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docx
《玉米病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病虫害.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病虫害
一、玉米病害
玉米病害主要有:
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纹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及其他病害(玉米青枯病,玉米丝黑穗病)。
第一节玉米小斑病Southernblightofcorn
1、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以抽雄后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有3种类型,一、椭圆形病斑,其扩展受叶脉限制,黄褐色,边缘深褐色。
二、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褐色或黄色,一般无深色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三、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扩大,属抗病类型。
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较大,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紫色或不明显。
2、病原物
⑴病原菌: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
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Shoem],半知菌亚门双极蠕孢属。
⑵形态:
分生孢子梗散生于病斑正反两面,单独或2~3根成束从气孔或表皮间隙伸出,直立或膝状弯曲,不分枝,褐色,有3~15个隔膜;分生孢子从梗的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或近梭形,正直或略向一侧弯曲,中间较粗,两端渐细,两端细胞钝圆,褐色至深褐色,有3~13个隔膜,以5~8个隔膜为多,脐点平截,萌发时由两端细胞生出芽管。
⑶生理及生理分化:
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3℃,最适温度为25℃。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5℃以下或42℃以上很难萌发。
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都需要高湿,但分生孢子的抗干旱能力较强,在玉米种子上能存活1年。
玉米小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T、O和C3个生理小种。
T小种和C小种分别对T型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O小种对不同细胞质玉米的毒力无专化性。
病菌对玉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毒素引起,3个小种在寄主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
目前,我国O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优势小种。
⑷寄主范围:
自然情况下,病菌还可侵染高梁。
人工接种还可侵染大麦、小麦、燕麦、苏丹草、水稻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3、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
翌年,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
4、发病因素
⑴寄主抗病性:
目前尚未发现对玉米小斑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同一品种的植株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叶位的叶片对病害的抗性也是不一样的。
⑵气候条件:
气温在15~20℃时,病害发展很慢,20℃以上时渐快。
常年7~8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适合于小斑病的发生蔓延,此时发病轻重主要取决于这个时期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
⑶栽培管理: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种植密度大等,凡是能使田间湿度增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因素都有利于发病,土壤贫瘠、漏肥严重、后期缺水、导致植株脱肥早衰的田块,往往发病较早较重。
坡地一般比平地发病要重。
5、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⑴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
种植高产、抗病、优质的杂交种是当前玉米稳定增产的主要措施。
⑵减少菌源:
实行大面积1~2年轮作可有效减少菌源。
⑶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早播、合理施肥、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开沟排水等可减轻发病。
⑷化学防治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45%代森铵水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克瘟散乳油
第二节玉米大斑病Northernblightofcorn
1、症状
玉米大斑病(Northernblightofcorn)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
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
后期病斑常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
下部叶片先发病。
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
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2、病原物
病原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etSuggs称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异名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ass.Drechsleraturcica(Pass.)Subram.&Jain。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um)。
分生抱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u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有性态Setosphaeriaturcica(Luttr.)Leonard&Suggs称玉米毛球腔菌。
异名有TrichometasphaeriaturcicaLuttr.Keissleriellaturcica(Luttr.)v.Arx。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
成熟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345~497(u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
子囊果壳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
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
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大小176~249×24~31(um)。
子囊孢子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经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13~17(um)。
3、病害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
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
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
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
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
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4、发病因素(参见小斑病)
⑴品种抗病性
⑵气候条件
⑶耕作制度及栽培管理
5、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⑴农业防治参考小斑病的防治方法
⑵化学防治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45%代森铵水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克瘟散乳油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第三节玉米瘤黑粉病cornsmut
1、症状
玉米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任何地上部的幼嫩组织都可受害。
病部组织肿胀成瘤,病瘤大小和形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病瘤较小,茎秆和果穗上的病瘤较大。
2、病原物
病原物为玉米瘤黑粉菌[Ustilagomaydis(DC)Corda],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冬孢子球形活椭圆形,暗褐色,厚壁,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萌发产生4个无色纺锤形的担孢子。
3、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越冬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引起病害。
4、发病因素
⑴气候条件:
高温多湿有利于冬孢子的萌发,同时寄主组织生长柔弱,容易受害。
⑵栽培措施及栽培条件:
多年连作发病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在缺乏有机质的砂性土壤中发病较重。
⑶品种抗性:
一般杂交种较抗病。
硬粒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甜玉米较感病。
5、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
⑴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翻地。
重病田进行2~3年轮作。
及时摘除病瘤携出田外销毁。
⑵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⑶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及时灌溉。
⑷化学辅助防治:
①硫酸铜或乙蒜素拌种。
②在肿瘤出现之前,用三唑酮、烯唑醇、福美双等杀菌剂对植株喷药,可以降低发病率。
第四节玉米纹枯病Cornsheathblight
1、症状
近地面1~2节叶鞘先发病,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除危害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在玉米上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淡褐色,水渍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斑块,中部为淡土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大小不一的菌核。
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
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果穗苞叶上的云纹状病斑也很明显,造成果穗干缩、腐败。
2、病原物
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在自然界不常见;无性态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此外禾谷丝核菌(R.cerealisVanderHoeven)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
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
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
玉米纹枯病菌为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μm。
菌核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丝密集而成。
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
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μm)。
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3、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
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
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所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
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发病。
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
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
4、发病因素
⑴气候条件
⑵品种抗病性
⑶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
5、防治
⑴减少菌源:
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
⑵利用抗病品种或杂交种,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⑶化学防治,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3%井冈霉素水剂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第五节玉米粗缩病Maizeroughdwarf
1、症状
叶背面脉上出现长短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
心叶多卷缩,其它叶片浓绿、僵直、宽短,重病株生长迟缓,节间缩短,明显矮化,株高一般不及正常植株的一半,叶片不能展开,顶部丛生。
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蜡白色条斑。
病株分蒙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
轻者虽抽雄,但半包被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
该病除危害玉米、甜玉米外,还可危害大麦、小麦、燕麦、高粱、谷子等症状类似。
2、病原物
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Maizeroughdwarfvirus,MRDV)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病毒粒体球形,大小60~70nm,存在于感病植株叶片的凸起部分细胞中。
钝化温度80℃,20℃可存活37天。
3、病害循环
主要靠灰飞虱(Delphacodesstriatella)传毒。
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杂草丛中越冬,翌春迁入玉米田。
此外冬小麦也是该病毒越冬场所之一。
春季带毒的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然后再传到玉米上。
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10叶期抗性增强。
该病发生与带毒灰飞虱数量及栽培条件相关,玉米出苗至5叶期如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期相遇易发病。
套种田、早播田及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重。
潜育期10~20天。
此外有报道云南丽江地区传毒昆虫为白背飞虱。
玉米苗期是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
大、小麦和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狗尾草等是粗缩病毒越冬的主要寄主。
粗缩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可增殖和越冬,但不能经卵传给下一代。
灰飞虱主要在麦田、绿肥田和杂草根际越冬,春季在大、小麦、杂草上,随后部分转移到水稻上繁殖,在玉米上不能繁殖。
冬、春气候温暖干燥,夏季少雨有利灰飞虱发生。
4、发病因素
⑴田间毒源及介体数量
⑵气候条件
⑶寄主抗病性
⑷栽培因素
5、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⑴加强监测和预报,指导大田防治。
⑵选用抗病品种如群壮101、京黄113、豫农704、西单7号、中单2号、中单4号、农单5号、郑单4号等较耐病。
⑶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
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
⑷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大面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提倡化学除草。
⑸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提高玉米抗病力。
⑹化学防治,防虫防病同时进行,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5%菌毒清水剂
10%宁南霉素可湿性粉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氧化乐果乳油
第六节玉米矮花叶病Maizedwarfmosaic
1、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本病也叫花叶条纹病)是四川省70年代后期以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新病害,以后其他地区也较为流行。
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均可受害。
发病初期,首先在最幼嫩的叶片上表现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形成斑驳花叶,并可发展成沿叶脉的狭窄条纹。
生长后期,病叶变成黄绿色或紫红色而干枯。
病株的矮化程度不一,早期感病矮化较重,后期感病矮化轻或不矮化。
早期侵染能使玉米幼苗根茎腐烂而死苗。
受害植株,雄穗不发达,分枝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有的还不结实
2、病原物
病原物为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病毒粒体长条形(线状),致死温度55~60℃,稀释终点100~1000倍,体外存活期(20℃)1~2天。
可用汁液摩擦接种。
自然条件下,由蚜虫传染,潜育期5~7天,温度高时3天即可显症。
寄主范围广,除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糜子、稷、雀麦、苏丹草及其它禾本科杂草,如狗尾草、马唐、稗草、画眉草等。
3、病害循环
病毒多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体内越冬,带毒寄主成为田间病害的主要侵染源。
蚜虫传毒,引发病害。
主要传毒蚜虫有:
玉米蚜,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棉蚜、桃蚜、苜蓿蚜、粟蚜、碗豆蚜等,以麦二叉蚜和缢管蚜占优势。
蚜虫一次取食获毒后,可持续传毒4~5天。
病害的流行及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毒源及介体发生量,以及气候和栽培条件等。
品种抗病力差、毒源和传毒蚜虫量大、苗期“冷干少露”、幼苗生长较差等都有会加重发病程度。
4、发病因素
⑴品种的抗病性、
⑵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
⑶气候条件
5、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是借助于蚜虫在植株与植株、田块与田块之间传播。
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感染此病害,以幼苗期到抽雄前较易感病,浸染后约有7~15天的潜育期。
受浸染的部位初期出现点条状退绿斑点,严重时全株叶片出现退绿斑点,重病植株还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矮化,株高降低1/3~1/2,且雄穗扭曲或抽不出来,所结的玉米穗籽粒瘦小、千粒重较低。
防治此病应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⑴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般抗病品种主要有鲁单50、吉853、掖单20、农大65、海引13号等,应积极组织抗病新杂交种的开发力度,加速取代感病品种,种源不足时应将抗病品种优先安排在病害发生较重的区域。
⑵注意种植方式
播期与发病的关系目前,河南省的春播玉米面积很小,90%以上都是麦田套种的玉米。
而麦田套种玉米又分两类,一类是播期偏早的套种玉米,播种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另一类是播期较晚的麦套夏玉米,播种期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
春玉米和套种早的玉米一般发病较重,病株率在12.2%左右;套种晚的玉米发病较轻,病株率一般在8%~10%;夏直播玉米发病最轻,病株率在2%以下。
种植春玉米时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地膜覆盖不仅可使玉米早出苗,避开蚜虫迁飞传毒的高峰期,而且还有驱蚜作用,使田间的病株较常规露地栽培的降低60%左右。
此外,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还会使玉米生育期提前,延缓病株率的增长,较露地栽培的病株率可降低80%以上。
⑶保健栽培
施足底肥、合理追肥、适时浇水、中耕除草等项栽培措施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⑷及早拔除病株及杂草
田间最早出现的多为种子带毒苗,通常在子叶展开时就表现出发病症状,宜在2叶1心期定苗时将其拔除,在3~4叶1心期再逐块细致检查,彻底拔除种子带毒苗和早期感病的植株,以减少田间毒源。
杂草密度大的地块,例如在麦收后未灭茬、未除杂草的田间病株率高达12%,所以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
⑸化学防治
矮花叶病是病毒病,化学防治的效果不佳,下列农药品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7.5%菌毒·吗啉胍水剂(菌毒清+moroxydinehydrochloride)
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moroxydinehydrochloride)
10%宁南霉素可湿性粉剂
10%混合脂肪酸水剂
二、玉米虫害
玉米虫害主要有:
东亚飞蝗、玉米螟、大青叶蝉、红蜘蛛、蚜虫、玉米旋心虫、玉米铁甲、玉米蛀茎夜蛾等。
第一节东亚飞蝗
飞蝗俗称蚂蚱、蝗虫,属直翅目,斑翅蝗科,我国境内有三个亚种,即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migratoria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etensisChen),为迁飞性“杂食性大害虫”。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在我国大致分布在北纬42。
以南的冲积平原地带,北起河北,山东陕西以南,西至四川、甘肃南部以南均有发生危害。
【东亚飞蝗的生物学习性】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
头顶圆。
颜面平直,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
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
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股节内侧基半部在上、下降线之间呈黑色。
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
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北京以北一年1代,黄淮海流域一年2代,南部地区3~4代。
全国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
黄淮海流域第一代夏蝗5月中下旬孵化。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第二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成虫。
卵多产在草原,河滩及湖河沿岸荒地,1~2龄蝗蝻群集在植株上,2龄以上在光裸地及浅草地群集。
密度大时形成群居型飞蝗,群居型喃和成虫有结队迁移或成群迁飞的习性。
旱年可造成秋蝗大发生,第二年常形成夏蝗严重危害。
1头东亚飞蝗一生可食鲜玉米叶80克,成虫期食量为喃期的3~7倍,喜食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饥饿时也取食大豆等阔叶作物。
地形低洼、沿海盐碱荒地、泛区、内涝区都易成为飞蝗的繁殖基地。
【东亚飞蝗的防治方法】
①修水利,稳定湖河水位,大面积垦荒种植,减少蝗虫发生基地。
②植树造林,改善蝗区小气候,消灭飞蝗产卵繁殖场所。
③化学防止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
4克/升氟虫腈超低容量剂
6%林丹可湿性粉剂
450克/升毒死蜱超低容量剂
50%马拉硫磷乳油
第二节玉米螟
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
中国除西藏和青海未见报道外,分布于国内各地。
我国危害玉米的螟虫有两种: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和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
玉米螟,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生活习性和危害情况】在四川省一年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
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防治措施】
①越冬期防治:
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穗期化学防治,推荐下列农药品种:
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deltamethrin
30%乙酰甲胺磷乳油acephate
40%辛硫磷乳油phoxim
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bacillusthuringiensis
第三节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学名Cicadellaviridis(Linnaeus)、英文名Greenleafhopper)
别名:
青大叶蝉、大浮尘子、菜蚱蜢、横着、尿壶几
分布干全国各省区;在朝鲜、日本、原苏联及欧洲其地区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10毫米。
身体青绿色,其中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淡黄绿色;头的前方有分为两半的褐色皱纹区,接近后缘处有一对不规则的长形黑地。
前胸背板的后半呈深绿色。
前翅绿色并有青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