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昆虫备忘录语文园地一 教案002.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昆虫备忘录语文园地一 教案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昆虫备忘录语文园地一 教案00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昆虫备忘录语文园地一教案002
(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1单元第4课共1课时
课题
4.昆虫备忘录
设计者
课程标准
1.识字写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识字写字重在方法寻找规律。
2.阅读教学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字词作用。
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课。
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以多个视角体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本文描写了几种有趣的小昆虫-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生字的字音和字形不再困难,但头脑中的大量汉字生熟不一易出现误读现象。
学生普遍不善于细致观察,想象动态的、细微的画面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重点)
3.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感受自然的神奇。
(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难点
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法
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
365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
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
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
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
(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1)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
“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
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
(3)组词扩展:
“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
(2)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
(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
(3)“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一定肯定)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
(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
(视觉变得灵敏)
(4)“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
(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
)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
(河北人,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
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
(两种蚂蚱:
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
)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板书:
咯咯作响)
外形:
“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
(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书:
膜翅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
“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
(身体、头、翅膀)(板书:
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
)(板书:
吐褐色口水)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作业
《典中点》
板书
教学反思
华油荣德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1单元第7课共1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设计者
课程标准
(1)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2)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3)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
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材分析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日积月累,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展示台,本次活动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
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
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法
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
365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
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课件出示)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体味好句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
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2.(课件出示)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从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
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
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有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
(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逼真、很有画面感。
)
3.(课件出示)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
找出文中的动作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
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4.教师小结:
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
(板书:
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
(课件出示)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
(板书:
形声字形旁表义)
(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
①左形右声:
援、掷、捞、缚、缭、络
②下形上声:
资、贡、贷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左形右声,如:
清河淌油
上声下形,如:
忘想感态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辨别运用近义词
(课件出示)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所选的词语都是近义词,看看适合选择哪一个。
(板书:
近义词)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
3.小组代表发言:
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
第一小题,形容细小的波纹的动态,应该选择“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写的?
(板书:
抓住动物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点来写的,描写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第二句描写独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壳、头部的角”的特点写的,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来写。
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课件出示)
示例: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
《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
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板书:
《忆江南》词)
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谙(音安):
熟悉。
蓝: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译文:
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
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
(课件出示)
创作背景: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课件出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
作业
《典中点》
板书
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