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5447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docx

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教师综合素质测测验考试两套以及参考答案

2013年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一)

一、填空题:

本题共分两小题,第1题每空一分,第2题每空2分共22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是: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2、①课程功能;②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④课程实施;⑤课程评价;⑥课程管理。

二、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参与校本教研的。

校本教研:

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兴盛。

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1、教师反思2、同伴互助3、专业引领三者关系: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充分的发挥自我反思、同班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来谈。

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

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态度都得到发展。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教学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注: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

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2、(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或者:

知识呈现方式转变,教学交往方式转变,资源整合方式转变,经验积累方式转变,质量评价方式转变。

一、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

二如何理解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三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必须实现哪六个转变?

1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③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④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⑤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五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4、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哪几个特点?

(1)多元性;

(2)整体性;(3)过程性

5、知识、技能和情感这三个维度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的。

它包括传统教学中我们所重视的“知识技能”,还包括过去我们有所忽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包括我们过去想强化但没做得很好现在应该进一步强化的“过程、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来确定,他们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三维目标是“并生”的。

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目标,需要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运用适当学习方法,在经历过程、实践方法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从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基于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三维目标的落实。

并把它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6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⑴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⑵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

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

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

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

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

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

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

重视交流:

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

重视互动:

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

一要重视情境创设:

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习成功的桂冠。

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知晓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个人生存能力能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需的教育和训练。

创设源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提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三5、有人评价我们的教育“你们只能培养出打工仔,而培养不出老板”。

对这话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论述。

未来世界不仅仅需要有知识的人,需要有准确的选择力、勤奋的自学力、理论的创造力、实践中的决断力和肯埋头实干的人才;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人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其差异就在于谁利用知识的能力强;能力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附加2、观点一:

赞同。

“打工仔”和“老板”分别代表两类素质不同的人。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只会解题、考试、唯师、唯书、唯上,没有问题意识、开拓精神、合作能力等。

观点二:

不赞同。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不应为学生过早定位,否则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能成为“打工仔”,还是“老板”固然和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何种素质有关,但更和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经历有关,和它的继续学习能力有关,和机遇有关,另外“打工仔”就不应具备“老板”的素质吗?

观点三:

作为基础教育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做“老板”的素质,但不能把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只是培养“老板”的层面上,这个社会既需要“老板”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打工仔”,应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也应尊重社会的选择,基础教育的定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1、有一位教师在大街上散步,忽然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速向他驶来。

一位警察把车子拦下来,因为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限定的速度,居然达到了汽车的速度,车手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孩子,孩子说自己是哥本哈根一所学校的学生,因为赶着考试所以骑得快了些。

不久,那个孩子的学校收到一封来自哥本哈根最著名的自行车俱乐部的信,信中说欢迎那个叫斯卡斯代尔的孩子参加他们的俱乐部,他们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带着一张警察测定的速度卡。

4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的自行车冠军,并取得了丹麦在自行车运动项目上的第一金牌。

结合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

让错误成就美丽。

显然,那位同学把自行车骑得那么快是十分危险的,也违反了交通规则。

作为警察,他完全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处理:

罚款、通知家长及学校或采取其它更严厉的措施,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

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和蔼地询问了这名孩子的情况,在记录下相关的情况后,他选择了放行。

可以肯定地说,在继续行使的路上,这个孩子绝对不会再超速了。

这名警察看到的不仅仅是错误,更有一种美丽,一种升腾在他心中的美丽和希冀。

为了这份美丽,他积极联系,将记录孩子错误的测速卡变成了使孩子进入哥本哈根优秀自行车俱乐部的通行证。

同时这一张测速卡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他为国家创造了辉煌。

这一位警察,没有只看到表面的错误,而是从中挖掘出了更深更丰富的教育资源,用一种赏识的态度去面对教育对象的长处,使他的优点得以充分的发挥。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的孩子,他们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当我们面对错误的时候,换一种心境,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错误背后的美丽。

我们的判断和处理,对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

我们为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万分,更对存在错误的孩子满怀期待,期待错误背后的那份美丽。

四2题建议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条目来谈。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013年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复习资料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D】

A、榜样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3、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A】

A、孟子的观点

B、朱熹的观点

C、王阳明的观点

D、程颐的观点

4、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C】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赖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5、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D】

A、特殊良心

B、个人良心

C、职业良心

D、一般良心

6、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A】

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答案解析】:

B、C、D三项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

7、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A、元谋猿人

B、蓝田猿人

C、北京猿人

D、山顶洞人

【答案解析】:

我国境内已知的早期人类主要有:

①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②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年;③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故选A。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A】

A、鸦片战争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百日维新

【答案解析】: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和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D】

A、辛亥革命

B、维新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生的带领下,3000多名北京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拥上街头,在天安门前集会。

五四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D。

10、我国陆地边界全长【B】

A、3.2万公里

B、2.28万公里

C、1.8万公里

D、4.2万公里

【答案解析】:

我国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

1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C】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解析】: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答案解析】:

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page]

1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1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15、教师的【B】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1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A】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答案解析】: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1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A】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答案解析】: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

1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解析】:

《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D】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答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

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2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C】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答案解析】: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1、1929年经济危引发了政治革命,当时罗斯福认为,自由的基础不是对政符权力的__________,如果这样的话,会“把人民拱手送给大公司任其奴役”,大公司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

A、制约

B、限制

C、放任

D、不拘

【答案解析】:

限制:

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制约:

限制约束。

结合语境“大公司的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可知答案。

22、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B】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答案解析】:

原文提到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有一定影响,符合此意的是B。

23、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D】

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答案解析】:

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等。

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

2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D】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害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常识。

打电话时会产生微弱电流,遇到煤气可能发生爆炸,所以D项错误。

25、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是【B】

A、李鸿章、陈独秀

B、李鸿章、曾国藩

C、容闳、孙中山

D、光绪、袁世凯

【答案解析】: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与曾国藩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二人分别创办了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和洋务派最早的现代军事工业。

故本题应选B。

[page]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解析】:

(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

“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

”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

“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

”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

“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请分析上面教学片断中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答案解析】: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

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

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

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