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920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1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联考理综试题word版

保密★考试结束前

理综试题(word版)

生物命题:

浙师大附中

化学命题:

浦江中学 

物理命题:

浦江中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Ba-137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A.DNA复制

B.蛋白质和RNA合成

C.DNA复制和RNA合成

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右图为波森和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

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

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

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

3.研究发现,老鼠处于不同特定地点时,大脑的海马体里会有不同的“位置细胞”会激活,同时大脑内嗅皮层里不同的“网格细胞”也被激活。

这两类细胞共同组成了大脑内的综合定位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未被激活时,Na+和K+不会进行跨膜运输

B.两种细胞被激活时,膜外Na+大量内流,这个过程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C.两种细胞未激活时,细胞膜外Na+和K+多于细胞膜内,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两种细胞被激活后,膜外Na+大量内流,使膜内外Na+浓度相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4.四环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其核仁有关

B.tRNA和mRNA的结合场所在核糖体

C.抗生素的使用能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5.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会“红脸”的人体内有乙醇脱氢酶但不含有乙醛脱氢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号染色体上的12号染色体上的

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b)

氧化分解

乙醛脱氢酶(ALDH)

乙醇脱氢酶(ADH)

乙醇乙醛乙酸CO2+H2O

A.“白脸”人的基因型有5种

B.饮酒后酒精以易化扩散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并且在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中“解毒”

C.一对“白脸”夫妇后代出现白脸与红脸比为3∶1,其原理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相同

D.若ADH基因仅一条母链上的G被A所替代,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ADH基因占的比例为1/2n

6.下表是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

102kJ/(m2·a))。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表中NP=GP-R。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

(NP)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102KJ/(m2·a)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C.调查结果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增大

D.⑤代表的生物体内贮藏的能量(NP)属于次级生产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B.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有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其中过渡态理论可解释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D.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

B.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C.油脂制肥皂实验中加乙醇的目的是增大油脂的溶解度从而增大与氢氧化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油脂皂化反应速率

D.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9.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R为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R

W

T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W>R>Z>Y

B.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Z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R2W3可用RCl3溶液与Na2W溶液混合制取

D.T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系统命名法为2,5-二甲基-4-乙基己烷

B.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与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C.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D.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

11.一种酸性“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能量密度高、效率好等优点,其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碳a能增大气固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该电

极为负极

B.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为:

CH3OCH3-12e-+3H2O=2CO2+12H+

C.H+由b电极向a电极迁移

D.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kW·h·kg-1)约为甲醇

(CH3OH)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的1.4倍

12.常温常压下,将NH3缓慢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增大

B.由图可知(NH4)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

C.c点所示溶液中,c(NH4+)>c(CO32-)>c(OH-)>c(H+)

D.d点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13.硼氢化钠(NaBH4)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

-101℃,沸点:

33℃),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

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

B.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发结晶

C.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惯性大小是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电力工作人员全身穿戴采用金属材料编织的衣服在几百万伏的高压线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电力工作人员体内的场强为零。

D.用于高压输电的铁塔上除了用于输电的3条导线外,顶部还有2条导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铁塔倒塌,起到固定的作用。

15.如图所示,“伦敦眼”(The London Eye),是世界上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仅次于南昌之星与新加坡观景轮。

它总高度135米(443英尺),屹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畔的兰贝斯区。

现假设摩天轮正绕中间的固定轴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对于坐在轮椅上观光的游客来说,正确的说法是

A.因为摩天轮匀速转动,所以游客受力平衡

第15题图

B.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时,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D.当摩天轮转到最低点时,座椅对游客的支持力小于所受的重力

16.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关于原点O对称放置,下列能正确描述其位于x轴上的电场或电势分布随位置x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用一条横截面积为s的硬导线做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把正方形的一半固定在均匀增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虚线ab与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重合,导线的电阻率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线框具有扩张的趋势

C.若某时刻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

D.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4。

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B上,则

A.若F=1N,则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B.若F=1N,则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C.若木块A、B能一起保持匀速运动,则拉力F=24.6N

D.若木块A、B能一起保持匀速运动,则A、B间弹簧的伸长量为3cm

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A、B板间产生恒定电压U,已知两极板的长度均为L,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以恒定的初速度v,从上极板左端点正下方h处,平行极板射入电场,恰好打在上极板的右端C点。

若将下极板向上移动距离为极板间距的倍,带电粒子将打在上板上C′点,则B板上移后

A.粒子打在A板上的动能将变小

B.粒子在板间的运动时间不变

C.极板间的场强将减弱

第19题图

D.比原入射点低处的入射粒子恰好能打在上板右端C点

2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为E,方向水平向左,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O点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60J,此后撤去力F,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回到出发点O,设O点的电势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与撤去力F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恒力F=4qE

C.撤去力F时,物体的电势能为45J

D.在撤去力F之前的任一时刻,动能与电势能之比均为1∶3

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

21.(10分)利用右图甲的实验装置可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点O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的距离h1=70.99cm、h2=78.57cm、h3=86.59cm…如图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100g,g取9.80m/s2,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下列有关此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然后再接通电源放开纸带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

B.重物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C.实验时采用的电源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

D.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时既可用也可用来求解

(2)在打下点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量为=J,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

(3)取打下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时所对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纵轴表示和,根据以上数据在图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

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为,图线Ⅱ的斜率的绝对值为,则可求出重物和纸带下落

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