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745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docx

02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2004年新大纲针对政治经济学的修改较小。

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新观点、新论述不多见,且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

目前考试的出题,涉及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题都比较少,且主要是些选择题或判断题,几乎没出现过较大的题型。

从考核内容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上,很少涉及晦涩深奥的论述。

这也就是说,本部分的考题相对都比较简单,大致都可归入容易题的范畴。

针对以上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时,只需大概通读一些相关内容,掌握住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准备应付判断题和选择题。

这也就是说,考生没必要在本章上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复习重点应放在其他章节上。

知识点详述

第一节 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指人们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构成的社会或经济关系。

二者的辩证关系:

(l)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统一就叫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然而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破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l)生产力是生产的内容,是活跃的,总是不停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

(2)当一种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刚建立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的障碍,最终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这一矛盾运动可以概括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循环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的程度,表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发展状况的趋势。

二、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共存在五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节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两者统一存在于每一个商品之中;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对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使用价值。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1)使用价值:

即物品对人的有用性或效用,也就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2)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抽象掉了具体形式的劳动,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生产性支出。

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3)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价值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性支出。

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

二者是矛盾统一体。

统一指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指出了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矛盾指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二、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作用的职能。

(3)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退出流通,有贮藏起来的职能。

(4)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赊购买卖联系在一起的。

(5)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的货币,就是世界货币。

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

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领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投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即商品价格总额,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三是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中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三、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为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诸经济规律中,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货币和资本的区别

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产生了货币,而货币正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人要成为资本家,首先手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是,决不能由此引申出货币就是资本。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孤立地、静止地看,是看不出区别的。

只有在它们的运动中,才能加以区别:

(l)形式上的区别。

当货币只单纯是流通媒介时,它的流通公式是:

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用符号表示W一G一W。

在这个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中,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媒介物是货币;当货币作为资本使用投入流通时,它的流通公式是:

货币一商品一货币。

这个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商品则充当了媒介物的作用。

(2)本质区别。

作为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在这里只起着交换的媒介作用;交换的起点和终点是两种不同的商品,这反映出整个流通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商品生产者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一旦目的达到,流通过程即告结束。

资本的流通公式与此不同。

这一公式是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再用商品换取货币。

交换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它表明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更多的货币,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货币正是在这种特殊运动中变成资本的。

一般的货币只是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而当作资本的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却不是历来就有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否则就不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间接地由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

这些生活资料包括: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②为延续劳动力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③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耗费。

在社会必要劳动限度内,这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但是,应该指出,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所包含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内容,在各个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因此,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这些物不能说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资本的主要特征有:

①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②资本是一种运动;③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必要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无论哪种方法都延长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第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采用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的。

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以手工劳动为主时期的主要方法。

随着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

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

和v表示。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因此,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1,工资的本质

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不能把劳动与劳动力混为一谈。

劳动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两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具有了隐蔽性。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工资的形式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例如,小时工资、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等。

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

因为每件产品的计件单价等于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或计时工资除以工人每天完成的产品数量。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

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不能准确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

即使名义工资不变,由于物价上涨和税收加重等原因也会使实际工资下降。

如果名义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同样会使实际工资下降。

只有当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的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才会上升。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工资有上升的趋势。

这是因为:

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工人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在扩大和增加,从而使实际工资上升;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也会使工资水平提高;③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第四节 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因而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

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而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

3.资本积累

在扩人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

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增殖。

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决定的,即山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二、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1.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的这一涵义中,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即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这是由于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然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从而在全部资本中,使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有两个途径:

一是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

二是资本集中,即把原来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这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2.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妇女儿童要求工作以及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破产,又使劳动力的供应增加,结果必然使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有利:

它可以随时满足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

它能强化工人之间为争取就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对工人极为不利,它迫使在业工人不敢提出提高工资和待遇的要求。

劳动力商品经常地供大于求的状况,决定了劳动力商品不得不总是在劳动力价值之下卖给资本家,从而使工人处在相对贫困之中。

第五节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

(3)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

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

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2.产业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职能: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过程,叫资本循环。

如用G表示货币资本,P表示生产资本,W表示商品资本,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3.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

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否则循环就会中断或不能顺利进行。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

如果停顿,产业资本循环就会发生中断。

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又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才能有循环过程的连续性。

由此得出结论,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循环运动进一步揭示出资本的本质,资本不仅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而且资本的本性还在于运动。

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一旦中止了运动,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了。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即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重新回到原来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

这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为计量单位。

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可见,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转时间越长,一年内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

2.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除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外,还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它们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是:

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一是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首先,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在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预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般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因而一定量的可变资本一年之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所以,资本周转速度、特别是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

年剩余价值量与年预付可变资本量之比叫做年剩余价值率。

其次,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按它的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则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总资本运动

(1)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资本主义条件下,每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独立地发挥作用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

这些独立经营,发挥着资本职能的资本叫做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互为市场,互相提供需求和供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构成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总资本。

(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每个单个资本都是独立地进行运动的。

但它们在各自的不断循环周转中又是相互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这些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运动。

社会总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主要在于:

单个资本运动的内容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而不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因为这些个人消费是在资本主义企业之外进行的,并不属于单个资本运动本身的范围,单个资本运动只是以它们的存在和正常进行为条件的。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的流通。

因此从社会总资本运动来考察,资本家和工人购买生活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经营生活消费品的企业出卖商品的过程,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过程。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所谓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消耗的预付的不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获得剩余价值,以便继续预付资本进行再生产。

所谓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出售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前提,实物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关键。

如果消耗掉的预付资本价值不能收回,或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不能买到新的实物加以补偿和替换,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就会发生中断和萎缩。

第六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不是看作可变资本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相应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二是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有机构成高低与利润率二者成反方向变化。

三是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周转速度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四是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不变资本节省状况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或平均利润的形成,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竞争结果。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一定量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分得的一份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这种转化只是一种质上的转化,在量上,一个生产部门的利润仍等于剩余价值。

而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获得的是等量利润。

这样各个生产部门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