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692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 期末复习选择题2.docx

毛概期末复习选择题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

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张太雷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

3.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党的四大B.党的七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因为()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E.它们的世界观是一致的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概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E.它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江泽民在:

“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规律E.改革开放的瑰丽

6.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

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E.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7.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

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E.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结合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把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E.党的基本路线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E.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怎样坚持

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要坚持()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E.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3.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D.与时俱进

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论》

1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革命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实事求是是()。

A.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B.指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

C.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E.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速缚

2.“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在()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反对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反对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E.在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行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B.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D.不从实际出发

E.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邓小平说过,解放思想就是()

A.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

B.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E.实事求是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E.要固守革命导师曾经说过的社会主义原则

6.在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是()

A.“两个凡是”

B.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

C.教条主义

D.个人崇拜

E.冒险主义

7.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E.从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

8.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E.注重全面性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在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采取的利润分配政策是()

A.定息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7.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

D.有进步性和顽固性

8.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9.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A.限制B.征用C.没收D.赎买

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