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1320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docx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PDA)的接受情况,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为PDA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

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工作模式;接受PDA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结论PDA已被普遍接受,PDA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但仍需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完善,以减少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关键词】急诊科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08-01

  移动护理系统对促进护士走近患者,为患者提供直接服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普及。

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就是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支持平台,将信息查询和采集延伸到床边,实现了护士工作的实时、适时、限时、延时、量化的管理[1-5],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趋势。

但急诊患者多为危急重患者,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抢时间就是抢生命,PDA使用会花费一些时间,因此,急诊科护士对PDA的接受情况又如何了?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于2014年1月―3月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旨在了解急诊科护士对PDA的接受情况,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为PDA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4年1月―3月抽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

  入选护士8人作为访谈对象。

研究对象的具体资料见表1。

  表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序号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1女23本科护士12女26本科护师33女27本科护师44女29硕士在读主管护师55女25本科护师26女27硕士在读主管护师47女36大专护师148女38大专主管护师16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即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开放的、没有引导及暗示的访谈。

所有参与者的选择均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并协商可否录音,承诺用编码代替姓名,以保护隐私,消除顾虑,取得参与者的理解和配合。

访问提纲经过课题组反复讨论,列出重点的开放式问题:

①您对PDA的接受情况如何?

②哪些因素使您愿意接受PDA?

③哪些因素影响您接受PDA?

访谈时鼓励受访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访谈时间15-20min,访谈时间由研究对象自己选择,以确保访谈能不间断地进行,并同步录音。

  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并记录受访护理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及其所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

按照1-8依次给每位护理人员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并打印。

访谈结束后即播放录音!

将现场记录制作成书面文字材料,运用Colaizz分析程序[6]对资料的细致分析、推理:

①仔细阅读所有记录;

  ②择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返回参与者处求证。

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重构,使最终形成的主题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

同1份资料由2名研究者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提炼出4个主题。

  1.2.3质量控制本研究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①有目的地选样以提高研究的信度;②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长达3个月以减少霍桑效应;③资料的分析多次采用合众法进行连续的、反复的分析,并将结果与原结果不断比较对照,必要时返回研究处;④对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相关情景理解力和直觉感的培训,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现象的理解,使收集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

  2结果

  经过深入分析,得出3个主题,即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2.1主题1:

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随着医院护理移动系统的发展,PDA的功能已趋于成熟化,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

3:

“刚开始使用PDA时大家不是很容易接受,但是通过不断认真领会、学习PDA应用指南等相关资料,通过医院、科室的宣传、讲解,我们已经普遍接受,而且可以主动去做并熟练应用。

”4:

“PDA可实现床旁病人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条码扫描等功能,我觉得这种工作模式更能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因此我们也都接受PDA的工作模式。

”7:

“PDA实施了1年,我也经常去科室了解情况,现在护理人员已经普遍接受这种新的工作模式。

  2.2主题2:

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PDA的优点以及给临床工作带来的便捷性、安全性使他们乐于接受PDA。

1:

“急诊科经常会有突发情况和集体事件发生,患者数目多,但是用PDA扫描腕带上的条码,从而能准确识别患者,避免份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所以我特别愿意接受PDA。

”5:

以前没有PDA时,遇到一些特殊病人,如意识不清、术后等病人就很难实施“三查七对”,可是现在不管是什么病人,只要进行PDA扫描,就可以准确地核对身份,真的能有效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查对的正确率甚至能达到100%,这种安全性让我乐于去接受它。

7:

“我觉得PDA的实施避免了护士因机械重复的工作而导致判断的准确性下降,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个人觉得这些就是护士愿意接受它的原因。

”6:

我们平时利用PDA对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信息进行床旁采集,避免了反复转抄带来的差错,省去了手写记录过程,比如以前测量体温需要先转抄医嘱,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最后还要记录在体温单上并绘制体温单,可是现在只需在床旁提取医嘱、测量、记录,而且PDA可自动生成电子体温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接受这种好东西呢?

”  2.3主题3:

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

  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2.3.1PDA功能缺陷虽然PDA的功能已趋于成熟化,但是受访者表示PDA的功能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影响护理人员对它的接受。

2:

“PDA充电后最多可连续使用4h,按每班8h计算,中间至少得充1次电。

给患者换液体的时候,PDA正好没电,想回护士站换PDA可又怕患者针头回血只好先换液体了”。

2“有时候正在使用PDA进行护理操作,突然提示电量不足,就得赶紧充电,只能借用别人闲置的PDA或者预备PDA。

”3:

“我认为PDA的存储量不够大,使图像传输受到一定限制,屏幕信息显示量有限,如PDA上的电子体温单查看起来就特别不方便,而且不显示新入院、手术等情况。

”4:

“我觉得PDA的无线局域网有时信号不稳,容易出现系统故障,PDA登录不上或者登录特别费时,很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急诊科室是抢救患者的地方,时间就是生命,因此这导致接受PDA比较困难。

  2.3.2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在接受PDA过程中除了PDA内在因素,还存人员培训不足。

3:

“我觉得有时会发生走到半路或者已经到病人床旁了,却发现忘记携带PDA,而且有时候工作强度大,一忙起来也会忘记使用PDA,次数多了就会让我不愿意接受。

”4:

“由于PDA是新系统、新设备,难免有时会违反护理常规,比如说我有一次给病人打完针却发现忘记用PDA扫描了,只能赶紧补上”。

7:

“由于内容设计及搜索方法有别于常规逻辑思路,也与传统的纸质文件不同,而我在科室里是属于年龄大的护士,增加我的认知和学习负担,有时就想反正快退休了,就不用学那么深了。

”8:

“参加PDA培训的人员少,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培训过的新问题,这些都会使我们不愿接受PDA。

”6:

“我觉得在使用PDA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且得不到相应的技术培训,这势必会影响PDA的接受情况。

  2.2.3PDA的质量控制薄弱受访者都表示在保证其他因素的同时,护理管理者在提高PDA的接受程度中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PDA的质量控制比较薄弱。

3:

“我发现在各个科室没有统一使用PDA进行工作量统计、跟踪控制各项护理指标及绩效管理等,这也会造成护理人员不重视PDA的使用,从而影响接受情况。

”2:

“我发现面对PDA信息系统中重要内容丢失、系统瘫痪等问题,没有制定统一的应对预案,这也会影响护理人员对PDA的接受情况。

”6:

“我觉得对PDA进行质量控制及质量控制的力度影响PDA的接受情况,如果有一套严格的PDA质量控制标准,护士接受PDA也会比较容易。

  3讨论

  3.1PDA已被普遍接受提高护士对PDA的接受程度,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培训,帮助护士掌握相关知识,了解社会和护理的发展,认识PDA在推动移动护理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自觉实现观念转变,并乐于接受新技术。

引进与实施PDA,对全体护理人员是一次考验与挑战,使大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认识、改变了观念。

一些年龄大的护士开始不接受,通过护士长带教、年轻护士示范,他们也都能接受,而且做得很好。

随着责任包干的深入落实,护理人员对PDA的接受变得更加主动,而且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

  3.2PDA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少,抢救多,再加上很多都是非武汉市患者,与医护人员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加上护士查对工作量大,人为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大。

PDA的实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PDA的使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应强调PDA的优点,激励所有人员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构建。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培训的效果,循环组织数次技术培训,同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保证每一位护士获得足够的信息并正确使用新的系统。

受访者还表示PDA在身份确认方面基本上做到了100%准确,将输液、采血、肌肉注射及发放口服药等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张冠李戴”现象扼杀在摇篮中,从根本上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医疗风险,避免了给病人带来的安全隐患。

另外,PDA信息的床旁采集、事务提醒等功能的实现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

在当前良好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护理人员更清醒地认识护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明确护理人员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并推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以创新思路促进医院持久性地发展。

  3.3完善PDA,减少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3.3.1加强宣教,做好PDA及腕带的维护与保养PDA价格昂贵,电池是最容易损耗的部件,充电次数是恒定的,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关闭电源,节省电力,有四分之一电量时,应立即充电,这样可延长电池寿命。

科室应根据工作量及人员配置,配备足够的PDA与备用电池,制定严格的PDA保养、维护制度,专人管理,保证PDA处于备用状态。

工作时间为方便使用PDA应随身携带挂在手腕,如遇操作不便时,可将PDA放于工作服口袋,但是不要和钥匙等锐利物品放在一起,避免损坏扫描窗口的玻璃及仪器屏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细节管理对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护理中加强每一个环节质量管理,才能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7]。

①腕带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改进,除了文字信息,可以在整条腕带上打印连续的二维码,可使腕带佩戴的松紧合适,降低丢失率,提高舒适度,提高扫描成功率,节约时间,同时可以避免在扫描时旋转腕带

  寻找二维码而打扰患者休息。

②在材质改良方面应该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寻找符合临床需求的材料,其材质应不易断裂、耐磨、防水、不褪色、美观、舒适、抗过敏、成本低。

③条码粘贴平整。

粘条码时应避开瓶底边缘,持瓶手不得用力抓捏,以防瓶身变形条不平整。

④条码不能有污损,避免反射光变异,造成识读困难。

所以要做好宣教保护好条码。

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扫码失败,扫描器有一个扫描窗口,由于有约10mm的焦距深度,能够非接触性地进行读码。

若远距离读取条码和码符长度大于扫描器口径时,会导致读码失败。

条码符号的尺寸应小于CCD扫描器窗口的尺寸时才能采用它来工作[8]。

在工作中熟练掌握扫码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降低失败率并且节约时间。

条码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灵活实用、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交流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正确地保养和维护设  备,并提高工作效率.

  3.3.2强化执行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应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应用意识以及加强其操作方法的培训,以期能更加方便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首先以信息化建设为指导,讲解PDA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优越性,使每名护理人员接受并使用;其次应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各科设小教员,培训内容包括PDA的使用和维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包括PDA和PC端各个模块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应用。

年轻护士大多数能够较快掌握PDA使用,对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较慢的人员,应加强培训,鼓励使用。

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各病区单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位操作者都能严格执行PDA操作使用规程。

另外,还应加强护理安全及相关知识培训。

目前,医疗环境复杂,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如在使用PDA执行液体扫描签名时,常常因为没有带PDA为病人先更换液体,而没有进行签名扫描。

针对这个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应该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加强护理安全及相关知识培训。

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减少护患纠纷,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培训,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变人治为法治,通过事例教育大家认识到不执法的后果。

  3.3.3加强错误、故障及预防差错的管理PDA为电子产品,如发生故障、数据丢失,护理管理上应有应对措施及预案,发生误操作时应有修改的地方。

加强安全督导,实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对PDA各项流程、规定、制度的检查、考评力度。

护士长跟班检查护士应用PDA中一些遗漏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总护士长随时督促并检查护士正确使用PDA,对科室反映的问题及时上报护理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点组织讨论,做出正确指导。

通过每月定期检查及随时抽查,

  做到全程动态管理,使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变终末质量管理为环节质量控制,使各项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对护理工作的宏观控制起决策作用[9],实现质量管理的最大目标[10]。

正确使用护理评价系统、准确统计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

  4结语

  急诊科患者病种复杂,各类抢救措施必须及时有效,这不仅需要医生的果断和冷静,更需要护士的紧密配合。

抢救过程中药物的使用有时候能挽救生命,但一旦发生张冠李戴的事情,就是几条人命的事情。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临床护士的角度,深入探讨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PDA的接受情况,以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而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也较多,解决影响护理人员接受PDA的负性因素,今后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国家对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大力开展,PDA必将得到大力推广,且在实现护理信息条码化及推进我国移动护理系统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刘立捷,李莼,严静冬.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

40-50.

  [2]余丽莎,余燕波,崔燕萍,等.无线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

84-85.

  [3]陈敏亚,沈志强.基于EDA+WLAN技术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23):

6331-6334.

  [4]张建林.临床移动信息系统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1,6

(2):

24-27.

  [5]李素红,任爱玲,薛晓英等.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

(1):

87-90.

  [6]张睿,杨莘,王玲,等.老年痴呆患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

589-592.

  [7]路文.浅谈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

(2):

75-76.

  [8]叶仙娥,徐鹏.图书条码识别问题浅析[J].图书馆论坛2000,29(5):

41-42.

  [9]李素红.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

19-22.

  [10]任巧玲.护理质量管理四要素的实施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

58-59.

  [11]韩文英,钟晓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常见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2A):

341-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