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7167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docx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显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三

友冰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显隐,实际上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

所谓“隐〞即隐晦曲折,指的是含蓄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所谓“显〞,即显豁,指的是率直浅切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

一般说来,中国的古典文论称赞含蓄手法者多,但也有许多作家刻意追求直白显豁的风格,甚至形成一些文学集团和风格流派,如中唐时代的新乐府诗派,宋代舜钦和梅尧臣追求的梅体等。

下面分别加以述论:

含蓄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之意,与诗歌创作中的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略无余蕴相反,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

诗歌的含蓄实际上包括两层涵:

一是题旨即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成心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如商隐的一些"无题"诗、阮籍的"咏怀"诗等;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印象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已尽而已无穷,如钱起的"湘灵鼓瑟"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又如贺"雁门太守行"采用的印象连缀方式等,使读者从诗人有限的描叙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一、含蓄风格的形成和开展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以及追求的具体涵,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风·株林"以隐约朦胧的方式到达锋利嘲弄的目的,可以说是开了含蓄朦胧手法的先河。

但在先至六朝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隐以复义为工〞,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根底。

最早提到“含蓄〞一词的似在唐代,如杜甫"课伐木":

“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愈:

“森沉固含蓄,本似储阴奸〞〔"题炭崖谷湫祠堂"〕等,但这些均是描摹物体的形态涵,与这里说的诗歌表现手段无关。

“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

“思、气多含蓄曰思〞。

又在“不用事第一格〞中再次提到含蓄风格:

“又宫阙之句,或壮观可嘉,虽有功而情少,谓无含蓄之情也〞。

前者为训释之词,后者那么为文学风格。

他所说的“文外之旨〞就是勰的“文外之重旨〞;他说的“情在言外〞也即是勰的“情在词外曰隐〞。

晚唐的王睿在"炙毂子诗格"中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称为“模写景象含蓄体〞,并举例说: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两声多。

’此二句模写灯雨之景象,含蓄凄惨之情〞。

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

他说:

“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视刀环歌"〕。

对如何克制“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现象,他说: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

也就是说意境不在象,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语言让人体会到了“言外之意〞,也就不会再浮浅。

因为此时的诗歌已经能“片言可以明百意〞,以少总多,、含蓄无穷了。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

他论诗很重“外〞字,在"二十四诗品"中屡见“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超以象外〞这类提法。

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我们就不能执著于具体的“象〞、“景〞、“味〞、“韵〞,而要从中超脱出去。

司空图可以说给了读者一个无限的联想空间,让读者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读者在此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是在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先入后出〞,而后“各以情自得〞。

作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不著一字〞,就是发挥诗歌的暗示和启发作用,而不是替读者将字字说尽,对于要抒之情,要叙之事,尽量“不著一字〞,让读者“超以象外〞而得“言外之意〞,这也就是司空图的含蓄理论。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梅尧臣的一段重要论述。

梅尧臣说: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然后至也⋯⋯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也…..假设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原野,落日恐行人’,那么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

〞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

司马光从主文谲谏与政治讽谕的委婉性的角度来诠释含蓄的涵、评价艺术的含蓄美,他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

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温公续诗话"〕司马光此论有双重影响:

一那么使两宋以后的含蓄论带有浓厚的儒家诗教色彩,二那么是把杜诗推为“主文谲谏,意在言外〞的典。

司马光之后,王玄"诗中旨格",僧淳"诗评",署名白居易的"金针诗格",皆以此为宗,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根本准那么,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如北宋琦题画诗"观胡九龄员外画牛":

“采摭诸家百余状,毫端古意多含蓄〞,将古意深藏,含而不露作为对胡九龄绘画称赏的依据。

轼更崇尚含蓄,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中说“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夔亦十分赞赏‘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

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之极致,提出“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那么。

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严羽“得意忘言〞的含蓄说。

他在"香祖笔记"中说:

“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

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

王夫之在"斋诗话"中也认为“诗无达志〞,因而“‘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情而自得〞。

他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至于诗中有无寄寓,他认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来似乎无所寄托,所谓“谓之有托佳,谓之无托尤佳。

无托者,正可令人有托也。

〞他认为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中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再次申述了司空图的“超以象外〞,“无字处皆有其意〞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含蓄理论。

二、诗歌含蓄风格的形成原因

  1、与儒家的“委婉蕴藉〞人文观和道家的“得意忘言〞哲学思想有关

  首先,它是儒家““委婉蕴藉〞人际关系的表达。

  周人尚礼。

礼的原那么在周代这一宗法等级制社会贯彻生活各领域。

礼尚敬让。

敬让那么须下己推人,有谦卑之辞、恭维之语、三揖三让之节,由此决定了礼在表现方式上的蕴藉性:

“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

是故七介以相见也,不然那么己悫。

三辞三让而至,不然那么己。

〞〔"礼记·礼器"〕人们交往中的情感交流不是直接表达,而是“七介以相见〞、“三辞三让而至〞。

另外,周礼又特别重视仪式:

“优优夫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礼记·中庸"〕因此,人们在日常交往和朝会、宴饮等场合中,常常以象征性的动作、隐喻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场面来传情达意,久而久之,形成了蕴藉的性格和对含蓄美的崇尚。

周礼的委婉蕴藉性,直接影响了儒家美学的含蓄观:

一是史的“春秋笔法〞,一是诗的“主文谲谏〞。

“春秋笔法〞是礼的委婉性在古史写作中的直接表现,它要求史笔遵循“微〞、“晦〞、“婉〞的表现原那么,追求人物褒贬的隐晦性,亦所谓“一字寓褒贬,微言含大义〞。

“主文谲谏〞那么是礼的委婉性在儒家诗学中的表达。

所谓“主文而谲谏〞要求诗人用委婉曲折的譬喻奉劝人君,不作直接刻露的指责。

“春秋笔法〞和“主文谲谏〞所包含的使用褒贬的隐晦性原那么,是含蓄理论最古老的思想渊源,并成为后世含蓄观的重要构成因素。

宋人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曾举"史记"与"国风"为例,将“春秋笔法〞和“主文谲谏〞文史合论,称赞“此"诗"与"春秋"纪事之妙也!

〞又举义山"龙池"及唐宋人诗词为例,对作品情思寓意的隐晦含蓄作了比拟分析。

清人吴乔又将“春秋笔法〞与艺术含蓄作了更直接的联系:

“诗贵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围炉诗话"〕。

另外,像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欧阳修“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也都是“春秋笔法〞和“主文谲谏〞隐晦性原那么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

  其次,与道家的“言不传意〞的人文观有关。

  鲁迅曾说过:

中国的士大夫说来是孔孟的门徒,实际上是老庄的私淑。

老庄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确实很大,且不说晋时代士大夫的发言玄远,多“柱下之旨归〞,就是唐宋以还,无论是白、白居易,还是轼、王安石这些中国的一流诗人,他们的思想、作品,无不带有老庄“逍遥游〞、“齐物论〞的深深烙印。

诗人们的思想倾向和创作容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倾向,所以老庄的“言不传意〞的哲学思想也表现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之中。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知者不言〞〔"道德经"〕;庄子说:

“道不可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

"庄子·天道篇"和"庄子·水篇"说得更具体: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皆源于此。

 2、含蓄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有这样的审美体验,即含而不露的事物总比浅露、单一的事物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启人深思,因为它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和丰富的审美联想,而浅露单一,那么会引起审美疲劳。

“接天莲叶无穷碧〞固然有气势,但“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有情思;“风吹草低见牛羊〞给人苍茫之感,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有审美趣味。

所谓“远山一起一伏那么有势,疏林或高或下那么有情〞。

这种对自然物的审美态度自然会反映到艺术领域。

人们在绘画中追求象外之韵,所谓“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等等;音乐上追求弦外之音,讲求“大音希声、至乐无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书法上探求笔墨之趣,强调笔势贵藏锋,所谓“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假设不藏,字那么有病〞;笔意贵涵泳,所谓“笔意贵淡不贵艳,贵畅不贵紧,贵涵泳不贵显露〞;构造布局上贵气韵生动,所谓“乍显乍晦,假设行假设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等等;戏剧语言那么重视潜台词,戏剧构造中讲究“静场〞,以及渔所谓“小收煞〞、“宜作五歇后,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等等,皆是在不同艺术领域对含蓄美的强调和追求。

日常生活和多种艺术上的这种审美倾向表现在文学创作上,那么形成“文如看山不喜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创作理论。

认为“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3、崇尚含蓄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传统

  陆机"文赋"说:

“函绵邈于尺素,吐谤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勰"文心雕龙":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皆是强调意境要含蓄。

严羽那么要求诗词到达“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至境〔"沧浪诗话"〕。

谦宜的"茧斋诗谈"说得更为明白、直接:

“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此外,上面谈到的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据云“物色尽而情有余〞、“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梅尧臣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等等,均从不同的角度集中强调了含蓄的风格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这一不容无视的美学价值,明确反对诗歌创作中的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略无余蕴之弊,而崇尚深情绵邀、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以使读者从诗人有限的描写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定势,似乎只有含蓄才是文学创作最高最美的至境。

这种文学思潮一旦形成,就促使更多的诗人去追求含蓄的风格和手法。

  4、含蓄在文学创作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拓展诗作的想象空间,阔大诗作的涵和容量,唤起欣赏者的审美参与意识

  含蓄对诗人而言,意味着在文本中艺术地建构起开放性的召唤构造,就欣赏者来说,那么意味着艺术审美的深度参与。

含蓄的作品由于其思想涵没有外表化和简单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确定性,由于这种诗的空间有着“景外〞的巨大空白和“象外〞的开阔地带,所以不仅为创作主体指出了一条拓展诗的空间的途径,而且也把承受主休形象思维活动的轨迹引向更加深邃、超然物象的境界,这就为欣赏者作多层次、多角度的挖掘索解、发见其丰富意蕴提供了可能性;另外,这种审美感知和建构过程,它包含着要把客观的东西转化为主观的东西,把有限的客体转化为无限的灵动的空间,把明晰、准确的物象,经过诗人的充分的审美感知,对它作出情绪的、想象的妙机观照,在排除诗人笔下物象的形似及其实际关系之后,去表现它并非明晰、准确的含蓄美。

它既是活泼多变的,无比丰富多采的,又是心通其道,口以难言的。

读者须仔细咀嚼体味方可“自得〞,也就为欣赏者“长时间〞参与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因而含蓄的表达在引发欣赏者审美参与的主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方面,到达了直露表达所无法到达的程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欣赏者参与。

如果说审美感受的强弱多寡与审美的参与程度成正比,那么深度的长时间的参与正是获得极大审美享受的原因。

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宫归京"诗的结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不直说出、更不和盘托出他在送别武判官时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只是写客人早已影去无踪,诗人还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那个“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白〞,它既是悬念、无言,也是以白当墨,以无含有,这个“空白〞是那样的深邃、旷远,让读者去驰骋,去捕捉更多更美的东西。

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声调,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之后戛然而止,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声之境。

这是休止、间歇,也是空白无言。

它让读者领略了那些充实的、“有言〞的琵琶声调之后,给欣赏者留下了一个暂时停顿的空间。

这个空白、休止,不仅给欣赏主体以情绪上、心理上的缓冲、调度,而且在艺术上也使实与虚、远与近、动与静得以间隔,形成一种跌宕、错落、变化的美,因而就赋予这种“无声〞的“空白〞以更丰富、更深邃的容。

然而,正是它唤起了我们的趣幽之情思,恋静之美感,进人无言之空灵与无限遐想之心绪互映互摄的境界,所以诗人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5、由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有时在表达上必须采用含蓄手法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实生活,丰富复杂。

生活中有些话或者不便明言,或者不宜明言,或者不必明言、或者不敢明言,必须采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

  不便明言的,如益的"伴姑吟":

十六作伴姑,含情语邻母。

今年新嫁娘,问年才十五。

  据袁枚"随园诗话"记载:

越中风俗,娶新媳妇到家,一定要选处女作伴娘,称其“伴姑〞。

这首诗写的就是写一位当“伴姑〞的姑娘,含蓄地表达她也想出嫁的愿望。

她羞答答地“含情〞对邻居的母亲说:

我今年十六岁,今年那位刚结婚的新娘子,才过十五呢。

言下之意,她比我还小,我早该出嫁了!

袁枚的随园在,诗话中记载的大概是位江南姑娘,有着南朝乐府中女性的那种羞涩、娇柔,也有着南朝乐府特有的缠绵婉转,迂回含蓄。

作为如果是北方的姑娘可能就不是这样了,"北朝乐府"中那位想出嫁的姑娘,表达方式就完全不一样: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踏地呼天〞。

连羊都有领头的,我怎能没有当家人呢。

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出嫁,能不踏地呼天吗?

比起"伴姑吟"的曲吐情怀,迂回委婉,饶有韵味,这首"北朝乐府"坦诚直率,直抒其情,更显北方民族的剽悍刚直性格。

  不宜明言的,如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真正的关心,不见行迹;真正的友谊,不必明言,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言无声〞。

白很爱孟浩然,曾说过“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在这首诗中却不宜明言,因为公开说出多么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别,这只适合一种街头巷尾市民的低俗情调,就像柳永在词中描绘的与歌女分别时的情形: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白那么是位清高脱俗之人,孟浩然更是为散淡的隐者,无论是送着还是别者,都不可能明言,都不可能那样低俗。

但惜别的真情犹在,如何来表达呢,诗人用了个描述性的句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目送归帆远去,直到消逝在远远的天地尽头,诗人还伫立在那里,这还不是依依难舍吗?

这种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来表达不宜明言的惜别深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不必言明的,如于偾的"对花":

花开蝶满枝,花落蜂还稀。

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这首诗是挖苦世态炎凉的。

以蜂蝶比喻趋炎附势之徒,以燕子垒窝旧巢赞誉气节操守。

喻体蜂蝶采花、燕子垒窝皆是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趋炎附势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不必特别挑明。

  不敢明言的,如茜桃的"呈寇公":

一曲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公〞指北宋时宰相寇准,茜桃是他的侍妾。

据说,寇准生活非常奢侈,常在酒宴上将成捆的绫绸赏给歌女。

作者有感于此,故“呈〞诗相讽。

但寇准是气焰熏天的宰相,自己只是一个侍妾,稍有不慎,不但讽谏的目的达不到,还会惨遭不测。

所以出于义愤和良心不得不言但又不敢明言,只好采用迂曲的手法,去指责歌女们贪得无厌,唱一支曲子可以如此重赏仍然嫌少。

她们哪里知道,农家织女在萤火般微弱的窗灯之下,要抛掷多少次梭子才能织成一束绫呢"实际上,明说“美人犹自意嫌轻〞,暗那么指“大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爱惜民力民财。

三、含蓄手法的分类

  含蓄的容是靠含蓄的手法来表达的,其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点明有含义,却不说出含义是什么

  如渊明的"饮酒"〔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咏歌隐居之乐,表达他对喧闹的世俗官场的鄙弃。

诗人生活在世俗之中却无车马的喧闹,因为他心底澹然,远离尘俗——“心远地自偏〞,这是他明确告诉我们的。

但诗中还有一点没有明白告诉我们的是他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感受和思考:

山中黄昏的风光是如此优美,连飞鸟日暮时分都会归来,人为什么要留恋世俗官场,不知道隐逸之中的身心之乐呢?

这是他此时的感悟,也想告诉世人但又不愿明白说出,所以结尾处欲吐半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并非“忘言〞,只是不肯明言,这也就是“道不可言〞的老庄思想再现。

  白的"山中问答"也是欲吐半吐,不直接点明含义的真正容: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人用设问设答的形式,首先让对方提出问题:

为何要栖隐山中?

诗人对此是笑而不答。

但是又并非拒绝答复,因为下面两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已局部作了答复:

这里风景很好,同世俗社会大不一样。

但终究好在何处?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诗人并未点明。

此诗写在天宝四年诗人从长安被“赐金放还〞之后,三年的长安供奉生活,使他看透了上层的腐朽没落,也使诗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发生重大改变,从此开场归隐和漫游生活。

诗人“栖碧山〞,寻求“别有天地〞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正是这种新的人生选择的表现。

诗中所说的桃花流水杳然去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暗含“桃园理想〞,因为在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渔人“缘溪行〞找到杳然隔世的桃花源,这里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而且自食其劳,“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更是“避世乱〞而来,这与白的人生理想和当时处境非常相近,这才是他要“栖碧山〞的原因所在,只不过他没有明确告诉发问者,而是在后两句欲吐半吐,作了含蓄的答复。

  与此相类的还有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诗的结尾写道“故国平居有所思〞,但所思的容并未告诉读者。

但通过前面的景物描述和感慨的抒发,我们已大概略知诗人所思的涵,不外是世事的沧桑巨变,政局的动乱和安史之乱的尚未平息,都是这位忧国忧民诗人时时忧虑和叹息的主要原因,这个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夔州深夜,更是撩起他的这类思虑。

  另外,像辛弃疾的"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虽明言不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但毕竟前面已说出自己年老后“识尽愁滋味〞,而且只要了解辛弃疾生平遭遇的读者都会知道诗人“愁〞的主要涵;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开头说是“思华年〞,结尾又说“此情可待成追忆〞,这都意在点明这是回忆昔日时光的诗篇,但诗人终究在回忆什么,终究是什么让他当时就很“惘然〞,今日又“追忆〞不已,诗人始终没有明言,这与辛弃疾的"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一样,都是一种欲吐半吐的含蓄手法的运用。

  2、不点明有含义,抒写很婉转,但含蓄程度稍浅,含义稍微明显

  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上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描绘洞庭湖浩瀚的万千气象,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城〞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但描述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并非诗人的本旨,不愿无所作为,有负圣朝,希望九龄丞相援引才是此诗主旨所在。

但诗人的意图又不愿明白地说出,而是通过“欲济无舟楫〞这个比喻和“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这个成语含蓄地表述,这不过含蓄程度较浅,谁都能从中猜出本旨。

虞世南的"蝉"也是如此。

诗人通过对蝉的咏歌: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以此来表白自己的高洁之志。

因为古人认为蝉吸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汉代高官戴的帽子也制成蝉翼状,称为蝉翼冠,也是希望官员们能像蝉一样的高洁。

特别是诗中的“居高声自远〞更是自己身居高位又目光远大的暗示,只不过表现的较为含蓄。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也与虞世南的"蝉"一样,都有身居高位、目光深远之意,区别在于前者通过蝉的比喻,较为含蓄,后者那么是直抒其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像这类不点明有含义,抒写很婉转,但含蓄程度稍浅的诗歌还很多,如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皇甫曾"淮口寄员外":

“欲逐淮潮上,暂停渔子沟。

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两诗皆是抒写惜别之情,前诗要求离别的友人“莫回头〞,后诗写离别的友人“屡回头〞。

前诗是诗人的主观愿望,后诗是客观再现实际情形;前诗是表现,后诗是再现,但都含蓄地表现了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白居易的"南浦别"技巧上更胜一筹,因为要求离别的友人“莫回头〞的前提是友人“屡回头〞,在情感上比皇甫曾"淮口寄员外"更深一层。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作汴州〞;与义"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皆是抗议南宋小朝廷不图恢复、苟且偷安,表达自己要求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前者通过与汴州相对,含蓄批判小朝廷的苟且偷安;后者通过“看牡丹〞这个场景更为含蓄地表达思念故土之情。

因为牡丹天下无双,又是诗人曾经生活的地方,现在却沦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