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疾病诊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0509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1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疾病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急诊疾病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急诊疾病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急诊疾病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急诊疾病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疾病诊疗.docx

《急诊疾病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疾病诊疗.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疾病诊疗.docx

急诊疾病诊疗

急救部常见疾病

诊疗规范

 

第三军医大学

急救部

目录

第一部分常见急诊内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急诊内科常见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第二节高血压急症

第三节冠心病

第四节二尖瓣狭窄

第五节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六节主动脉瓣狭窄

第七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八节风湿热

第九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十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十节心房纤颤

第十一节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十二节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急诊内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肺炎

第五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六节肺栓塞

第七节胸腔积液

第八节自发性气胸

第三章急诊内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第二节慢性胰腺炎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

第四章急诊内科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肾病综合征

第二节尿路感染

第三节急性肾盂肾炎

第四节慢性肾盂肾炎

第五章急诊内科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糖尿病

第二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三节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第四节低血糖症

第五节痛风

第六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第六章急诊内科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节脑梗死

第三节脑出血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高血压脑病

第六节癫痫

第七节癫痫持续状态

第八节周期性瘫痪

第七章急诊内科常见理化因素损害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中毒

第二节安眠药中毒

第三节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四节急性酒精中毒

第五节急性鱼胆中毒

第六节河豚鱼中毒

第七节急性毒蕈中毒

第八节乌头硷中毒

第九节急性木薯中毒

第一十节一氧化碳中毒

第一十一节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第一十二节强碱中毒

第一十三节强酸中毒

第一十四节中暑

第一十五节溺水

第八章急诊内科常见感染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伤寒

第二节沙门氏菌感染

第三节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四节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第五节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致腹泻性大肠杆菌肠炎

第七节霍乱

第二部分常见外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急诊外科常见普外、肝胆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阑尾炎

第二节肠梗阻

第三节急性乳腺炎

第四节胆囊炎、胆囊结石

第五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

第六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第七节腹部肿块

第八节髂股动脉急性栓塞

第九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一十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第一十一节主动脉瘤

第一十二节破伤风

第二章急诊外科常见骨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二节骨与关节感染

第三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第四节骨性关节炎

第三章急诊外科常见泌尿外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肾结石

第二节输尿管结石

第三节膀胱结石

第四节尿道结石

第五节前列腺增生症

第六节急性淋病

第七节慢性淋病

第四章急诊外科常见妇产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盆腔炎

第二节宫外孕(异位妊娠)

第三部分急救部创伤诊疗规范

第一章颅脑损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

第二节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

第三节颅脑创伤后综合征

第四节脊髓损伤

第五节脑震荡(轻型脑外伤)

第六节脑挫裂伤

第七节原发脑干损伤

第八节外伤性颅内血肿

第九节火器颅脑损伤

第二章胸部损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胸部损伤早期处理原则

第二节胸壁挫伤

第三节肋骨骨折

第四节外伤性气胸

第五节外伤性血胸

第六节肺挫伤

第七节胸腹联合伤

第八节创伤性窒息

第九节肺爆震伤

第一十节气管支气管破裂

第一十一节食管破裂

第一十二节心脏损伤

第三章腹腔内脏器损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节肝脏损伤

第三节脾脏损伤

第四节胰腺损伤

第五节胃损伤

第六节十二指肠损伤

第七节小肠损伤

第八节大肠(结、直肠)损伤

第四章泌尿系损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肾脏损伤

第二节膀胱损伤

第三节尿道损伤

第五章骨与关节损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闭合性骨折

第二节锁骨骨折

第三节肩胛骨骨折

第四节肱骨骨折

第五节尺桡骨骨折

第六节股骨颈骨折

第七节股骨骨折

第八节股骨髁骨折

第九节胫腓骨干骨折

第一十节踝部骨折

第一十一节距骨骨折

第一十二节跖骨骨折

第一十三节跟骨骨折

第一十四节颈椎骨折脱位

第一十五节胸腰椎骨折

第一十六节骨盆骨折

第一十七节肩锁关节脱位

第一十八节肩关节脱位

第一十九节肘关节脱位

第二十节桡骨小头半脱位

第二十一节髋关节脱位

第二十二节膝关节脱位

第二十三节膝关节韧带损伤

第二十四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第二十五节断肢再植

第二十六节肌腱损伤

第二十七节周围神经损伤

第二十八节周围血管损伤

第六章烧(烫)伤诊疗规范

第一节烧伤总论

第二节电烧伤

第三节化学烧伤

第一部分常见急诊内科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急诊内科常见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诊断】

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

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DBP<12.0Kpa(90mmHg)

【治疗】

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

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2.凡舒张压在观察4周未测得>95mmHg者:

药物+非药和治疗。

3.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于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即可。

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

1.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不高者--以血管扩张剂为首选;

2.血压高,伴有浮肿者--以利尿剂为主;

3.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增高者--β或a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4.血压增高伴有心率增快者--β阻滞剂为主;

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采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第二节高血压急症

【诊断】

1.高血压危象:

(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26.7kPa(200mmHg),甚至可高达33.3kPa(250mmHg);

(2)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手足发抖、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黑朦、短暂失明、一过性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

(3)生化检测示血中游离肾上腺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增高,血糖升高。

2.高血压脑病;

(1)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16.0kPa(120mmHg);

(2)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频繁呕吐和神志改变,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癫痫样发作、昏迷、暂时性偏瘫、失语等;

(3)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头部CT显示脑水肿改变。

3.恶性高血压:

(1)起病较缓慢,病情进展急,舒张压持续显著增高,>17.3kPa(130mmHg);

(2)常见严重心脑肾损害和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

(3)持续性蛋白尿,血尿,低血钾,血肾素活性增加。

【治疗】

1.迅速降压:

(1)药物:

硝普钠20~200ug/min静脉滴注,逐渐加量,根据血压调整。

还可以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由嗜铬细胞瘤所致者首选)、佩尔地平;

(2)降压要求指标:

收缩压降至21.3~22.6kPa(160~170mmHg),舒张压降至13.3~14.7kPa(100~110mmHg)或稍低即可。

2.控制抽搐;

3.降低颅内压;

4.治疗心脑肾并发症。

第三节冠心病

【诊断】

1.病史的采集内容应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特别胸痛的位置、性质、放射部位、发作时间、治疗反应、有无危险因素及合并症。

2.具有典型心绞痛,相应心电图缺血和/或传导系统的改变可做出明确诊断。

3.心绞痛持续发作1小时不愈者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梗塞。

4.凡症状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可疑或正常者或具有典型症状但心电图无改变者都需进一步检查,包括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X光心脏摄片、必要同位素心肌扫描、大血管核磁共振检查、与各种可能引起胸部疼痛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1.根据病况限制一定体力活动范围,避免过度工作紧张,避免或消除一切诱发因素。

2.戒烟、避免大量饮酒和禁用烈性酒。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都需同时治疗。

4.以劳力性心绞痛表现者用药以硝酸脂类和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联合治疗,注意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如肺部阻塞性疾病、哮喘者都禁用β-阻滞剂。

以自发性心绞痛表现者以硝酸脂类和钙拮抗剂为主联合用药,同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反应,用药剂量应是个体化。

5.对症处理、中西医结合。

6.抗凝治疗:

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华发令、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

对有出血性疾病、活动性胃溃疡、近期外伤、对上药有过敏者都是禁忌证。

7.经药物正规治疗无效者,必须行冠脉造影,在造影的基础上必须采用PTCA、支架或搭桥手术等,适应证和禁忌证详见介入性诊疗技术规范。

第四节二尖瓣狭窄

【诊断】

1.病史采集应包括病因、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经过及反应。

2.风湿热及风湿活动病史。

3.症状体征:

肺循环淤血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及与体位及体力活动的关系;有无心律失常及栓塞的病史;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纳差、腹胀、下肢浮肿。

4.在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心尖部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伴第一心音亢进,有左房右室增大的证据则可诊断。

超声心动图有确诊的价值。

【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无症状时主要预防链球菌感染及细菌性心内膜炎。

年轻患者有风湿活动应正规的抗风湿治疗,同时用长效青霉素120万u/月,肌注。

每次注射前均需行青霉素皮试。

拔牙或其它手术时常规使用抗生素。

(2)出现心功能不全时:

1)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心衰卧床休息1~2周。

限盐,1~2克/日。

2)洋地黄制剂:

单纯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无心衰禁用洋地黄。

二尖瓣狭窄合并心衰在利尿及静脉扩张药基础上应用。

3)静脉扩张药:

视病情轻重选用口服或静脉硝酸酯类制剂。

(3)快速房颤:

无论有无心衰均用洋地黄,二周内未用过洋地黄,地高辛0.25mg/日,如足量洋地黄仍难以控制心律,可选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须注意洋地黄中毒。

以控制心室律在100次/分以下。

(4)抗凝治疗:

下列情况必须抗凝治疗:

1)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

2)二尖瓣病变窦律,但以前有栓塞史。

3)二尖瓣病变换瓣术后。

华法令2~3mg/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不超过对照25%或用药前1.5~2倍或力抗栓250mg/日。

2.手术治疗:

(1)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2)二尖瓣成形术。

(闭式分离或直视分离。

(3)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第五节二尖瓣关闭不全

【诊断】

1.病因包括风湿热及其它结缔组织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病史。

2.症状体征:

肺淤血及低心排症状,呼吸困难的发生时间,诱发因素,严重程度。

头晕、乏力,疲劳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体循环淤血的症状。

腹胀、纳差的发生时间。

3.心尖部有粗糙响亮的三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可伴有震颤。

左房左室增大的证据可初步诊断,心脏超声心动图有确诊的价值。

【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无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主要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及细菌性心内膜炎。

拔牙或其它手术时常规使用抗生素。

每6个月至一年复查心脏超声一次。

(2)出现心功能不全时:

按心功能不全常规治疗。

1)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心衰卧床休息1~2周。

限盐,1~2克/日。

2)强心:

根据病情选用洋地黄口服或静脉制剂。

3)利尿剂:

视病情轻重选口服或静脉利尿剂,注意纠正电介质失调。

4)血管扩张剂:

可选用硝酸酯类及ACEI类药物。

(3)房颤:

治疗同二尖瓣狭窄。

(4)抗凝:

治疗同二尖瓣狭窄。

2.外科治疗:

(1)二尖瓣成形术。

(2)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第六节主动脉瓣狭窄

【诊断】

1.病因主要包括风湿热、先天性二叶瓣及动脉粥样硬化病。

注意起病年龄,症状的发生及发展速度,治疗经过和反应。

特别是应用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情况。

2.症状体征:

脑供血不足表现;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凡有典型的主动脉瓣区粗糙响亮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伴有收缩期震颤,第二心音减弱,有左室增大证据可初步诊断,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

(1)代偿期治疗:

主要合理限制体力劳动,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及风湿热的复发。

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了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及心功能的变化。

(2)失代偿期治疗:

1)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治疗并向家属交代病情的严重性。

2)心绞痛治疗:

硝酸酯类以口服为主,注意检测血压变化。

3)可选用硫氮卓酮。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禁用β-受体阻滞剂。

4)左心衰治疗:

当有明显的左室扩大及左心衰时,可小量应用洋地黄制剂。

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因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要小剂量慎用。

2.外科治疗:

重度狭窄,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1)瓣膜成形术。

(2)瓣膜置换术。

第七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

1.病因包括风湿热、梅毒、长期高血压伴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先天性,马凡氏综合征等。

仔细询问起病年龄、症状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缓解方式、治疗及反应。

2.症状体征: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慢性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绞痛。

3.有典型的主动脉瓣区高调叹气样递减形舒张期杂音,向心尖部传导。

第二心音减弱,有左室增大及周围血管征可初步诊断,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

(1)代偿期治疗:

主要合理限制体力劳动,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及风湿热的复发。

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了解返流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

对合并舒张压增高要降压治疗,避免β-受体阻滞剂。

(2)失代偿期治疗:

1)一旦出现症状,应积极及时治疗。

2)心绞痛治疗:

可用硝酸酯制剂及钙拮抗剂类硫氮卓酮。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禁用β-受体阻滞剂。

3)左心衰治疗:

一旦出现轻微症状,可用ACEI类药物降低心脏负荷。

当有明显左心衰时,可按常规左心衰处理。

血管扩张药物对主漏合并左心衰益处尤大。

2.外科治疗: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方法主要是瓣膜置换术。

第八节风湿热

【诊断】

1.1992年最新修订的Jones标准:

(1)主要表现:

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表现:

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ESR、CRP)增高、P-R间期延长。

2.具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咽拭子培养或ASO>500u)并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可诊断。

3.风湿热(RF)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病毒性心肌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

(5)强直性脊柱炎;

(6)类风湿关节炎;

(7)结核感染过敏关节炎。

【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暖、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和精神剌激,心脏炎需卧床休息至体温、血沉正常后3~4周,急性关节炎休息至体温,血沉正常后开始恢复活动。

2.药物治疗:

(1)消除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

(2)抗风湿治疗:

1)关节炎:

非甾体抗炎药,选用一种;

2)心脏炎:

糖皮质激素。

(3)预防风湿热复发:

长效青霉素120万u/3周,肌注。

3.局部病灶的处理:

慢性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的治疗。

第九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

1.心悸突然发作及突然终止病史;

2.根据心率、持续时间及伴发病不同,可出现心悸、晕厥、心衰、心绞痛、急性肺水肿及低血压;

3.心律快而绝对规则;

4.心电图示:

(1)心率150~24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

(2)QRS波形态基本同窦性;

(3)逆行P波。

【治疗】

1.院前急救措施刺激迷走神经:

方法:

(1)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2)深吸气后屏气,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法);深呼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吸气动作(Muller法);

(3)颈动脉窦按摩:

先按摩右侧5~10秒,再按左侧,不可同时两侧按摩;

(4)压迫眼球: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高度近视禁用此法。

2.院内急救治疗原则

(1)抗心律失常药物:

1)异搏定2.5~10mg+50%GS40ml,静脉缓慢注射;

2)普罗帕酮(心律平)1~2mg/kg静注;

3)普萘络尔(心得安)0.05~0.2mg/kg静注;

4)胺碘酮:

5~10mg/kg,缓慢静注(>20分钟)。

(2)升压药:

(高血压病人不宜使用)。

1)肾上腺素0.5~1mg稀释后静注;

2)甲氧胺10~20mg稀释后静注;

(3)新斯的明:

兴奋迷走神经,心脏病及哮喘忌用。

(4)电复律:

食道调搏复律;经静脉临时起搏复律;直流电复律:

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5)射频消融术。

第十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

1.心悸、晕厥症状与原发病有关;

2.心脏听诊:

心音分裂,心律基本规则,颈静脉巨大的a波(炮音);

3.心电图:

(1)连续三个或以上的室性异位激动;

(2)心室率超过100/分,节律整齐或轻度不整齐;

(3)QRS波群增宽(>0.12s),有继发ST-T改变;

(4)房室分离;

(5)心室夺获,室性融和波。

【治疗】

1.院前急救措施:

(1)吸氧;

(2)平卧;

2.院内治疗原则:

(1)直流电复律: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肌缺血、心衰,应迅速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100~200J;

(2)药物:

若生命体征尚稳定者可选择药物,(a)利多卡因1~4mg/kg静注;(b)普鲁卡因酰胺100mg每5分钟一次至≤1000mg;(c)胺碘酮5~10mg/kg15~30分钟静注完;

(3)经静脉临时起搏器起搏心室,终止室速;

(4)射频消融术;

(5)预防再发:

可服用Ia类,Ic类,Ib类抗心律失常药。

3.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治疗:

(1)尖端扭转型(Q-T间期延长):

1)对因治疗;

2)补充镁盐;

3)除去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诱因;

4)试用异丙肾上腺素;

5)临时心室起搏抑制室速。

4.由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率缓慢所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1)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2)心室起搏纠正。

第十节心房纤颤

【诊断】

1.心悸、乏力、焦虑;

2.或有心绞痛、晕厥、体循环障碍;

3.体征: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低血压;

4.心电图:

(1)P波消失;

(2)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间隔不均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

(3)R-R间期绝对不等。

【治疗】

1.院前急救措施:

吸氧;

2.院内治疗原则:

(1)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减慢心室率:

洋地黄,钙离子拮抗剂,Ic类(心律平),β-受体阻滞剂;

(3)复律:

1)电复律:

临床症状严重者电复律,能量为200J;预激合并房颤、心室率快者首选电复律;

2)药物:

奎尼丁、乙胺碘呋酮;

3)射频消融术。

第十一节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

1.头晕、晕厥、抽搐、黑朦病史;

2.Adams-Stokes综合片病史;

3.心室率缓慢;

4.心电图示: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脱漏;

2)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

3)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两个P-P间期之和。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有间歇受阻的P波和心室脱漏;

2)P~R间期恒定,可正常、可延长;

3)可伴有QRS波间期延长。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关;

2)心房速率较心室速率快;

3)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4)心室速率常小于40~60次/min。

【治疗】

1.院前急救措拖:

(1)吸氧;

(2)平卧。

2.院内急救治疗原则:

(1)对因:

抗感染,停用有关药物:

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纠正高血钾;

(2)药物:

异丙肾上腺素:

1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控制心室率在60~70次/min;但过量会导致室速、室颤;

1)阿托品:

口服0.3mgq4h或1mgimq4h;

2)糖皮质激素:

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等;

3)克分子乳酸钠静滴或静推:

适用于高血钾或酸中毒者;

4)安置心脏起搏器:

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者,或曾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第十二节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1.对心功能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抑制心功能;

2.致心律失常作用:

由于其能改变心脏电生理性质所致;

3.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奎尼丁,乙胺碘呋酮提高地戈辛血清浓度;

(2)乙胺碘呋酮增加华法令抗凝作用;

(3)异搏定与β-阻滞剂合用产生严重心动过缓等。

4.其它各系统付作用;消化系统最多见,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各个系统均有。

二、并非对所有的室性心律失常均需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良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好,原则上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用也是症状性治疗;

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必须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预防其发作,必要时使用非药物治疗。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防治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2.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各种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对于去除诱因可消除的心律失常,也无需治疗;

3.对于必须用药物消除症状为目标或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必须长期用药防止猝死者应严密监测;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Q~T间期延长,室内传导阻滞者,更要警惕;

4.一旦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即刻停药;

5.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可补钾,静注苯妥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