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854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

第2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政治上: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军事上:

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上:

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

确保战争的胜利。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商业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

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4.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1)积极:

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消极:

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轻巧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提出: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

(1)农业:

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

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

(3)商业:

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4)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4.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

(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

(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误辨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三、“斯大林模式”

1.历史背景

(1)苏联成立:

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

(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

2.建立途径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提出:

1925年底,联共(布)十四大。

②特点:

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

③结果: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运动

①背景:

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②提出: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③实施:

从1929年起,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

④结果:

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3.特点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

(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

4.评价

(1)积极

①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③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易误辨析]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材补遗]__

一、苏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

后方的工人积极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

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

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

继布尔什维克党员之后,非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

“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内容:

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成就:

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缺点:

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

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新经济政策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史料二 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史料解读]

(1)史料一:

“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恢复资本主义;“农民……被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控制……制高点”→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2)史料二:

“改良主义”→指新经济政策;“国家调节”→苏维埃政权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有哪些特点。

从史料一来看,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思想局限?

提示: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思想局限:

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

提示: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提示:

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史论归纳]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

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史料二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

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

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

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

“英国……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由“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吸取中国的教训,巩固国防的需要。

(2)史料二: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之外的经济体系;“……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依靠强大的自然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

[史料运用]

(1)史料一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

提示:

措施: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

提示:

原因:

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

启示: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

[史论归纳]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

(1)经验

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

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

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

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据材料“1918年”“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国家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苏俄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属于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

2.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

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

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

这表明(  )

【导学号:

67930064】

A.租让制取得显著成效

B.外国公司对租让制仍心存疑虑

C.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

D.租让制促进苏联社会制度变革

A [由“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

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

”可以分析出1921年后租让制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题干没有体现外国公司的态度,B项错误;因为“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但是签订合同却远远少于这个数字,不能分析出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社会制度的变化,D项错误。

]

3.下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

据此可知(  )

A.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

B.斯大林模式不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C.计划经济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D.重工业的增长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

A [根据图示可知,“二五”计划和“一五”计划相比,轻工业、农业所占的比重上升,体现了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A项正确。

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说法错误,是国家政策影响农业发展,排除;D项说法与图示信息矛盾,排除。

]

4.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他说:

“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这表明(  )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B.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B [A项错误,部分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的研究不能代表世界的潮流;由“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可以看出西方对苏联模式认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有这种认可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中“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太绝对;题干没有提及自由主义,推断不出摒弃自由主义,D项错误。

]

考点2|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3)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

2.目的:

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推动苏联经济发展。

3.措施

(1)农业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③开垦荒地,推广玉米种植。

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工业:

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4.评价

(1)积极性

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扩大了开垦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②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局限性

①大规模垦荒,破坏了生态环境,再加上管理经营不善,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1)工业

①恢复部门的集中管理体制,同时兼顾地方,把部分企业下放地方管理。

②坚持集中的经济计划,同时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

③实行利润提成,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农业

①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③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2.评价

(1)作用:

取得一定的成效,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2)局限:

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导致后期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再加上其与美国加紧争霸,导致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指导思想:

认为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2.措施

(1)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命令的管理办法。

(2)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营。

(3)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允许集体和个体经营。

(4)在农村实行租赁制和家庭承包制。

3.结果:

各项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原因

(1)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再加上阻力重重。

(2)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局势失控。

[易误辨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

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史料二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史料解读]

(1)史料一:

“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失败者。

(2)史料二:

“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剥光为止”“肿瘤”“挥向了党的脖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史料运用]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提示: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史料二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提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改革。

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把问题全部暴露,导致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史论归纳]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与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57年6月,苏联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11人的主席团,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

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

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

B [从“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可以看出这是对原有体制的一种改变,所以体现出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本题选B项。

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开始”;C、D两项与材料无关。

]

2.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

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

这一制度的转变(  )

【导学号:

67930065】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

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商业”系统意在强调承认市场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是斯大林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赫鲁晓夫并未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调整工农业比例的信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3.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

这一文章的发表(  )

A.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B [“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表明苏共中央已认可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项正确;1962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没有打破苏联经济体制,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D项是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材料企业生产无关,排除。

]

4.“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强大的技术完善的重工业,并且集体农庄已经大大巩固,因此我们有一切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使农业急剧发展起来,在今后两三年内迅速增加对我国全体居民的食品供应,同时保证全体集体农民群众有较高的物质福利水平。

”该决议的通过(  )

A.体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B.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

D.引起了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