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1412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docx

京师杏林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知识点:

1.营养不良: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2惊厥:

是由于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急症状.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4新生儿:

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5围生期: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1分)至生后7足天(1分),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

6正常足月儿:

指胎龄满37周-42周、畜生体重大于2500g、身长在47cm以上、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7早产儿:

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8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9生理性黄疸:

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3天皮肤、球结膜、口腔粘膜发生黄染(1分),同时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2~3mg/dL),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10急性支气管炎:

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大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11哮喘性支气管肺炎:

婴幼儿时期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也称喘息性气管炎

12艾森曼格综合症:

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

13法洛四联症:

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14肺炎:

是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15先天性佝偻病:

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

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称先天性佝偻病。

16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17人工喂养: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小于6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18郝氏沟:

佝偻病患儿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

19佝偻病串珠:

佝偻病患儿由于肋骨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

20重症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除呼吸系统外还可以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1差异性青紫:

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在其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产生反向分流,即从右向左分流,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可以由此流入降主动脉,造成下半身青紫,称差异性青紫。

22蹲踞现象:

法洛四联症患儿每于行走、游戏时?

常主动下蹲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

从而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

23贫血:

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值在6个月至6岁低于110g/L,6~14岁低于120g/L。

2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25男/女婴:

3.33/3.24±0.39kg,生1周吃奶少,丢水排粪体重少,34天最轻降3~9%,7~10天恢复出生。

26身高体重:

12月:

10kg、75cm。

1~12岁:

×2+8、×7+77。

一岁头围=胸围。

头/身长比:

新生1/4成人1/8

27前囟1.5闭、后囟6~8闭。

3月抬头6月坐1岁走。

4~10出牙,12未出为延迟,下颌先于上颌,6岁恒牙

28脱水:

轻30~50ml/kg中:

50~100ml/kg重:

100~120ml/kg,先快后慢

29围生期:

指产前产时产后特定时期,自妊娠28周到生后7天

30胎龄:

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

足月37≤GA<42周,早产<37,过期产≥42

31水肿:

避免输液过量,每日液体不超60~80mg/kg。

颅内压增高首选利尿剂呋塞米,严重者20%甘露醇④新生儿期后治疗:

智能体能训练

32原发肺结核:

最常见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85.3%,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33三凹征:

胸骨上下、锁骨上窝、肋间隙软组织

34急性感染性喉炎:

临表:

起病急、症状重。

发热、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三凹征

35哮喘危重状态:

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者

36法洛四联症组成:

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37蹲踞症状:

每次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使V回心血减少减轻心负荷

38生理性贫血:

婴儿生长迅速,混换血量增加,2~3月红细胞数降至3×10的12次方,血红蛋白100g/L出现轻度贫血

39惊厥:

痫性发作常见形式,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变现,伴意识障碍。

分类:

①感染性病因:

颅内、外感染②非感染:

颅内、外疾病

40热性惊厥:

小儿最常见惊厥性疾病,发作6月~3岁,男>女,5岁不再发,热性家族史。

临表:

①单传性惊厥:

多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10分钟,伴短嗜睡

41平衡和大运动:

一般小儿3个月俯卧时可以抬头,4-5个月俯卧时可以抬起前半身,6-7个月能独自坐稳,9个月会爬,1岁能行走,2岁会跳,3岁才能快跑。

4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根据临床症状、血液生化及X线检查,本病可分四期:

⑴活动早期(初期),本期常自2—3个月开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⑵活动期(激期),常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

⑶恢复期,治疗后症状改善,体征减轻,骨骺重现临时钙化带。

⑷后遗症期(非活动期),大多见于3岁以后。

43.每日或每次剂量=体重(kg)×每千克体重需要量;体重<30kg:

体表面积(㎡)=体重(kg)×0.035+0.1,体重>30kg:

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如35kg则小儿体表面积=1.1+0.1=1.2(㎡)。

44.补液原则:

补液时必须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抽补钙,定量,定性,定时。

45.与遗尿有关的因素有:

睡眠深、家族遗传史、白天排尿控制不佳、尿急、便秘等。

既往史中多见尿路感染、哮喘、头痛。

遗尿症可严重损害儿童的自尊,导致严重的心理和可能的精神异常。

本病属于“遗尿”范畴。

问答:

1缺D佝偻:

婴儿,北>南。

功能代谢:

①体内活化:

脂溶类固醇,D2、D3与D结合Pr结合转肝羟化,再结合α-球Pr到肾再羟化生成1,25-(OH)2D3②功:

促小肠生钙结合Pr,增肠Ca吸。

增肾近曲小管对Ca、磷重吸收。

促骨吸Ca。

临表:

①初:

多6月特3月内小婴儿。

神经兴奋性增,烦躁多汗。

血清25-(OH)D3、血钙、磷低;PTH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高②活动期:

PTH功亢,钙磷代谢失调的骨骼改变、颅骨变为主,方盒样头、手足镯、鸡胸样、膝OX形③恢复:

以上任何期治疗及日光照射,症状减轻或消失④后遗症:

2岁以后不需治。

诊断:

血生化25-(OH)D3水平、骨骼X线治疗:

①口服为主,每日2000~4000IU,1月后预防量:

400IU。

大剂量D与治疗效果无关②重症:

肌注射D20万~30万IU一次,3月后预防量③加营养、足奶量、加转乳期食品、户外活动

2缺D搐弱临表:

隐匿性:

面N征、腓反射、陶瑟征。

B典型:

血清钙<1.75mmol/L出现惊厥、手足搐弱、喉痉挛:

严重缺氧甚至死。

以上以无热惊厥最常。

诊断:

突发反复无热惊厥,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同时有佝偻病存在,血钙<1.75mmol/L,离子钙<1。

治疗:

①急救:

a吸氧:

惊厥立即吸,喉痉挛拉出舌头口对口,必要时插管b控惊厥、喉痉挛:

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灌肠②钙剂治疗:

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ml慢滴注③维D治疗

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缺乏能量和或Pr导致一种营养缺乏症,3岁以下婴幼儿。

临表:

早期体重不增,之后体重下降消瘦、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苍白无弹性,额部皱纹;肌张力降低、肌松弛皮包骨。

皮下脂肪少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指标:

皮下脂肪层厚度

4新生儿窒息:

婴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死重要原因。

病因:

本质缺氧,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因素均窒息。

孕母、胎盘、胎儿、分娩因素。

临表:

①胎儿宫内窒息:

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晚期胎动少,胎心率<100,羊水胎粪污染②新生儿窒息:

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反应、肌张力、呼吸。

a.脐A血严重代谢性、混合性酸中毒,PH<7。

b.Apgar评分0~3且持续>5分钟。

c.有神经系统表现。

d.多脏器受损③多脏器受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心血管、泌尿、代谢、消化、血液。

治疗:

①ABCDE复苏方案:

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评估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围生期引起部分或全部缺氧、脑血流减少导致胎儿或足月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临表: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预后,分轻中重三度(见照片)诊断:

①明确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及表现,或有窒息史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3分持续5分钟≤5分,或脐动脉血PH≤7③出生不久N系统症状24小时以上④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⑤同时有以上4条可诊断,第四条不确定作拟诊病例。

治疗:

①支持治疗:

维持良好通气功能。

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避免灌注过低过高。

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②控制惊厥:

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肝功不好者用苯妥英钠③治疗脑

6新生儿黄疸分类:

①生理性:

一般情况良好。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不超2周。

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长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②病理性: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

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7.21-三体临表:

①智能落后②生长发育迟缓:

身长体重低,骨龄落后,出牙迟顺序异常,关节过度弯曲,小指尤短③特殊面容:

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鼻梁低,张口伸舌流涎,面小而圆,颈短而宽④皮纹特点:

通贯手、特殊皮纹⑤伴畸形:

50%先心病,消化道畸形

8结核性脑膜炎临表:

①早期1~2周:

性格改变,少言懒动烦躁。

伴有盗汗消瘦呕吐,自述头痛②中期1~2周: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明显脑膜刺激征。

幼婴表现前囟膨隆、颅缝裂开,脑神经障碍,面神经瘫痪③晚期1~3周:

以上症加重,意识朦胧、昏迷。

极度消瘦、舟状腹。

诊断:

病史、临表、脑脊液。

治疗:

①一般:

卧床休息,护理,昏迷可鼻饲,常换体位防褥疮②抗结核:

a.强化治疗阶段:

联合INH、RFP、PZA、SM。

b.巩固治疗阶段:

继用INH、RFP、EMB,早期患者用9个月短程治疗方案③降低颅高压:

脱水剂甘露醇,利尿剂,侧脑室穿刺引流,腰椎穿刺减压,分流手术④糖皮质激素:

抑制炎症渗出降低颅内压,减轻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利于脑脊液循环较少粘连⑤对症治疗:

a.处理惊厥b.水电解质紊乱处理:

稀释性低钠血症、脑性失盐综合征,应提高血钠控制入水量。

低钾血症应补钾。

⑥随访:

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2年无复发可认为治愈

9腹泻:

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病因:

①病毒:

轮状病毒②细菌:

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机制:

①渗透性腹泻:

肠腔大量无法吸收的渗透性活性物质②分泌性:

电解质分泌过多③渗出性:

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④肠道功能异常性:

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急性临表:

①轻型:

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溢酸呕吐、大便次数多、每次量不多,常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和全身症状②重型:

除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嗜睡昏迷

10支气管肺炎:

临表:

①主症:

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

食欲减退、烦躁、精神不振②体征:

呼吸增快、发绀、肺部罗音③重症:

由于严重缺氧、毒血症,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障碍。

A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心衰表现”:

呼吸突然加快>60。

心率突然>180。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指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肝脏迅速增大。

尿少或无尿,眼睑双价值水肿。

B神经系统C消化:

食欲减呕吐腹泻D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E.DIC:

血压降低。

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肺大泡,都多见于金球菌肺炎和阴性杆菌肺炎

11先心病CHD:

胎儿期心脏及大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畸形,小儿最常见心脏病。

病因①内在:

遗传②外在:

宫内感染,母孕期患病毒感染。

接触放射性物质。

服药抗癌、癫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

宫内缺氧。

分类:

①左向右分流型:

剧哭、屏气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性紫癜,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②右向左分流型:

有心压力增加超过左心,使血流从右向左分流时,因大A起源异常使大量V血流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紫癜如法洛四联症、大A逆转③无分流型:

即心脏左右两侧和AV之间无差异通路或分流,如肺A狭窄和主A缩窄

12室间隔缺损:

临表:

胸骨左缘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患儿多生长缓慢,体重不增,有消瘦喂养困难、活动后疲乏、气短多汗、易患呼吸道感染、易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时因扩张的肺A压迫喉返N引起声音嘶哑。

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3~4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传到,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13肾病综合征NS:

诊断:

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不同程度水肿。

分型:

①按临表分:

单纯型、肾炎型肾病②按糖皮质激素反应分:

激素敏感型、激素耐药型、激素依赖型

14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不一起病急,多有前期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尿蛋白,可有水肿高血压,肾功不全的肾小球疾患。

急性肾炎可分为急性链球菌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临表:

①前驱感染:

90%病例有链球菌的前驱感染,以呼吸道、皮肤感染为主②典型表现:

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咳嗽恶心呕吐③严重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在+~+++之间,与血尿程度平行,显微镜少量红细胞。

80~90%患者血清C3下降,至第八周94%恢复。

治疗:

①休息2~3周卧床直至血尿消失水肿减退②饮食:

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食盐、水③抗感染:

青霉素10~14天④对症治疗:

利尿、降血压⑤严重循环充血治疗:

a矫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注射呋塞米b水肿者加用硝普钠c难治病例用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⑥高血压脑病治疗:

硝普钠⑦急性肾衰竭治疗

15肾病综合征:

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Pr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

大量Pr尿。

低Pr血症。

高脂血症。

水肿。

并发症:

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功能障碍。

试验检查:

①尿液分析:

尿常规、蛋白定量②血清Pr、胆固醇和肾功测定③血清补体测定④系统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⑤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检查⑥经皮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

①一般:

a休息b饮食:

水肿、高血压短期限水c防止感染d利尿e家属教育②糖皮质激素:

A.初治病例尽早用泼尼松a.短期疗法:

泼尼松2mg/(kg·d),最大60mg/d共4周。

b.中长期:

先2mg/(kg·d)最大60mg/d分次服用,转阴后隔日2mg/kg用4周。

疗程必须达6月(中程)。

4周未转阴可继续服药至转阴后2周,隔日2mg/kg早餐后顿服,用4周,2~4周减量一次,疗程9月(长程)。

③免疫抑制剂④抗凝及纤溶药物疗法⑤免疫调节剂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⑦中药。

预后: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转归和病理变化和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关系密切。

微小病变型预后最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最差

16缺铁性贫血:

阶段:

①铁减少期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③缺铁性贫血期。

临表:

①皮肤粘膜苍白,疲乏头晕耳鸣②髓外造血:

肝脾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肿大越明显③为造血系统症状:

消化、神经、心血管。

实验室:

①外周血象:

红细胞大小不一,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②骨髓象:

增生活跃③有关铁代谢检查可确诊④骨髓可染铁。

诊断:

根据喂养史、临表、血象可初诊,铁代谢生化可确诊。

治疗:

除病因、补铁剂。

①注铁剂:

网织红细胞于服药后2~3天上升,5~7天高峰,2~3周降至正常,继续服铁剂6~8周增加铁储存。

②输红细胞适应症:

a贫血严重b合并感染c急需外科手术。

贫血越严重每次注射量应越少

17营养型巨幼细胞贫血:

由于维生素B12或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特点:

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包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

病因:

摄入不足。

需要增加。

吸收或代谢障碍。

临表:

①一般:

虚胖、颜面浮肿,严重匍匐出血②贫血:

皮肤蜡黄,轻度黄疸疲乏无力,肝脾大③精神、神经:

烦躁不安、易怒。

缺B12会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嗜睡、智力落后④消化系统:

厌食恶心呕吐。

实验室:

①外周血象: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为多②骨髓象:

增生活跃,红细胞系增生为主,粒、红细胞系出现巨幼变③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

治疗:

①一般:

营养护理放感染②去病因:

引起B12和叶酸缺乏③B12和叶酸治疗:

有精神神经症状者,以B12治疗为主。

网织红细胞2~4天开始增加6~7高峰2周正常。

补充叶酸:

2~4天网织红增,4~7高峰2~6周正常。

注意:

治疗初期预防性补钾

18化脓性脑膜炎:

临表:

①感染中毒、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②颅内压增高③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最常见,年龄小于3月婴儿和新生儿表现不典型,差异:

a体温无规律b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可无头痛c惊厥不典型d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并发症、后遗症:

①硬脑膜下积液②脑室管膜炎③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④脑积水⑤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

①用药:

①抗生素治疗:

a用对病原菌敏感且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用药及时、足量、疗程够b病原菌明确前/c后的抗生素选择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③并发症治疗④对症治疗

19钱乙,万全,吴鞠通对小儿病的思想:

⑴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觉>,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

其还提出: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

⑵明代世医万全在钱乙“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小儿“五脏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高度概括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⑶吴鞠通—《温病条例·解儿难》,其还对小儿体质特点提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学说。

20.脱水的分类及判断脱水程度:

⑴轻度脱水:

失水量少于体重的5%,精神稍差,皮肤黏膜稍干,弹性尚可,眼眶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尿量略少;⑵中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精神烦躁或萎靡,皮肤黏膜干燥,弹性较差,眼眶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有泪,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⑶重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10%以上,呈重病容,表情淡漠,精神极度萎靡、昏睡或惊厥,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干燥、弹性极差,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买细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

21.判断脱水性质:

⑴等渗脱水:

血清钠为130-150mmol/L,水和电解质均有丢失,多见于急性腹泻病。

⑵低渗脱水:

血清钠<130mmol/L,电解质的丢失比水多,多见于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或腹泻时过多补充非电解质液体。

⑶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ol/L,电解质的丢失比水少,血浆渗透压升高,丢失的体液主要是细胞内液。

22.腹泻辩证论治:

⑴常证:

a湿热泻—治宜清热利湿,清肠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b伤食泻—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加减;c风寒泻—治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d脾虚泻—治宜健脾益气,升提助运—参苓白术散加减;e脾肾阳虚泻—治宜补脾温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⑵变证:

a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人参乌梅汤加减;b阴竭阳脱—治宜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⑶西医治疗:

a急性腹泻的治疗—饮食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药物治疗;b迁延和慢性腹泻治疗。

⑷外治法。

⑸其他疗法。

23.营养不良(中医“疳证”范畴)临床分度表:

分度

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

腹部皮下脂肪

肌肉

皮肤

精神状态

Ⅰ度

15%—25%

变薄,皱褶厚度0.8—0.4cm

不坚实

颜色正常或稍苍白

正常或稍差

Ⅱ度

25%—40%

几乎消失(<0.4cm)

松弛

苍白、干燥

不活泼、睡眠差

Ⅲ度

40%以上

臀部、面部皮下脂肪也消失

老人貌、皮包骨

干燥、弹性消失或浮肿

兴奋,易激动或淡漠

24.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诊断: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为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少数患儿伴血管神经性水肿。

部分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再次发作,肾脏受累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⑴病因病机:

以感受外邪、饮食失节、瘀血阻滞、久病气血虚亏为主,以风、热、瘀、湿为病理要素。

⑵临床表现和诊断:

以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机范围广泛,除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外,心脏、胸膜、呼吸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胰腺、睾丸等脏器亦可受累。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25.风湿热的诊断指标:

主要表现

次要表现

前驱链球菌感染证据

心脏炎

关节痛

咽拭子培养阳性

游走性多关节炎

发热

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

舞蹈病

急性期反应物(ESR、CRP)增高

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

皮下结节

PR间期延长

环形红斑

26.幼年类风湿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幼年类风湿病是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比较多发的结缔组织病。

定义为至少一个关节、至少6周有慢性不明原因的滑膜炎症。

1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可早发于2—4岁,也可晚发于8—10岁,临床起病可分为三型(全身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临床表现包括关节与关节外症状。

2诊断:

本病诊断可参考美国风湿病协会1989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a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b一个或几个关节炎症,表现为关节肿胀或积液等;c病程在6周以上;d根据起病最初6个月的临床表现,确定临床类型;e除外其他类型幼年关节炎。

3鉴别诊断:

a风湿热:

关节症状以大关节为主,多呈游走性和多发性,急性期过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遗留畸形,X线无骨质损害;b结核性关节炎:

有结核病史,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常见于髋、腰椎、颈椎。

关节以骨破坏为主,有时伴寒性脓疡;c化脓性关节炎:

为单个关节受累,局部红肿热痛,有明显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d败血症:

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血培养可获致病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e系统性红斑狼疮:

面部蝶形红斑,肾脏受累率高,关节畸形少见,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阳性率高;f强制性脊椎炎:

多见于8岁以上儿童。

很少侵犯腕和指关节。

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阴性。

肯定诊断依据为X线的典型骶髂关节炎的改变;g血液病:

小儿急性白血病由于病变侵犯长骨骨骺端红髓延及骨膜和关节囊,亦可出现关节肿胀及骨痛。

h免疫缺陷病:

特别是选择性IgA缺乏症、伴伴性遗传的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杂合子C3成分缺乏症等均可出现关节炎。

27.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诊性小儿疾病。

⑴临床表现:

a发热:

持续发热,为最早的症状,常达39°以上,可持续2—3周进入恢复期;b皮疹:

发病2—3天出现,呈向心性、多形性;c黏膜:

舌乳头充血突起,呈杨梅样;d四肢末端:

在甲床与指、趾交界处的大片膜状脱皮;e淋巴肿大:

发热3天内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