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资料.docx
《最新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资料
目前,上海市创业培训中心已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共招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应届毕业生62人。
(一)DIY手工艺品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人们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和时尚,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念,已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
因此,顺应时代的饰品文化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和越来越广的市场,从事饰品销售是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漂亮女生”号称全国连锁店,相信他们有统一的进货渠道。
店内到处贴着“10元以下任选”,价格便宜到令人心动。
但是转念一想,发夹2.8元,发圈4.8元,皮夹子9.8元,好像和平日讨价还价杀来的心理价位也差不多,只不过把一只20元的发夹还到5元实在辛苦,现在明码标价倒也省心省力。
标题:
手工制作坊2004年3月18日
而手工艺制品是一种价格适中,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能体会一下我国传统工艺的文化。
无论是送给朋友还是亲人都能让人体会到一份浓厚的情谊。
它的价值是不用金钱去估价而是用你一颗真诚而又温暖的心去体会的。
更能让学生家长所接受。
培养动手能力□学一门手艺□打发时间□兴趣爱好□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辖的“促进就业基金”,还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担保,贷款最高上限达到5万元。
(1)政策优势
因此不难看出,自制饰品在校园里也大有市场所在。
对于那些走在流行前端的女生来说,〝捕捉〞新事物便〝捕捉〞到了时尚与个性。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固始县第六小学鲁家宝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基于“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的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只有将之与写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成学生积累词汇、运用语言,进而形成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但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各中小学校对如何进行实效性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普遍缺乏必要的研究,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是读写分离严重。
具体表现在只为读而读,或只为写而写,有的学生虽然书读了不少,但写作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
针对这种现象,我校希望以“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为依托,藉此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步入新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
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以上论述可以视作本课题理论层面上的支撑,而鲁迅先生在文学青年的回信中所言: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是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凡是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
‘应当怎样写’。
”以及丁有宽老师所创立的读写结合的语文训练体系,则可看作是实践意义的范例。
有了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可行性就显而易见。
二、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群文读写结合”就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呈现多篇文章,以便在阅读中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作文启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
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
群文读写结合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孤立阅读或作文的行为,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进行“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就是要从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并归纳出能够驾驭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结果,以有效达成教学目的方法或技巧。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
(一)制定计划
在课题申报的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制定了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了以下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效的阅读活动。
2.探索有关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学策略。
(1)通过实验,形成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反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通过实验,构建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
(3)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构建读写结合的语文训练体系。
(4)面向全体学生,由学生怕读怕写转变为多读多写、能读会写、读写结合,从而要读要写,以至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
3.丰厚语文积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通过研究和实践,引领本校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促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取的新的突破。
针对上述研究目标,在立足于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寻群文读写如何结合的方法与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我们将研究内容的重心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1.制订阅读目标序列。
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
中高年级主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以及比较浅显的古诗文;中高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2.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积累典范的语言,使学生在丰富语汇的同时,体味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思,以便为写作创造积极有效的条件。
低年级能够背诵优秀诗歌、优美词句,并练习用积累的词句说话,中高年级主要背诵优秀古诗文,优美句段,并能够进行适当的仿、缩、扩、续等写作练习。
3.开展群文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展示学生读写的成果。
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文诵读,讲故事,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体会读书带来的成功与乐趣。
设置多种交流、展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平时的积累。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展示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定期进行评比,给予奖励。
4.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群文读写结合的指导方法,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引领学生将优秀作品中的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力求让学生乐既于读书,又善于作文。
(二)确定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验,形成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反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通过实验,构建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
3.研究群文读写结合的教学规律,掌握并运用读中学写的教学策略。
4.力求创新研究,将群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三)明确方法
本课题研究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出“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
2.实验法:
结合学生语文学科教学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实际,在学校语文课堂进行“群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群文阅读对学生写作力的影响。
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4.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实效性群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四)组织实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五名人员组成:
鲁家宝:
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对课题设计论证、组建实验队伍、程序安排等进行全面指导和全程监督。
柏林:
协助课题负责人做好实验过程管理及实验条件支持。
胡祥莲:
负责实验教师培训、指导。
刘春华:
负责实验课教师教学设计、问卷调查、档案资料管理、校本实验教编辑。
熊智晶:
负责实验研究活动实施、档案资料管理、校本实验教材编辑。
胡士梅:
实验中心组教师,负责上实验课、示范课,落实各项实验任务。
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年3月—2016年3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申报阶段(2015年3月15日-31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认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深入课堂,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和写作的渗透情况,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反复的讨论,确定将“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15年4月1日-30日):
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然后课题组人员广泛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责任,拟写课题实验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阶段(2015年5月1日-2016年3月31日):
根据总课题的精神和要求,各年级成立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好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4.总结阶段(2016年4月1日-10日):
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课堂实录,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
(五)预期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
1.申报阶段,课题研究组成员通过教师座谈,课堂听课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和写作的渗透情况。
为了确保本课题研究的客观、真实,课题组还以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关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书籍的种类、阅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详尽分析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固始县第六小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这一成果形式,廓清了我们对学生阅读状况的模糊认识,对于我们即将开展的“小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计划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准备阶段,课题组一方面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探寻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支撑点,力求从理论到实践有所突破和创新;一方面邀请县内外教育教学专家为即将开展课题研究把脉、开方,从点到面进行布局,使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课题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之后,课题组着手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组织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专题学习,以奠定从事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强化课题研究的能力。
3.实施阶段,将群文读写结合课题研究从理论层面的建构逐步转向实践层面上,把省基础教育研究室编著的《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与语文课本有机结合起来,把常规教学与形式多样的读写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力求通过横向联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同”与“异”的感知与辨识中体会类似文章的应当怎样去写;通过纵向积累以丰富学生的读写知识,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弥补生活面狭窄的缺陷,最终使学生喜欢阅读、能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阅读,乐于作文,能够不拘形式地自觉作文。
(1)创新举措,促使学生养成快乐读写的行为习惯。
所谓创新举措,就是我们将学生阅读视野不仅仅局限在教材和《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上,我们还自编了群文阅读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启蒙读本》,内容涵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孟子》《论语》《道德经》《国学经典故事》等,将之纳入到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体系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每天背一则《论语》或《孟子》中的名句。
每周一篇读后感,不限制体裁和范围的习作各一篇。
每两周在群文读写结合小组交流活动中做一次主题发言。
(2)提供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读写成果的机会。
将校报《小作家报》更名为《星光报》,专门刊发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中产生的优秀学生习作。
在小广播站增设“群文读写专题报道和好作品展播”。
利用班级板报展示学生读写成果,学校每周做一次评比。
(3)整合校内外资源,内引源头活水,外展读写风采。
邀请专家来校讲学。
先后邀请“童声作文”教学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全国著名作文研究专家胡文杰和语文报资深编辑、语文教育专家闫银夫到校为师生作读写结合教与学的专题讲座,既提升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又学到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师生参与“群文读写结合策略”课题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向多家教育报刊尤其是面向校学生的杂志和报纸推介学生的优秀习作,如《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指导报》、《小学生智力开发报》等,展示我校读写研究成果。
4.总结阶段
致力于将理论指导下的“群文读写策略研究”从实践层面再提升至理论层面,深入细致地做好该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从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教学反思)到活动案例,从学生习作到教师论文等逐一分类装袋,编号存放备用。
同时做好下一步研究工作安排部署。
四、课题研究成果
(一)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
1.界定了群文读写结合教学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强调群文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写作能力跟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实现读写同步是多么的重要。
2.形成了群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多元模式应具备的五个基本特征:
自主性特征。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合作性特征。
课堂上,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使学生更多地体验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
探究性特征。
不仅教学生“记住”,更要学生明白、理解;不仅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开放性特征。
加强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创新性特征。
运用假想性推测,有意引导学生开展“如果……会怎样”的讨论,通过各种各样的想象,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这五个特征绝不是孤立地体现于某一堂课之中,而是相互交叉、融合为一体,从而构成群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3.归纳概括出群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
授知与育能相促进。
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积累人文知识,悟透生活中的人文理念,然后把经过控制、加工、传递过的信息触类旁通地运用于写作中,以完成知识为能力奠基和能力为知识拓荒的任务。
启智与育人相统一。
阅读与写作均有启智育人的功能。
传统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也许是两张皮,虽有人提出“读写结合”,但结合不紧。
我校承担的“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既将阅读与写作很好地互渗互透,又以人本为核心,以人文为旨归,不仅培育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格。
科学与艺术相和谐。
我校承担的“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科学与艺术是统一的。
说它科学,是指它有比较成熟独到的运作模式,它抛弃了传统僵化的“四统一”模式,尊重各类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认知结果,充分践行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显示了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和探索性。
说它艺术,是指它在构建读写结合课堂时,彰显了一个“活”:
抓住基本、稳中求变,突出“活”字;未雨绸缪,精心设计,体现一个“活”字;因材施教、相机诱导,落实一个“活”字
4.建构了“按单元统筹,分课型讲练,从读学写,以读促写”的群文读写结合教学基本操作模式:
该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共分四步:
指导单元提示,了解读写方法。
各单元前的提示,是该单元的导练指南,它交代了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了本单元所选课文的特点,提出了训练的要点。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学单元提示,明确单元的读写重点,了解单元的读写方法,建立学习、理解单元内容的整体概念。
指导精读课文,掌握读写方法。
“精读课文”是该单元的讲练授法,它是单元重点的集中体现,是作为学法的典型引路和具体示范。
课文重点部分要求达到五会(会理解、会品评、会复述、会背诵、会仿作或积累)。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提示读写知识的规律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
指导略读课文,试用读写方法。
“略读课文”是该单元的练习试法,教学时,要根据学习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试用从“精读课文”中学过的读写方法,略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从“学会”进入“会学”的境界。
指导综合性学习,强化读写方法。
“综合性学习”是该单元的学以致用,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教学时,要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语文,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
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应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需求,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
活动始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和“四性”(主动性、积极性、协作性、创造性),活动形式要服务于目标,时变时新,有利于身心健康。
该模式作为群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首先要突出教学的群文性,其次要彰显多元,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和灵活地运用,因为教学模式既是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
(二)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年来,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验班学生不仅阅读水平迅速提高,而且写作能力日益增长,在学校校报发表和校园广播播出的学生优秀作文共216篇(首)。
另有19篇学生习作在《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指导报》等全国知名度较高报刊上公开发表。
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研究论文人均3篇,在CN刊物公开发表的1篇。
一本凝聚课题组成员智慧和心血、长达23万字的《国学经典启蒙读本》也汇编成书,作为配合群文读写结合研究的辅助读本,使用过程中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
尤为可喜地是在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上,课题组成员带动全体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与尝试。
他们主动地改变教法、钻研教艺,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规律和途径,既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益,又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大为提升,教改信心大为增强。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由于本课题研究周期短、涉及面宽,加之部分参研人员教科研水平有待提升,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有关群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观点和提法,尚处于理论层面上的思考,还有待实践的充分检验。
2.群文读写结合教学基本操作模式建构的合理性固然不容置疑,但其所呈现的优势在目前以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论是非的学科教学评价体制下还不甚明显;
3.多元化的群文读写结合教学课堂评价方式在激活课堂,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方面,虽然优势明显,但也引来诸多争议。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尚处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交予实践检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群文读写结合教学基本操作模式的建构以及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使其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获得更多师生的认可。
力求文意兼得做到稳中求活
——谈小学群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鲁家宝
所谓“文意兼得”,是指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从而获得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深入表情达意的作文能力。
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读写结合中的文意兼得,是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策略之一。
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有很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要在把握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领悟其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要弄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既要有效指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熏陶,又要引领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悟自得等方式,领会课文遣词造句(语言)、(布局谋篇)、(结构)以及表情达意(技巧)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
这就是说,着眼本课题研究之下的的群文阅读教学,既要求教师巧妙地帮助学生去“悟”道(人文精神),又要求教师启发、引领学生去了解、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向我们们阐发这个“道”的,文章是如何选材剪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起承转合的,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等。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这一策略运用的得当与否,关键在于一个“活”宇。
怎样才能做到“活”呢?
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
当然,这这里所说的“活”,绝不是无限制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走自己的路”的路,也不能无目的、无规律的走,而是要继往开来、依纲据本、循序渐进地开展实验与研究。
下面结合有关范例,就操作层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基本、稳中求变,突出“活”字
一节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起、承、转、合,是有一定讲究的,决不允许率性而为、随意处置。
这里,我们不妨以一篇精读课文为例,先将群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模式确定为: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理解内容→精读,抠词抠句(语言表达)→实践,语言运用。
在这个基本课型中,很明显,前两个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得“意”(文章内容、人文价值),后两个环节则侧重于得“文”(写作特点、运用内化)。
只要读写结合的“点”选择得好,使“写”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能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从而有效实现“读写结合、文意兼得”目标。
下面看一个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新型玻璃》中的一个读写结合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
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注: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
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在用笔画、作记号。
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
人人要养咸这样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