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史笔记.docx
《隋唐五代文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五代文学史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隋唐五代文学史笔记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隋文帝开皇(589)统一全国,结束了二百七十馀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隋炀帝大业三十年(617),关垅贵族集团代表人物李渊、李世民在翌年(618)五月,李渊即地位于长安,改国号曰唐,与武德七年(624)统一了全国。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代文学
l.识记:
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识记: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河北涿州)人。
其代表作品《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
理解:
卢思道《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将描写的重心转到了“征夫”身上,以关塞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3.识记:
杨素及其《出塞》诗。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行伍出身,亲历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于诗中表现得亦更为真切。
代表作《出塞》(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简单运用:
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美女篇》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昔昔盐》(佳句: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综合运用:
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诗为作诗而作诗。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贞观是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
1.贞观诗坛的主掌者。
为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关垅人士为主,受儒家儒家崇古尚质诗教说影响)和南朝文士。
“贵于清绮”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歌咏是其所长,缘情绮靡流于轻艳纤弱为其所短。
“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是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是其缺憾。
贞观诗风的新变,由刚健质朴趋向表现技巧的贵族化和宫廷化。
贞观诗风的宫廷化倾向。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而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但两者之前合而未融。
杨师道和李百药是具有贞刚气质的北方文人,早年作诗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较少合而未融的弊病。
后来成为唐太宗的宫庭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风格趣味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
虞世南等人所编,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以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典雅。
2.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仪:
(608?
—664),字游韶,陕州(金河南陕县)人。
是贞观诗坛的新秀,是在唐代成长起来的作家,新生代的宫廷诗人。
上官体:
贞观诗坛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其风格特征是“绮错婉媚”。
《旧唐书》本传说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之为上官体。
”他的诗有意摆脱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缈空朦的诗境。
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这种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的诗体,时人称为“上官体”。
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体诗人穿凿最高水平的典范为当时众多诗人所效法。
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它上乘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
上官体局限与创新:
创新之处在于体现物态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局限之处在于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照邻(634?
—683)、骆宾王(623—684?
)生年较早,其年辈比王勃(650—676)、杨炯(650—694)为长。
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诗。
(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
他们都官小儿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才之气。
他们一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
卢照邻《行路难》、《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
“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①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充分表现在他们的古体和歌行中,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
②七言歌行本身就有一种流动感。
“四杰”中的卢、骆、王,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写抒情,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可长可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
表现出刚健骨气。
③渐趋成熟的五言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声律的谐调,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对稳定。
但四杰的五言律也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主要反映在羁旅送别的诗和边塞诗。
④“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的工丽和韵调的流转,不免有雕琢繁缛之病。
4.馆阁体。
指与“四杰”同时或稍后的一批馆阁诗人的诗风。
“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
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内容相对贫弱、形式词藻十分讲究。
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都是由进士科及第而先后受到朝廷重用的士人作家。
他们入朝做官时写的那些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馆阁体”诗,虽在内容上与以前宫廷诗人无太大差别,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炼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世人称之“馆阁体”。
5.杜审言及文章四友。
杜审言,字必简,是杜甫的祖父。
(他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
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把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写得极为真切,由此引起的深厚的思乡之情,全融入明秀的诗境中,显得极为高华雄浑。
尤其是颈联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动地写出了春的气息,给人以华妙超然之感。
宋之问和沈佺期。
宋之问和沈佺期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馆阁诗人,他们生年晚于李峤和杜审言,因文采受到赏识而选入朝中做官。
律诗体式的定型,五言律的定型及其推导连类作用,由五言律基础推导出七言律格式。
一、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最早有关“诗律”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称,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确立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二、五言律的定型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易记易掌握,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
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
如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即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体式。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
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审言和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体式的定型。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没有文饰的痕迹,但诗律、对仗十分工整。
七言律写得较好的是沈佺期,他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不用典故,无意修饰,却写得有情有景,声律调谐流畅而蕴含深厚,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是陈子昂。
1.陈子昂的生平。
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卒于久视元年(700),年仅42岁。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
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十四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后的重视,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
他一方面支持武后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对武后的不合理的弊政也屡次提出尖锐的指责。
他曾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
后一次出塞,因为和主将武攸宜意见不合,遭受排斥打击。
三十八岁后就辞职还乡。
最后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2.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即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与当朝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精神风貌。
陈子昂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他的诗歌多首与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他创造的38首《感遇》诗。
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所得。
所失:
易重蹈古诗以喻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3.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诗歌情调:
慷慨悲歌的情思,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感遇》(三十六)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登幽州台歌》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4.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这正是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子昂在著名的《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他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象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二、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5.后人对他的评价:
陈子昂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杜甫称赞他: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
韩愈称赞他: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
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诗人。
有《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致与陈子昂等人同时登上诗坛。
他的诗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尊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
《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长篇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春江花月夜》有如下特点:
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是陈后主、隋炀帝都用过的宫体题目,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作者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
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连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
诗中想象时间的永恒,空间的无限,对当时读者是有启示性的。
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
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也有怅惘低沉的感伤,但它绝没有色情、堕落的成分。
第四,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语言的清新优美,韵律的宛转悠扬,更和一般宫体诗的风貌完全不同了。
刘希夷及其代表作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深藏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
这种带有青春伤感的情思贯穿全篇,并通过对红颜美少看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
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
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第一节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1、王维的诗
1、王维生平:
王维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官僚地主家庭。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二十一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贬为济州司库参军。
后来回长安,献诗张九龄得其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
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他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
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
安史之乱,他追随玄宗不及,为安禄山所获,强迫他作给事中伪官。
肃宗回京后,他一度被贬官,最后又升至尚书右丞,。
不过王维晚年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并见《旧唐书》本传)。
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崔兴宗称王维“当代诗匠”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尊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结晶。
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送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代表作:
《山居秋暝》
3.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
《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
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2、孟浩然的诗
1、孟浩然的生平: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
40岁以前,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不远的汉水之南。
开元十六年(728)入长安应举,结交王维、张九龄等人,但求仕失望。
在江淮吴越各地漫游了几年,重回故乡。
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曾引他作过短期的幕僚,最后还是归隐,死在家里。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而且完全生活在开元承平时代,没有经历很多生活风波,这就决定他的诗歌思想内容不够丰富,但他的思想也没有发展到幽冷孤独的程度。
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但他内心却相当矛盾。
孟浩然代表作:
苏轼曾经说过,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孟浩然的好诗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篇幅也多半很简短,他所擅长的诗体,主要是五古和五律。
但是,从艺术的完整、精美来说,他却完全可以和王维并驾齐驱,各标风韵。
杜甫说他: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皮日休说他:
“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龊龊束人口,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郢州孟亭记》)。
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都完全合乎事实。
他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高,比李白、王维大十二岁。
他诗集里,还残留着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痕迹。
如《美人分香》、《同张明府碧溪赠答》等诗,还有宫体影响。
试论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一.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
二.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
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
三.诗境明秀,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
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诗多单行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试论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不同特点。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
第二节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同时出现于盛唐诗坛的,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
他们多为进士出身的寒俊文士,文学活动主要在开元、天宝年间。
一、王翰
王翰,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于睿宗景云元年(710)登进士第,是盛唐豪侠诗人中进士及第较早的一位。
“发言立意,自比王侯”(《旧唐书·王翰传》)狂放不羁。
代表作仅存一首七绝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二、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
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
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
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结局很悲惨。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
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
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
其中有的诗写出了战士爱国的壮志豪情。
《出塞其二》“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七绝的清刚之美。
(即七绝的主要特点)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
留存七十馀首,写得几乎首首皆好。
一.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二.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三.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
如《采莲曲二首》“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
3、崔颢
崔颢(704—754),被称为“有才俊,无士行”。
“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殷番《河岳英灵集》)。
其标志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
此诗虽未律诗的变体,却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4、李欣
李欣,嵩阳(今河北登封)人,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
盛唐豪侠诗人。
代表作边塞诗《古从军行》。
在唐代诗人中,李欣是第一位以诗成功地刻画人物性格的诗人。
如《送陈章甫》。
5、祖咏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及第,与王维唱和,仕途失意,移居汝坟,为王翰的座上宾。
第三节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1、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
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渤海县侯)。
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
是边塞诗杰出代表。
高适在梁宋时期,虽然生活贫困,作风却非常豪侠浪漫。
他的名篇《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等都充满豪士侠客的肝胆意气。
就是赠别朋友的一些诗也写得豪迈动人。
如《别韦参军》: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又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类诗,和他的边塞诗一样,也为当时和后代人所传诵。
开元二十六年(738),高适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
安史乱后,他官位日高,好诗渐少。
但是象《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人日寄杜二拾遗》等篇,仍然保持着前期的诗风。
总的来说,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
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
殷番《河岳英灵集》说他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杜甫说他的诗“方驾曹刘不啻过”,并且赞美他的诗才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这都很切合他的诗风。
高适《燕歌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盛唐诗人,在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作《燕歌行》。
诗作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如下:
一.表达的情感极为复杂,如表彰边塞兵将的英雄气概,对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的痛苦深表同情。
二.描写征战的艰辛,颂扬战士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不满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荒淫,指责当时边塞用兵将非其人。
三.具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