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1935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docx

必修一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安排在语文版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和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新闻的阅读应该是熟识的,他们每天都通过各种媒体接触到新闻。

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学生生活中的这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对学生而言,新闻的阅读有可能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又必须应担负的任务,而是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因此,在新闻类阅读教学的备课中,教师要仔细地思考学生在这方面有哪些已经积累了的和正在不断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等等。

三、设计思想

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思想指导本文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但写法上有独特之处,它有点类似于通讯。

文章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和集中营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震撼,显现了纳粹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本文教学宜发挥此优势,让学生在学习本文写法的同时心灵受到触及。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作者将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使学生在感受本文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思考的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他们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难点是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看过奥斯维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所谓的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

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

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理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下跪,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惊世一跪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

但十三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发生。

然而迈克尔·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学生带着老师所提的问题阅读课文。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

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ù)   废墟(xū)  不寒而栗(lì) 

踉跄(liàngqiàng) 祈祷(dǎo)    呆滞(zhì)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

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的?

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老师再启发: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偏要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从而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

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实例来分析。

(尽量启发学生主动发言说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1)屏幕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像,问:

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自然会指出:

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

文中第二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

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

这种乐情描写不是与悲景不协调吗?

这个问题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第1段与最后一段的含义与作用。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

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

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

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

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

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2)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

“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

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

”第16段:

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

“够了。

”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要使学生理解: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3)文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总体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和人口的介绍的恰当穿插,这也是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较含蓄的句子。

教师问:

同学们,文中有些比较含蓄的句子,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

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什么意思?

意在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加深对一些含蓄句子的理解。

4、援引诗歌《奥斯维辛以后》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教师:

这是法国诗人阿多尔诺写的题目为《奥斯维辛以后》的诗。

请你将它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比较,你觉得这首诗与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奥斯维辛以后

(奥斯维辛以后诗已不复存在)

——阿多尔诺(法)

 

奥斯维辛以后

活着是对死者的无辜愧疚

蝉翼的爱欲

美丽的诗和祈祷

活活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下

 

奥斯维辛以后

幽灵与幽火的本质

和悲哀与痛苦的脑袋

在践乱的遗迹、寻回

希望的超验之光

 

奥斯维辛以后

恐怖让我惶恐失措地忘却

却总那么软弱无力

我不再承受望不到头的幻灭   卑琐和孤独

但地球正板着脸质询暗遣的年华的生存

 

奥斯维辛以后

焚尸炉的烟囱矗立

美丽的田野,背后是

绚烂的阳光

依旧清新的空气……

 

启发学生概括出二者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即:

鞭挞战争与罪恶,以史为鉴,珍惜和平与幸福。

5、教师总结。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

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

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6、布置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

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需要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篇200~300字的颁奖词,你怎么写?

7、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

没有什么新闻

↓                       原因?

 <  以乐写悲

                                      侧面描写

获美国新闻最高奖

这里有重大新闻!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富有很强的震撼力。

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设计的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节的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

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

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

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使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所理解,但很明显,这种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本人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的三个问题都是如此。

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的原则和适量的原则,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是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大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

“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

以少胜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八、点评

这篇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

设计者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课上列举了四个当时新闻事例,以很大的冲击力去打动学生,创造与教学相适宜的情感氛围。

课堂上,不像过去那样由老师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

本设计能体现出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预设和应对,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会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以后》,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2

 

一、导入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

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

“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

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

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展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主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

三、进入文本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明确:

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

“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引导: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

明确:

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

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

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明确:

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只的使命感。

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

引导:

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

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物描写(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

引导:

⑴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

明确 :

 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

小结:

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⑴带问题自由读

问题:

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

明确: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

以上10分钟

5、通过刚才的朗读。

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僻的议论,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共同讨论,你们认为那一个细节,或者是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

把全班分为两个组,一组讨论(7——11节),二组讨论(12——15节)

明确:

第8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问题:

为什么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

理由: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

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

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

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

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第7节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问题:

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理由:

“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

引导:

⑴默默写出了参观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沉重

⑵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又表现什么(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景象,这里表明了怎样的感情)?

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参观者的震惊,与沉痛。

第9节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问题:

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

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问题:

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

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明确:

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注意:

以上可先分析第九节,其他的放在一块集体分析

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参观者的神态表情表现了人们的情感,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愤怒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从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他们的愤怒和控诉

第二部分

第12节、第13节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

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

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问题:

我们把第12、13节放在一块,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作者说“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你想象一下,她要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

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引导:

这里把11、12节放在一块,重点分析小姑娘

⑴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

⑵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

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第二个问题是个开放型问题,可自由作答。

小结:

?

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有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14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问题:

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

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引导:

⑴谁需要祷告?

有罪的人和无罪的人都需要祷告

⑵在西方祷告是为了什么?

——忏悔、保佑

有罪的人是需要洗清罪恶,无罪的人是为了求得保佑。

⑶沾满鲜血的纳粹刽子手会祷告吗?

无辜的人们能祷告吗?

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问题:

“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

引导

⑴加上感叹号“够了!

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

注意:

15分钟

小结:

这一节我们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里不只是一个记录着,也是一个参观者,他以他那深沉、犀利的眼光在注视着这一段没有人性和良知的历史,在注视着每一个参观者,同样也在表达自己的震惊、沉重和愤怒。

同时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要在对历史的回顾中铭记历史。

铭记住400万人的生命的毁灭,铭记住那些失去生命的儿童、妇女、老人。

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历史,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场景一和场景三):

⑴问题: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联系上下文回答

明确:

第二段(读)

这里的景象固然美好,却与他的历史不协调,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白花永远凋谢,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愤怒和控诉。

⑵我们看到这三段其实饱含了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齐读这这三段

⑶其实这三段就是一首情感浓郁的抒情诗,你看我变化一下

在布热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

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

婆娑起舞

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儿童在追逐游戏

 

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

阳光照耀

不该有

光亮

不该有

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

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

应当是个

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

因为

这里曾经是

人间地狱

 

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

阳光明媚

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⑷问题:

读完这些我有个问题:

这里为什么要写“儿童”,为什么不写人们的耕种,人们的忙碌,大人们的悠闲?

明确:

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在他们长大后告诉他们人类历史上曾经的罪恶,我们不仅要铭记住历史,更应当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呼唤人性与善良,呼唤良知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孩子们,在每一位生者的心中播种下文明与自由的种子,善良与良知的种子,让人性之花、尊重生命之花在每一位生者心中绽放。

注意:

15分钟

⑸我们看到文章的第16节和第一节,基本上是重复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四、拓展延伸:

(时间不够,可作为作业)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

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明确:

我只想说一句话,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五、小结:

回到文本,我们看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历史,也正是这样,这篇作品在1958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

颁奖词是这样写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2课。

这一单元都是新闻文体。

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学习本课及本单元,有助于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