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6552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docx

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练习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课时“顺乎世界之潮流”

1.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却是“一派胡言”。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的建议不切合中国当时国情,因此遭到皇帝反感

B.反映了当时清朝君臣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闭目塞听的现状

C.道光皇帝的态度反映了当时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D.反映了当时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着被扼杀的危险

解析:

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当时中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险,因此林则徐的建议是切合实际的,故应选A。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A.文化方面B.政治方面

C.军事方面D.经济方面

解析:

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魏源认为西方文明的长处表现在“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故是军事方面。

3.(2018·兴化模拟)书评: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D.《新青年》

解析:

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先看题干的意思是要想抵御列强的侵略,就必须先了解外国形势,而在题目中的四部著作中,只有《海国图志》体现“了解西方的形势,抵御西方的侵略”这一思想。

4.2018年10月,某大学历史系的几位同学展开了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问题的争论,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解析:

D近代社会的两大任务,是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欲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实现近代化,故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5.以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为代表的新思潮的作用和影响是()

①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②使人们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③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心时局,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直接导致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的形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D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形成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属于地主阶级思想,而康梁维新派形成于稍晚的90年代,属于资产阶级思想,④直接导致不正确。

6.在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以近代资本主义政体取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是()

A.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B.早期维新派

C.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

B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没有提出过,C、D两项在B项之后。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7.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时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向西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西方“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解析:

BD项首先应排除,因为时间不符,思想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A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C项是思想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原因。

8.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

B.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

C.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逐步客观化

D.中国人被迫折服于西方的统治之下

解析:

C从“夷”到“洋”,看不出有“崇敬”的意思,排除A;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好的,只是科

学技术不如西方,也就是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仍然存在,排除B;虽然中国被西方侵略,但中国人从来也没有折服于西方的统治之下,排除D。

9.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解析: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并借用进化论的观点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10.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

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解析:

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进化论思想相结合,其目的是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11.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解析:

C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严复的观点指出:

秦朝以来的专制君主,都是窃国大盗,从哪里窃来的?

从人民这里!

可见严复主张还政于民,即民权意识。

1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解析:

D顽固派因循守旧,不图变化;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抵抗派对外来侵略进行坚决抵抗;维新派不以推翻清王朝为宗旨,目的为“救亡图存”;革命派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

此外,通过分析题干中“守旧”“变法”“

作乱”三词也可判断正确选项为D项。

13.梁启超在《改革起源》中说:

“强学会虽封禁,然自此以往,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

”这反映了()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基础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思想解放的潮流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

D.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封建顽固思想的激烈论战

解析:

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说明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成为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

14.2018年9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上说:

“积贫积弱的中国何以能迅速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思想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下列事件中能促进19世纪晚期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是()

①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②近代教育的兴起③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B①②③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

①③两次论战直接促进了近代思想的传播;②为近代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④不符合题意。

15.(2018·桐城模拟)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

“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康有为()

A.主张民主共和B.学习西方

C.主张君主立宪D.救亡图存

解析:

C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

这一主张相对于君主专制“太新”,但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则“太旧”。

16.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界和历史学界探讨的重点问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注意:

所回答内容必须在表格范围内)。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想

维新思潮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

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

……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

……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

“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

……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字)。

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解析: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下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A.民主与自由

B.平等与自由

C.民权与科学

D.民主与科学

解析:

D图中所示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即“民主和科学”。

故选D项。

3.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意欲在中国发起一场文化革命,试图从文化和灵魂上让中国强大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大都()

A.信仰马克思主义

B.宣传社会主义

C.认同无政府主义

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解析: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A、B两项与题干中“发起”不符。

4.位于北大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方面,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传统。

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

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

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C.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烈

D.北大学生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强烈

解析:

B正是因为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从而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

5.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方面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

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

A用排除法来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而本题考查的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6.某史学家在其论著中说:

“新文化运动虽然仍然是在向西方探求真理,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作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解析:

C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而非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

只要有③的即可排除

7.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潮

解析:

C女生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正是新文化运动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的反映。

8.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人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这种观点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和科学

C.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D.新文化运动思潮中存在着偏激倾向

解析:

D有人要求废汉文,是新文化运动中偏激倾向的表现。

9.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是中国近代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其共同的特征有()

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解析:

C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不正确,因为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④只有新文化运动彻底抨击了封建正统思想。

10.中外历史的发展虽然异彩纷呈,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C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启蒙运动指导,二者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但在中国没能引起大规模的资产阶级运动,反而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1.2018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

的纪念活动。

我们今天纪念孔子,但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这一口号的评价,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

A“打倒孔家店”存在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12.下图是鲁迅设计的某大学的校徽。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该大学为主要阵地,曾经大力宣传的思想是()

①兴民权、设议院②民主共和③民主和科学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

C这是“北大”的校徽,20世纪第二个十年北大正在进行新文化运动,其宣传的思想是③④。

13.李大钊说: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

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文中的“潮流”指(

A.社会主义运动B.民主科学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D.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

A材料来源于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运动。

14.2018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下列关于近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表述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

传入中国②李大钊、陈独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D根据史实,这四项表述都是正确的。

15.有人说,新文化运动中的干将实际上还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充其量算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后来,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完成自身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对封建复古思想的痛恨

B.对民主、科学的热烈追求

C.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

D.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

解析:

C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随之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使大原。

——陈独秀

材料二惟自共和以来,百神废祀,乃至上帝不报本,孔子停丁祭。

天坛鞠为茂草,文庙付之榛荆。

……礼坏乐崩……呜呼,中国数千年以来未闻有此大变也。

——康有为

材料三吾国之维新

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陈独秀

请回答:

(1)“三纲之说”和“王道政治”具体是指什么?

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推测出陈独秀对儒学持何种态度?

请说明你的理由。

(2)近代“共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材料二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

该文反映

了康有为怎样的心情?

(3)“维新”和“帝制”分别是指什么?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陈独秀在思索什么?

有何行动?

17.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潮,是当代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思潮,全民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

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思想潮流,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试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3)影响:

“新思潮”:

促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维新思想: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

促进辛亥革命的发展,有利于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为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