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8799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docx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每个乡镇的发展,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五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1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作为水利部门,则积极提供水利支持,并通过水利发展,挖掘自身优势,为争创全省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农田水利建设为第一抓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之根本,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我县将积极向上申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造农田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例如:

灌溉渠道、排水工程、小型提灌工程、水陂等。

通过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提供有力帮助。

二、以防洪减灾为保障,提高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水平

为提高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水平,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我局将大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防洪工程,疏浚河

道、加固河堤,加大河道行洪、泄洪能力,提高河流灌溉能力,确保中小河流汛能排、旱能灌;全面落实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加固大坝、新建灌溉涵管和溢洪道,保证下游农田不被冲毁。

通过这一系列项目实施,保障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水平。

三、以水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水利经济及水利服务社会能力

依托县水资源优势,发展水利经济及水利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

根据县“十三五”水利规划,我局将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建设第二水源(洋前坝水库),解决目前城区供水单一水源(礼亨水库)问题。

同时,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完善供水应急措施。

另外,大力发展小水电,利用XX县山区优势,通过蓄水发电,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2

按照市局安排,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区的关山镇代家村、新兴街道办的屈家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的方式采用了听取镇(街办)村、组领导的座谈汇报、组织农民座谈、进入农户单个问访,向农民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集中走访了解。

现将在区关山镇代家村的调研情况统计分析汇报如下:

一、关山镇代家村的基本情况

区关山镇代家村位于城区东部8km处,北毗邻富平张桥,由阎入关山至蒲城的县际公路从其村旁穿过,基本属于典型的远离城区的农业村。

该村现有农户519户,耕地面积3500多亩,农业人口数2180人,人均耕地1.60亩,全村

几乎以种植甜瓜蔬菜为主,达到2600多亩。

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806元的全区平均水平。

二、关于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该村发放问卷30份,收30份。

从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情况统计汇总结果:

(1)农村农民家庭的基本构成:

每户人口在3~6人之间,以4~5口人居多,占发放总卷的52%之多。

其中专门务农的3人居多占到23%;其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占到36.4%,高中(职高)占9.5%,其余是初中以下。

(2)关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情况:

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两方面途径,几乎占到31份问卷的84%,其余表现在畜禽饲养。

该村纯收入~4000元的在30户中有15户,4000~6000元的4户,

6000~8000元的5户,收入8000元~1元的在30户中占有6户,没有超过1.2万元的,其主要的农业收入集中在粮食和瓜菜两项上;收入的支出依序主要表现为买衣着、现金购买食品、子女教育和交通通讯上,总和占到68%;用于非经常性支出的依序集中表现在购买耐用销费品、盖房子、农业机械三方面,占

到57%;余钱储蓄的支付依序集中在盖房子、供孩子上高中大学、购买价值较大的耐用销费品两方面,占到近63%。

当需要钱时解决办法依序集中在向亲戚、朋友借和银行、农村信社贷借两方面,且贷款借钱用途依序集中在农业生产、医疗开支、子女上学三方面。

30份问卷中,农户的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的三大支出中均超元的水平,其中因病、子女上高校加大支出的有13户,在

15000元以上。

在农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上集中表现在电视广播和技术人员指导两方面,在对待政府的项目问题与实施上集中反映在相信政府,但缺乏资金和需要技术扶持三个选项方面,将近占到78%左右。

(3)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

在该村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方面,通过我们实际查看,村民反映和问卷统计上,总体情况为交通便利,村有规划整齐,出村路面有土路与水泥路,但无垃圾台(一般有人不定期打

扫),无路灯,无沼气能源,无公厕,村内网络很少(仅协会示范点一处);对农村学校教育持基本满意或满意的态度居多,占到54%;在医疗保健方面,总体情况为看病方便,但医疗保健水平一般,占到64%多,且看病费用支出以劳动收入为主;购买各类商业险的以养老保险居多,占到近45%左右。

(4)培训农民与培育农村经济组织:

在这方面通过问卷反馈看,农民对问卷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名词在字面上不理解,缺乏科学认识,认为没有“合作经济组织”与“没参加”、“不知道”的问卷回答占到40%,不做任何表态的有16%左右,但对认为村里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必要的问卷回答几乎占到90%。

(5)农村治理问题:

从调查问卷情况看,该村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一般,占到67%;对村两委班子的管理问题反映很好,认为团结、民主、决策公开,能征求意见的达到76%;村民代表大会每年3次,村务公开真实性大,财务每年公开3次。

在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依序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推广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和农产品销售困难三个方面,几乎占到87%。

三、对该村调研情况的综合整理分析

从调研座谈和问卷中分析看出,该村和村民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三大支出费用相对年纯收入,明显偏大。

由于该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远离城区的村组,该村除了农民种植无公害甜瓜、蔬菜外,就是从事小额投资饲养业,几乎每户有奶山羊,养奶牛的全村共有15户,进城务工、外跑运输、开街门店等情况比较少。

农民收入较前者新兴屈家村则比较低。

在此次发放的30份问卷有15份就在元~4000元之间占一半,而全年三大费用支持也超过元,如有子女上学或疾病出现则更大,这一矛盾突出增收不易。

(2)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比较多。

其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自身上文化程序低,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相对狭窄,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少,比方对“合作经济组织”与“甜瓜协会”同作用不同语的含义不理解,甜瓜协会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客观因素上,年收入中的各种费用开支多应用于购买基本食品、子女教育、购买耐用消费品上,其次才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投资,

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农业经营成本偏高,又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收入,使农民增收的困难显现。

三是个人观念与影响。

在选择产品从种、摘、收获、销售都是自己处理,一人搞到底。

瓜菜收摘后,自己上市销售而不通中间商、协会组织,虽多赚了钱,但时间成本、劳动成本加大。

另外,外出打短工补贴收入的`意识淡薄,守家守地。

四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

(3)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渴望得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

从有余钱储蓄用途看,供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成为首选,即使无钱设法借贷款用于子女的教育开支意识深扎在农民思想中。

另外,农民自身也希望通过技术培训、网络科技和政府引导、协会合作组织帮助等途径来提高自身农业作物水平能力,通过引进新品种做好耕作换代。

(4)农民希望从政府处得到更进一步的扶持,对政府有三大盼。

从走访中了解到一是盼望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科技培训、项目资金扶持和市场信息的提供。

二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农业用水电、农资市场价大、农业经营成本过

高、个人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医疗条件、农民养老保障、子女上学费用大的问题。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3

近期,按照区委农工部关于开展农业农村经济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立足实际,对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较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以20xx年为例,各项农业工作指标均顺利完成,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面积达到18.6

万亩,产值突破9.3亿元,标准园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千亩蔬菜标准园7个;

农村沼气建设指标全部完成,新建沼气池300个;惠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共落实农机具、良种、沼气、一事一议、设施蔬菜等方面的补贴资金1600余万元;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新增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流

转面积突破8000亩,“三资”管理趋于规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财富积累机制。

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发展现代农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高,从生产设施建设到栽培管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为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而据我们调查虽然近两年各级对农

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仍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不愿发放小额贷款,更加加剧了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2)组织化程度不强。

当前农民进入市场很不顺利,原因之一是组织化程度低。

针对目前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

但就目前全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合作社数量虽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不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3)品牌效应不太明显。

以蔬菜为例目前,虽然我区已经注册了“营绿”、“碧缘”、“乾绿”等蔬菜品牌,但在开拓蔬菜销售市场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没有拧成一股绳,创立代表本区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

(4)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进。

专业农技人员缺乏,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是我们的现状。

所有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农业技术综合股一个部门承担,业务上不堪重负,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有名无实。

区农业局现有工作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多,涉农技术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全面的技术服务,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的技术服务队伍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向前发展。

2、发展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

建议政府在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组织建立产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地为融资提供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互信关系,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政策吸引,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宽融资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议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使其运作更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

(3)培树“广科源”蔬菜大品牌。

建议对现有的蔬菜品牌资源加以整合,聚零为整,抱团发展,逐步培育并树立在京津市场叫得响的,能反映有机蔬菜发展特征的大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

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使空转的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真正运转起来。

在确定人员编制中,重点向农业系统予以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村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民负担监管还存在一些间接收费问题。

一是少数部门仍然违规向村集体收取资料费、培训费、学习考察费等费用;二是村街报刊超限额,存在报刊订阅向村街摊派,部门刊物过多过滥等问题。

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由哪个部门负责治理,没有文件依据收费的要坚决不能再收。

明确要求乡镇各部门确需向农民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的,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备案,以防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街订阅报刊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

报刊征订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标准执行;三是加大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今后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突出。

一是村民实际筹资比较困难,部分村街存在集体垫资现象,把应发给村民的福利代替筹资。

二是由于申报程序比较繁琐,部分村街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上级资金拨付迟缓,造成报帐不及时,影响下一年度项目申报。

四是未将筹劳纳入奖补范围,奖补数额小,难以满足村街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

今后我们将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管理体制不畅。

各乡镇(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业务的是乡镇财政所长,长期以来财政部门执行的业务处理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处理程序,与农经部门的业务处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工作中很难贯彻落实农经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是村街各项财务监管制度很难落到实处。

从调研中发现有的村街民主理财小组难以真正发挥监管职能,对村集体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额开支没有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调研中还发现有的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于村街财务审批手续把关

不严,收入不及时入帐。

村委会开支严重铺张浪费,个别部门违规向村街收费等现象。

在今后“三资”管理中,一是要继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程序;二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三是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实行民主理财。

4、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三资管理工作体制不顺,人员短缺。

二是由于村街干部基于村街稳定因素考虑,对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本着后人不理前帐的态度,对清理核实和履行民主监督程序心存疑虑,对应收款不积极清收,应付款不主动偿还,对无偿或低偿使用村街资产的情况也采取回避的.态度;此外,区城区周边村街出租资产的数量较多,情况复杂,资产清理起来比较困难,而其它村街基本上可利用的集体资产又很少,因此村街对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也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村街开展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深入村街指导工作开展,通过总结已建立机制村街的经验做法,推动未完成村街的工作,完善相关措施,力争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5、农村经济审计处于“真空”状态。

我区没有开展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

具体原因是:

一是农经管理体制不顺。

我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全部由乡镇(办事处)财政所代管,农业部门的相关经济政策及报帐制度不能在乡镇(办事处)财政所代管的村街帐务中得到较好的落实,造成开展审计监督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审计力量薄弱。

我区农经人员少,县乡两级农经管理人员只有3人取得审计证,审计力量与任务相差悬殊,致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存在的困难依然是农经管理体制不顺和审计人员缺乏。

建议区政府充实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4

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黑水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

为此,笔者先后深入沙石多乡昌德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黑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

平方公里。

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万人。

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年来,黑水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

元,同比减少28.9%;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

粮食预计总产15207吨,比计划减少783吨。

由于地震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黑水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黑水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又以旱灾最为严重,春旱、夏旱、伏旱时常交替发生。

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虽然完成5000亩基本农田改造,但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

差。

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完成通村公路55条49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地震破坏影响,造成部分农村机耕道通畅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

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多

为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黑水县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牧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如沙石多乡昌德村共有农户39

户,人口17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1805元,在州党史办的倾力帮扶下,该村实施以“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厨,建太阳能、建院坝、建垃圾处理点”为内容的高半山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村民种植莲花白60亩、大黄

22亩、木香100亩、试种秦艽0.5亩、柴胡2亩、早实核桃60亩;此外,积极

争取资金5万余元修建村活动室,为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

供了可靠保障,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60元,农牧民增收效果明显。

与此同时,四美沟村的大白菜、红岩乡的洋葱已经在成都、南充等市场享有盛誉。

但是,全县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的结构调整普遍局限于规模扩大,品

种更新,布局调整等水平和层次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缺乏新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运输上缺乏先进的理念。

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灵,曾经出现过农民等莲花白、洋葱价格最后遭遇滞销的情况。

二、对加快黑水县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按照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我县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

确定了到xx年农村工作目标: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年均增长4%;年粮食总播面稳定在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752万元,年递增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草场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努力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

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牧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草场管理制度,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在9.6万亩。

三是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拓宽农牧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牧)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制度。

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加大农牧业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牧业信贷规模,提高农牧业信贷比

重,增加金融服务产品。

从信贷总量、担保、利率、期限、服务等方面对农牧业产业恢复重建给予大力支持。

放宽担保条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牧业发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

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牧业。

利用黑水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脱毒薯、优质生猪等特色产业和反季节蔬菜、特早实核桃、优质晚熟桃、豆薯荞、本地山鸡、道地中药材等,打造一批精品农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在适宜区域发展特色水果0.2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2万亩;在宜粮生产

区推广优质小麦1.5万亩、优质青稞2万亩、优质玉米1万亩、优质豆类2万

亩、优质脱毒马铃薯2万亩、优质荞麦1万亩等粮食作物;在高半山地区发展以木香、柴胡、大黄、秦艽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亩,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财源。

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着力打造生猪产业,大力发展圈养山羊和小家畜家禽,提高畜禽商品率,畜禽出栏达到8.5万头(只)。

积极发展特色林产业,重点发展特早

实核桃4000亩,加快发展后续产业。

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在沙石多乡、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