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
13 短文两篇
1.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作用。
1.体会《谈读书》语言简练优美的特点及作用。
2.初步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九年级学生对议论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通过同伴互助,基本完成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法的阅读任务;同时,以“好书推荐”“质疑大师”等活动方式进行,能够让学生培养思考和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兴趣。
二课时
第1课时《谈读书》
一、预习反馈、初读感知
1.坦诚相告: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2.走近培根,了解作者。
3.生字词预习检测。
(设计意图:
学生预习课文,小组交流整理本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由教师检测。
旨在让学生养成专注预习的习惯,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
二、互助探究、精读品析
1.齐读课文,谈谈自己最喜欢文中哪句话,或认为文中哪句最有道理,说说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文中名言警句的含义。
2.齐读课文后,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两道题考查其他小组。
(温馨提示:
你可从文章内容、论证方法、所用修辞、词语运用、句子赏析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出题。
)
(设计意图:
学生畅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以小组为单位谈论,把握修辞、论证方法、文章内容等。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赏析语句,学会抓住论证方法进行把握。
希望转变方式,从新的角度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兴趣的学习。
)
三、师生联动、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互助探究的成果。
2.师生共评。
3.课堂生成问题的质疑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成果的评议,引导学生质疑并解惑。
教师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就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适时地加以点拨。
)
四、体验实践、拓展延伸
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告诉他们这本书的优点,以及你从中获得的益处。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向同伴推荐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写推荐语。
)
五、梳理总结、巩固提升
1.积累读书的名言,激发自己读好书、好读书的情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课外拓展:
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请问,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
勇敢地站起来,和培根对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朗读关于读书名言,并且指导从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上入手质疑。
通过质疑书中语句,从而开发思维,学会质疑,认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第2课时 《不求甚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谈读书》中,我们大家最喜欢的那个句子吗?
回顾《谈读书》中的读书名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马南邨的文章《不求甚解》看看作者对这种读书方法持怎样的态度。
二、交流展示
1.阅读文章第二段,作者利用陶渊明的话,反驳那些持“不求甚解不好”观点的人,认为这些人对陶渊明的话只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
——驳对方观点粗暴、认识片面
2.阅读第三段,作者抓住“求不求甚解”要有一个前提:
__________,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所谓__________。
——驳对方观点前提不明确
3.略读第四、五和后面几段,通过解释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含义,再举例论述“不求甚解”在读书过程中的作用,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批驳错误观点的作用。
——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达到批驳效果
三、教师小结
四、确定文章驳论的三种方法
(1)找出对方观点简单片面的缺陷进行驳斥。
(2)找出对方观点前提不明确的缺陷进行驳斥。
(3)列举事实正面论述,树立自己观点,达到反驳效果。
五、练习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
他说:
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
“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
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请你找出马云这段话中的漏洞,用我们今天学到的驳论方法对他的观点进行批驳,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或从其他角度进行批驳。
六、探讨比较
1.思考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有哪些?
明确: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2.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
结束语: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书籍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所以我们要“好读书”,但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是读不完的,所以我们要读书要有选择。
希望同学们在学了这篇文章后能反思自己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借鉴别人读书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4 山水画的意境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
目标导学二:
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
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
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
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
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
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
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
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
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
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
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
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
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
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
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
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教学反思
15* 无言之美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1.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
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
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
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
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
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
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
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
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
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
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之美
教学反思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1.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
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
(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
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
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
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
”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
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
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
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
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目标导学四:
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
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
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教学提示】
教师可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多取几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想象力在文艺鉴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板书设计
作者与读者关系:
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
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