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641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家庭的成员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事情,在自我服务中培养家庭的责任感。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并不断达到熟练。

3.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直面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思维的碰撞,揭示道德观。

第一课时

1.准备《小手大嘴巴》的故事,用教材中的插图制作成连环画。

2.学生完成课前小调查。

3.课前将活动四小论坛,明确责任中四个小朋友表现拍成照片,贝贝熊的话制作成课件。

(一)听故事,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贝贝熊

(老师一边播放连环画的图片,一边讲《小手大嘴巴》的故事)

2.故事中的贝贝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嘴巴越变越大,手却越来越小了马?

小朋友,你能告诉他吗?

3.是啊,像清洗玩具,整理房间、吃饭这些都是小熊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

(揭示课题: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小调查,明晰认识

1.小朋友,通过课前小调查,你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呢?

2课件出示调查表,指名交流几类自己的事情。

(饮食方面:

倒水喝,洗水果吃

穿戴方面:

穿衣服,扎辫子,系鞋带

家务方面:

整理自己的房间,饭后收拾碗筷

学习方面:

整理书包,检查作业)

(三)照镜子,反思行为

1.(出示书本插图)书上这些小朋友自己做到的事情,哪些你也做到了?

请画笑脸。

暂时没做到的先空着,课后学者着去做。

2.除了书本上提到的,还有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做的?

当时你心情如何?

拿出调查表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3.指名在全班进行分享。

4.哪些事是你还没做过的?

是什么原因没有去做呢?

(四)小论坛,明确责任

1.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他们做的对吗?

为什么?

不对的,请提出建议。

妈妈出差呢,没人给欣欣整理书包。

第二天,欣欣发现忘带了作业本,打电话让奶奶赶快给她送到学校。

小青早晨上学迟到了,她跟老师解释说妈妈没有叫她起床

放学后,爷爷看见丁丁在值日,便抢着要帮他,丁丁却坚持要自己做。

玲玲每天起床后,自己梳辫子;睡觉前,总是自己把床铺得好好的。

2你们的建议非常好,贝贝熊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但是觉得学业太忙了,而且自己还小,还是让家长替我们做吧!

你觉得对吗?

活动总结

1.小结:

是啊,我们平时遇到自己能做的事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一定要坚持自己来做,可不能找借口依赖家人哦!

2.齐读陶行知的《自立歌》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1.学生规范佩戴红领巾的步骤图。

2.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3.课前组织几个小朋友表演贝贝熊想做事却遭家人阻拦的情景短剧。

(一)情景再现,指导行为

1.上节课,贝贝熊听了大家的建议,懂得了自己会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

他现在变得勤快多了,常常自己整理房间、清洗玩具,吃饭也不用妈妈喂了。

你们为他高兴吗?

2.唉,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贝贝熊应该高兴才对啊,怎么耷拉着脑袋呢?

赶快问问怎么回事吧!

贝贝熊的心里话:

有时候不是自己不肯做,而是有些事从来就没做过,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做。

穿了一个星期的运动鞋特别脏,可是自己又不会洗,怎么办呢?

原来,贝贝熊正为这事心烦呢!

3.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小朋友都经历过,我们看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吧。

(男孩选择妈妈洗,女孩选择问妈妈然后自己洗)你更赞同谁的做?

4.小朋友,如果你是贝贝熊,你会怎么做?

5.小结:

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年龄小、经历少,很多事情,很多难免不会做。

不过没有关系,当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会做时,我们应该——学着做。

(二)角色扮演,,体验生活

1.其实贝贝熊原先并不是一个手小嘴巴大的孩子,每次他想自己动手做的事情的时候,总会遭到家人这样那样的阻拦。

2.四组小朋友分别表演一下几个情景短剧:

短剧一:

写完作业,贝贝熊想自己剥个橙子吃,奶奶却说:

快去念书吧,一会我把橙子剥好给你端过来。

短剧二:

晚饭时,贝贝熊准备自己去盛饭,爸爸赶紧抢过饭勺说:

来,爸爸给你盛饭。

电饭煲太烫了,伤到手可不得了。

短剧三:

吃过饭,贝贝熊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爷爷拿起书包来说:

赶紧去休息,我来帮你刨铅笔,整理书包。

短剧四:

要睡觉了,贝贝熊正打算铺床,妈妈亲了他一口,说:

宝贝,你不会铺床,妈妈来帮你铺吧。

3.就这样,贝贝熊什么都插不上手,只好看着人家为他忙这忙那。

如果你是贝贝熊,你准备怎样说出家人呢?

理由一定要充分哦!

4.指名交流,说服贝贝熊的家人。

5.多懂事的贝贝熊啊!

家人一定会为他的进步高兴的!

(三)实战练习,学习方法

1.贝贝熊不仅懂事,还是个好学的孩子。

从今天起,他就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件事他挺不好意思,他还不会系红领巾。

小朋友,你愿意教他吗?

2.要当小教练,可得有真本事。

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吧!

3.小结方法,教师按图步骤一步步示范。

活动总结

小朋友真能干,如果大家一直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定会有一双灵巧的手!

齐唱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教后反思:

 

2.主动学做家务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生感受家务劳动的辛苦,懂的关心父母,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学生懂的会做的家务要坚持做,不会的家务劳动主要学着做,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熟悉身边各种家务劳动,交流劳动经验,分享劳动等快乐。

第一课时

1.布置学生了解家务劳动,观察家中的家务活是谁做的,并向家长请教学习。

2.打印家务劳动评价卡。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猜一猜,这是什么?

(手)

3.我们的小朋友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呢?

4.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真是能干的孩子!

5.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常见的家务活,谁来做呢?

(二)交流结果,感受辛苦

1课件出示家的场景:

整洁的房间,阳台上晾晒的衣服;爸爸,妈妈和爷爷在忙着包饺子,奶奶在厨房里下饺子,桌上摆在热腾腾的饺子。

2.睁大眼睛找找看,一顿饺子里藏着多少家务活?

3.随机出示包饺子的场景,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

4.你还知道哪些家务活?

应该谁来做?

5.你们家的家务活是谁做的呢?

交流课前调查结果。

6.爸爸妈妈上班忙,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可是他们仍然承担了家务活。

作为家里的小主人,你应该怎么做?

7.们应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会的,主动做;不会,学着做。

(三)实战演练,学做家务

1.爸爸、妈妈辛苦的打扫房间时,我可以()

当全家周末大扫除时,我可以()

吃法后,我可以()

(),我可以()

2.你会做哪些家务活?

出示家务劳动评价卡,自己填写。

3.交流家务劳动卡。

活动总结

1.齐唱《劳动最光荣》

2.布置课后活动:

做一件家务活。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上节课布置小朋友回家做家务活,给家长一个惊喜。

大家做了哪些家务活?

家人是怎样评价的?

2.交流活动经验。

(二)做一做,家务展风采

1.经过锻炼,我们班涌现一批家务小能手,今天我们一起来展示,让大家见识一下他们的风采。

2.宣布活动步骤:

(1)自由选择分组:

择菜、扫地、抹桌子、整理衣服。

(2)同组集中讨论,交流经验。

(3)分组展示。

3.在活动中随机采访学生:

学做家务活,你有哪些收获?

4.评一评:

邀请学生当观察员,评价。

(三)辨一辩,智慧碰碰车

1.大家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活,你们的表现一定会赢得家长们的称赞。

可是,也有家长并不愿意让你们做家务活,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2.出示碰碰车画面:

遇到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

3.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你还遇到过哪些?

你是怎么做的?

活动总结

1.教师总结:

通过活动,我们明白了主动学做家务活,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让我们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2.填写家务劳动评价卡,一周后交流。

教后反思:

 

3.巧手扮我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感情,增强家庭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对家中环境布置,卫生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动脑、乐于动手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整理、美化家庭环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懂的自己是家中的小主人,为家庭贡献力量是家庭每个成员的责任,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一课时

1.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寻找最xx的地方,同时发现不整洁,不美观的地方,可拍照课上交流。

2.准备歌曲《可爱的家》,制作课件。

3.打印巧手扮家记录表。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

1.欣赏歌曲《可爱的家》。

2.歌曲中的家你喜欢吗?

为什么?

3.你的家是什么样的?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我说我家,激发感情

1.介绍我的家,说说我家中最xx的地方

2.集体交流,随机展示一些学生的家。

3.爱爱鸽为我们带来这样一组家庭的照片,这样的场景你喜欢吗?

4.在你的家中有这样的场景吗?

找一找。

5.生活在这样的家中,你感受如何?

你准备怎么办?

小结:

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整洁,美丽而又安详的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喜欢和向往的。

我们是家中的小主人,有责任把自己家装扮的更漂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家,用巧手扮我家

(三)巧手扮家,献计献策

1.为了能把家装扮的更漂亮,我们先来开一个金点子大会,大家献计献策,比一比谁更聪明,更能干。

2.四人小组活动,针对家中不整洁、不美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改进。

(10)出示活动要求:

小组内每一个组员轮流发言,说说自己家中不整洁,不美观的地方。

讨论思考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商量改进的方法。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2)分组交流活动。

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理一理:

及时整理

(2)分一分:

分类摆放

(3)做一做:

利用身边的材料

(4)添一添:

养鱼,摆放绿色植物

(5)减一减:

清理垃圾

活动总结:

1.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有这么多方法,想信一定能让我们的家变得更漂亮。

2.填写巧手扮家活动记录表。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巧手扮家的妙招,回去后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了,效果如何?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了你们的成果吧!

(二)分享成果,感受快乐

1.出示活动要求:

四人小组内讨论,展示自己劳动成果,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推选一位代表发言。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

用实物投影展示活动记录表。

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随机采访学生,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扮家策略。

4.课件展示同学们扮家图片,集体欣赏。

5.在扮家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结: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我们用手又用脑,创造了一个整洁美观的家。

6.诵读儿歌《人有两个宝》

7.对于你们的劳动和创意,爸爸妈妈是怎样评价的呢/随机播放家长录音。

妈妈:

最近儿子长大了,帮忙收拾家,真懂事!

爸爸:

姑娘这次想法还不错,我们都没有想到!

9.展示家长评价表。

10.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诵读儿歌,提升认识

1.小结:

我们是家中的小主人,有责任装扮自己的家。

我们用劳动让家变得更加美丽温馨!

2.出示儿歌,齐读。

课后反思:

 

小鬼学当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当家,感受家务劳动的辛劳,学会尊重父母长辈,感受家庭快快乐,培养家庭责任感,增强勤俭节约意识。

2.通过安排早餐活动,学会制定计划,和你开支、人人参与家政的策略。

养成尊重家人,倾听家人需求的习惯。

3.通过体验活动和交流讨论,学会安排早餐,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懂生活中要学会计划勤俭节约。

活动一:

早餐我安排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班级小记者采访:

你早晨吃了什么?

是谁准备的早餐?

2.你知道早餐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我们为什么要吃早餐呢?

3.交流分享,认识早餐的重要。

观点一:

补充能量,以免出现低血糖。

观点二:

保持一整天的良好状态。

过渡:

平时的早餐都是家人为你准备的。

今天老师请你来当家,好不好?

(二)安排早餐,学习体验

1观看视频《明天早餐我安排》

女孩:

明天早餐我安排,大家想吃什么?

爷爷:

我牙不好,要软一点的。

女孩:

爸爸,你的任务是买面包、包子;妈妈,你的任务是烧稀饭、煮鸡蛋;我来准备牛奶。

2.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安排早餐的?

3.妈妈说:

早餐很有营养!

你觉得这位小朋友安排的早餐怎么样?

为什么?

4.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还应该注意什么。

5.定制并交流早餐方案。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一定知道怎样的早餐更好,更合理。

那么,你家的早餐是怎样安排的呢?

下面就动手制订你家早餐的方案吧!

评一评:

谁的早餐更合理,为什么?

活动二:

我是明星采购员

(一)交流食品,分享经验

1激趣谈话:

小朋友,喜欢郊游吗?

平时外出郊游的食品都是谁帮你准备的?

今天,就请你们做采购员,好吗?

2.四人小组讨论:

一家人郊游要带哪些东西呢?

3.小组交流,选购食品需要注意的地方。

(营养丰富,食品安全,节约不浪费)

4.学习儿歌《不挑食》

(1)你平时挑食吗?

你知道挑食有什么害处吗?

(2)观察视频《挑食害处大》

(3)小结: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千万不能挑食哦!

(二)模拟超市,学习采购

1.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现场布置小超市。

2.推荐自己或小组的食品。

3.小组内商议郊游食品选购计划。

4.小组推选采购员。

5.采购员进小超市购物

(三)大众评选,分享快乐

1.公布评选最精彩采购员的标准。

2.大家投票,选出最精明采购员。

3.相机用小超市的食品作为奖励,现场品尝,分享合理购物的快乐。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我是学习的主人

1.告别小马虎

1.使学生认识到马虎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会给生活带来危害,培养他们做事认真、细心的态度。

2.知道马虎形成的原因,并能学会如何才能做到不马虎。

3.通过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不马虎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

第一课时

(一)动画导入知“马虎”

1.课件出示①:

郁郁葱葱的森林,一匹骏马奔驰而来,问同学:

这是什么?

(黑板板书:

马)

课件出示②:

奔驰而来的一只大老虎,问学生:

这是什么?

(黑板板书:

虎)

课件出示③:

一只虎头马身的动物,问学生:

这又是什么?

2.关于这只虎头马身的奇怪动物还有一个故事呢?

(课件播放关于“马虎”一词的来历的故事)

3.听完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续编故事识“马虎”

1.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马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马小虎(课件出示马小虎的图片),故事的题目就是“马小虎历险记”。

2.(课件播放)马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

为什么?

3.(画面定格在图4和图5)(指着课题中的“虎”字)看,这是正确的“虎”字,看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什么?

4.(画面定格在图6)老师拿出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加了盐的温开水,让学生尝一尝,并说说喝了盐水之后的感受。

(提醒学生别咽下去,同时,为学生准备吐水和漱口的杯子)

5.(播放图7)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6.这件事过后,马小虎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拓展延伸说“马虎”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因为做事马虎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2.出示图文。

3.总结:

做事马虎不但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别人的生活,甚至给他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四)火眼金睛找“马虎”

1.播放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3.学生交流。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联系自身捉“马虎”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告别小马虎》。

小朋友们想不想像小马虎那样快快长大,找出自己身上的“小马虎”呢?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捉马虎行动吧!

2.课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平时的语文数学练习本找一找自己学习上的“小马虎”。

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练习中的“小马虎”?

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赶走“小马虎”吗?

或者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他赶走“小马虎”呢?

4.小结:

只要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会检查,用心做,错题本,常提醒,我们就一定能告别“小马虎”,做认真、细心学习的主人。

5.教师小结。

(二)举行仪式告别“马虎”

1.学生找出自己身上的“小马虎”,并把他写到纸条上。

2.将纸条放在老师准备的小罐里,封存,远离“小马虎”。

(三)趣味游戏不马虎

1.下面,就让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游戏竞赛,看看谁最认真,最细心,最用心,不马虎!

画数字

(1)画去“3”:

43755732636344036310374326353853

(2)画去相邻的和等于10的两个数字:

5964587365591542875709108

2.问获胜的学生,为什么会胜出?

3.教师小结:

只要我们认真细心,仔细看,动脑筋,专心,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教学反思:

 

2.学习途径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体验通过不同途径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2.知道学习途径有多种,能够利用这些途径去解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乐趣。

第一课时

(一)游戏厅——激发兴趣爱学习

1.游戏:

脑筋急转弯

(1)课件出示:

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读完清华大学?

(4秒)

为什么青蛙可以跳的比树高?

(树不会跳)

人们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睁眼)

一只蚂蚁居然从四川爬到了东京,怎么爬的?

(在地图上爬的)

(2)小结:

脑越用越灵,我们遇到问题就要勤动脑,善于思考,这样不但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还能让我们增长智慧,越来约聪明。

(二)故事屋——好学上进勤思考

1.听一听:

(1)在美丽的小湖边,住着一只大嘴巴的小鸭丫丫,他遇到问题后又是怎样做的?

请听故事《大嘴巴丫丫》。

(2)教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2想一想:

丫丫遇到问题后是怎么样做的?

小结:

丫丫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三)交流会——乐于学习途径多

1.小调查:

你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目会怎么办?

2.解决问题的途径:

图书,课堂,电视,网络,大自然等

3.获得新知的途径:

(1)你还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途径(请教同学,大街上广告牌等)

小结:

学习途径真多啊!

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留心,就能获得新知。

(四)体验馆——善学动脑有方法

出示书本三种情景,交流解决方法。

小结:

学习的途径真多啊!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实践园——勤学会问多探究

1.我会提问:

(1)你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

小结:

只要勤学多问,积极探究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康康熊,乐乐猴,创创鼠,爱爱鸽的问题。

(4)课件出示小动物们提出的问题。

(5)各小组选择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解决方法。

2.我能解决:

(1)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怎么解决?

(2)学生交流。

(3)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用不同学习途径解决相关问题。

小结:

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师希望你们在活动中明确责任。

3.我愿分享:

(1)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资料,我们该如何整理呢?

(2)学生自由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

(3)小结:

整理资料时,我们首先进行分类,然后在进行分析思考,得出问题结论。

(4)分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收获。

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觉能用不同的学习途径解决问题,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学习途径。

(二)拓展台——博学多识长知识

1.我发现的问题:

我解决的途径:

我的结论:

2.要求学生课后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一周后交流。

教后反思: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

3.尝试处理各种兴趣爱好带来的矛盾,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感知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的兴趣爱好时什么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起读课题。

3.课件展示:

同学们参加课外兴趣活动的场景,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瞧,大家多认真,多开心啊!

4.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5.出示“兴趣”菜单,同学们在菜单上填上自己的兴趣,并相互交流。

6.总结:

同学们的兴趣真多啊!

这些兴趣丰富了你们的生活,你们变得更加快乐。

(二)故事引领,指导行为。

1.你们知道吗?

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喜欢昆虫,我们大家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2.出示多媒体课件:

《装满昆虫的口袋》

3.读一读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4.你们听懂这个故事呢吗?

5.故事中,法布尔为什么会遭到父母的谴责?

他是怎么做的?

后来怎么会成为昆虫学家?

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兴趣爱好的故事?

7.学生讲述故事。

8.小结:

坚持自己的爱好,掌握方法,就一定会成功。

(三)现场展示,唤醒潜能。

1.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2.看了这些小朋友的展示,真想为他们鼓鼓掌!

3.小结:

今天的舞台上,你们都是最棒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知

1.讲讲兴趣爱好给你们带来的收获。

2.通过同学们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讨论。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情景再现,解决烦恼

1.健康的有益的兴趣爱好像老师一样帮助我们进步,使我们快乐,课时有时也会有一些小烦恼,让我们来看一看。

2.同桌交流,这几个孩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出示课本四幅图,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3.你有些什么烦恼,能和大家说说吗?

4.这些烦恼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5.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6小结:

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合理解决。

我们坚信,有了兴趣爱好不烦恼。

(二)实践体验,拓展兴趣。

1.广泛的兴趣爱好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你们瞧,这些同学在干什么?

谁来说一说/

2.出示蚕宝宝成长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如果有兴趣,就要用心去做,才会享受乐趣,获得知识。

(三)感悟名言,深化理解。

1.在中国关于兴趣爱好的名言也有很多,如《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经典名言。

2.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3.课后收集有关兴趣爱好的名言。

教后反思:

 

我的学习我做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物品和空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享活动成果。

3.引导学生认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体验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活动一:

我的地盘会整理

1.聊一聊

(1)我们的学习地盘有哪些?

(2)这些地盘如何整理?

2.塞一塞

(1)举行整理课桌比赛。

(2)学生按要求比赛评选“班级小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