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
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2019年5月31曰,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一上地至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建成通车,该“高速”设置了潮汐车道(0—12时:
回龙观—上地;12—24时:
上地→回龙观)。
骑自行车走这条车道比乘坐地铁快了很多,上班族不用再担心上班迟到。
图示意“自行车高速”线路。
据此完成4-6题。
4.北京建设“自行车高速”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发展B.减轻公交压力,节约交通时间
C.鼓励绿色出行,保护大气环境D.增加休闲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5.“自行车高速”在跨越京藏高速路段处设置了约2米高的挡板,其作用是()
A.降低风速B.减弱噪声C.阻挡灰尘D.张贴广告
6.北京首先在上地与回龙观之间建设“自行车高速”,由此推测两地之间()
A.地势起伏大B.环境差异大C.功能差异大D.地价差异大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俗称北京“七环”。
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
如图为首都环线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连接的城市更多B.通行效率高C.建设成本低D.地形条件优越
7.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条件B.城市规模C.城市分布D.经济水平
8.北京“七环”的全线通车将会使( )
A.沿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B.京津冀联系更加密切
C.区域经济差距加大D.能源运输压力减小
正在建设的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是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建设初期有两套方案,如下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成渝客运专线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 )
A.地质地貌复杂B.河网密布C.高寒缺氧D.气候湿热
10.与北线相比较,南线的优势是( )
A.搬迁量小B.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C.线路更短,投资量更小D.经过的城市多,客运量更大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
图1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2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读图1、2,据此完成11~13题。
1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高铁、高速公路、省道B.航空、高铁、村村通
C.公路、高铁、高速公路D.公路、航空、河运
1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终点在乙城外32KmB.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C.运价最低D.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13.结合图2,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
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
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
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14-15题。
14.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5.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某地理老师的游记,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溜索过江”这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2)分析横断山区怒江两岸采用“溜索过江”的主要原因。
(3)有人建议将“溜索过江”开发为当地的旅游项目,你是否同意?
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泛亚铁路是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签订的有利于加强区域联系的高铁线,涉及多个国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我国时速300千米/小时以上的客运高铁,泛亚高铁设计时速170~200千米/小时,兼顾客货两用。
下面左图示意东南亚的地形、河流,右图示意泛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泛亚高铁运输与普通铁路相比具有的优势。
(2)说明泛亚高铁时速较一般高铁慢的原因。
(3)分析泛亚铁路修建对马来西亚港口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答案:
1.B;2.A;3.D
解析:
1.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B对,ACD错。
故选B。
2.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
故选A。
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
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
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
答案:
4.B;5.A;6.C
解析:
4.由材料中的“骑自行车走这条车道比乘坐地铁快了很多,上班族不再担心上班迟到”可知,图示路段交通拥堵,建设“自行车高速”的首要目的是减轻公交压力。
B项正确。
5.京藏高速上车速较快,会带起较大的风,设置挡板可以降低京藏高速上的风,以保护“自行车高速”上的设施及行人,故本题选A项。
只在跨越高速公路路段设置挡板,并不能起到减弱噪声和阻挡灰尘的作用广“自行车离速”沿线都可以张贴广告,并不只局限于桥上,故B、C、D三项错误。
6.首条“自行车高速”应该会建在交通量大、公交压力最大的路段,由材料中的“上班族不再担心上班迟到”说明“自行车高速”连接的两地,一个是上班族的工作区,另一个是上班族的居住区。
故本题选C项。
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不适合修建自行车道;“自行车高速”连接的地区一般不会相距很远,因而环境与地价差异不会太大,且环境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影响不大,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6.B;7.C;8.B
解析:
6.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故B正确;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连接城市没有更多,地形条件都一样,建设成本无法判断,故ACD错误。
故选:
B。
7.北京“七环”主要是将京津冀地区的更多城市连接到一起,使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方便,更好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故B正确。
故选:
C。
8.高速公路建设过中可能会破坏沿线的环境,A错;北京七环利用环线将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连接到一起,增加了一条新的出行线路,使京津联系更加密切,区域经济差距缩小,B对,C错;能源运输一般采用铁路运输方式,与高速公路通车无关,D错。
故选:
B。
答案:
9.A;10.D
解析:
9.成渝高铁位于成都到重庆之间,是客运专线。
高铁速度快,不能象-般铁路那样顺河谷蜿蜒曲折,而是以高桥长隧截弯取直。
该段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凿的隧道、架设的桥梁较多。
从图中信息可知,该铁路桥隧长度占铁路全长的66%,说明成渝客运专线经过的地区多山、多河、地质地貌复杂。
A.穿越的地形区属于板块挤压突出地带,地质条件复杂,故A正确;
B.河网密布是江南水乡的景观,故B错误;
C.位于盆地中,海拔较低,故C错误;
D气候湿热不是建设中的最主要困难,故D错误。
10.由图可知南线经过的城市多,客运量更大,能够充分发挥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A.看不出搬迁量大小,故A错误;
B.高铁是客运,不改变沿线产业结构,故B错误;
C.线路比北线长,故C错误;
D.读图,从图中所示内容看,南线比北线的优势是连接的居民点更多,运量更大,故D正确。
答案:
11.A;12.D;13.A
解析:
11.图a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情况,线路M最平直,且海拔较低,应是高铁线路,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N较平直,略有起伏,可能是高速公路。
线路P的起伏最大,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公路,两市之间可能是省道,A对。
B、C、D错。
故选:
A。
12.A、由材料“连接甲乙两城的三条线路”可知,坐标原点代表甲城,所有线路的终点均为乙城,不符合题意。
B、高铁运行速度快,运价高,高铁站的建设成本高,高铁停靠站点少,且目前主要在人流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设置站点,不符合题意。
C、高铁运行速度快,且平稳、安全,但造价与维护费用高。
目前,高铁是除飞机外运价最高的交通方式,不符合题意。
D、若要保证高铁线路短而平直,且不占用大范围的耕地,沿线需架设桥梁、打隧道以克服地形障碍,故正确。
故选:
D。
13.A、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故正确。
B、据Ⅱ图,运距越长,但P为普通公路运费低,M高铁运费贵,故不符合题意。
C、据Ⅲ图,活鱼需要用水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故不符合题意。
D、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答案:
14.C;15.B
解析:
14.铁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这是其主要优势;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材料及先进的技术,所以其修建总成本并不低;运输快捷及灵活方便并不是铁路运输的优势,而是公路运输的优势。
15.从咸海到阿拉木图地表植被均以荒漠为主;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的山脉为天山山脉,山坡上有森林植被,山顶有终年积雪冰川;锡尔河为内流河,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向北走,可以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降低。
16.答案:
(1)运量小;运距短;安全性差;每根溜索只能单向运输。
(2)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谷深),陆路交通不便;江阔流急,水运交通不便;溜索过江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难度小)/聚落分散,运输需求分散。
(3)支持开发。
理由:
溜索过江独特性、非凡性特点突出;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溜索过江”与其组合好,吸引力强;该旅游项目具有参与性(惊险刺激),吸引力强;有利于吸引游客,增加就业与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利于保护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不支持开发。
理由:
溜索过江安全性低(缺乏应急保护措施),容易发生危险;距离客源市场远,交通不便;当地环境承载力小,旅游接待设施有限;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大量游人可能会破坏溜索设施。
解析: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运量、运距、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溜索过江,运量小、距离短、安全性较差、一根溜索只能同时单向运输。
(2)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陆路交通建设不便;河流落差大,水流满急,不利于架桥,水运交通不便;采用溜索过江方式,成本低,投资少,建设难度小;该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且聚落较为分散,运输需求量小。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如果支持则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以及会带来什么有利影响去分析;不支持可从发展旅游业的区位劣势及发展会带来什么样不利的影响去分析。
支持开发:
溜索过江具有刺激性、独特性,能够吸引游客参与,该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利于保护当地民俗。
不支持开发:
该旅游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参与群体较少;该地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大量游客进入会破坏生态环境。
17.答案:
(1)运量大,运输效率高;可以实现专业化运输;以桥代路,运输速度快。
(2)大多为山区,地形复杂;河网密布,多沼泽、原始森林茂密,导致运行速度慢;客、货两用高铁,专业性差,提速慢。
(3)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增加港口的吞吐量;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实现陆海联运,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
(1)结合交通运输需求从多快好省多方面综合分析高铁优势,时速300千米/小时以上的客运高铁,高铁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且专门运输乘客,专业化程度高,以桥代路,速度快,受干扰小。
(2)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综合分析。
从气候上看,该处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河网密布,北部地处山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沼泽、湿地和原始森林,加之独特的客货两用的设计造成速度比一般高铁慢。
(3)连接港口可以扩大港的经济腹地,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吞吐量,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海陆联后,交通效率改观,综台来说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约了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