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7359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docx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2015年)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杨浦区“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杨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现制定《杨浦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

一、杨浦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自2008年至2010年间,杨浦教育信息化建设围绕《杨浦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08年—2010年)》提出的工作目标,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项目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提高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初步建立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服务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区教育城域网中,主干为1000兆,以100兆光纤连接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单位共有222个,覆盖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和92.3%民办中小学;网络出口带宽达到240兆;有9所学校完成无线网络覆盖;建成校园门户网站101个,其中公、民办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率分别为100%、92.3%;各中小学所有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专用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逐步覆盖到位(部分中小学的教学场所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有初中学校安装远程视频系统;各学段学生数与计算机数配比小学达到7:

1、初中6:

1、高中5:

1,师机比为1:

1.1。

(二)数字资源不断积累,数字化教育资源日趋丰富。

杨浦区已经积累一定数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北大方正电子图书累计43023种43852册;拥有2000年至今的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图书馆已建设21年的教育文献数据库的题录数据累计已达335000条,并实现了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链接。

通过全区中小幼教研员、德研员以及各校骨干教师的共同参与,建立起与上海二期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学科(专题)及区本特色课程(心灵体操、小学学习准备期、幼儿入学预备期)的典型教学课例,还引进了“物理动画课堂”等教学课件资源,为帮助全区教师理解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提高课程执行力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资源平台。

(三)软件系统不断丰富,信息化应用日显成效

杨浦区采用自建与购建相结合的方式,已具有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同步课堂教学平台、方正电子图书和清华同方电子期刊系统、远程视频教学系统、探知学堂、仿真实验室、杨浦教育在线、校本研训管理平台、教育摩灯等软件资源,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干部教师培训、学科实验、家校互动提供多方位的技术支撑。

(四)应用项目不断发展,师生信息素养日渐提升

“杨浦教育在线”于2009年3月正式开通,是市政府实事工程“家校互动”的特色项目之一。

该平台以广大师生和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为区域内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指导、互动、沟通等服务。

网上公益学堂是区政府实施项目,也是我区信息化应用特色项目,其建设宗旨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高校和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让全区师生共享。

自2005年开办至今,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名师辅导”、“名师讲坛”、“名师经典”三个专栏,积累大量可供师生学习的数字化优质资源,每年有数万余人在线听名校名家的辅导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杨浦区把名师讲坛积累的高校专家讲座资源开发成网络课程《漫游星空》,并在部分初中进行区本网络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试点。

控二小学分校、控江初级中学作为数字化教学实验试点校,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开展实践研究,通过学生移动终端设备,开展课内与课外学习,逐步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初步实现学生自主、便捷和个性化学习。

上海财大附中等6所中小学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与技术整合的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自2008年至2010年间,本区还积极组织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和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英特尔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对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杨浦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曾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优秀组织奖;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民星中学、六一小学获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二、杨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杨浦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和应用,始终处于稳步向前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受教育者对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杨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凸显,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有基础设施已经跟不上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应用需要。

互联网的出口带宽严重不足影响本区与外区、外省的远程视频交流,给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网上电子巡考、网上阅卷等大流量项目的应用常态化应用造成障碍;教学场所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配备不足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运维设备更新问题亟待解决。

2、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尚显不足

随着信息化教学硬件建设的全面完成,教学资源库的逐步完善,为“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条件,但是教师培训工作还未完全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给教学应用造成困难,可供学生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严重短缺阻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效益还未充分显现。

3、对新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新理念、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4、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系统思考有待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由于财力投入有限,基础层面软硬件建设比例有所失调,各种支持教育管理的软件系统,支撑教育教学的资源库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应用层面,课程与技术整合以及教育科研的实践力量不够充足、研究不够深入;在管理层面,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评价及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海市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和市教委提出的“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的要求,杨浦基础教育应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秉承“统筹规划、扩大优势、立足效益、差异发展”的发展策略,确立“做强基础、做精资源、做优人力、做亮品牌、做大服务”的发展要求,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需求,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1、做强基础,提升能级。

进一步加强杨浦教育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改善网络监控及安全手段,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把杨浦教育专网建成一个万兆主干、系统稳定、数据安全、泛在开放、低碳绿色、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城域网络;逐步提升学校信息化教育装备改造,为课程与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提供必要信息化设施设备。

2、做精资源,共建共享。

在现有杨浦教育资源库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内容逐步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学科(专题)的教案、学案、课件、示范录像和精品课程。

通过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做优人力,引领发展。

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促进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的信息化领导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技术人员的技术保障能力。

培养100名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教师,形成一支信息技术应用兼职研究队伍,创建1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领军学校。

4、做亮特色,支持创新。

以“名师在你身边”为愿景,把网上公益学堂建设成具有鲜明杨浦特色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全区师生、家长提供在线学习、智能搜索、个性化学习推荐和学习档案等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

以深化“互联创造未来”“技术启迪智慧”为抓手,加强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创新教与学模式,打造以“交互移动”为特征的有效数字课堂。

根据本区重点功能区域信息基础实施建设的要求,以科研引领“智能数字校园系统”的应用研究,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5、做大服务,整合平台。

加强教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整合各类平台,提高招生考试、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图书管理、校园安全等信息化水平,逐步建成集管理、教育、学习和交流于一体的教育服务平台。

四、发展任务

(一)提升教育网络基础设施设备能级

将现有区教育城域网从主干1000M、学校连接100M升级到主干10000M、连接学校1000M;无线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

加强城域网数据中心建设,按照“集成一体化架构,系统模块化设计”的建设思路,逐步建成区域教育网络数据存储、数据中转、数据运算、网络管理、应用服务的中心和枢纽,实现数据由分散走向集约化,提供丰富、稳定、可靠的计算资源,满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方面不断快速增长的需求,利用服务器虚拟技术,形成“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数据中心。

在教育城域网内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监控等重点设备和软件,建设高性能的网络防火墙与内容过滤系统,加强安全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病毒防范、漏洞扫描等信息安全管理,优化应用系统的数据备份和管理;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校园安全的随时监看,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建立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和应急视频指挥系统,便于教育考试的指挥、管理和考试巡查。

在所有中小学教学场所覆盖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巡视系统;按照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给每所幼儿园至少配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逐年配置数码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在中心幼儿园和园际联盟核心园安装远程教学视频系统,以保证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合理运用;按照学校信息化应用项目的需要,逐步扩大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教室、数字化交互教室和录播教室等项目建设的力度,并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终端建设,为形成区域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领军学校和信息化创新试点项目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实施设备。

(二)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积极配合区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进一步建设网上公益学堂,扩展“名师辅导、名师讲坛、名师经典”的优质资源,开发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的数字化精品课程。

鼓励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应用试点学校教师和区域学科骨干教师制作开发各学段、各年级丰富多样的学科教案、学案和课件;鼓励“录播教室”系统应用试点学校,参与区域化优质视频录像课程建设,逐步积累覆盖各门学科和区本课程的示范录像资源。

依托网络教研平台,建成集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互动交流的网络教研资源库。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筑网上无校界的备课组、教研组,让校际备课、课堂观摩、网上评课等跨时空的教学研究活动能常态化,成为传统教研方式的有效补充。

支持本区长三角数字资源合作建设“种子”学校参加江浙沪合作共建高水平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活动,促进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

加强“杨浦教育在线”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为家庭和社区提供实用、规范的教育资源。

(三)优化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按照教育部“金教”工程的标准,遵循上海教育信息数据系统规范,以杨浦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为核心,规范全区基础教育数据标准,建设基础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教育研究等各种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有效整合,初步实现区域教育管理的动态监测,为教育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并能够与上海市教委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校园网功能,实现校园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初步建成面向师生、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推进杨浦教育门户网站建设,按照市教委电子政务公开的要求,完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完善信息公开服务的内容和功能,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有效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以满足教学需求为重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

借助教研室的研究力量组织信息技术实践应用中心组,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试点研究,探索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规律,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增强与兄弟区县、长三角地区和其他信息化应用发达地区的互动与交流,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创新。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要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利用好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给学生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机会,逐步使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创造性地应用信息的能力。

(五)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评估、反馈制度,为信息化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机制和驱动力量。

各教育单位需要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系统思考,把信息化教学应用和促进师生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主线,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抓手,明确信息化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操作设计和制度设计,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开展学校信息化发展状态评估、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实践运行绩效评估、全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评估,以此不断完善信息化发展思路,优化和改进信息化工作。

继续落实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年会制度和专题研讨制度,总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经验,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进程。

通过两年一次“杨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优活动,进一步健全信息技术应用总结表彰制度,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探索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项目单位必要的支持,鼓励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五、重点项目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项目

1、网络基础提升工程

2011年将网络的主干带宽提升到万兆,学校之间的连接、单位内部楼宇之间的连接带宽为千兆,出口带宽为400兆,配置城域网信息中心网络安全、网络监控等重点设备和软件,构建成为一个管理方便、支持新一代网络发展、无单点故障、网络运行稳定、支持多应用的系统。

2015年完成各中小学无线网络覆盖,并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让全区所有师生均可以一个账号在全区所有教育系统漫游,使区教育系统全体师生享受到随时随地数字化学习的体验。

2、数字化教学终端建设

2012年所有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到100%,并逐年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

2013年在所有中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园际联盟核心园配备远程视频系统,满足视频会议、视频教研、实时网络课堂的需要。

规范中小学、幼儿园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与更新工作,持续巩固“师机比”和“生机比”。

根据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建设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装备一批数字化交互教室。

3、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

依照“规范数据、统一要素、个性发展”的原则,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构建开放的基础平台,落实教育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与学校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2013年,本区实现教育资源库、各种网上学习平台、卫生信息平台、资产管理平台、网络教研平台等的整合集成,并根据市教委要求做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卡在校园一卡通的应用。

4、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在充分运用网上公益学堂现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充实课程内容、优化技术手段,依托杨浦高校专家和图书馆、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本区名校名师资源,把杨浦网上公益学堂建设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的网络优质学习平台,使师生、家长感到“名师在我身边”,从而实现高校资源、基础教育名校资源、不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名师辅导”课程面向初、高中学生。

本着学习专题化、知识结构化、复习网络化的要求,在充实、调整现有初高三学科辅导和心理辅导资源的基础上,将名师辅导内容延伸至中学其他各年级,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

“名师讲坛”课程面向中小学生。

依托高校专家资源、实验室资源和基础教育名校名师资源,在进一步完善“漫游星空”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并逐步开发面向中小学生,彰显杨浦区本、校本特点的优秀网络课程。

“名师经典”课程面向教师。

在整合现有特级教师示范录像和专题讲座资源基础上,依托本市以及外省市的特级教师资源,逐步开发“特级教师讲学科教学”系列课程,建设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数字化培训课程。

“家校同步”课程面向家长。

运用本区“0—3岁散居婴幼儿家庭教养方案实践与研究“成果,开发0—3岁婴幼儿家庭早教网络课程,促使区域早教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老百姓需求,早教品牌走在全市前列。

运用“幼小衔接”、“初小衔接”、“区域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研究”等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逐步开发一批具有专题性,针对性、互动性特点的网络家教课程,供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选择学习,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发展。

5、人力资源建设

以开展多层次、多样化教育技术培训为抓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开展教育技术前沿发展、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能力的信息化领导力的研修活动;在2011年全面完成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的基础上,有序启动教育技术高级培训;开发区本电子白板技术应用培训课程,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同需求,组织技术维护能力的培训。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

1、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发展项目——数字化课堂录播系统建设

在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安装课堂录播系统,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为各类教研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教研。

学校利用录播系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视频录制,加强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区域通过点播形式把试点学校积累的优质教研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在线学习及教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2、中、小学重点发展项目——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实践研究,通过白板技术培训、白板教学资源建设专题研讨、白板教学展示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电子白板使用技术,积累白板技术条件下优秀课程资源,推进白板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幼儿园重点发展项目——“家·园”网络互动平台建设

依托学前教育网的资源,各幼儿园加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家·园”互动平台建设,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形成家园彼此协作、共同配合的教育力量,保障学龄前儿童教养目标的有效实施。

4、中小学试点研究项目——基于数字化课程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

在“互联创造未来”、“技术启迪智慧”等数字化教学项目实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先发优势和信息化环境,开展数字化交互教室装备的研究,积极鼓励部分学校开展基于数字化课程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创设课内外学习环境,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学校要引导教师,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领学生经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过程,增强学生与多媒体设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思维过程进行分析,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有效、便捷、合作的学习。

5、中小学试点探索项目——智能数字校园系统建设

各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在遵循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彰显自身个性特色,并逐步实现校园平台向区教育网络数据中心的迁移。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结合区域信息化重点发展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运用新技术尝试开展智能数字校园系统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和引导决策的作用;完善区教育信息化专家顾问组的建设,依托专家资源,为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专业指导;加强各教育单位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应用小组建设,明晰职能定位,形成区校两级的信息化工作联动平台,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督查制度,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督查指标以及督查实施方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和项目绩效进行评估,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力;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聚合各方优势,提升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探索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制,继续坚持每两年一次的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教育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创新大赛等评优制度,表彰学校和个人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所起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落实区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手册要求和区教育局网络和信息安全责任书,确保杨浦教育网络基础设施达到高速可用、安全可靠和持续发展的水平。

(三)人员保障

依靠教育督导研究人员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评估指标,定期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督查;依靠区课程资源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力量,建设好本区的网络品牌课程——网上公益学堂;依靠干训部、师训部、教育技术中心分别对校长、教师、技术人员组织培训,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人员。

依靠教研室、科研室、信息中心力量组成一支业务与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化应用兼职研究队伍,带领相关学校开展重点发展项目和试点探索项目的实践和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实践创新,培养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师。

依靠本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探索,以实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形成本区教育信息化领军学校。

(四)经费保障

落实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根据区财政实际,逐步扩大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五)安全保障

完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人防和技防建设,不定期开展区教育信息化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保障全区教育网络安全、业务安全、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杨浦区教育局

2011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