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844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docx

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实践(实验)主题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种子的萌发

课型

实验课√□实践活动课□

课时

(1)课时完成

1.教学内容分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指出:

同化是学习者建构概念的重要过程。

如果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模糊的,不完整的,是在量上的扩展,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撑,借助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出清晰、完整的概念,这个过程就是同化。

本课中,种子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因此,本课教师将采取解剖蚕豆,观察对比(干种子和萌发后的种子)等操作体验,让学生初步建立种子结构的概念,进而对比萌发10天左右的(蚕豆、芸豆、黄豆)种子,使学生经历求同归纳的思维方法,从4种不同的种子中抽取共同特征,帮助学生建构出清晰、完整的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单元分析: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引入,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让学生从以前的单个生物个体的观察认识向研究个体的繁衍、向群落延伸。

《新的生命》单元教学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采用双螺旋结构,从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两个维度出发展开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在3-6年级教材中涉及“植物”的教学的单元共有5个:

教材

单元内容

三上

植物

三下

植物的生长变化

四下

新的生命

五上

生物与环境

六上

生物的多样性

本单元是在学习三上《植物》(主要是对一些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三下《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对植物生长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延伸的学习内容,也为五上《生物与环境》和六下《生物的多样性》作好知识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单元内容分析】:

内容

目标

1-5课

1、观察油菜花,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2、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性,建立起花的构造和果实与种子的联系,知道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3、细致观察雄蕊和雌蕊,了解它们在形成果实与种子中的作用,知道给花传粉的意义。

4、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和多种植物的果实,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种子的某些特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

5、观察发芽的蚕豆,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

6-7课

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

《新的生命》是四下第二单元,在此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建立起植物生命周期的概念,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繁殖的概念。

通过研究植物、花、果实、种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繁殖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物种得以延续。

从而指向本单元核心概念:

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2.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已具备一定观察物体内部构造的能力,

为了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我对四年级共144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题共2道。

前测数据及分析:

1、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概念掌握情况

人数

比例

比较完整地说出种子结构

20

13.9%

说出种皮、胚根、胚芽、子叶至少2种概念

36

25%

说出1种概念及以下

88

61.1%

2、

2、请试着把种子的内部构造画出来。

概念掌握情况

人数

比例

尝试绘制,结构不准确

40

27.7%

不知道

104

72.3%

通过对前测数据分析不难看出:

虽然学生对种子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种植过植物。

但种子萌发的过程学生没有具体观察过,学生对于种子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了解更是模糊的。

因此,需要采取同化的过程,将学生原有模糊的概念转化为清晰、完整的概念。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概念:

1.说出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胚由胚芽、胚根和子叶构成。

指认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2.说出种皮可以保护胚,体会胚是有生命的。

3.知道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繁殖是植物最重要的功能。

科学实践:

运用感官及工具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尝试对细致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描述。

科学态度:

1、感受种子的生命力量,养成实事求是、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

2、发展学生求同归纳的思维方法。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尝试将种子结构与其功能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难点:

观察种子细小的内部构造,仔细记录现象,体会到种子结构是与植物繁殖有密切关系的。

5.学习评价设计

评测活动1----修正种子结构与功能关系

评价内容:

修正种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小组互评

水平一

没有完成,修正错误

水平二

修正基本正确,但部分错误

水平三

完成,修正全部正确

评价标准:

 

评测活动2----归纳4种种子的共同点

评价内容:

找出4种不同种子的共同点——归纳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水平一

大部分学生归纳错误

水平二

能找出部分共同点

水平三

绝大多数学生能找出共同点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具准备:

工具:

镊子、黑卡纸、放大镜、

材料:

干蚕豆种子和萌发10天左右的(蚕豆、芸豆、花生、黄豆)种子、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

聚焦话题

教师活动1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孩儿,就在我手里,想不想看看?

学生被激发兴趣后(展示:

蚕豆种子)

2、教师追问:

为什么说种子是植物的孩子?

教师提问:

一株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哪几部分?

(根、茎、叶)

3、教师陈述:

既然种子会长成植物,植物包括根、茎、叶三个营养器官。

种子内部一定有长成根茎叶的部分。

4、聚焦本课中心话题:

种子内部有什么?

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5、教师揭示课题《种子的萌发》

学生活动1

 

学生回答:

种子会发育成新的植物,从而建立种子和植物的联系

活动意图说明:

在聚焦话题环节,展现学生前概念,学生对于种子结构的认知是模糊、不完整的,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种子内部结构的动力。

活动二:

探索调查

教师活动2

1、认识蚕豆种子结构

①小组合作:

尝试“解剖”饱满的(干)蚕豆种子

教师提问:

为什么不容易打开?

种皮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

教师追问:

有什么办法可以种皮容易剥下?

(浸泡种子)

②对比:

(干)蚕豆种子和“浸泡”过的种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种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体积膨胀,这是种子生长的开始。

②解剖“湿”蚕豆种子

课件播放:

解剖蚕豆种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

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教师提问:

种皮会长成植物的根、茎、叶吗?

(显然不会)

看来胚会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

究竟胚中的哪部分会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呢?

2、猜想:

种子各部分功能

学生进行实验

(一)绘制胚的结构图,猜想与根茎叶的关系

(教师下发各组已经萌发10天的蚕豆,让学生观察)

教师追问:

观察萌发后的蚕豆种子,胚的结构和根茎叶关系的猜想有没有可以修正的地方?

3、修正:

种子各部分功能

学生进行实验

(二)观察萌发的种子,修正与根茎叶的关系

教师适时小结:

胚是由胚根、胚芽、子叶三部分构成的。

学生活动2

 

学生尝试打开种子,发现种子不容易打开。

学生回答:

(外皮很硬)

 

学生观察,汇报。

 

学生了解实验方法

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剥开种皮,并认真观察。

 

学生猜想

 

学生绘制胚的结构,并猜想与根茎叶的关系

学生发现萌发后的种子与猜想存在不同

 

学生修正猜想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学生经历①猜想种子结构和功能;②依据萌发的种子修正猜想,两个实验,让学生经历同化的过程,初步建立蚕豆种子结构及功能的概念。

活动三:

形成解释

教的活动3

1、对比:

4种萌发10天左右的种子(蚕豆、芸豆、黄豆)的共同点

教师小结:

像蚕豆、芸豆这样,其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2、猜测子叶的变化

教师提问:

胚根、胚芽会发育成植物根、茎和叶,如何种子继续发育,子叶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追问:

子叶的作用是什么?

学的活动3

小组讨论:

找出4种不同种子的共同点(结构相似,各部分功能相近)

 

学生回答(变小、脱落)

学生回答(提供营养、保护)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利用求同归纳的方法从4种不同种子中抽取共同的特征,从而获得完整而准确的关于双子叶植物中的结构及功能的概念。

活动四:

拓展延伸

教的活动4

1、思考:

缺少了一片子叶的种子还能不能继续生长?

2、课后实践:

尝试种植只有一片子叶的蚕豆种子,观察能否正常萌发?

学的活动4

学生思考

 

学生课后尝试种植

活动意图说明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课后种植只有一片子叶的蚕豆种子,发现也能正常萌发,让学生了解第二片子叶并不是多余的,起着备份作用,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的可能性。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实践:

尝试种植只有一片子叶的蚕豆种子,观察能否正常萌发。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依“同化”建构概念,沿学生思维发展轨迹组织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流畅。

2、求同归纳的思维方法引领学生头脑中对种子结构与功能概念的强化,思维加工过程主动有序地进行。

3、从对一粒种子的观察开始,激发学生对植物整个生长过程的持续性关注,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渗透对生命的尊重、对物种延续的期待。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结合学生的学情的前提下,以学生建构概念的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上完这节课,我进行了反思。

对于植物种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进行了探究。

第一部分,浸泡种子。

提前两天,我浸泡了蚕豆、黄豆、花生几种不同种子,放在教室,让学生细致观察,水量有没减少,种子有没发生变化。

这部分,大部分同学都有作了记录。

可惜,我的失误,我在课堂上没有深层次引导,为什么水分会减少,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只是简单告诉学生,水量减少了。

第二部分,种子的内部构造。

这部分是我教学的重点,内部结构看不到,引导学生把种子剥开来观察。

学生能发现一些相同的特点,种皮、种子可以分开成两半,能说出胚根。

但对胚芽的观察,还不够仔细,这也是我的一个疏忽,没有准备放大镜,今后的教学,课前准备应该更充分一些。

第三部分,发芽的蚕豆。

课堂上,我让学生猜测,胚根、胚芽将发育成植物的哪部分?

子叶又有什么作用?

接着,我就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选择适量的黄豆或绿豆进行萌发,仔细观察,胚根、胚芽的发育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