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诈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8776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务合同诈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务合同诈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务合同诈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务合同诈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务合同诈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务合同诈骗.docx

《劳务合同诈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务合同诈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务合同诈骗.docx

劳务合同诈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劳务合同诈骗

  篇一:

经济纠纷中的合同诈骗行为

  解析经济纠纷中的合同诈骗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合同纠纷事件也与日俱增,合同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呈上升趋势。

合同诈骗行为人常常以非法占有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利用合同骗取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以及常见的合同诈骗的手法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同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其量刑分三个档,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各省高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一般会制定适用刑法有关情节和数额的指导意见,所以各省认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会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该罪名分为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相对于个人犯罪在犯罪数额以及量刑上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根据刑法规定,列出下面几种常见的合同诈骗行为: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

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是一回事吗?

如何区别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呢?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显然不一样。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

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5)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当事人可使之无效。

若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引起诉讼,则由民事欺诈方对其欺诈行为的后果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而合同诈骗罪是严重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行为人对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要负担双重的法律责任,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若给对方造成损失,还要负担民事责任。

  (6)欺诈适用法律不同。

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说的简单一些,合同诈骗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合同欺诈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这也是实践中当事人以及办案机关存在争议且难以区分的地方。

  怎样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呢?

  一般情形下,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三)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四)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五)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六)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随着我国目前经济不断发展,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以占用他人财物为目的侵财类犯罪行为,合同诈骗只是其中的一种,希望大家今后在经济交往中提高警惕,严格审核合同相对方的资质,对于标的额较大的合同有必要的情形下可以聘请律师进行尽职调查,防范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这样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实践中,很多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合同诈骗罪案件存在定性不准确的问题,忽略了罪与非罪的区别,将正常的经济纠纷上升到犯罪的程度,如果出现该种情形,希望当事人及其亲属能积极应对,聘请专业律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篇二:

员工欺诈入职,劳动合同竟然还有效

  【hR法宝】员工欺诈入职,劳动合同竟然还有效?

到底怎么回事

  陈赛标湖南大鲲律师事务所

  摘要: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看看案例一

  案例一:

员工欺诈入职,劳动合同无效

  老张使用虚假的身份证于1991年入职甲公司任普通员工,20XX年6月,在公司为员工换发社保卡时发现其身份信息系虚假信息,公司根据规章制度以及《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辞退了该员工。

该员工以公司违法辞退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但是,劳动仲裁委驳回了老张的请求。

老张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依然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这是为什么呢?

  老张败诉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26条,该条有规定: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也就是说,(:

劳务合同诈骗)老张提供虚假身份入职,是以欺诈的方式与甲公司订立了劳动合同,所以该劳动合同无效,老张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支持。

  事情还有转机吗?

  再来看看案例二:

员工欺诈入职,劳动合同有效

  赵某利用虚假的身份证入职到乙公司,并签订了劳动合同。

后赵某以公司未办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并提起劳动仲裁请求乙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在仲裁庭上,公司提出因为赵某提供了虚假的身份信息,导致公司无法为其

  办理社保;而且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因赵某欺诈而无效。

基于以上理由,仲裁庭未支持赵某的诉求。

  赵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入职信息负有审核、校验的管理职责。

乙公司未举证证明赵某身份信息虚假对劳动关系的履行造成实质的影响,也未举证证明其将招聘条件对赵某进行提前告知,因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但是因公司无法办理社保是由于赵某提供了虚假的身份证而导致的,所以赵某以乙公司未交社保为由提出离职要求经济补偿金无法得到支持。

  这两个案例的结果截然相反,看来法律规定中有蹊跷!

  看看《劳动合同法》第26条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原来因欺诈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需要两个条件:

  1.有欺诈行为;

  2.因欺诈行为导致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合同。

  律师理解

  法律认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真实的意思应为顺利完成岗位工作需求。

因此,用人单位设定的录用条件应紧密结合该工作岗位的需求设定决定性条件,即不具备该条件将导致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同时,尽量不要设定与工作岗位无关的非决定性条件。

如果员工在决定性条件方面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但员工在非决定性条件方面欺诈,则不一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当然,用人单位享有用工自主权,其可基于公司软文化建设的需求对新入职员工有特别要求,如为了提高单位整体学历水平而对学历有特别要求、为了团队年龄梯队的建设而对年龄有特别要求等,但必须要有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但绝对不能有就业歧视)。

  律师支招,规避此风险措施:

  1.在招聘时声明录用条件,并对劳动者本人进行解释说明;

  2.严格审查劳动者信息,并提醒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后果;

  3.将员工提供虚假信息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该规章制度需传达所有员工。

  篇三: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形事责任: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条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要件

  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

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其次,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的。

所谓数额较大,根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主体

  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类型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

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

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

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

  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

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

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

  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合同诈骗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

正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社会效果好,也为老百姓所熟知,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从而体现其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

受骗者此时更多的想法是,合作项目和合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若对方违约,通过法律程序可以保障自己的权利。

这也使得受骗者心里如吃了定心丸一样,完全相信行骗者,从而被行骗者多次骗走财物,有时甚至连续被骗还毫无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通常在受骗者尚且犹豫不决时,行骗者只要使用这种办法,受骗者都会信以为真从而受骗上当的。

  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均为伪造,并非常善于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假借他人资产以显示其实力,投其所好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骗取其信任。

  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实施合同诈骗。

犯罪分子或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足以乱真,或以非法手段获取,不易被察觉。

  立案标准

  刑法规定立案标准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

  刑法第224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九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XX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发[20XX]11号)和20XX年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高检会[20XX]2号)同时废止。

  合同诈骗犯罪往往与合同纠纷交织一起,罪与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

要划清它们的界限,大体有三种情形:

  1、内容真实的合同,即行为人是在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

这种合同的签订,表明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进行经济往来的真实意思,并非旨在诈骗他人钱财,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即使合同签订后没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属于诈骗犯罪。

但是,有的行为人以有限的履约能力和他人签订大大超过履约能力的合同,就另当别论了。

以超出自己履约能力的合同签订后,行为人积极落实货源,设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终没有完全履约,也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但若行为人在合同签订后,并没有设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诈骗他人财物的企图了,此时就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2、内容半真半假的合同。

就是那种行为人只具有某种履行合同的意向,就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其内容带有半真半假的性质。

这类合同客观上已经具备部分履约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

如果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客观上也为履行合同作积极努力,最后因种

  种客观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认定为诈骗犯罪。

相反,如果行为人借有部分履约能力之名行诈骗之实,没有为合同的进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了。

  3、内容完全虚假的合同,即行为人是在完全没有履约能力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行为人在主观上就没有准备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明显,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行为人主观上无长期占有他人财物的意图,只是想临时借用,待将来有收益后再行归还对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本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

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5)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当事人可使之无效。

若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引起诉讼,则由民事欺诈方对其欺诈行为的后果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而合同诈骗罪是严重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行为人对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要负担双重的法律责任,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若给对方造成损失,还要负担民事责任。

  (6)欺诈适用法律不同。

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本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从本质上看,合同诈骗罪也是一种具体的诈骗犯罪,其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

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本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

  (3)犯罪主体不尽相同。

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本罪主体包括单位,且是任何单位。

  (4)本罪与诈骗罪属于法条竞合,应当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处罚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量刑标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

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八)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九)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合同诈骗,数额10万元,并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二)个人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