本书叫作《琴操》,相传是东汉蔡邕所作,书中说,在琴曲里有一首曲子叫作《杞梁妻叹》,是齐邑杞梁殖之妻所作。

殖死,妻叹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将何以立吾节?

亦死而已!

”援琴而鼓之,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

崔豹《古今注》也记载了这件事,说法稍有不同,说是杞梁战死,其妻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

”乃亢声而哭,杞都城感之而崩,遂投水死,其妹悲姊之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

后来,这件事又演化成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故事。

总之,这里之所以用“杞梁妻”这个典故,是着重在“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这几句话。

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总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倘若既无父,又无夫,又无子,那就处于极端的孤独寂寞之中了。

这首诗是说听者以为一定是这样一个人,才可以弹出如此悲哀的曲子来。

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

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

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

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

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

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写得也非常美。

我在讲词的时候讲过,古代的音乐叫“雅乐”,南北朝时流行的音乐叫“清乐”,也叫“清商乐”,所以“清商” 指的是一种曲调。

但古诗中的“清商”却不是指“清商乐”,而是泛指那种给人一种凄清哀伤之感的曲子。

为什么呢?

因为五音之“商”在四时里边代表秋,而秋在中国传统的“五行”里边属于“金”。

 “金”是兵象,刀枪剑戟等武器都属于“金”,所以说,秋有一种肃杀之气,到了秋天,葱茏的草木遇到这种肃杀之气就都摧败凋零了。

因此欧阳修《秋声赋》说:

 “商,伤也。

物既老而悲伤。

”“清商”之曲是悲哀的,而“清商随风发”之所以写得好,还不仅因为它写出了那种凄清和悲哀,与此同时还写出了一种美丽的姿态。

难道声音还有“姿态”吗?

这真的很难解释清楚。

大家都知道,听音乐是不宜坐在喇叭跟前的,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传送的距离,经过一种空气的振荡,那声音才美。

唐人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一种远远地传过来的声音,因而显得悠扬好听。

而且还不止如此,越是从很高很远的地方传下来的声音,越是你不能够看见,不能够接触,就越能够激发你的想像。

王国维写过一首很好的小词《浣溪沙》,上阕是: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他说:

天已黑下来了,山顶上有一个寺庙在落日的一点点余辉之中看得不很清楚。

那地方那么高,高得鸟儿都飞不上去,而且半山之下已经昏暗了,你已经没有办法上去了。

可是从那个地方远远地传来了孤独的磬声——磬是用玉石做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那声音不但对人是个诱惑,连天上的云彩都被它感动,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停下来不走了。

当然,王国维这首词接下来讲的是哲理,我们且不去管它,我的意思是说,从高远之处飘洒下来的那种声音,总是具有一种对人诱惑和吸引的能力,它促使你想像,促使你追求。

而且, “清商随风发”就更妙。

因为如果没有风,声音的振动就不发生变化。

如果有风呢?

顺风的时候声音就大,背风的时候声音就小,你所听到的那个声音,随着风的变化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是捉摸不定的,这就更增加了声音的美感和对你的吸引。

   “中曲正徘徊”,“中曲”指乐曲的中段。

徘徊者,是指曲调那种低回婉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徘徊;“中曲”,就是曲子的中间,或者说中间那一段曲子。

前边我说“清商”给人一种凄清悲哀之感,而现在所说的“低回婉转”,就不仅是简单的凄清悲哀,而是在凄清悲哀之中还有一种缠绵婉曲的姿态。

而且,人的内心与音乐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一段曲子的徘徊,同时也就是人的内心的徘徊。

所以下面他说“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

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

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不正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

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

楼中那个女子,她每弹一个音符的声音都传达了那么多的哀叹。

我们常说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脑子里总是回想着那美妙的声音。

这里所谓“余哀”也是说,在音乐的声音结束之后,仿佛还留下说不尽的悲哀,使你继续感到激动。

我们今天使用“慷慨”这个词,一般是说某人在金钱方面很大方,但古人所说的“慷慨”不是这种意思,而是内心感发激动的一种感觉。

《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在垓下和虞姬告别时说,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这里的“慷慨”,就是指一种悲哀之中的感发激动。

第三层(13-16)句,写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的无限同情,愿意成为她的知音,并与她比翼高飞,同她一道逃出樊笼,飞向自由快乐幸福的新天地。

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人生谁无痛苦?

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

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难道不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

但她找到了“知音”吗?

没有。

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呵!

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岂不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

但是,我们的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

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呵!

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

再莫要长吁短叹!

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

所以作者说,我所感到悲伤的不是她的辛苦,而是真正能够听懂她的歌、体会她的感情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在于有人真正认识你的价值。

《水浒传》里吴用到石碣村去找阮氏三兄弟,让他们入伙同劫生辰纲,阮小五和阮小七听吴用一讲,就用手拍着脖子说:

“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不要以为只有当强盗的这么说,孔子不是也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吗?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由此可见,活在世上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欣赏,那才是最悲苦的事情。

  结尾两句“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有的本子不是“鸿鹄”,而是“鸣鹤”。

要想分辨这两个词用哪一个更好,你就必须熟悉中国文化的传统。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鸣鹤”和“鸿鹄”这两种鸟的形象含有不同的寓意,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境。

我们先说“鸣鹤”的含义, 《易经·中孚》的爻词说: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是说有一只鹤在山阴的地方呜叫,而它的一个伴侣就在旁边和它互相应答,这是一个大自然外在形象的比喻,代表了一种和谐的欢聚,所以下边就联想到,假如我有一杯好酒,我当然也要和你一同享用。

因此,如果是“愿为双鸣鹤”,其含义就是我愿意和你做一对可以互相应答的知音伴侣。

联系前边的内容,这个意思是可以讲得通的。

 “鸿鹄”也有出处,《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想要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看到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不肯辅佐自己却肯辅佐太子,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他在同戚夫人饮酒的时候作了一首《鸿鹄歌》说: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缯徼,尚安所施。

”意思是,太子的翅膀已经长成,他已经像一只高飞的鸿鹄跨越四海,我们虽然想害他,但他已经不是弓箭所能够伤害的了。

那么,这里如果是“愿为双鸿鹄”,则除了成双成对的含义之外,还含有高举远骛,不再受尘世伤害的意思。

古代诗人经常作这种高飞远走的想像,李白有一篇《大鹏赋》,想像他自己变成一只大鹏,遇到了一只“稀有之鸟”,于是就“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两个人有共同的理想境界,一起飞向辽阔高远的天空,把那些尘世之间的龌龊卑鄙都抛得远远的。

其实杜甫也有这种想法,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在述说了那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落魄失意之后,在结尾时说,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意思是:

我要变成一只白鸥,消失在那烟波浩荡的大海上,离开这个使我失意和痛苦的尘世。

杜甫是一个人飞走,李白是找一个知音两个人飞走。

总之,远走高飞,离开这个龌龊的、勾心斗角的尘世,这是千古以来很多读书人共同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共同的心态。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命清高、自视不凡的心理。

其实,人在心灵和品格上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我以为,具有这种心理的人起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

不管别人还辗转在泥土之中,我只管自顾自地飞去。

第二种是:

尽管他会飞,但能抱着深厚的爱心降落下来与泥土之中那些凡俗的人们共处,而且不会沾染上那些污秽。

第三种人是最了不起的:

他不但自己能够高飞,而且要教会那些辗转在泥土中的人们,带着他们一起飞。

然而,我们怎么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这么崇高呢?

一个人如果在心灵上能有一种向高处飞去的向往,那已经是很好的了。

实际上,这种想法还不仅仅存在于诗人、士大夫之中,我还可以举出另外的例子来说明这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大陆作家告然是农民出身,只受过三年小学教育,从小就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又参加过土改。

他写过一部小说《艳阳天》,男主角叫萧长春,书中还有一个女孩子叫焦淑红,她对萧长春发生了爱慕的感情,却又不能够确知对方是不是也爱她,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两个人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谈话,焦淑红就说:

看到月光这么好,我真想变成一个什么飞到月亮里边去。

所以你们看,不只是诗人士大夫,即使是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挫折和烦恼的时候,也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也会产生这种高飞远走的想法。

所以,这实在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心态,我们不宜对这种心态作过分求全的责备。

   因此, “鸣鹤”的重点在于成双成对,以此比喻人世间的幸福生活;而“鸿鹄”,则包含有一种高举远骛的理想境界。

再者,“双”字已经包含了成双成对的意思, “愿为双鸿鹄”则不但是愿结成伴侣,而且这一对伴侣还有着共同的高远理想。

所以我个人以为, “鸿鹄”比“鸣鹤”更好。

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

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

缌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

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

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

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

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

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

”不知读者可有同感?

四、内容评述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

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

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

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明朝有一位学者叫陆时雍,他说这首诗所写的感情是“抚中徘徊,四顾无侣”。

“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